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9430302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08 、訪客IP:3.145.60.4
姓名 林美菁(Mei chi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資訊管理學系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網路言論發表與個人名譽保護之探討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speech and personal reputation protection.)
相關論文
★ 以個案研究法探討機械式組織之資訊系統導入★ 銀行企業內部網路導入TCP/IP通信協定之研究
★ 後金控時代臺灣地區金融服務業 薪資決策支援系統之設計研究 --以一家中型證券商為例★ 影響數位在職訓練之學習態度及行為意向研究
★ 台灣銀行業導入電子商務線上金流訊息標準之研究★ 國防訓儲軍士官制度評估
★ 以關係承諾角度探討組織中軟體專案開發之個案研究★ 企業工作流程再造之研究─以銀行發卡流程為例
★ 以個案研究法探討B2B電子商務導入之研究—以汽車售後服務件製造商為例★ 以個案研討方法探討公文簽核流程再造之研究- 以變更資訊部門服務為例
★ 醫療資訊系統之資訊安全危安因素探討以台北某醫學中心為例★ 資訊部門專案經理派遣人員之個案研究
★ 綠色供應鏈管理資訊系統導入問題分析與探討-以A公司為例★ 企業導入企業資源規劃(ERP)對作業流程之影響-以A公司為例
★ 客訴處理電子化流程管理-以飲料業為例★ 以個案研究法探討企業垃圾郵件防堵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資訊傳播與取得產生突破性的進展,網路普及使國人得以透過更便捷的管道發聲,網路成為另一重要發表個人言論的空間,也擴大了現代人的人際關係與生活知識,但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包括網路使用者於網路上發表不當言論以及無自覺的對他人做出傷害性的玩笑舉動,而衍生眾多法律及倫理有關的問題。網路言論因使用者常使用暱稱方式進行發表言論,易使人忽略了網路其實是一個開放且傳播性相當強的媒介,進而輕忽使用者應就自身言論及行為負責。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名譽權保護」與「言論自由」間的權衡問題。使用者於網路上傳述減損他人名譽之事或言論,乃構成刑法妨害名譽罪,其被害人亦可依民法提起民事訴訟請求回復名譽及非財產上之損害賠償。在虛擬生活漸漸成為現實生活一部份的同時,網路使用者若未就網路言論謹慎發表,勢必將就該不當之言論負刑事及民事上之責,應多加謹慎。本研究選取網路言論涉及誹謗及網路霸凌之判決案例為研究對象,並參考我國憲法與刑法相關法學理論,針對網路之脫序行為與不當言論而可能觸犯我國法規相關刑責,做一個深入討論。
摘要(英)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made the breakthrough, and Internet penetration to enable people to voice through more convenient channels, the Internet becomes another important space to express their personal views, but also to expand the moder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life knowledge, but alsobrought some negative effects, including the improper remarks of Internet users on the network and non-conscious harmful to others to make a joke move, derived from a number of legal and ethical issues related to Users often use the nickname they hear of speech to make people ignore the medium of the Internet is in fact an open and spread a very strong, and thus overlook the user should be responsible on their own statements and action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trade-offs between the right of reputation protection "and" freedom of speech ". Users to upload above detract from the fame thing of others or statements on the web, which form the criminal obstruction of defamation victims filed civil proceedings request reply honorary and non-property damages or the Civil Code. Virtual life has gradually become a part of real life at the same time, Internet users If you do not they hear cautious published, there will be in respect of the inappropriate remarks charges of criminal and civil responsibility, should be more cautious. Selected network of speech involved in the case of defamation and cyberbullying judgments of the study, and refer to China’’s Constitution and criminal law relevant Law theory, behavior and inappropriate remarks may violate China’’s law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criminal liability for the disorder of the network, make a in-depth discussions.
關鍵字(中) ★ 網路霸凌
★ 網路誹謗
★ 名譽
★ 言論自由
★ 妨害名譽
關鍵字(英) ★ Internet libel
★ the lawsuit of defamation
★ Freedom of speech
★ Reputation
★ cyber-bullying
論文目次 目 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動機 2
1.3 研究目的 2
1.4 研究流程 3
1.5 論文結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 言論自由之定義 5
2.2 言論自由與知的權利 8
2.2.1 「知」的權利之意義 8
2.2.2 言論發表過程 9
2.3 網路傳播的特性 10
2.4 網路名譽之研究 15
2.4.1 名譽之意義 15
2.4.2 網路名譽之意涵 17
2.4.3 網路名譽的形成 18
2.5 網路言論發表應注意的法律責任 19
2.5.1 妨害名譽罪之探討 19
2.5.2 加重誹謗之研究 22
2.6 公然侮辱罪與誹謗罪之區別 24
2.7 我國法律對言論自由的保障 27
2.8 小結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0
3.1 研究範圍 30
3.2 研究方法 31
3.2.1 文獻分析法 31
3.2.2 個案研究法 32
3.3 資料蒐集方式 33
第四章 個案分析與討論 34
4.1  個案分析 34
4.2  小結 49
4.3  電子郵件環境中之誹謗言論 50
4.3.1 電子郵件之誹謗言論個案分析 51
4.4  小結 53
4.5  網路霸凌之研究 55
4.5.1 網路霸凌的定義 55
4.5.2 網路霸凌的類型 56
4.5.3 網路霸凌的法律問題 58
4.5.4 網路霸凌個案分析 59
4.6 結語與省思 6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3
5.1 研究結論 63
5.2 建議 65
參考文獻 66
參考文獻 【英文文獻】
1. Belsey, B. (2004). ’’Always on? Always aware!’’. Retrieved July 30, 2011, from http://www.cyberbullying.org/pdf/Cyberbullying_Information.pdf
2. Erdur - Baker, Ö. (2010). Cyberbullying and its correlation to traditional bullying , gender and frequent and risky usage of internet-mediated communication tools. New Media & Society,12(1),109-125.
3. Harris, S, Petrie, G. & Willoughby, W. (2002). Bullying among 9th graders: An exploratory study. NASSP Bulletin , 86.
4. Hinduja , S., & Patchin, J. (2007). Cyberbullying: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factors related to offending and victimization. Deviant Behavior, 29(2), 1-29.
5. Huang, Y.Y. , &Chou, C.(2010). An analysis of multiple factors of cyberbullying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6, 1581-1490.
6. Kochenderfer , B. J., & Ladd, G. W. (1996). Peer victimization: Cause or consequence of school maladjustment? Child Development, 67, 1305-1317.
7. Kowalski, R. M., & Limber, P. (2007). Electronic bully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41(6), S22-S30.
8. Li, Q. (2005).New bottle but old wine: A research of cyberbullying in schools. Canada: University of Calgary.
9. Shariff , S., & Gouin , R. (2005).Cyber-Dilemmas: Gendered Hierarchies, Free Expression and Cyber-Safety in Schools .Retrieved July 20, 2008 from http://www.oii.ox.ac.uk/microsites/cybersafety/extensions/pdfs/papers/shaheen_shariff.pdf
10. Smith, P. K., & Sharp, S. (1994). School bullying: Insights and perspectives . London: Routledge .
11. Strom, P. S., & Strom, R. D. (2005). When teens turn cyberbullies.The Educational Digest, 71(4), 35-41.
12. Younes, W. (2007).A workshop by educators for students in middle and high schools. USA: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13. Zelezny, J. D. (2004). Communications law : liberties, restraints, and the modern media (4th ed.). Belmont, CA ; London: Wadsworth.
【中文文獻】
(一)書籍專論
1. 尤英夫.(1996).《新聞法論》,世紀法商雜誌叢書。
2. 王澤鑑.(1999). 侵權行為法 (一),作者自版,1999 年修正 4 刷。
3. 甘添貴.(2001). 體系刑法各論(第一卷:侵害個人專屬法益之犯罪),瑞興圖書,修訂再版,頁325-327。
4. 甘添貴教授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2002).《甘添貴教授六秩祝壽論文集─刑事法學之理想與探索(第二卷刑法各論)》,學林文化。
5. 何建志.(2004). 誹謗罪之體系建構與法理分析:二元化言論市場管制模式,臺北大學法學論叢,52 期,頁101-140。
6. 李念祖.(2000).《司法者的憲法》,東吳大學法學叢書(3),五南。
7. 李念祖.(2002).《憲法原理與基本人權概論》,案例憲法(一),三民。
8. 林子儀.(1999).《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元照。
9. 林山田.(2004). 刑法各罪論(上冊),自刊本,增訂四版,頁230。
10.林山田. (1996).《刑法各罪論》,自印。
11.林山田. (2004). 刑法各罪論(上),自刊本,民國93 年,增訂四版。
12.林世宗. (2006).《美國憲法言論自由之理論與闡釋》,師大出版社。
13.林鈺雄.(2002). 誹謗罪之實體要件與訴訟證明—兼評大法官釋字第五O九號解釋,台大法學論叢32卷第2期,頁67-104。
14.法治斌. (1993).《人權保障與釋憲法制》,政治大學法學叢書(23),月旦。
15.法治斌. (1994).《人權保障與司法審查》,政治大學法學叢書(31),月旦。
16.法治斌. (2000). 〈保障言論自由的遲來正義—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五○九號〉,《月旦法學雜誌》。Vol.65。月旦。
17.施茂林主持. (1996).《名譽權保護之研究》,法務部印行。
18.吳永乾. ( 2004 ). 美國誹謗法所稱「真正惡意」法則之研究,中正法學叢刊,15 期
19.吳筱玫. (2003).《網路傳播概論》。智勝文化。
20.柯耀程. (2004). 檢視刑法誹謗罪之正當性-從釋字第五O九號解釋與新新聞案觀察,月旦法學雜誌,111 期,頁173-184。
21.高金桂. (2002). 論刑法對個人名譽保護之必要性及其界限,刑事法學之理想與探索,頁177- 209,學林文化。
22.黃常仁. (2001).《刑法總論─邏輯分析與體系論證》,頁104-105,2001年增修合訂版。
23.黃仲夫. (2003).《刑法精義》。五南。
24.陳樸生. (1960). 刑法各論,正中書局,三版,頁261。
25.陳慈陽. (2005).《憲法學-憲法學叢書系列》。高雄復文。
26.葉俊榮、許宗力.(1996 ).《政府資訊公開制度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發行。
27.楊國樞. (1983).《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市:東華。
28.趙琛. (1979).《刑法分則實用-下》,自版,修訂十三版。
29.蔡墩銘. (2001).《刑法各論》,三民,修訂四版。
30.蔡墩銘.(2004). 刑法總論,五版。
31.蔡墩銘. (2004). 刑法精義,自刊本,一版八刷,頁601。
32.Daniel J. Solove 著,林錚顗譯. (2011). 年,隱私不保的年代: 網路的流言蜚語、人肉搜索、網路霸凌和私密窺探,博雅書屋,臺北。
33.丹尼爾.沙勒夫原文作者:Daniel J. Solove 譯者:林錚顗出版社:博雅書屋出版日期:2010年12月22日。
(二)學位論文
1. 王唯鳳.(2003).《網路援助交際與刑法之比較法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 徐子婷.(2001).《新聞自由與刑法之衝突--以美國法為中心,論洩密、誹謗與侵犯隱私之責任》,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3. 李幼琳. (2001). 論誹謗罪限制言論之我國憲法上界線。
4. 吳詩琳.(2010). 國小學童人格特質、校園霸凌與網路霸凌關係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5. 康建福.(2006). 論新聞自既與誹謗罪-以釋字第五○九號解釋為例,東海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6. 張志隆.(2004). 公然侮辱與誹謗罪規範之適用與區辨,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7. 張佑生. ( 2006 ). 論大法官釋享第509號解釋對言論自由「最大限度之維護」程度:美國與台灣的實務觀點,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8. 劉宇華. (2006). 《論網路內容之規範管理--以我國網路分級制度為中心》,世新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
9. 劉奕蘭、陳茵嵐. ( 2011 ). e世代的攻擊行為: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
10.劉傳璟. ( 2008 ). 言論自由與名譽權之衝突與調和—從憲法與刑法出發,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11.謝庭晃. ( 2005 ). 妨害名譽罪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2.蘇芸. (1995). 《網路誹謗之研究:以電子怖告攔(BBS)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13.羅嘉薇. (2010). 言論自由與誹謗罪 -「真正惡意原則」適用之案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期刊專論
1. 林世宗. ( 2001). 〈名譽誹謗與新聞言論自由之界限──闡釋大法官五○九號解釋之法理與適用〉。《全國律師》,5(6):4- 40。
2. 林東茂. ( 2004). 刑法綜覽,第2-76~2-77頁。
3. 林鈺雄. (2003). 誹謗罪之實體要件與訴訟證明--兼評大法官釋字第五○九號解釋,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三十二卷,第二期,民國92年3月。
4. 吳宜蓁、徐瑋璿. (2002). 〈初探網路謠言意涵、傳散過程與解決之道—從企業網路謠言談起〉。國科會委託之研究計畫。.
5. 吳明隆、簡妙如. ( 2008 ).青少年網路霸凌行為探究。中等教育,60(3),90-109。
6. 洪榮照. ( 1998 ). 兒童攻擊行為相關因素與認知行為策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6. 陳新民. ( 1997 ). "憲法作為行政法最高法源的探究" , 東吳法學1997年號(中國大陸蘇州大學法學院),頁30~36。
7. 曹敏吉. ( 2010 ). 下載情敵照片罵婊姐挨告。聯合報,B2版。
8. 許志雄. ( 1985 ). 現代經濟與國家(譯),憲政思潮第70期。
9. 陳愛娥. ( 2000 ). 「公共設施保留地的指定與財產權保障」,台灣本士法學雜誌第一○期,台北:學林文化事業公司。
10.陳志龍. ( 2002 ). 誹謗罪與言論自由之界線──二個憲法權利衝突:「言論自由權」與「名譽權」衝突,《月旦法學教室》,頁12-13。
11.張念慈. ( 2007 ). 被指上網誹謗醫院學生登報道歉。聯合報,C2版。
12.張念慈. ( 2011 ). 網路貼文恐嚇工程師被提告。聯合報,B1版。
13.張軒豪、柯建志、廖凱弘. ( 2001 ).〈網路誹謗類型之初探—從網路謠言談起〉,《傳播與管理研究》,第1卷,第1期,頁21-44。
14.彭賢恩、劉怡靖、彭曉珍. ( 2006 ). 〈刑法應用於網路誹謗案例之分析〉,「2006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台北:臺灣大學。
16.郭戎晉. ( 2009 ). 初探「網路霸凌」(Cyber Bullying)衍生之法律議題。科技法律透析,15-29。
17.劉世閔. ( 2007 ). 教育學科教室(學校行政):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教育研究月刊,158,144-149。
18.蔡蕙芳. ( 2010 ). 網路言論、私領域言論與「公然」與「意圖散布於眾」涵義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 178期。
19.廖正豪. ( 1976 ). 妨害名譽罪的研究(上),刑事法雜誌,第20卷第4期3。
20.簡榮宗. ( 2002 ). 「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在網際網路上之適用」,律師雜誌272期。
(四)網站資料
1. 刑事警察局‧犯罪預防網,http://www.cib.gov.tw/crime/Crime_Book.aspx。
2.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國小兒童校園霸凌(bully)現象調查報告。2011年7月4日,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database_report.php。
3. eTeacher教師網路素養與認知網。網路霸凌。2011年1月12日,取自
http://eteacher.edu.tw/Read.aspx?PostID=268。
4.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5. 法源法律網:http://www.lawbank.com.tw/。
6. 台灣法律網:http://www.lawtw.com/。
7.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nwi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8. 聯晟法律網:http://www.rclaw.com.tw。
9. 楊春吉. ( 2010 ). ( 榕樹學堂.故鄉法律網 )故鄉法律專欄「網路代號,是人?還是不是人」http://www.rootlaw.com.tw/blog/gs/。
指導教授 范懿文(Yi-Wen Fan) 審核日期 2012-7-2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