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
外文文獻
Batcher, Hugh.1993.Introduction: Some Examples and Definitions, Community andPublic
Policy. Hugh Butcher, et al. eds. London: Pluto Press.
Benbast, I., Goldstein, D. and Mead M.1987.The case research strategy in studies of
information system. MIS Quarterly,11(3),369-386.
Brinkerhoff, J.M.2002. Public-Nonprofit Partnership: A Definition Framework,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22:19-30.
CLPI .2006. Make a difference for your cause: Strategies for nonprofit engagement in
legislative advocacy. Retrieved June 1, 2007, from
http://www.clpi.org/Make_a_Difference_Resource_Guide.aspx.
Diamond, Larry. 1994. Rethinking Civil Society: Towar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Journal
of Democracy(5),4-17.
Forrer, J., J. E. Kee, K. E. Newcomer, & E. Boyer (2010).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 and
the public accountability ques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70(3), 475-484.
Glen, Andrew.1993.Methods and Themes in Community Practice, in Butcher, H.,A.
Glen, P.Henderson, and Smith,J. (eds.), Community and Public Policy, pp.22-40.Londen:
Pluto Press.
Hardcastle, D.A., Powers, P.R. and Wenocur, S.2004.Community practice: theories and
skills for social workers (2en).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enkins, J.Craig.1987.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Policy Advocy.in W. W. Powell (eds.)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Connecticut:Yale University
Press, pp.296-318.
Jones, D. & Smith,L.(eds).1981.Deprivation and community action. London,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Workers/Routledge.
Julie, Fisher. 1998. NGOs and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World. West Hartford:
Kumarian Press, Inc.
Kjaer, Anne Mette.2004.Governance.Malden: Polity Press.
Kooiman, J. (ed.)1993.Modern Governance: 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Lodon:
Sage.
Kotler, Philip.1991. Marketing Management :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Hall Inc.
Kramer, R.M., 1981.The Improver Role and Advocacy.in Voluntary Agencies in the Welfare
State.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in, Nan. 1992. Social Resources Theory.in Encyclopedia of Sociology, pp.1936-42,Volume
4, edited by Edgar F. Bogatta and Marie L. Borgatta, NY:Macmillan.
Mark S. Homan.2008.Promoting Community Change: Making It Happen intheReal
World.Belmont, CA : Thomson Brooks/Cole.
Marshall, Martha,; Wray, Lyle; Epstein, Paul& Grifel, Stuart. 2000.”21st Century Community
Governance: Better Results By Linking Citizens, Government, and Performance
Measurement,”Quality Congress. ASQ’s: Annual Quality CongressProceeding,pp.214-223.
Milofsky, C., 1979, Defin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Community: A Review of
Sociological Literature. PONPO Working Paper-6,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Oldfield, Adrian. 1990. Citizenship and Community: Civic Republicanism and theModern
World. London: Routledge.
Salamon, Lester M. 2003. Resilient Sector : The State of Nonprofit America.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Seed, P. 1990. Introducing Network Analysis in Social Work. London: JessicaKingsley
Publishers.
Smouts, Gerry.1998.The Proper Use Of Governan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vol115, 81-89.
Thomas Wolf.1999.Mak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Yin, R. K.2003.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期刊
方孝謙,2008,<社會資本與社區營造:比較林邊與北投>,《社會科學論叢》,第2卷第1期,頁128-162。
王順民,2006,<當代台灣地區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行銷及其相關議題論述>,《社區發展季刊》,第115期,頁53-64。
史美強、蔡武軒,2000,<網絡社會與治理概念初探>,《中國行政評論》,第10卷第1期,頁33-74。
江明修,1998,<再造社群政府>,《理論與政策》,第12卷第2期,頁36-62。
江明修、梅高文,1999,<非營利組織與公共政策>,《社區發展季刊》,第88期,頁7-11。
李宗勳,2004,<公私協力與委外化的效應與價值:一項進行中的治理改造工程>,《公共行政學報》,第12期,頁41-77。
李柏諭,2005,<公私協力與社區治理的理論與實務:我國社區大學與政府經驗>,《公共行政學報》,第16期,頁59-106。
李柏諭,2010,<實效社區治理模式的重組與實踐:以社區大學為例>,《東吳政治學報》,第28卷,第1期,頁33-87。
李柏諭,2011,<跨部門治理的理論與實踐:以蓮潭國際文教會館的委外經驗為例>,《公共行政學報》,第40期,頁41-76。
官有垣、李宜興、謝祿宜,2006,<社區型基金會的治理研究:以嘉義新港及宜蘭仰山兩家文教基金會為案例>,《公共行政學報》,第18期,頁21-50。
官有垣、杜承嶸,2009,<台灣民間社會團體的組織特質、自主性、創導與影響力之研究>,《行政既政策學報》,第49期,頁1-38。
林貝珊、張長義,2009,<纜車觀光衝擊之研究-台北市文山區貓空地區居民識覺之個案>,《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43期,頁33-48。
林淑馨,2007,<日本地方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協力關係之分析-以橫濱市和箕面市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第45期,頁73-114。
林德昌、王重陽,2007,<非政府組織和公民社會的建構與發展:國際與國家層面的解析>,《非政府組織學刊》,第2期,頁1-24。
柯于璋,2005,<社區主義治理模式之理論與實踐-兼論台灣地區社區政策>,《公共行政學報》,第16期,頁33-57。
洪德俊,1999,<北投溫泉發展史>,《北投社雜誌季刊》,第十三期,頁16-20。
莫永榮,2004,<政府服務委託外包的理論與實務:臺灣經驗>,《行政暨政策學報》,第39期,頁75-104。
莊文忠,2007,<倡議型非營利組織政策倡議的創新策略與途徑>,《第三部門學刊》,第7期,頁115-138。
莊文忠、徐明莉、張鐙文,2009,<非營利組織的議程設定與政策倡議的形成:質化研究的檢證>,《公共行政學報》,第33期,頁121-163。
陳世明,陳柏宗,2006,<社區組織參與,人社區照顧之研究:以台南市長榮社區為例>,《社會政策韓社會工作學刊》,第10卷第1期,頁49-113。
陳欽春,2000,<社區主義在當代治理模式中的定位與展望>,《中國行政評論》,第10卷第1期,頁183-215。
黃子倫,2008,<審議民主在社區:台灣地區的經驗>,發表於「海峽兩岸參與式地方治理」學術研討會。
黃文彥,2006,〈合作與參與:社區發展的困境與策略〉,《社區發展季刊》,第115期,頁408-418。
黃源協,2006,<社會資源網絡建構與個案管理實務─以中部四區為例>,《社區發展季刊》,第115期,頁65-77。
黃躍雯,2004,<從溫柔鄉到「新」溫泉鄉:新北投休憩空間再發展機制的探究>,《地理學報》,第38期,頁63-91。
曾冠球、黃偉誠,2011,<公共管理者對於公私合夥風險的認知:調查與反思>,《公共行政學報》,第41期,頁1-36。
楊賢惠,2008,<以社會資本論述社區型非營利組織的運作與發展>,《非政府組織學刊》,第4期,頁63-80。
葉肅科,2008,〈布達佩斯宣言之後:台灣以社區發展建構公民社會的省思〉,《社區發展季刊》,第123期,頁212-236。
廖坤榮,2004,<台灣農會的社會資本形成與政策績效>,《政治科學論叢》,第22期,頁181-220。
羅金棟,2007,<國家治理中非政府組織的角色與政策倡議策略>,《非政府組織學刊》,第2期,頁69-90。
專書
Corrine Glesne,2006,《質性研究導論》,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Keith F.Punch,2005,《社會科學研究法:量化與質化取向》,台北:心理。
王杰等,2004,《全球治理中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北京:北京大學。
丘昌泰,1999,《社區主義在環保政策過程中的困境與實踐》,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報告。
丘昌泰,2007,《鄰避情節與社區治理-台灣環保抗爭的困局與出路》,台北:韋伯。
丘昌泰、江明修,2008,<第三部門、公民社會與政府:台灣第三部門發展經驗的省思與前瞻>,收錄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與政府-跨部門治理》,台北:智勝,頁4-26。
江明修、鄭勝分,2002,<非營利管理之協力關係>,江明修主編,收錄於《非營利管理》,頁81-124。台北:智勝。
吳定,2000,《公共政策》。台北:華視文化。
周錦宏,2008,<社區組織與政府互動-資源依賴的觀點>,收錄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與政府-跨部門治理》,台北:智勝,頁296-319。
林淑馨,2008,《非營利組織管理》,台北:三民。
林淑馨,2011,《非營利組織概論》,高雄:巨流。
林勝義,2011,《社區工作》,台北:五南。
邱瑜瑾,2000,<非營利組織的資源網絡與運用>,收錄於蕭新煌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頁340-383。
俞可平,1999,《社群主義》,台北:風雲論壇。
徐震,2002,《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中正書局。
黃秉德,1998,<非營利組織的管理理念-台灣經驗的分析>,收錄於《非營利組織之經營管理與社會角色》,高雄:中山大學。
黃源協、蕭文高,2010,《社區工作》,台北:空大。
許陽明,2000,《女巫之湯:北投溫泉鄉重建筆記》,台北:新新聞。
張紹勳,2004,《研究方法》,台中:蒼海。
馮燕,2000,<非營利組織之定義、功能與發展>,收錄於蕭新煌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頁2-42。
葉志誠,2010,《社區工作與社區發展》,台北:秀威。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2010,《臺北市區里界說》。
潘淑滿,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
蕭新煌,2000,《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
韓意慈,2009,<非營利組織的政策倡導>,收錄於蕭新煌、官有垣、陸宛蘋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第二版,台北:巨流,頁396-417。
劉淑瓊,2009,<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的互動關係>,收錄於蕭新煌、官有垣、陸宛蘋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第二版,台北:巨流,頁224-245。
顧忠華,2000,<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自治功能>,《2000年非營利組織研究本土化學術研討會》,嘉義: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
顧忠華,2009,<非營利組織與社區和社會改革>,收錄於蕭新煌、官有垣、陸宛蘋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第二版,台北:巨流,頁358-374。
碩論
王姿玫,2010,《北投文化基金會推動社區培力之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俐禛,2010,《從社會資本觀點分析北投計程摩托車產業之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建昇,2004,《探討社區型非營利組織與社區之互動-以新港文教基金會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碩士論文。
吳密蜜,2007,《偏鄉數位落差與社區非營利組織之角色—雲嘉地區數位機會中心個案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敏賢,2011,《公私協力參與社區總體營造治理之研究-以花蓮縣富源社區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凱斌,2002,《以居民觀點建構北投核心完全生活圈之研究》,台北:國立臺北大學地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雅玲,2005,《解嚴後台灣民間社團的發展與社區文化重建--兼以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裕華,2009,《協力式社區治理之研究-以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志寰,2002,《北投非營利組織對居住環境影響之研究》,台北:國立臺北大學地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欣蓓,2010,《台灣社區組織與社區能力探測之研究-以內政部旗艦競爭型計畫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碩士論文。
林悅寧,2008,《我國社區治理的歷史脈絡分析》,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豐真,2006,《網絡與制度觀點下地方治理機制之研究以北投線空中纜車為例》,台北: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凃之詠,2007,《地方認同與社區學習網絡建構-以北投地區為例》,台北: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梅芬,2006,《社區型非營利組織對公民參與之影響:以內湖安全社區促進會為例》,台北: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碩士論文。
祝養廉,2011,《從地方治理觀點析探土城桐花節》,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妤婕,2010,《民眾參與都市發展之研究-以「北投老街的明天」公民會議為例》,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巿政暨環境規劃所碩士論文。
張志弘,2009,《影響社區永續發展之關鍵因素研究-以台北市「奇岩社區」為例》,台北: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菀珍,2002,《社區組織建構社區學習網絡之研究--以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和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莊孟榮,2001,《探討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形塑過程與居民參與機制》,雲林: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雅雯,2011,《溫泉旅遊與地區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台北市新北投溫泉區為例》,台北: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曉怡,2010,《由社區組織推動農村再生計畫之研究-以宜蘭縣冬山鄉大進社區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琴,2009,《嘉義縣社區組織領導者領導歷程之轉化學習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
陳姿月,2010,《社會資本與社區組織/社區發展:以苗栗縣南庄鄉東河社區發展協會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碧妍,2010,《從家族連結到公益網絡之社區治理:以平鎮義民社區發展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銘國,2011,《北投溫泉產業治理之研究-區公所角色觀點》,台北: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瑞佳,2010,《區級社區治理中跨部門夥伴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北投區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子熠,2011,《地方治理與溫泉產業政策網絡-以礁溪鄉溫泉產業政策網絡為例》,台北: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士峰,2009,《社區型非營利組織在社區總體營造中之功能與互動關係之研究─以新港文教基金會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所碩士論文。
黃美容,2008,《客家社區非營利組織治理原則之研究:以新竹縣某協會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與政策研究所在職碩士專班碩士論文。
楊佳穎,2010,《社區治理與公民參與:內湖安全社區與東勢安全社區之比較分析》,台北: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惠玲,2010,《以社會網絡觀點分析社區組織推動觀光發展之影響》,台北: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海燕,2005,《非營利組織推動社區學習的策略之研究--以財團法人北投文化基金會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劉佳蕙,2007,《建構在地化老人安養治理網絡之研究-以「菩提長青老人福利社區」實驗計畫為例》,南投: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潘榮傑,2007,《誰的鄧雨賢紀念館?誰的文化造鄉?新竹芎林客庄社區總體營造之治理網絡分析》,南投: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鄭煥群,2009,《社區治理的新型態:以大溪聯合旗艦社區為例》,桃園: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吉祥,2009,《社會資本與社區治理之展望-以集集鎮為例》,南投: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謝呈祥,2008,《里長治理網絡之建構與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劍青,2007,《社區居民之社區依附、民眾參與與永續觀光發展態度關係之研究-以北投溫泉區為例》,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依婷,2009,《非營利組織的政策倡導策略與社會資本之形塑-以推動性別工作平等之婦女團體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網路資料
2011台北溫泉季網站,網址: http://www.chccd.com/2011taipeilife/modules/beitou/index.html,瀏覽日期:2011.
11.1。
Salamon, Lester M.1999.America’s Nonprofit Sector: a Primer.網址: http://foundationcenter.org/getstarted/onlinebooks/salamon/text.html;2012.1.12。
內政統計年報,網址: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瀏覽日期:2011.10.14。
王雪梅,2005,<社区公共物品与社区治理?:论城市社区"四轮驱动、一辕协调"的治理结构>,《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資料來源: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上海行政學院圖書館,網址:http://db.sdxlib.gov.cn/detail?record=684&channelid=44428;2012.3.2。
北投社雜誌,網址:http://www.peitou.org.tw/magazine,瀏覽日期:2012.8.6。
北投建康綠活網,網址: http://www.beitou-greenlife.org.tw/web/modules/casestudy/case.php?cat_id=73,瀏覽日期:2011.11.1。
北投區戶政事務所網站,網址: http://www.bthr.taipei.gov.tw/ct.asp?xItem=1629717&ctNode=2315&mp=102131,瀏覽日期:2011.10.31。
北投溫泉博物館網站,網址:http://beitoumuseum.taipei.gov.tw/ct.asp?xItem=2046449&ctNode=38954&mp=11900C,瀏覽日期:2011.11.1。
台北市北投區公所網站,網址:http://www.btdo.taipei.gov.tw/ct.asp?xItem=4730818&ctNode=4585&mp=124081,瀏覽日期:2011.10.31。
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網址:http://www.twnpos.org.tw/index.php,瀏覽日期:2012.8.29。
台灣社造聯盟網站,網址:http://47go.org.tw/community/profile/297,2012.9.19。
台灣地區地名整合檢索系統,網址:http://placesearch.moi.gov.tw/search/,瀏覽日期:2011.10.31。
陳金貴,2005,<非營利組織與社會資本>,網址:www.ntpu.edu.tw/pa/news/93news/attachment/931228/1228-4.doc,瀏覽日期: 2012.5.18。收錄於《公共行政與社會資本圓桌論壇四》,台北: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環境資訊中心網站,網址:http://e-info.org.tw/node/67510:2012.8.2。
關渡自然公園網站,網址: http://your.gd-park.org.tw/ind/modules/tinycontent/index.php?id=5,瀏覽日期:201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