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6140100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2 、訪客IP:3.138.69.39
姓名 康凱淋(Kai-lin K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胡安國《春秋傳》研究
(The research of Hu, Anguo's“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相關論文
★ 太康英彥—三張詩文研究★ 錢起山水田園詩研究
★ 謝枋得之散文及《文章軌範》研究★ 南朝贈答詩與士人文化研究
★ 南宋遺民道教詩歌研究★ 宋元之際逸民畫家題畫詩研究
★ 兩晉政論文研究★ 劉辰翁《世說新語》評點研究
★ 海濱鄒魯的區域印記——北宋蔡襄詩歌研究★ 李綱詩歌研究
★ 地誌與記憶:南宋地方百詠組詩之研究★ 劉辰翁《須溪四景詩集》研究
★ 宋代女性詩歌中的禁錮與追尋★ 執志與保真:王荊公詩歌主題研究
★ 六朝哀挽詩文研究★ 謝枋得詩歌及其詩學觀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胡安國於南宋紹興初期奉高宗詔令,纂修《春秋傳》一書,總計三十卷,十餘萬言。是書不僅對時人治經有具體影響,也關係元、明、清三代的科舉內容,在《春秋》學史上是一部重要論著。學界對此的研究成果不少,但大多是由「理學」角度解讀《胡傳》,將其觀點納入理學體系討論;而且許多主題的處理仍不夠仔細,未能點出《胡傳》的價值與意義,遑論連結至後人批評,從中商榷彼此得失。故本文以胡安國《春秋傳》作為研究論題,主要從三大方面切入:第一是《胡傳》解經方式,探析他建構「類例」的思路,條舉七項執例之弊與五項窮例之變,並扣緊歷代學者批評,總結《胡傳》「一字褒貶」的得失。第二是《胡傳》解經內容,包含他在序文中提出的聖王經世之志:尊君父、討亂賊、重復仇、存三綱、攘夷狄,以及謹微慎始、體元正心、惡盟譏會、去利從義、誅暴禁亂等時政寓託之說,進一步與三《傳》和宋儒比較,理解胡安國對朝廷內政與國防外交的態度,彰顯經世致用的時代精神。第三是關於《胡傳》在宋代的承襲、影響與批評,討論重點為胡安國與程頤及其弟子劉絢、謝湜、楊時的經說異同,以及文定家學胡寅、胡寧、胡宏、胡銓、范如圭紹承《胡傳》之主張,呈顯朱熹、蔡沆、黃仲炎、呂大圭、張洽、家鉉翁等質疑與關注,廓清反對意見的是非,藉此突顯《胡傳》解經的特色及缺失。本文研究取材不只限於《胡傳》抑或《春秋》學等經傳資料,而是大量參考史書、文集、筆記、方志等文獻,將胡安國置於兩宋政治、社會、文化與學術等時代背景,具體印證胡安國《春秋傳》是宋朝《春秋》學中最能發揮聖人經世致用之道,實踐六經之旨須推於行事的典範,為其他註疏所不及,而這也是此書最重要之價值與貢獻。當然也因為歷史局勢影響,《胡傳》犯有解經失誤嚴刻,衍生自相矛盾以及過崇復仇討賊,造成褒貶穿鑿的弊病,所以若要權衡歷代官方或私家之評論,必須得先掌握箇中正反兩面的問題,以避免空泛浮論、主觀臆測。而本文正可為後人有意探討《胡傳》與元、明、清三代《春秋》學的關係時,提供客觀據實、詳細清楚的研究視角,開啟相關課題之延伸和觸發。
摘要(英) As by imperial order of Song Gaozong during the beginning period of Shaoxing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Hu, Anguo made compilation of the book-“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for a total of 30 volumes, with number of words in exceed of one hundred thousand. This book was not only with concrete influences to the Confucian studies of the contemporary people at the time, but also to affect contents of imperial examinations during the three dynasties-Yuan, Ming and Ching, moreover, it was a very important work in the history for the study of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There were many of research results on this from the academic field, but most of them were to translate “Master Hu’’s Commentary o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by the viewpoints of “Confucian school”, to include his ideas as part of Confucian school system for discussions; however, on the treatments for a lot of subjects, there were insufficiency of meticulousness, unable to point out both of the values and meanings of “Master Hu’’s Commentary o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let alone to say for any connections on the criticisms made by later people, to make determinations whether or not there were advantages and defects from it.Thus, the research thesis of the paper is based upon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of Hu, Anguo to cut into from three major aspects. Firstly, by the approach of elucidation on the Confucian classics from “Master Hu’’s Commentary o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to mak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thoughts of how Hu’s made construct of “case study”, to make examples of 7 disadvantages on implementation cases as well as the five alterations on “bad case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to make close connection of criticisms made by scholars throughout history, to summarize the advantages and defects on “Master Hu’’s Commentary o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as “one word either praising or demeaning”. Secondly, on the contents for the elucidation of Confucian philosophies from “Master Hu’’s Commentary o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to include the ambition of wisdom of statecraft by sage kings offered in Hu’s preface: To respect one’s emperor and father, to fight against rebellious enemies, to take seriously on vengeance, to preserve three Bonds, and to make peace with foreign countries and tribes, as well as ideas implicated in the contemporary politics of the time such as to be careful on details and cautious of initiation, back to the original essence to stay one’s passage without diversion, no laughing opportunity by opposite forces, avoidance of temptation with compliance of justice, and to fight against violence in forbidden of riots, moreover, to further mak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hree Commentaries o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Zuo Zhuan, Gongyang Zhuan as well as Guliang Zhuan and the Confucian philosophy of Song Dynast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attitude of Hu, Anguo towards domestic politics in the royal court and national defense, showing his spirit on applied governance in his own time. Thirdly, in regard to the inheritance, effects and criticisms from Song Dynasty in “Master Hu’’s Commentary o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with the emphasis on discussions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Hu, Anguo and Cheng, Yi as well as his disciples as Liu, Xuan, Xie, Shi and Yang, Shi, plus propositions made by intellectuals of scholarly family discipline such as Hu, Yan, Hu, Ning, Hu, Hong, Hu, Quan, and Fan, Rugui for inheriting and bearing the ideas of “Master Hu’’s Commentary o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to indicate questioning and attentions made by Zhu, Xi, Cai, Hang, Huang, Zhongyan, Lu, Daigui, Zhang, Qia and Jia, Xuanweng, as a result, to clear out rights and wrongs on the opposite opinions, in order to stan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fects on the elucida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by ” Master Hu’’s Commentary o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For the study in the paper, the material gathering is not limited to Confucian philosophy data as either “Master Hu’’s Commentary o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or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instead there are massive amount of documentaries from historical books, analogies, notes and chronicles for reference, to place Hu, Anguo in the time background of politics, society, culture and academics between two Song Dynasties, concretely verifying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by Hu, Anguo to be the one best to excel the philosophy of statecraft by sages, in which he promotes the prototype of action is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purpose to implement Six Classics(Liujing), and for such an idea, it is far surpassing than the elucidations made by others, as well as the most important value and contribution from the book. Of course, due to the effects of historical stances, in “Master Hu’’s Commentary o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there are also serious errors on the elucidation of Confucian philosophies, to create its own confusions and contradictions, as well as to put excessive stress on vengeance and fighting against enemies, and in turn to lead to the discrepancies with mix reviews of praising and demeaning, hence, if one would like to judge the criticisms made by public or private sectors throughout history, one must get hold of problems from both sides either in consensus or disapproval, in order to avoid vagueness and generalities, as well as subjective guessing. In addition, the paper just happens to offer objective, honest, as well as carefully outlined research angles for later people who are with intention to make investigation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ster Hu’’s Commentary o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and the study of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in Yuan,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to open up extension and triggers on the related agenda.
關鍵字(中) ★ 胡安國
★ 春秋
★ 褒貶
★ 類例
★ 復仇
★ 夷狄
★ 經世
關鍵字(英) ★ and Statecraft
★ Foreign countries and tribes
★ Vengeance
★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 Praising and Demeaning
★ Case study
★ Anguo
★ Hu
論文目次 第壹章 緒論(01)
第一節 學界相關研究論說(01)
一、專書與學位論文(01)
(一)宋鼎宗《春秋胡氏學》(02)
(二)羅清能《胡氏春秋傳研究》(02)
(三)簡福興《胡氏春秋學研究》(02)
(四)汪嘉玲《胡安國《春秋傳》研究》(03)
(五)劉昆笛《胡安國《春秋》學思想研究》(04)
(六)王江武《胡安國《春秋傳》研究》(04)
二、研究主題舉隅(05)
(一)胡安國的生平學行(05)
(二)《胡傳》的經世思想(05)
(三)《胡傳》的時政寓託(07)
(四)《胡傳》的理學特色(08)
(五)《胡傳》以夏時冠周月(09)
第二節 研究論題的提出(10)
一、研究動機(10)
(一)確立時代定位:置《胡傳》於宋代《春秋》學之範疇(10)
(二)填補研究空白:重構《胡傳》經說的體系(11)
(三)回應前儒觀點:權衡諸家對《胡傳》之批評(12)
二、研究內容(13)
三、研究方法——回歸《春秋》經(15)
第三節 胡安國《春秋傳》成書的時代背景(17)
一、唐代啖助治經觀念的餘緒——兼取眾義與折衷自得
(17)
二、神宗至欽宗朝廢置《春秋》的過程(21)
三、世變時移:北宋靖康之禍的衝擊(25)
四、胡安國之生平行誼與學術活動(28)
(一)傳略事跡(28)
(二)師友學侶(30)
(三)《春秋》學之淵源與成書經過(33)
第貳章 胡安國《春秋傳》與一字褒貶(35)
第一節 構例之方(36)
一、依循前說(36)
二、細究書法(39)
三、藉甲說乙(41)
第二節 執例之弊(44)
一、一例兩解(44)
二、例中有例(45)
三、解詞紛繁(47)
四、強分二例(49)
五、貶法不一(51)
六、異例同文(52)
七、釋例未全(53)
第三節 窮例之變(54)
一、美惡不嫌同詞(54)
二、事同既貶則從同同(55)
三、不待貶絕而罪自見(56)
四、屬辭比事(57)
五、據事直書(58)
第參章 胡安國《春秋傳》與聖王經世之志(62)
第一節 尊君父(64)
一、尊王室以正王法(64)
(一)班位明尊君之義(64)
(二)即位請命天王(66)
(三)請天王而正疆理(66)
(四)以王命興諸侯之師(67)
(五)朝王為重(67)
二、從《公》、《穀》隱諱之辭到尊君之義(69)
三、非一味尊君:著王室衰亂失道(70)
四、與孫復《春秋尊王發微》的別異(73)
第二節 討亂賊(77)
一、弑君為天下大罪(77)
二、《春秋》著討賊之義(79)
(一)善知賊而能討者(79)
(二)貶不能討而成其亂者(80)
三、《春秋》誅亂賊之黨(81)
四、深美夷狄討賊之功(83)
第三節 重復仇(87)
一、大張《春秋》復仇之義(87)
(一)魯莊公忘親釋怨(88)
(二)仇女說(88)
(三)復仇與易世(90)
二、堅決復仇的貶抑態度(92)
第四節 存三綱(96)
一、君臣之和(97)
(一)正君臣名分(97)
(二)罪君臣之行(99)
(三)明君臣之道(104)
(四)尊君抑臣(108)
二、夫婦之正(112)
(一)謹嫡妾之分(113)
(二)慎男女婚配(114)
(三)正婚姻之禮(115)
(四)明婦人之道(118)
三、父子之親(120)
(一)立嫡嗣之禮(120)
(二)明父子之道(122)
第五節 攘夷狄(127)
一、關注《春秋》夷狄稱謂之書法(130)
(一)突顯聖人褒貶與奪(130)
(二)正名責實:特別注意楚國稱謂(131)
(三)判斷稱謂褒貶之標準含混矛盾(131)
二、《春秋》之法:中國而夷狄行者則狄之(132)
三、待夷狄之道:存仁心、居忠恕(134)
四、《公》、《穀》與《胡傳》書法之比較(137)
五、積極闡發《春秋》攘夷大義(139)
第肆章 胡安國《春秋傳》與時政寓託(143)
第一節 謹微慎始(143)
一、慮患於早(143)
二、履霜之戒(146)
三、謹禮於微:詳書魯娶夫人之禮(148)
第二節 體元正心(152)
一、《胡傳》釋「元」為「人心」之淵源(152)
二、治國以體元正心為始(155)
第三節 惡盟譏會(157)
一、《春秋》不貴盟會(158)
(一)悖反君臣之道(158)
(二)盟誓屢叛失信(159)
(三)與戎約盟非義(160)
(四)惇信修政為先(162)
二、尊周攘楚:美齊桓之盟事(163)
第四節 去利從義(168)
一、拔本塞源:貶斥貨賂公行之事(168)
二、桓文之事:正其義不謀其利(171)
第五節 誅暴禁亂(174)
一、《春秋》無義戰(175)
(一)貶私忿(175)
(二)譏用眾(176)
(三)賤欺詐(177)
(四)斥滅國(178)
(五)刺伐喪(179)
二、武備兵戎之道(181)
(一)內自省德(181)
(二)逢喪止伐(183)
(三)救災恤鄰(184)
三、減罪恕詞的偏誤(186)
第伍章 胡安國《春秋傳》與程門經說 (191)
第一節 程門學統與胡安國的經說關係(191)
一、程頤「理欲」說對《胡傳》的影響(192)
(一)程頤與春秋肆人欲、滅天理之亂事(193)
(二)胡安國與《春秋》制人欲、存天理之筆法(194)
二、胡安國與程頤及其弟子的解經差異(198)
(一)程門不拘類例、隨文發義 (199)
(二)胡安國詮說深入、後出轉精(203)
第二節 文定之家學傳承及門生授受(207)
一、胡寅《讀史管見》、《斐然集》發揮《胡傳》之要旨(208)
(一)人主體元正心(209)
(二)臣子必報父仇(210)
(三)誅討亂賊黨羽(212)
(四)體察君臣大義(213)
(五)重視兵戎之道(213)
二、胡寧《春秋通旨》補述《胡傳》之方式(214)
(一)統合所見(215)
(二)擴充其義(216)
(三)旁側切入(217)
(四)另增新說(217)
三、胡宏(218)
四、胡銓(220)
五、范如圭(222)
第陸章 胡安國《春秋傳》與朱學評論(225)
第一節 朱熹與門人對《胡傳》的批評(225)
一、詮說《春秋》的態度——否定一字褒貶(225)
二、駁正《胡傳》的主要面向(229)
(一)字例褒貶難通(229)
(二)義理內容穿鑿(234)
(三)夏時冠周月錯亂無章(236)
第二節 朱熹後學的不同立場(241)
一、《胡傳》對張洽《春秋集註》的影響(241)
(一)《春秋集註》摘錄《胡傳》的方式(242)
(二)依循「一字褒貶」之法(243)
(三)聖王經世之志的啟迪(245)
二、家鉉翁《春秋集傳詳說》糾舉《胡傳》之失(246)
(一)過拘字例(246)
(二)藉甲說乙(249)
(三)持論嚴峻(250)
第柒章 結論(254)
一、胡安國《春秋傳》的成就與意義(254)
二、胡安國《春秋傳》解經的闕失(255)
三、胡安國《春秋傳》的研究展望(256)
主要徵引文獻(259)
附錄 胡文定公安國年譜(272)
參考文獻 一、古籍
(一)經部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十三經注疏》。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十三經注疏》。
〔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十三經注疏》。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十三經注疏》。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十三經注疏》。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十三經注疏》。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十三經注疏》。
〔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十三經注疏》。
〔唐〕陸淳:《春秋集傳纂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
〔唐〕陸淳:《春秋微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
〔宋〕孫復:《春秋尊王發微》,臺北:大通書局,1972年《通志堂經解》。
〔宋〕劉敞:《春秋意林》,臺北:大通書局,1972年《通志堂經解》。
〔宋〕劉敞:《春秋權衡》,臺北:大通書局,1972年《通志堂經解》。
〔宋〕劉敞:《春秋劉氏傳》,臺北:大通書局,1972年《通志堂經解》。
〔宋〕孫覺:《春秋經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蘇轍:《春秋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蕭楚:《春秋辨疑》,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
〔宋〕胡安國:《春秋胡氏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6月《四部叢刊續編》據上海涵芬樓借常熟瞿氏鐵琴銅劒樓藏宋刊本影印。
〔宋〕胡安國著,錢偉彊點校:《春秋胡氏傳》,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4月。
〔宋〕葉夢得:《春秋傳》,臺北:大通書局,1972年《通志堂經解》。
〔宋〕高閌:《春秋集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朱熹:《四書集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80年5月。
〔宋〕陳傅良:《春秋後傳》,臺北:大通書局,1972年《通志堂經解》。
〔宋〕程公說:《春秋分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李明復:《春秋集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黃仲炎:《春秋通說》,臺北:大通書局,1972年《通志堂經解》。
〔宋〕黃仲炎:《春秋通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張洽:《春秋集註》,臺北:大通書局,1972年《通志堂經解》。
〔宋〕趙鵬飛:《春秋經筌》,臺北:大通書局,1972年《通志堂經解》。
〔宋〕家鉉翁:《春秋集傳詳說》,臺北:大通書局,1972年《通志堂經解》。
〔宋〕杜諤:《春秋會義》,清光緒壬辰(1892)孫氏山淵閣刊本。
〔宋〕呂大圭:《春秋或問》,臺北:大通書局,1972年9月《通志堂經解》。
〔宋〕陳深:《清全齋讀春秋編》,臺北:大通書局,1972年《通志堂經解》。
〔元〕汪克寬:《春秋胡傳附錄纂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元〕趙汸:《春秋屬辭》,臺北:大通書局,1972年《通志堂經解》。
〔明〕王樵:《春秋輯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明〕湛若水:《春秋正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明〕黃正憲:《春秋翼附》,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2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明〕袁仁:《春秋胡傳考誤》,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明〕季本:《春秋私考》,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明〕陸粲:《春秋胡氏傳辨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明〕徐學謨:《春秋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明〕熊過:《春秋明志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明〕高攀龍:《春秋孔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明〕朱朝瑛:《讀春秋略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明〕王介之:《春秋四傳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清〕庫勒納等奉敕撰:《日講春秋解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清〕王琰等奉敕撰:《欽定春秋傳說彙纂》,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清〕俞汝言:《春秋平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清〕俞汝言:《春秋四傳糾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清〕毛奇齡:《春秋毛氏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清〕朱彝尊撰,〔清〕翁方綱撰,羅振玉撰:《經義考.補正.校記》,北京:中國書店,2009年1月。
〔清〕萬斯大:《學春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
〔清〕徐庭垣:《春秋管窺》,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清〕馬驌:《左傳事緯》,臺北:廣文書局,1967年6月。
〔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6月第一版。
〔清〕張自超:《春秋宗朱辨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清〕葉酉:《春秋究遺》,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清〕孔廣森:《公羊春秋經傳通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
〔清〕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詁》,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春秋戰國史研究文獻叢刊》。
〔清〕方玉潤撰,李先耕點校:《詩經原始》,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2月第1版。
〔清〕鍾文烝撰,駢宇騫、郝淑慧點校:《春秋榖梁經傳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7月。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12月臺景印初版。
〔清〕蘇輿著,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月。
〔清〕劉師培著,陳居淵注:《經學教科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
(二)史部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7月。
〔漢〕班固撰,顏師古注:《新校漢書集注》,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9月。
〔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5月第1版。
〔唐〕魏徵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2月。
〔宋〕孫甫:《唐史論斷》,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叢書集成初編》。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6月第一版。
〔宋〕宋綬、宋敏求編:《宋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10月第1版。
〔宋〕胡寅:《讀史管見》,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2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宋〕李燾撰,上海師大古籍所、華東師大古籍所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9月第2版。
〔宋〕徐夢莘編:《三朝北盟會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62年9月初版。
〔宋〕朱熹、李幼武撰:《宋名臣言行錄五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1月臺初版《宋史資料萃編第一輯》。
〔宋〕趙汝愚編,北京大學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校點整理:《宋朝諸臣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宋〕王稱:《東都事略》,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1月臺初版《宋史資料萃編第一輯》。
〔宋〕黃去疾編,刁忠民校點:《龜山先生文靖楊公年譜》,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宋人年譜叢刊》。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4月。
〔宋〕陳振孫撰,徐小蠻、顧美華點校:《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第一版。
〔宋〕呂中:《宋大事記講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楊仲良:《皇宋通鑑長篇紀事本末》,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10月初版《宛委別藏》。
〔宋〕丁特起編集:《靖康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
撰人不詳:《靖康要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
撰人不詳:《靖康朝野僉言》,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
撰人不詳:《宣和遺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
撰人不詳:《南渡錄大略》,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
〔元〕脫脫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史并附編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9月。
〔明〕黃淮,〔明〕楊士奇等編:《歷代名臣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
〔明〕薛剛纂修,吳廷舉續修:《嘉靖湖廣圖經志書》,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年10月《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
〔明〕黃仲昭修纂:《八閩通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
〔明〕夏玉麟、汪佃等修纂:《(嘉靖)建寧府志》,臺北:新文豐,1985年《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
〔明〕何喬遠編撰,廈門大學《閩書》校點組校點:《閩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明〕孫存、潘鎰、楊林、張治修纂:《(嘉靖)長沙府志》,北京:中國書店,1992年《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
〔明〕何紀纂,劉熙修:《(弘治)衡山縣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中國地方志集成.湖南府縣志輯》。
〔明〕陳應信修,鍾世賢纂:《(嘉靖)湘潭縣志》,明嘉靖癸丑三十二年(1553)刊本。
〔清〕黃宗羲原著,〔清〕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2月第1版。
〔清〕王夫之著,舒士彥點校:《宋論》,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4月北京第1版。
〔清〕朱軾、〔清〕蔡世遠輯:《歷代名儒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5月《叢書人物傳記資料類編.學林卷》。
〔清〕張廷玉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明史并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6月。
〔清〕紀昀、陸錫熊、孫士毅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萬斯同:《宋季忠義錄》,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10月《宋代傳記資料叢刊》。
〔清〕蔡上翔:《王荊公年譜考略》,臺北:樂天書局,1975年4月。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臺北:洪氏出版社,1981年5月再版。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清〕王梓材、馮雲濠撰,張壽鏞校補:《宋元學案補遺》,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清〕黃以周等輯注,顧吉辰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第1版。
〔清〕陳壽祺等撰:《福建通志》,臺北:華文書局,1968年10月初版。
〔清〕管聲駿纂修:《(康熙)崇安縣志》,北京:中國書店,2007年2月《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
〔清〕董天工輯:《武夷山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6月臺一版。
〔清〕劉埥修,張彬纂:《(雍正)崇安縣志》,清雍正十一年(1733)刻本。
〔清〕張雲璈等纂修:《(嘉慶)湘潭縣志》,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刊本。
〔清〕德貴纂修,鍾光序續修:《衡山縣志》,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4月《故宮珍本叢刊》。
〔清〕蘇佳嗣纂修:《(康熙)長沙府志》,北京:中國書店,1992年《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
〔清〕程應熊、姚文燮纂修:《(康熙)建寧府志》,載殷夢霞選編:《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續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8月。
〔清〕呂正音修,歐陽正煥纂:《(乾隆)湘潭縣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中國地方志集成.湖南府縣志輯》。
〔清〕王闓運等纂,陳嘉榆等修:《(光緒)湘潭縣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8月。
劉超然、鄭豐稔等纂修:《(民國)崇安縣新志》,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10月《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
(三)子部
〔漢〕劉向著,趙善詒疏證:《說苑疏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10月。
〔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考證》,臺北:世界書局,2000年12月二版。
〔宋〕邵雍:《皇極經世書》,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12月。
〔宋〕邵博撰,劉德權、李劍雄點校:《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8月第1版《唐宋史料筆記叢刊》。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臺北:廣文書局,1972年5月初版。
〔宋〕朱熹:《伊洛淵源錄》,載《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宋〕沈作喆:《寓簡》,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北京:團結出版社,1993年11月第一版《辭書集成》。
〔宋〕黃震:《黃氏日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元〕陸文圭:《牆東類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元〕陶宗儀:《書史會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明〕沈堯中輯:《沈氏學弢》,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2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清〕李紱著,段景蓮點校:《朱子晚年全論》,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
〔清〕孫志祖:《讀書脞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
(四)集部
〔梁〕劉勰著,范文瀾註:《文心雕龍註》,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5月。
〔唐〕韓愈:《韓昌黎全集》,臺北:新文豐,1977年9月初版。
〔宋〕范仲淹著,李勇光、王蓉貴校點:《范仲淹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宋〕孫復:《孫明復小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歐陽修著,李逸安點校:《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3月第1版。
〔宋〕蔡襄撰,陳慶元、歐明俊、陳貽庭校注:《蔡襄全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宋〕劉敞:《公是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
〔宋〕司馬光撰,李之亮箋注:《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2月第1版。
〔宋〕王安石:《王安石文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10月臺景初版。
〔宋〕鄭獬:《鄖溪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徐積:《節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呂陶:《淨德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
〔宋〕劉摯撰,裴汝誠、陳曉平點校:《忠肅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9月第1版。
〔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第2版。
〔宋〕孔文仲:《舍人集》,臺北:新文豐,1989年7月臺一版《叢書集成續編》。
〔宋〕陳舜俞:《都官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鄭俠:《西塘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朱長文撰,朱思輯:《樂圃餘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黃庭堅著,劉琳、李勇先、王蓉貴校點:《黃庭堅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宋〕楊時:《楊龜山先生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年6月初版。
〔宋〕尹焞:《和靖尹先生文集》,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6月第一版《宋集珍本叢刊》。
〔宋〕游酢:《游廌山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張耒:《柯山集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
〔宋〕晁說之:《嵩山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2月初版《四部叢刊廣編》。
〔宋〕羅從彥:《豫章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王庭珪:《盧溪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孫覿:《鴻慶居士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李綱著,王瑞明點校:《李綱全集》,長沙:嶽麓書社,2004年5月第1版。
〔宋〕李彌遜:《筠谿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張元幹著,曹濟平校注:《蘆川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宋詞別集叢刊》。
〔宋〕胡寅:《斐然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劉子翬:《屏山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范浚:《范香溪先生文集》,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6月第一版《宋集珍本叢刊》。
〔宋〕胡銓:《胡澹庵先生文集》,臺北:漢華文化,1970年7月初版。
〔宋〕胡宏著,吳仁華點校:《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6月。
〔宋〕劉安節:《劉左史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華鎮:《雲溪居士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周必大:《益公題跋》,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12月。
〔宋〕楊萬里:《誠齋詩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許顗:《彥周詩話》,臺北:新興書局,1975年11月《筆記小說大觀九編》。
〔宋〕陳騤著,劉明暉校點:《文則》,香港:中華書局,1977年4月港一版。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宋〕張孝祥:《于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張栻:《南軒集》,臺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年6月。
〔宋〕呂祖謙:《呂東萊文集》,載《呂祖謙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1月。
〔宋〕李光:《莊簡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陳傅良:《止齋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1月臺一版《四部叢刊正編》。
〔宋〕樓鑰:《攻媿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陳淵:《默堂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葉適:《水心別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5月臺景印初版。
〔宋〕蔡沆:《復齋公集》,載〔明〕蔡有鵾編纂,〔清〕蔡重增輯:《蔡氏九儒書》,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5月《宋集珍本叢刊》。
〔宋〕衛涇:《後樂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程珌:《洺水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真德秀:《真西山文集》,載《真文忠公全集》,臺北:文友書店,1968年9月。
〔宋〕杜範:《清獻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王邁:《臞軒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元〕方回選評,李慶甲集評校點:《瀛奎律髓彙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新1版。
〔宋〕熊禾:《熊勿軒先生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北京新一版《叢書集成初編》。
〔元〕吳師道:《淵穎吳先生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1月《四部叢刊正編》。
〔元〕吳師道:《吳正傳先生文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0年3月。
〔元〕梁寅:《梁石門集》,臺北:新文豐,1985年4月《元人文集珍本叢刊》。
〔明〕王禕:《王忠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明〕唐之淳:《唐愚士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明〕桑悅:《思玄集》,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2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明〕李東陽:《懷麓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四庫明人文集叢刊》。
〔明〕孫承恩:《文簡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明〕王慎中:《遵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明〕袁中道著,錢伯城點校:《珂雪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月。
〔明〕郭金臺撰,陶新華點校:《石村詩集》,長沙:嶽麓書社,2010年1月。
〔清〕朱彝尊:《曝書亭集》,臺北:世界書局,1964年2月初版。
〔清〕李紱:《穆堂別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
〔清〕法若真:《黃山詩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清代詩文集彙編》。
〔清〕厲鶚輯撰:《宋詩紀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第2版。
〔清〕孫原湘:《天真閣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
〔清〕陸心源編撰,徐旭、李志國點校:《宋詩紀事補遺》,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
二、近現代論著
(一)專書
王熙元:《穀梁范注發微》,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2年。
王育濟:《天理與人欲——理學理欲觀演變的邏輯進程》,濟南:齊魯書社,1992年12月。
王立新:《開創時期的湖湘學派》,臺北:洪葉文化,2003年8月。
本田成之:《中國經學史》,臺北:祥生出版社,1975年4月。
朱漢民:《湘學原道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宋鼎宗:《春秋宋學發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9月。
宋鼎宗:《春秋胡氏學》,臺北:萬卷樓,2000年4月。
李新霖:《春秋公羊傳要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5月。
沈玉成、劉寧:《春秋左傳學史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
吳智雄:《穀梁傳思想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6月。
李建軍:《宋代《春秋》學與宋型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6月。
林保淳:《經世思想與文學經世——明末清初經世文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12月。
姜亞沙、經莉、陳湛綺編:《〔雍正〕(福建)崇安縣志中載書院》,《中國書院志》,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5年3月。
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第三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1月。
洪鈞培:《春秋國際公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2月臺一版。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
姚瀛艇主編:《宋代文化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2月。
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6月第1版。
康學偉:《先秦孝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10月。
章權才:《宋明經學史》,韶關: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張師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臺北:五南圖書,2002年1月。
張 偉:《黃震與東發學派》,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
張素卿:《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臺北:書林,1998年4月。
陶晉生:《宋遼關係史研究》,臺北:聯經,2005年11月初版。
陳 來:《朱子書信編年考證》,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9月。
陳 柱:《公羊家哲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0年11月臺二版。
陳植鍔:《北宋文化史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
陳谷嘉、朱漢民:《湖湘學派源流》,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
陳廷湘:《宋代理學家的義利觀》,北京:團結出版社,1998年12月。
許倬雲:《我者與他者: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臺北:時報文化,2009年10月初版。
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3月臺景印一版。
傅偉勳:《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5月。
簡福興:《胡氏春秋學研究》,高雄:欣禾圖書公司,1997年。
楊渭生等:《兩宋文化史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5月。
趙伯雄:《春秋學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蔡方鹿:《朱熹經學與中國經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9月北京第1版。
戴 維:《春秋學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羅清能:《胡氏春秋傳研究》,花蓮:真義出版社,1989年1月。
(二)學位論文
王江武:《胡安國《春秋傳》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08年4月。
汪嘉玲:《胡安國《春秋傳》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98年5月。
吳 強:《胡安國「夏時冠周月」考論》,湘潭:湘潭大學中國哲學碩士論文,2008年5月。
倪天蕙:《宋儒春秋尊王思想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82年5月。
許正蕾:《論晚清知識份子對「三綱」的排拒與維護》,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6月。
劉榮賢:《宋代湖湘學派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4年5月。
鄭丞良:《胡安國《春秋傳》與《公羊傳》之比較研究——以三綱思想的考察為主》,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劉昆笛:《胡安國《春秋》學思想研究》,蘇州:蘇州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09年5月。
(三)期刊論文
宋鼎宗:〈胡安國春秋貶宋說〉,《成功大學學報》第13卷(1978年5月),頁135-154。
吳 強、盧艷晗:〈《胡氏春秋傳》「元」思想闡微〉,《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第26卷第4期(2007年4月),頁14-16。
李遠濤:〈《讀史管見》與胡寅的歷史評論〉,《史學史研究》1994年第1期,頁35-42。
李隆獻:〈宋代經生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臺大中文學報》第31期(2009年12月),頁147-196。
李隆獻:〈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以《春秋》三傳為重心〉,《臺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5年6月),頁99-149。
林素娟:〈春秋戰國時期為君父復讎所涉之忠孝議題及相關經義探究〉,《漢學研究》第24卷第1期(2006年6月),頁35-70。
張師高評:〈王昭君和親主題之異化與深化——以《全宋詩》為例〉,《中國文學學報》創刊號(2010年12月),頁103-122。
康凱淋:〈論清初官方對胡安國《春秋胡氏傳》的批評〉,《漢學研究》第28卷第1期(2010年3月),頁295-323。
黃俊傑:〈先秦儒家義利觀念的演變及其思想史的涵義〉,《漢學研究》第4卷第1期(1986年6月),頁109-150。
黃覺弘:〈劉絢《春秋傳》佚文考說〉,《文學研究》第12期(2008年),頁112-120。
黃覺弘:〈楊時《春秋》遺說及其淵源〉,《貴州大學學報》第27卷第5期(2009年9月),頁129-134。
楊布生:〈胡安國、胡宏父子創書院於衡湘考〉,《教育評論》第4期(1991年),頁54-57。
蔡仁厚:〈南宋胡氏家學與湖湘學統〉,《孔孟學報》第21期(1971年4月),頁75-88。
閻鴻中:〈唐代以前「三綱」意義的演變—以君臣關係為主的考察〉,《錢穆先生紀念館館刊》第7期(1999年12月),頁56-75。
劉德明:〈程伊川《春秋傳》初探〉,《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人文學報》,第23期(2001年6月),頁41-68。
(四)專書論文
王水照:〈「祖宗家法」的「近代」指向與文學中的淑世精神——宋型文化與宋代文學之研究〉,《王水照自選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頁14-32。
牟潤孫:〈兩宋春秋學之主流〉,《注史齋叢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6月臺灣初版,頁140-161。
馬辛民:〈胡寅年譜及詩繫年〉,《古典文獻研究論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3月,頁134-173。
傅樂成:〈唐代夷夏觀念之演變〉,《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年9月初版,頁209-226。
翟志成:〈宋明理學的公私之辨及其現代意涵〉,《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6月,頁1-57。
鄧小南:〈試談五代宋初「胡卅漢」語境的消解〉,《10-13世紀中國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頁114-137。
指導教授 張高評、王次澄 審核日期 2012-7-2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