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71205010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3 、訪客IP:3.137.175.199
姓名 盧韋帆(Wei-fan L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高雄市商業區發展與空間變遷之研究(1945-1999)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Districts and Space Transformation in Kaohsiung City (1945–1999))
相關論文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及發展─以台南新化教會為例★ 桃園地區開漳聖王信仰之研究 ─以大溪仁和宮為例
★ 帝國邊區的村落、族群與歷史:以屏東萬金庄為中心討論(1861-1945)★ 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
★ 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 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
★ 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834-1945)★ 清代臺灣私鹽問題研究--以十九世紀北臺灣為中心
★ 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 煤礦產業與地方社會--以台北土城地區為例(1897~1989)
★ 台灣六十年來茶業技術研究與發展變遷 -以「茶業改良場」為中心(1945~2005)★ 戰後台灣茶業的發展與變遷
★ 新竹枋寮褒忠義民廟「協議會」之研究(1914-1947)★ 聚落與宗教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鄉為例(1684-1990)
★ 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 中壢十三庄輪祀網絡之研究(1826~1945)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以二次大戰後高雄市的商業區為主軸,探討高雄市自光復以後,中央政府對針對本市所作的一連串建設,帶動整個都市工商業發展。尤其是配合工業區設立所推行一系列都市計畫,不但促使周圍鄉鎮縣市人口快速移入,同時也促成商業區的形成與擴張。本研究以國民政府對高雄的施政與改造為基礎,再深入探討經過施政後高雄市內部商業區的發展與空間變遷,最後分析本市的商業區是以何種形態存在於本市內部。
  高雄雖然在十七世紀就被國際勢力所注意,但在清帝國統治下發展遲緩,雖然擁有廣大的腹地與優良的港灣,但國家力量始終沒有深入去發展,即使在日治以前已經開港通商,但是整體來看仍然是個傳統的農村社會。直到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後,高雄本身的優點開始真正被殖民政府所重視,進行一連串的土地調查、築港建設、市區改正等計畫,被選定為南進基地後,更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從事港務,鐵公路等交通建設與都市內部的公共建設,這一系列的建設推動下來,將高雄徹底的改造,成為名符其實的近代化都市。
  二次大戰結束後,中央政府延續日本人對高雄的規劃,繼續發展高雄,擴建整個港口範圍、開闢第二港口、設立加工出口區、臨海工業區等推動一連串的經濟建設,把高雄打造成南部的工業重鎮,同時也造成人口快速湧入,為了解決因工業發展產生的人口問題,政府推動了一系列的都市計畫,擴大高雄的都會區範圍,原本杳無人煙的地區快速的開發、都市化,同時也提升了高雄的商業發展,進入工商社會後,再提升成以服務業為主的城市。這些發展對高雄市內部的商業區產生深遠的影響,都市計畫的施行促成了都市周邊的開發與人口聚集,進而形成新的商業區塊,配合市政建設與交通規劃更進一步的形成商業核心,而原本早期發展的商業區更因此被新興的商業核心所取代而沒落,隨著新的都市計畫推動下又有新的商圈形成,換句話說,高雄市的商圈是依附在都市計畫下而生。
  商業區的形成與擴大在都市的發展中,其影響力不容小覷,加上高雄是個南北狹長的城市,縱貫鐵路又從中間貫穿,如何整合都市內部的商業區塊,使之能夠均衡的發展,更是日後研究的重要課題。
摘要(英)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business districts in Kaohsiung City after World War II and explores how a success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city, directed by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brought about the post-war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This urban construction, which involved a series of urban plans, was carried out along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dustrial areas around Kaohsiung. These urban plans not only boosted the rural-to-urban migration, but also prompted the formation and expansion of the business districts in Kaohsiung. This study is based on investigating the National government’s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Kaohsiung, and then it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districts and space transformation in the city after the National government’s policy was implemented. Finally, the study analyzes in what form the business districts exist in Kaohsiung.
  Although Kaohsiung City was noticed by international powers in 17th century, it developed slowly under the rule of the Qing Empire. Kaohsiung possesses a vast hinterland and a natural great harbor, but the Qing government never tried to use its state power to develop these assets; as a result, although Kaohsiung was opened to foreign trade as a treaty port during the Qing period, it remained a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ociety until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 geographical superiority of Kaohsiung started to be regarded by the government from 1895 when Taiwan became a colony of Japan.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conducted a series of plans for land investigations, harbor constructions, and urban district corrections. After the Kaohsiung port was selected as a military base for Japan’s southward invasion,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invested considerable labo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into the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particularly, marine ports, railways, and highways) and on the urban infrastructure in Kaohsiung. With this new infrastructure, Kaohsiung was completely reconstructed, reformed, and transformed into a modern city.
  After World War II,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proceeded with the Japanese government’s construction projects for Kaohsiung and continued the city’s development. A series of economic projects, including expanding the harbor area, building a second port, and setting up the export processing zone and the coastal industrial park, established Kaohsiung in a key position in southern Taiwan. At the same time,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moved into Kaohsiung City. In order to solve the population problem caused by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urban plans, such as expanding the metropolitan area of Kaohsiung. This resulted in uninhabited regions being rapidly developed and urbanized, but it also improved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ommerce in Kaohsiung.
  Since being developed into an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society, Kaohsiung has promoted itself as a city mainly of service industries. These developments hav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business districts in the city. The execution of urban planning has contributed to the exploitation of suburban areas and to an increased population, and eventually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business districts. With all of the municipal constr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these new business districts have become the business centers. The previous business districts have degenerated and have been replaced by newer ones. These new areas have been formed by a succession of urban plans by the government. In other words, the business districts in Kaohsiung City were formed by urban planning.
  The formation and expansion of business districts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urban development and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Kaohsiung is a long and narrow city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the north-south railway of Taiwan passes through central Kaohsiung. With this geographic and transportation situation, integrating the different business districts and developing them while keeping them in balance will be the important issues for future research.
關鍵字(中) ★ 高雄
★ 人口
★ 都市計畫
★ 商業區
關鍵字(英) ★ Kaohsiung
★ population
★ urban planning
★ business district.
論文目次 緒論………………………………………………………1
第一章 高雄市的歷史發展沿革………………………16
  
第一節 自然環境與早期歷史…………………………16
第二節 日治前的開港…………………………………25
第三節 日治時期的城市發展…………………………32
第二章 戰後高雄都市化的形成………………………45
 
第一節 國家政策和高雄都市發展……………………45
第二節 文化建設………………………………………59
第三節 都市計劃的推動與實施………………………67
第三章 都市內部人口的成長與變化…………………84
  
第一節 都市人口的組成………………………………84
第二節 人口的變化與分布……………………………101
第三節 經濟活動與土地利用…………………………115
第四章 商業區不斷轉移的高雄………………………125
  
第一節 工商發展與早期商業中心……………………125
第二節 改制後商業區的演變…………………………145
第三節 南北兩大商業區的並立………………………155
結論………………………………………………………172
參考書目…………………………………………………176
參考文獻 一、史料
丁曰建,《治台必告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台灣總督府土木部打狗支部編,《打狗築港》,高雄:編者,1906   年。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高雄築港出張所編,《高雄港の概要》,高雄:   編者,1928年。
台灣總督府編,《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895-1944年,資料來    源: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台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   台北:進學書局,1969年。
沈葆楨,《福建台灣奏摺》,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汪榮寶編,《清惠典台灣事例》,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吳學明、陳凱雯,《續修新竹市志》,經濟志,新竹:新竹市文化   局,2005年。
姚螢,《東溟奏稿》,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年。
郁永河,《裨海記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年。
范咸,《重修台灣府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年。
夏琳,《閩海記要》,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年。
高雄州役所編,《高雄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台北:成文出版   社,1985年。
高雄市役所編,《高雄市要覽》,高雄:編者,1934年。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編,《重修高雄市志》,卷首,高雄:編者,    1984年。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編,《高雄市志(港灣篇)》,高雄:編者,    1956年。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編,《高雄市志,卷七工務志第一篇都市計     畫》,高雄:編者,1984年。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編,《高雄市志民政篇》,高雄:編者,1960    年。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編,《高雄市志卷九交通志(第三篇港口)》,   高雄:編者,1984年。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編,《高雄市志卷九交通志(第四篇海運)》,   高雄:編者,1984年。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編,《高雄市志概述篇》,高雄:編者,1956    年。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編,《續修高雄市志》卷一,自然志,地理篇,   高雄:編者,1990年。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編,《續修高雄市志》卷六,工務志,都市計畫   篇,高雄:編者1990年。
高雄市政府編,《高雄市改制專輯》,高雄:編者,1981年。
高雄市政府編,《高雄市都市計畫彙編》,高雄:編者,1979年。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編,《高坪特定區主要計畫計畫書》,高雄:編   者,1984年。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編,《高雄市凹子底新都市中心規劃暨研究報導   告》,高雄:編者,1986年。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編,《高雄市灣子內與凹子底等地區主要計畫說   明書》,高雄:編者,1971年。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編,《擬定及變更高雄凹子底地區細部計畫(通   盤檢討)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說明書》,高雄:編者,1984   年。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編,《擬定及變更高雄市灣子內地區細部計畫    (通盤檢討)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案說明書》,高雄:編    者,1986年。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編,《擴大及變更高雄市楠梓、左營、灣子內、   凹子底及原高雄市都市計畫區主要計畫(通盤檢討)案》,   高雄:編者,1982年。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都市計劃課編,《高雄市旗津區中洲一帶都市計   劃說明書》,高雄:編者,1974年。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都市計劃課編,《高雄市舉子內與凹子底等地區   細部計畫書》,高雄:編者,1977年。
高雄市政府建設局編,《高雄市都市計畫及分區計畫計畫說明     書》,高雄:編者,1955年。
高雄市政府建設局編,《高雄市左營都市計劃綱要說明書》,高    雄:編者,1968年。
高雄市政府建設局都市計劃課編,《高雄市楠梓區主要計畫說明    書》,高雄:編者,1971年。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編,《擴大(高雄市臨海工業區第二、三期解編部   份工業用地)暨變更高雄市都市計畫臨海特定區計畫(第三次   通盤檢討)案計畫書》,高雄:編者,1998年。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編,《擴大及變更高雄市主要計畫(通盤檢討)計   畫書》,高雄:編者,1996年。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編,《高雄發展為亞太營運特區先期研究規劃案   -初期報告書》,高雄:編者,1996年。
高雄市政府地政處土地重劃大隊編,《高雄市市地重劃簡介》,高   雄:編者,1993年。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編,《高雄市歷任市長施政成果紀實》,高雄:   編者,1998年。
黃叔璥,《台海使槎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蔣毓英,《台灣府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年。
二、專書
Huart, C. Imbauel著,黎烈文譯,《台灣島之歷史與地誌》,台灣   研究叢刊第56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Week, John R.著,涂肇慶譯,《人口學:觀念與研究課題導論》,   台北:桂冠圖書,1990年。
又吉盛清著,魏朝廷譯,《日本殖民下的台灣與沖繩》,台北:前   衛出版社,1997年。
大塚清賢編,《躍進台灣大觀》,東京:中外每日新聞社,1937    年。
井出季和太著,郭輝編譯,《日據下之台政》,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
王世慶,《清代台灣社會經濟》,台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
王智惠編,《鏡頭下的城市記憶:從老照片看高雄的變遷(1945-    1970)》,高雄:高雄市歷史博物館,2008。
李進憶、楊蓮福,《台灣環境發展歷史與蘆洲》,台北;博揚文    化,2005年。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研究》,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2000    年。
吳連賞,《高雄市港埠發展史》,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5   年。
吳連賞,《高雄都會區工業發展的時空和環境變遷》,高雄:復文   出版社,1995年。
吳連賞,《高雄都會區工業發展的時空過程和環境變遷》,高雄:   復文出版社,1995年。
吳連賞、蘇淑娟、鄭國泰,《人口流動變化型態對高雄市發展趨勢   之研究》,高雄:高雄市政府,2007年。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據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   流出版公司,1998年。
沙學浚,《城市與似城聚落》,台北:正中書局,1974年。
杜劍鋒,《高雄火車站今昔》,高雄:高雄文市獻委員會,2001年。
杜劍峰,《苓雅寮煙雲》,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5年。
杜劍鋒,《失落的桃子園》,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4年。
林玉茹,《清代台灣港口的空間結構》,台北:知書房,1996年。
林滿紅,《茶、糖、樟腦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   台北:聯經出版社,1997年。
林曙光,《打狗採風錄》,高雄:春暉出版社,1993年。
侯怡泓,《早期台灣都市發展性質的研究》,南投:台灣省文獻委   員會,1989年。
洪再利編,《2005高雄都市發展年報》,高雄:高雄市政府都發    局,2005。
施添福,《台灣人口移動和雙元性服務部門》,台北:台灣師範大   學地理學系,1982年。
涂照彥,《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社,1993    年。
陳正祥,段紀憲,《台灣之人口》,台灣研究叢刊第9種,台北:台   灣銀行,1941年。
陳正祥,《台灣地誌》,台北:南天書局,1993年。
陳宗仁,《從草地到街市-十八世紀新庄街的研究》,台北:稻香   出版社,2008年。
陳紹馨,《台灣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社,1979   年。
陳坤宏,《空間結構---理論、方法論與計劃》,台北:明海書局,   1991年。
張勝彥,《清代台灣廳縣制度之研究》,台北:華世出版社,1993   年。
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95年。
許毓良,《清代台灣的海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年。
高雄市發展史編纂小組撰述,《高雄市發展史》,高雄:高雄市文   獻委員會,1995年。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編,《高雄市舊地名探索》,高雄:高雄市文獻   委員會,1983年。
高雄市發展考核委員會編,《高雄市的歷史與文化-從打狗到高    雄》,高雄:高雄市發展考核委員會,2003年。
高雄市台灣地理學會編,《高雄市的地理-人與地的對話》,高    雄:高雄市發展考核委員會,2002年。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編,《中華民國六十九年高雄市都市計畫年     報》,高雄:高雄市政府工務局,1981。
章英華,《台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與歷史的探討》,台    北:巨流圖書公司,1995年。
黃武達,《台灣近代都市計劃之研究》,台北:台灣都市史研究    室,1997年。
黃武達,《日治時期台灣都市發展地圖集》,台北:南天書局,    2006年。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台北:自由時代出版社,   1989年。
黃富三,翁佳音主編,《台灣商業傳統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中研院台史所,1996年。
黃暉榮,《高雄市地理圖集》,高雄:高雄市政府研考會,1990    年。
黃福鎮,《大高雄風土誌》,高雄:復文出版社,2000年
章英華,《臺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的與歷史的探討》,台   北:巨流圖書公司,1995年。
張祖璿,《都市及區域規劃》,台北: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
張世民,《從地圖閱讀高雄:高雄地圖樣貌集》,高雄:高市文化   局,2005年。
溫振華、戴寶村,《淡水河流域變遷史》,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   心,1998年
葉振輝,《清季台灣開埠之研究》,台北:標準書局,1985年。
葉振輝,《打狗歷史圖說》,高雄:高雄市歷史博物館,1990年。
曾玉昆,《高雄市地名探源》,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87    年。
曾玉昆,《高雄市各區發展淵源》,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1992年。
嘉義大學史地系編,《歷史、地理與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   義:編者,1986年。
鄭德慶編,《高雄地圖樣貌集》,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05。
廖正宏,《人口遷移》,台北:三民書局,1985年。
蔡勇美、郭文雄主編,《都市社會發展之研究》,台北:巨流圖書   公司,1982年。
蔡勇美、章英華主編,《台灣的都市社會》,台北:巨流圖書公    司,1997年。
橋古弘,《帝国日本と植民都市》,東京:吉川弘文館,2004年。
薛益忠,《都市地理學》,台北:三民書局,2006年。
戴寶村,《近代臺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台北:玉山   社,2000年。
戴寶村,《陳中和家族史》,台北:玉山社,2000年。
戴寶村,《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1860-1894)》,台北: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第11號,1984年。
三、論文
(一)期刊論文、專書論文
中村孝志著、卞鳳奎譯,〈大正南進期與台灣〉,《中村孝志教授   論文集》,頁5-21。
王御風,〈戰後高雄市研究回顧與展望〉,《高市文獻》第23卷第4   期,頁89-110。
尹德民,〈高雄市得名淵源之探究(上)〉,《高市文獻》第2卷第   3期,頁1-19。
李瑞麟,〈臺灣都市之形成與發展〉,《臺灣銀行季刊》第24卷第3期,頁1-29。
林寶安,〈高雄市產業結構與變遷趨勢之探討〉,《城市發展》第9   卷,頁44-68。
林皆興、蕭志遠,〈社區營造與發展模式之探討-以高雄河堤社區   為例〉,《城市發展》專刊,頁46-65。
施添福,〈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   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第8卷第1期,頁1-39。
柯志明,〈殖民經濟發展與階級支配結構〉,《臺灣社會研究季    刊》第13期,頁195-258。
吳連賞,〈高雄市產業發展過程和轉型方向〉,《高市文獻》第22   卷第2期,頁1-28。
洪富峰,〈高雄港與高雄製造業的關係〉,《高雄研究學報》,頁   259-274。
洪富峰,〈都市基礎結構與經濟發展〉,《高雄師大學報》第6期,   357-370頁。
黃世孟,〈臺灣都市計畫歷史之初探(1895-1945)〉,《都市與計   畫》第12卷第1期,頁1-19。
張明雄,〈晚清時期臺灣通商口岸的開放與社會經濟的變遷〉,    《臺灣文獻》第42卷第3期,頁5-19。
張隆志,〈殖民現代性分析與台灣近代史研究-本土史學史與方法   論芻議〉,刊載於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台灣史   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論文集,頁133-160。
黃蘭翔,〈從殖民地地方官方刊物看日據下的新竹都市之轉化〉,   《都市與計畫》第22卷第1期,頁71-97。
傅朝卿,〈港都歷史連續性的軌跡-高雄地區的歷史性建築〉,    《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第20卷第1期,頁103-109。
蔡采秀,〈從日治到戰後的台北(1895-1985)─一個都市性質轉變的   歷史分析〉《臺灣史研究》,第3卷第2期,頁5-50。
詹達穎,〈邁向國際大都會的港都-高雄市都市發展策略與都市設   計〉,《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第20卷第1期,頁103-     109。
鄭水萍,〈帝國高雄的形成-港都世紀初建築的演變〉,《中華民   國建築師雜誌》第20卷第1期,頁110-121。。
戴寶村,〈打狗的地理環境與歷史發展〉,《高雄歷史文化論集》   第1輯,頁61-97。
(二)學位論文
尹詩惠,〈艋舺、大稻埕、城內機能的轉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李淑芬,〈日本南進政策下的高雄建設〉,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   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呂月娥,〈日治時期基隆港口都市形成歷程之研究〉,中原大學建   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吳欽賢,〈日據時期高雄市都市發展與計畫歷程之分析〉,國立台   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吳雅芳,〈打狗港與旗後的發展(1624~1920)〉,國立台南師範學   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林真妙,〈高雄市市街的發展與中心商業區的變遷〉,國立台灣大   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林秀姿,〈一個都市發展策略的形成-1920至1940年的嘉義市     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林蘭芳,〈工業化的推手-日治時期台灣的電力事業〉,國立政治   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林承緯,〈台灣都市蔓延發展型態之研究-以台灣四大都會區為    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維哲,〈高雄市行政中心變遷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   所碩士論文,1999年。
陳佳慧,〈多核心空間結構規劃模型之建立-以台灣北部區域為    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宜君,〈台北都會區經濟空間結構之變遷〉,國立台灣大學地理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陳銘城,〈二次大戰後高雄市都市空間結構之變遷〉,國立成功大   學建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高淑媛,〈台灣近代產業的建立-日治時期台灣工業與政策分     析〉,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葉秀珍,〈高雄市發展史重要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   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曾怡菁,〈大高雄地區之城街發展(1684~1895)〉,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曾鷰斐,〈日據高雄築港對高雄地區之影響-以人口與產業為中    心〉,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溫振華,〈二十世紀初之臺北都市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   究所博士論文,1985年。
葉蓓芳,〈今高雄市歷史變遷中人群遷移的空間對應         (1624~2004)〉,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年。
戴寶村,〈近代台灣港口市鎮之發展--清末至日據時期〉,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
簡博秀,〈日據時期台北市:殖民主義下都市計劃與空間構造〉,   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魏蓉華,〈日據時期台中市都市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   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指導教授 吳學明(Hsueh-Ming Wu) 審核日期 2012-7-2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