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8130101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6 、訪客IP:3.135.241.191
姓名 陳欣怡(Hsin-yi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陳柱《公羊》學的倫理思想研究
(The Study on the Ethics of Kung-yang Theories of Chen-Zhu)
相關論文
★ 《六十種曲》表記情節研究★ 清乾嘉以降崑劇全本戲演出研究
★ 皮錫瑞《孝經鄭注疏》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陳柱是民國初年的重要學者,其《公羊家哲學》一書共計有十六篇章,統合各篇章旨,筆者歸結本書大致呈顯出了三個基本論題:私人倫理觀、政治倫理觀及經權倫理原則。由於陳柱身處西學浪潮狂襲中國、傳統儒學備受考驗的年代,為了鞏固儒家經說的價值及地位,其《公羊家哲學》一書,不僅針對傳統《公羊》學的諸多命題進行具體的討論,更有許多作者有感時事而生發的新說,諸如「平等」、「革命」、「崇讓」等論述。他一方面援引《春秋》、《公羊傳》、董仲舒、何休、孔廣森等人之舊說,另一方面又嘗試為傳統儒學注入切合時代潮流的倫理觀念,賦予了傳統儒學新的生命力,使得該書具有相當鮮明的時代色彩。因此,《公羊家哲學》並不可純粹視之為一部解經或解傳之書,其內容更具體展現了陳柱在承繼國學的基本立場上,如何轉化舊說融入新說的思想內涵。另外,陳柱對於近代諸如皮錫瑞、康有為、廖平等《公羊》大家之論調的刻意取舍,亦可見其《公羊》思想的時代特殊性,此亦為本文討論的重點之一。
摘要(英) Chen-Zhu is an important scholar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There are sixteen chapters in his Kung-yang Philosophy. This study proposes to analyze three basic arguments mentioned in the book—individual ethics, political ethics, and the principles of expediency ethic. Since Chen-Zhu lived in the time when China was deeply affected by western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was greatly challenged, Kung-yang Philosophy aims to consolidate the core values of Confucianism by investigating many in-depth topics of the traditional Kung-yang theories. In addition, inspired by current trends, Chen also generates new insights in this book, such as equality, revolution, and courtliness. Meanwhile, he not only refers to Chinese classics, such as Chun-Chiou and Kung-yang Zhuan, as well as the traditional theories proposed by Tung Chung-Shu, Ho-Sho, and Kung Guang-Sen, but also adds novel ethical viewpoints which echo the current trend of Confucianism. Chen, through his masterpiece, revitalizes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making this book full of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e current era. Hence, Kung-yang Philosophy is by no means a mere reference book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it epitomizes how Chen, after incorporating the essential valu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tudies, transforms an old theory into a new one. Last but not least, this study also aims to present Chen’s unique viewpoints of Kung-yang theory by analyzing how Chan deliberately discards the arguments of Pi Si-Ray, Kang Yo-Wei, and Liaw Ping.
關鍵字(中) ★ 陳柱
★ 《公羊家哲學》
★ 《公羊》學
★ 倫理
★ 民國經學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第一章:緒論 / 1
第一節:研究動機、方法、目的與前人研究成果 / 1
第二節:陳柱學術行略 / 9
第二章:陳柱《公羊家哲學》的內容與特色 / 17
第一節:晚清今文經學派興起的時代背景 / 17
第二節:陳柱《公羊》學的基本立場 / 24
第三章:陳柱《公羊》學的私人倫理觀 / 35
第一節:孔門之要道——以〈正名說〉為核心 / 35
第二節:五倫之政教——以〈倫理說〉為核心 / 41
第三節:善己之法度——以〈仁義說〉為核心 / 59
第四節:善善惡惡之大旨——以〈善惡說〉為核心 / 67
第五節:小結 / 70
第四章:陳柱《公羊》學的政治倫理觀 / 71
第一節:一時之權,長久之經—— 以〈革命說〉、〈尊王說〉為核心
/71
第二節:自愛及愛人——以〈弭兵說〉、〈疾亡說〉、〈尚恥說〉為核
心 / 80
第三節:群治及讓德——以〈崇讓說〉為核心 / 86
第四節:太平之道——以〈攘夷說〉、〈進化說〉為核心 / 89
第五節:小結 / 96
第五章:陳柱《公羊》學的經權概念與倫理原則 / 97
第一節:儒家經權說的歷史考察 / 97
第二節:陳柱《公羊》學經權說的特色及發揮 / 113
第三節:小結 / 123
第六章:結論 / 125
引用文獻目錄 / 129
參考文獻 一、陳柱著作及陳柱研究相關論著
(一)陳柱著作(依書名筆畫排序)
陳柱《子二十六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陳柱《中庸注參》,臺中:文听閣圖書公司,2008年。
陳柱《中庸通義》,臺中:文听閣圖書公司,2008年。
陳柱《公羊家哲學》,臺中:文听閣圖書公司,2008年。
陳柱《公孫龍子集解》,臺中:文听閣圖書公司,2010年。
陳柱《老子》,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69年。
陳柱《守玄閣文稿選》,上海:大夏大學,1938年。
陳柱《老子與莊子》,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34年。
陳柱《老學八篇》,臺北 : 臺灣商務出版社,1933年。
陳柱《待焚文稿十卷》,臺中:文听閣圖書公司,2008年。
陳柱《孝經要義》,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陳柱《周易論略》,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5年。
陳柱《尚書論略》,臺中:文听閣圖書公司,2010年。
陳柱《諸子概論》,臺中:文听閣圖書公司,2010年。
陳柱《墨學十論》,臺中:文听閣圖書公司,2010年。
(二)陳柱研究相關論著(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1、期刊論文
李源澄〈與陳柱尊教授論公羊學書〉,《學術世界》第11期第1卷,1935年。
 附註:收錄自《春秋學研究》第2冊,北京:國家圖書館,2009年)
頁601-602。
李鴻淵〈陳柱《中國散文史》的學術特點〉,《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
科學版)》第1期,2011年,頁59-62。
李鴻淵〈陳柱《中國散文史》的學術特點與局限〉,《文學界.人文》第8
期,2008年,頁49-51。
袁明嶸〈陳柱生平事略及著作目錄〉,《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7卷第8期,
2007年,頁3-46。
梁艷青〈無限風雲意盡在兒女詞——陳柱詞作的寄託特點論析〉,《時代文
學》第2期,2011年,頁213-215。
張京華、王玉清〈陳柱學術年譜〉,《廣西社會科學》第2期,2007年,頁
100-105。
趙棚鴿〈陳柱《粵西十四家詩鈔》的學術精神 〉, 《北京教育學院學報(社
會科學版)》第1期,2008年,頁28-33。
劉小云〈國學家陳柱與國畫家黃賓虹的書畫情緣〉,《蘭臺世界》第9期,
2011年,頁13-14。
劉小云〈國學家陳柱與他的老師蘇紹章〉,《蘭臺世界》第15期,2010年,
頁27。
劉小云〈陳柱和陳衍、唐文治的學術交往〉,《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
科學版)》第2期,2011年,頁57-60。
盧鳴東〈進化視野下的經學闡釋——陳柱經學研究〉,《學術研究》第4期,
2011年,頁137-145。
盧鳴東〈陳柱的公羊思想——民國初年經學變動的兩個分水嶺〉,《經學研究
集刊》第六期,2009年5月,頁63-82。
盧鳴東〈陳柱《公羊》學中的反戰論〉,《傳統中國研究集刊》第八輯,2011
年,頁434-447。
2、碩、博士論文
張厚齊《春秋王魯說》,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梁艷青《陳柱的文學思想與創作研究》,河北:河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
年。
楊雅婷《春秋公羊家之革命改制思想》,臺北:東吳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2年。
二、《公羊》學相關論著(以何休、孔廣森研究、清代《公羊》學及《公羊》
倫理學相關者為限)
(一)專書
1、民國以前文獻(依作者年代排序)
〔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清〕阮元校點《春秋公羊傳注疏》,臺
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清〕孔廣森《春秋公羊經傳通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清〕蘇輿《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2、近、當代著作(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丁亞傑《清末民初公羊學研究——皮錫瑞、廖平、康有為》,臺北:萬卷樓出
版社,2002年。
丁亞傑《晚清經學史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皮錫瑞《經學通論》,上海:中華書局,1995年。
汪榮祖《從傳統中求變:晚清思想史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
年。
李新霖《春秋公羊傳要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宋艷萍《公羊學與漢代社會》,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年。
林義正《春秋公羊傳倫理思維與特質》,臺北:臺灣大學,2003年。
孫春在《清末的公羊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陳其泰《清代公羊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張端穗《西漢公羊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黃開國《清代今文經學的興起》,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傅隸僕《春秋三傳比義》,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2006年。
蔣慶《公羊學引論》,瀋陽:遼寧敎育出版社,1995年。
趙伯雄《春秋學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
趙伯雄《春秋經傳講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鄭大華《晚清思想史》,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熊逸《春秋大義2.隱公元年》,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9年。
賴炎元《春秋繁露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二)期刊(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王鈞林〈董仲舒對儒家仁學的創新及發展〉,《濟南大學學報》第19卷第6
期,2009年,頁9-12。
陳其泰〈晚清公羊學的發展軌跡〉,《歷史研究》第5期,1996年,頁18-
29。
許雪濤〈何休公羊三世說及其解經方法〉,《學術研究》第4期,2011年,頁
23-25。
黃開國〈《公羊傳》的大一統思想〉,《齊魯學刊》第3期,2011年,頁5-
9。
楊濟襄〈王闓運之治經理念與實踐──兼論清代公羊學的相關解讀〉,《傳統中
國研究集刊》第八輯,2011年4月,頁417-433。
楊濟襄〈孔廣森《公羊通義》的解經路線與關鍵主張〉,《文與哲》第13期,
2008年12月,頁157-217。
趙沛〈廖平的兼治三傳及《三傳折中》〉,《南開學報》第1期,2007年,頁
59-64。
謝裕安〈論儒家經權觀的歷史意義〉,《廣西民族大學學報》第30卷第4期,
2008年,頁98-101。

(三)研討論集論文
《清儒學術討論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年。
三、其它文獻及相關論著
(一)民國以前文獻(依作者年代排序)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漢〕班固撰〔清〕陳立疏《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年。
〔魏〕何晏集解,〔梁〕皇侃義疏《論語集解義疏》,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7年。
〔晉〕杜預《春秋經傳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晉〕范寧集解,〔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
社,1999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朱熹《詩集傳》,上海:中華書局,1958年。
〔清〕陳立《公羊義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清〕焦循《論語通釋》,收入《叢書集成續編》第三四冊,臺北:新文豐出
版公司,1988年,影印木犀軒本。
〔清〕龔自珍《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清〕俞樾《群經平議》,〔續修四庫全書〕一一七冊,影清光緒廿五年春在
堂全書本,卷廿三。

(二)近、當代著作(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1、專書
王邦雄等《論語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2003年。
林火旺《倫理學》,臺北:五南出版社,2011年。
林慶章主編《民國文集叢刊》,臺中:文听閣圖書公司,2008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章太炎《國故論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曾春海《儒家的淑世哲學:治道與治術》,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年。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之三,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上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年。
麥軍《北流人物志》,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
黃賓虹《黃賓虹文集書信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臺北:東大圖書館,1991年。
楊伯峻《論語譯注》,臺中:藍燈文化事業,1987年。
蔡仁厚《儒家的常與變》,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鄭卜五《周虎林先生六秩榮慶論文集》,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9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劉澤華等《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開南大學,1992年。
2、期刊論文
王國良〈從忠君到天下為公:儒家君臣關係的演變〉,《孔子研究》第5期,
2000年,頁58-67。
余治平〈經權、常變的智慧──中庸之道的哲學根據〉,《中山大學學報(社會
科學版)》第48卷第1期,2008年,頁120-126。
周興茂〈孟子「五倫」的歷史演變與現代價值〉,《湖北民族學院學報》第17
卷第1期,1990年,頁38-41。
陳昭瑛〈「通」與「儒」:荀子的通變觀與經典詮釋的問題〉,《臺大歷史學
報》第28期,2001年,頁207-223。
3、碩、博士論文
姚宣伃《禮記.昏義所呈現的婚禮習俗與社會意義研究》,臺北:臺北教育大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指導教授 劉明德、孫致文 審核日期 2013-7-2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