姓名 |
涂美芳(Mei-Fang Tu)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
論文名稱 |
文化保存與文化治理:以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為例(2005-2010) (Culture Conservation and Culture Governance: A Case Study of Hsinwawu Hakka Culture Conservation Area(2005-2010))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摘要(中) |
新竹高鐵都市計畫的發生,寧靜的新瓦屋林姓傳統客家聚落被劃定為公園預定地,範圍內30多棟老建物必須剷平,因地方陳情及公部門文化政策支持得以倖存、2005年以都市計畫法劃設為全台第一座客家文化保存區。本論文以Tony Bennett治理性(governmentality)概念出發,首先,關注在此文化保存過程中,公部門執行團隊如何在看似對立的中央與地方、傳統與創新文化、新舊居民及地方文史工作者不同期待的拉扯及政策限制下,形成經制度、程序、分析與計算的治理主軸,在文化技術執行上發揮能動性,並建構出客委會籌備處當下承載的客家文化政策脈絡。
再者, Bennett認為博物館的文化治理與展示是政府權力裝置的一環,透過長期參與觀察與深入訪談,細緻觀看此座博物館中各項展示爭議的發生場景,在此空間權力部署中,忠孝堂祖先公廳的保留、集會堂9尺玻璃屋的興建到入口種植的樟樹,的確可以回應他所說展示的選擇如何作為提供權力的表述與工具,但是此外也發現,地方居民服膺的不只是權力的宰制,在籌備處遷離到縣府的接管、權力運作與政策混亂之下,已自成一格的發展出保存區自主運作的方式,建構起社區的自我認同。
客家文化設施的討論議題經常單獨就政策或展示協商作為主題,本文期透過此微小卻細緻的保存歷程分析,回應Bennett文化與政府治理間實踐對話的可能,同時也藉此視角尋求客家文化或明或隱的文化價值意涵如何鑲嵌其中。
|
摘要(英) |
To accomplish the urban planning around Hsinchu Station of Taiwan High Speed Rail, the traditional Hakka Lins’ settlement was designed to be a park area. The Lins’ settlement, also known as Hsinwawu, contained more than thirty traditional courtyard houses, and they were encountering the situation where they had to be torn down for the park construction. With a petition submitted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support of the public sector’s cultural policies, the people in the settlement were able to keep their houses. In 2005, Hsinwawu was delimited as the first Hakka culture conservation area in Taiwan with the help of the Urban Planning Act. Using Tony Bennett’s concept of governmentality as the foundation, this study firstly examines the process of the culture conservation. The issues that affect the culture conservation include: 1) the seeming conflict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2) the gap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nnovative culture, 3) different expectations among old residents, new residents, and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workers, and 4) the restriction of policies. While having to consider the issues mentioned above, the executive team of the public sector developed the core of governance step-by-step utilizing system, procedure, analysis, and estimation, applied agency to executing cultural policies, and constructed Hakka cultural policies that the Preparatory Office of Taiwan Hakka Cultural Center was responsible for carrying out. We aim to learn how the team performed in those aspects.
Bennett believes that the culture governance and exhibitions of museums represent a form of government’s allocation of power. Through long-term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is study secondly observes the power allocation and conflicts behind each exhibition in Hsinwawu museum,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ancestral temple ‘Chung Hsiao Tang’ and Ji Huei Tang, the building of the nine-foot tall glass house, and the planting of camphor trees at the entrance. What have been found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demonstrate the selection of exhibitions indeed functions as a tool and an expression that provides power. However, it is also found that Hsinwawu residents do not blindly obey the ruling from the authority. As the local government took over the management of the preparatory office, and the power operation and policies were disordered, the residents in the community have developed an autonomous way to operate the conservation area and built up their own self-identity.
Policies or negotiation of exhibition is usually the only issue discussed when talking about Hakka cultural facilities. Through a small but cautious analysis of the conservation process, this study intends to respond to Bennett’s idea of the possibility of integrating culture with government governance, and at the same time figure out how to embed the cultural value of the obvious or subtle Hakka culture into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ervation process.
|
關鍵字(中) |
★ 客家文化保存區 ★ 新瓦屋 ★ 文化保存 ★ 文化治理 |
關鍵字(英) |
★ Hakka Culture Conservation Area ★ Hsinwawu ★ Culture Governance ★ Culture Conservation |
論文目次 |
目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v
圖目錄 ix
表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問題 1
第二節 研究田野與研究方法 3
一、田野範圍:竹北六家 3
(一)進入田野 3
(二)田野簡介 4
二、研究方法與進行 19
(一)參與觀察 19
(二)深度訪談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4
第一節 現代社會的文化政策與博物館治理 24
一、超越霸權:文化、政策與治理 24
二、博物館的政治理性與展示的權力 26
第二節 文化治理下的文化展演形式 28
一、社群協力、博物館展示與文化政治 28
二、從文化治理理解儀式與慶典的文化展演 30
第三節 相關案例研究 33
一、展示客家-從爭辯到整合的客家文化設施 33
二、臺灣聚落保存區的文化表述 34
三、傳統到現代的六家與新瓦屋 36
第三章 從中央到地方的文化治理-公部門執行團隊能動性的展現 38
第一節 中央與地方的客家文化政策:地方沒有文化政策 39
一、怎麼說台灣客家?從客家研究、客家事務到客家政策 39
二、保存的開始:我住了五十年的房子被徵收了 41
第二節 當政策下達以後:尋找文化資產保存法之外的價值 47
第三節 當公園變成文化保存區:我搬來這裡是因為有公園 52
一、新居民的期待:一堆破房子為什麼不拆掉 52
二、焦點回到新瓦屋:從聚落環境清潔到插秧種稻 54
第四節 新瓦屋的保存概念:該留的釘子一根都不能拔 56
第五節 小結:文化、政策與治理之間 61
第四章 保存區的文化展演形式:從爭辯到整合 64
第一節 忠孝堂:為誰保留一炷香的味道 65
一、客家文化象徵意涵「祖先公廳」 65
二、在公與私領域之間的忠孝堂 68
第二節 集會堂:輕輕還是重重走入老聚落的9米玻璃屋 73
第三節 從新瓦屋花鼓隊到板凳電影院:新舊居民的文化認同 78
第四節 種在忠孝堂前的樟樹與牌樓的車阻:離開新瓦屋 85
第五節 小結:博物館治理與展示的權力 93
第五章 結論 9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95
一、博物館治理與展示的權力:與社區的對話 95
二、文化與治理之間:實踐的可能 97
三、反思文化政策的運行:客家文化設施的經營管理議題 98
第二節 研究貢獻:從理論的淬取、實踐到豐富其意涵 99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100
一、研究限制 100
二、未來展望 102
參考書目 103
附錄一:新瓦屋保存歷程大事記整理107
附錄二:深度訪談個案列表 110
附錄三:訪談大鋼 111
附錄四:客委會籌備處於新瓦屋委託計畫一覽表 115
|
參考文獻 |
王明珂,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6-19。
王杰、強慶紅等 (譯),2007,《文化與社會》(Wenhua Yu Shehui)。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嵩山,2005,〈阿里山鄒族的「舊文化」與「新傳統」〉。《民俗曲藝》148:137-182。
王嵩山,2003,《差異、多樣性與博物館》。臺北:稻鄉。
王嵩山,2010,〈文化展演、博物館技術與全球地方性〉。論文發表於「第四屆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10年11月18日-11月19日。
文崇一,2000,〈訪問調查法〉。頁550-583,收錄於楊國樞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11.12.10,網址:http://www.hakka.gov.tw/
竹塹地區生態博物館群規劃為例的治理範型分析,2011.12.10,網址:http://www.hakka.gov.tw/
江岷欽、林鍾沂,2000,《公共組織理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李美儀,2010,《物、家族與時間觀:以臺中縣土牛客家文化館展示為例》。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詩怡,2008,《博物館展示與客家記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崇熙,2007,〈文化資產詮釋的政治性格與公共論壇化〉。《文化資產保存學刊》1:64-76。
邱怡亭,2011,《公私協力輔助客家傳統聚落保存之研究-以屏東縣五溝水聚落為例》。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彥貴、吳中杰,2001,《台灣客家地圖》。台北市:果實。
洪昇平,2008,《文化資產保存的社會文化意義討論-以阿里山鄒族特富野社男子會所為例》。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論文。
徐正光,1991,《徘徊在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
孫壇公新瓦屋忠孝堂林氏宗族網,2011.12.10,〈新瓦屋的故事〉,網址:
http://www.zen97709.zen.co.uk/LinBaoYanBOOK.html
陳育含(譯),2010,《訪談研究法》(Doing Interviews)。台北:韋伯文化。
陳板,1998,《六家庄風土志》。台北市:唐山。
陳板,2006,〈新瓦屋樂園:臺灣第一個客家文化保存區〉。《新竹文獻》26:13-20。
陳板,2007,〈社區營造篇〉。頁503-533,收錄於徐正光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陳怡妃,2007,《新瓦屋客家花鼓之研究》。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音樂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勳,2010,〈國姓爺的獨白:游移於蒐藏和政治之間〉。論文發表於「第四屆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10年11月18日-11月19日。
陳茂泰,1997,〈博物館與慶典:人類學文化再現的類型與政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4:137-182。
張芸菁,2007,《博物館物件與歷史製作:澎湖縣西嶼鄉二崁聚落的例子》。《博物館學季刊》21(4):67-79。
張恭啟、黃道琳(譯),2003,《上緬甸諸政治體制:克欽社會結構之研究》 (Political Systemsof Highland Burma:A Study of Kachin SocialStructure)。台北:唐山。
郭肇立,2009,〈戰後台灣的城市建築保存與公共領域〉。《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67:81-96。
黃雅雯,2008,〈博物館建築、空間與文化:以台灣的七座客家博物館為例〉。論文發表於「2008文化資源經典講座暨研究生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08年12月4日-12月5日。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新竹縣竹北市戶政事務所,2011.12.10,〈人口統計〉,網址:
http://w3.hsinchu.gov.tw/HouseWeb/Jhubei/webpage/PeoCount/List.aspx
漢寶德,2001,〈國家文化政策的回顧〉。《國政通訊》。
劉如意,2010,《社區如何展現能動性:在地與空間的研究,以台灣竹北六家地區為例》。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還月,1999,《台灣的客家族群與信仰》。台北市:常民文化。
劉還月,2000,《台灣的客家人》。台北市:常民文化。
蔣伯欣,2010,〈展示作為一種行動:撒瓦屋之與樂生拓繪的生命政治〉。論文發表於「第四屆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10年11月18日-11月19日。
鄭邦彥,2010,〈博物館策展與文化政治:以『再現差異生命處境』為題的三個台灣策展之初探〉。論文發表於「第四屆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10年11月18日-11月19日。
賴志彰,2007,〈建築篇〉。頁362-385,收錄於徐正光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盧維屏,2006,〈新瓦屋的蛻變-新瓦屋聚落重生與客家生活文化經驗〉。《新竹文獻》26:100-101。
謝世忠,1998,〈傳統、出演與外資:日月潭德化社邵族豐年節慶的社會文化複象〉。《考古人類學刊》53:145-172。
謝世忠,1994,〈「山胞觀光」:當代山地文化展現的人類學詮釋〉。台北:自由時報。
戴政欣,2003,《一個農村聚落人地關係轉化之研究-以新竹縣六家地區為例》。台北:國立台北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雲峰,2008,《快讀臺灣客家》。台北市:南天。
簡美玲,2007,〈「讓吃鼓藏及我們的村子走向世界」:地方菁英的敘述與苗的現代性〉。《民俗曲藝》84:137-182。
Barker, Chris. 2003,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Sage.
Beeman, William O. 1993.The Anthropology of Theater and Spectacle. Annual
Review Anthropology, 22: 369-393.
Bennett, Tony. 1995, The Birth of the Museum: History, Theory, Politics.London:
Routledge.
______. 1992, Putting Policy into Cultural Studies. Pp.23-37 in Cultural Studies. edited by Lawrence Grossberg, Cary Nelson and Paula Treichler. London: Routledge.
Foucault, Michel. 1991, Governmentality. Pp. 87-104 in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edited by G. Burchell, C. Gordon and P. Mill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eertz, Clifford.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Singer, Milton. 1972, When a Great Tradition Modernizes: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Indian Civilization. New York: Prager Publishers, Inc..
Turner, Victor. 1982, From Ritual to Theatre: the Human Seriousness of Play. New
York: PAJ Publication.
______. 1988, The Anthropology of Performance. New York: PAJ Publications.
Zolberg, Vera L. 1996, Museums as contested sites of remembrance: The Enola Gay affair. Pp. 69-82 in Theorizing Museum:Repressing Identify and Diversity in a Changing World. edited by S. Macdonald and G. Fyfe. Oxford: Blackwell.
|
指導教授 |
王嵩山、呂玫鍰 (Sung-Shan Wang、Mei-huan Lu)
|
審核日期 |
2012-1-29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