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045003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1 、訪客IP:13.59.1.58
姓名 許月娥(Yueh-e Hs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
論文名稱 專利策略佈局與先使用權之案例分析─以金利與一詮之專利侵權訴訟案為例
相關論文
★ 電腦CPU散熱模組的技術發展策略★ 探討台灣印刷電路板產業經營策略-以A公司競爭策略為例
★ LED照明市場進入策略探討—以M公司為例★ 集團企業多角化對總部管控模式影響之研究 -以W集團企業為例-
★ 安全注射器中國專利授權模式研究★ 中國大陸房地產投資評估決策之研究 -以上海地區服務式公寓之投資為例-
★ 臺灣電子企業組織架構運作模式在中國之競爭優勢分析★ 小型台灣建築設計事務所於中國之發展策略探討
★ 半導體測試設備公司成長策略之個案分析★ 台灣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於中國發展策略研討
★ 軟體能力成熟度專案導入之個案研究-以某研發機構為例★ 新巴賽爾協定(Basel II)對中小型銀行授信風險管理政策的影響 -以U銀行為例
★ 價值投資法實證之研究-以臺灣證券市場為例★ 委外生產評估與執行之研究-以冷卻塔製造業個案為例
★ 企業多角化經營對供應鏈管理的決策影響★ 新產品導入量產流程之探討-以W公司衛星接收器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全球經濟發展,消費者需求多樣化並快速改變,科技發展亦相對應需求而變化快速,舉世諸國皆愈來愈重視技術創新與保護,智慧財產權進而成為影響企業競爭發展的關鍵要素。智慧財產權之起源本係保護發明人之權益,惟現今已成為企業作為阻擋競爭者之手段,企業不但藉由併購其他公司或部門取得專利權,亦不斷對介入市場之競爭者提出侵權訴訟,阻擋對手在自家市場發展,此實為全球化商業戰場上之必然發展。
我國科技產業傳統以代工為導向,對技術之專利權保護較不重視,導致近年我國各產業欲轉型自立品牌時,國際大企業向我國企業索討權利金、智慧財產權訴訟等問題紛紛接踵而至,尤以專利侵權訴訟佔絕大多數。以LED(Light Emitting Diode)產業為例,我國LED產業起步晚,故LED的關鍵零組件與材料的專利掌握在日美大廠手中,而日亞化學(Nichia)對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 LED)頂尖技術佈下之嚴密專利網後,相繼對億光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Everlight)等國內大廠提起專利侵權訴訟,如非具備一定規模之企業,實難抵禦國際企業洶洶來襲之專利戰爭,而於曠日廢時的訴訟中存活。
身處嚴苛之競爭環境,企業管理者如何建構不受競爭者所擁有之智慧財產權影響,能夠突破並建構新的智慧財產管理思維,並及時提出因應策略,有效搶先佈局專利、專利權效力範圍與專利侵權訴訟之周旋即成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要素,遂為值得研究探討的議題。因此本研究嘗試透過金利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控告一詮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之專利侵權訴訟案例之分析,輔以世界先進國家之立法例,探討以專利權效力之界線:專利先使用權,於專利侵權訴訟中帶來排除專利權之效應,此為限制專利權效力之有效策略,亦為實務上專利侵權訴訟多所使用之策略,是本研究期能以個案分析結果提出對國內企業於智財權管理之建議,進而應用於專利權之策略佈局,有助於企業瞭解如何面對訴訟,建立智慧財產權未來管理之新風貌。
摘要(英) With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sumers demand diversity and fast variation, so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must respond to such a demand rapidly.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lay stress more and more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protection; therefor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 have further become a crux to influence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The original purpose of the IPR is to protect inventors’ rights. Nevertheless, IPR have become an approach for enterprises to block the competitors from their market. Enterprises secure patents not only through merging other companies or their divisions but also filing the infringement lawsuit against their competitors intervening in the markets of these enterprises. This is, indeed, an inevitable development in the globalized commercial battlefield.
Our technological industries are traditionally oriented toward contractual manufacture, and pay less attention on the technology patent protection, resulting in many issues following hard at heel, e.g. large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s demand entitlement premium, or file a lawsuit of infringement mostly concerned with intellectual rights, while our industries are managing to transform and found their own brand. Enumerate the LED industry as an instance, such an industry is started quite late in Taiwan, so the patents of critical accessories and materials are largely controlled by American or Japanese companies. Not until Nichia (a chemical company) deployed a tight patent net to protect its pioneering technology on LED, has the company filed a suit against the domestic manufacturers such as EVERLIGHT, HARVATEK . If an enterprise is not equipped with a certain scale, it will be very difficult for it to face the truculent patent war launched by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surviving in the protracted lawsuit.
Positioning in the harsh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how an enterprise’s managers to establish a new thought to govern his IPR that would not be influenced by competitor’s IPR has become an issue worthy of exploring and researching, or a critical factor for the enterprise to propose a responding strategy on time, forestall the patent layout effectively, and enhance the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to contend with the lawsuit of patent and infringement within the domain of valid patent. Therefore, this study is in an attempt to explore the boundary of valid patent and the priority right through the case of patent infringement that KENLY sued the I-CHIUN , together with the legal precedent made by advanced countries worldwide. It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restrain patent validity that has been used in the lawsuit of patent infringement in pragmatic practice. Basic upon analyzed result of the individual case, this study presents a proposal for domestic enterprise, and able to apply it onto patent’s strategic layout. We expect that this proposal may help enterprises in comprehending how to face lawsuit, and further to establish a new appearance of managing IPR in the future.
關鍵字(中) ★ 專利權之分析與布局
★ 專利侵權訴訟
★ 先使用權
關鍵字(英) ★ Analyses and layouts of patent
★ Lawsuit of patent infringement
★ Priority right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架構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2.1智慧財產權 4
2.1.1 起源 4
2.1.2 定義與架構 4
2.1.3 特性 7
2.2 專利權 8
2.2.1 專利權之定義與立法目的 8
2.2.2 專利之分類與期限 8
2.2.3 發明專利要件(Patentability of Inventions) 9
2.2.4 發明專利權之效力 10
2.2.5 發明專利權效力之限制 11
2.3 專利侵害鑑定 12
2.3.1 專利侵權與專利侵害鑑定之定義與關聯 12
2.3.2 鑑定流程概述與流程 12
2.3.3 鑑定方法 15
2.4 專利侵權訴訟 17
2.4.1 智慧財產法院之設立 17
2.4.2 智慧財產案件之管轄權 18
2.5 各國專利先使用權立法例之綜合檢討 20
2.5.1 美國 21
2.5.2 德國 24
2.5.3 日本 25
2.5.4 我國 26
2.6 文獻探討結論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3.1 分析架構 31
3.2 研究對象 31
3.3 資料蒐集方法與分析 31
第四章 個案析論 32
4.1 個案背景 32
4.2 個案簡介 35
4.3 個案分析 37
4.3.1 民事訴訟一審(案號:94年度重智(一)字第22號) 37
4.3.2 民事訴訟二審(案號:95年度智上字第60號) 46
4.3.3 民事訴訟三審(案號:96年度台上字第2787號) 47
4.3.4 民事訴訟發回二審(案號: 97年度智上更(一)字第1號) 49
4.3.5 行政救濟(NO1)(NO2)(案號:97年度訴字第1515號) 50
4.4 個案分析總結 53
第五章 結論 62
5.1 研究總結 62
5.2 研究建議 63
參考文獻 69
參考文獻 1. 52年台上字第694號,臺灣最高法院民事判決,1963。
2. 83年度自字第36號,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判決,1994。
3. 83年度易字第4407號,臺灣板橋地方法院刑事判決,1994。
4. 87年度自字第215號,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1998。
5. 90年上字第738號民事判決,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2002。
6. 91年度上易字第2480號,臺灣高等法院刑事判決,2002。
7. 94年度再易字第4號,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民事判決,2005。
8. 94年度重智(一)字第22號,臺灣板橋地方法院民事判決,2006。
9. 95年度智上字第60號,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2007。
10. 96年度台上字第2787號,臺灣最高法院民事判決,2007。
11. 97年度智上更(一)字第1號,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2011。
12. 97年度訴字第1515號,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2008。
13. 99年度判字第1270號,最高行政法院判決,2010。
14. Amber(2005),「企業成長所面臨的死亡之谷」,科技產業資訊室,(取自2013/4/21,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analysis/pat073.htm)。
15. 中華民國專利法,2010年8月25日公布。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八月二十五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900219171號令(舊專利法)
16. 中華民國專利法,2011年12月21日公布。中華民國一百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000283791號令。(新專利法)
17. 公司法,2013年1月30日發布,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一月三十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200017781號令。
18. 王耿斌(2010),「專利侵害鑑定理論簡介」,經濟部中小企業智財專欄,(取自2013/4/21,http://ipcc.moeasmea.gov.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504:column20101014&catid=92:2010-07-12-06-49-56&Itemid=143)。
19. 民事訴訟法,2013年5月8日發布,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五月八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200082671號令。
20. 民法,2012年12月26日發布,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100284731號令。
21. 行政程序法,2005年12月28日發布,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 09400212541 號令。
22. 李裕勳(2007),「專利法上先使用權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3. 沈宗倫(2011),「專利法第五六條關於「使用」規範之初探與淺析-以美國專利法的發展為借鏡」,月旦民商法雜誌,第32期,92-106。
24. 林政益(2009),「專利權與競爭法相互關係之研究-以專利濫用為中心」,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25. 金利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專利編號M262842。臺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26. 保護工業財產權之巴黎公約,1883年通過。
27. 徐宏昇(2003),高科技專利法。台北:翰蘆圖書。
28. 專利法施行細則,2010年11月16日發布,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十六日經濟部經智字第 09904607620 號令。(舊專利法施行細則)
29. 專利法施行細則,2012年11月9日發布,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十一月九日經濟部經智字第 10104607220 號令。(新專利法施行細則)
30. 專利侵害鑑定要點,2004年11月2日發布,司法院秘書長93年11月2日秘台廳民一字第0930024793號函。
31. 專利審查基準,2013年1月1日施行。
32. 張欽發(2006),「金利與一詮LED支架專利訴訟開打-一樣判決兩種各自表述」,鉅亨網,(引自經通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取自2013/4/21,http://www.finetpat.com.tw/Chinese/default.asp?ID=1828)。
33. 張冀明(2006),「民事上訴審指南」,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法律諮詢服務網,(取自2013/4/21,http://law.moeasmea.gov.tw/modules.php?name=Content&pa=showpage&pid=248)。
34. 章忠信(2000),「智慧財產權基本概念」,(取自2013/4/21,http://www.copyrightnote.org/crnote/bbs.php?board=1&act=read&id=37)。
35. 陳文吟(2002),我國專利制度之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36. 陳智超(2002),專利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
37. 智慧財產法院(2010),「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模式」,(取自2013/4/21,http://ipc.judicial.gov.tw/ipr_inter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12&Itemid=373)。
38. 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2010年6月21日發布,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六月二十一日司法院院台廳司一字第 0990012787 號令。
39. 曾陳明汝(2004),兩岸暨歐美專利法。台北:學林文化。
40. 黃文儀(1999),專利法逐條解說。台北:三民書局。
41. 楊明道(2009),「科技業專利及訴訟策略」,(引自企業IT商情,取自2013/4/21,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3&cat=50&id=0000119817_UN491LHR0111OU85AG1AV)。
42. 楊崇森(2003),專利法理論與應用。台北:三民書局。
43. 經訴字第09706104840號,經濟部訴願決定書,2008。
44. 經訴字第09706106680號,經濟部訴願決定書,2008。
4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http://www.tipo.gov.tw/
46.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中華民國專利資訊檢索系統,(取自2013/4/13,http://twpat.tipo.gov.tw/)。
47. 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1994年簽署。
48. 劉江彬、黃俊英(2004),智慧財產總論。台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9.日本專利局,http://www.jpo.go.jp/
50.月旦法學知識庫,http://www.lawdata.com.tw/
51.王瓊忠(2009),「專利侵害判斷之研究-以均等論下之先前技術阻卻研究為中心」,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52.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http://www.wipo.int/portal/index.html.en
53.司法院,http://www.judicial.gov.tw/
54.李致遠(2012),「先使用權與新穎性之衝突討論」,(取自2013/4/21, http://www.zoomlaw.net/files/14-1138-19700,r261-1.php)。
55.李鎂(2002),「解讀專利法第五十七條」,智慧財產權月刊,第46期,3-23。
56.林谷明(2007),「先使用權之成立要件及範圍-從日本『動桁式加熱爐』發明專利之判決談起」,智慧財產權,第104期,33-44。
57.洪瑞章(2008),專利侵害鑑定理論。台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58.科技產業資訊室,http://tw.search.yahoo.com/
59.美國專利商標局,http://www.uspto.gov/
60.許月娥(2011),「專利策略與分析」,中正專利商雕聯合事務所創刊。
61.郭桂峰(2007),「在先使用權與專利新穎性的『衝突』-由一則無效宣告案例所想到的」,(取自2013/4/21,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PM_IsMNV0eEJ:hi.baidu.com/yingkeiplawyer/item/ecd28d49cd8feceda4c06661+&cd=1&hl=zh-TW&ct=clnk)。
62.智權情報網,http://www.apipa.org.tw/
63.德國專利局,http://www.gesetze-im-internet.de/patg/
64.蔡明誠(2011),「外國立法例在立法及法律適用上之運用-以智慧權法為例」,司法新聲,第99期。
65.特許法,2012。(日本專利法)
66. U.S.C.: Patents, 2011.(美國專利法)
67.Leahy-Smith America Invents Act, 2011.
68.Patentgesetz, 2011.(德國專利法)
69.USPTO (2011), “America Invents Act: Effective Dates,” (accessed 2013/4/21, available at: http://www.uspto.gov/aia_implementation/aia-effective-dates.pdf)
70.Vitronics Corp v. Conceptronic, Inc., 90 F.2d 1576, 1582-1583 (Fed. Cir. 1996), 1996.
指導教授 王存國 審核日期 2013-6-2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