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9130100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6 、訪客IP:3.144.95.167
姓名 楊井薇(CHING-WEI Y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五四餘韻─張愛玲與胡適
相關論文
★ 唐青樓才女薛濤論★ 消逝中的府城文化記憶--以許地山、葉石濤和陳燁為論述場域
★ 大旨談情—瓊瑤文本與《紅樓夢》之互文★ 河東君與《柳如是別傳》──「接受觀點」的考察
★ 豔異編研究★ 世變中的記憶與編寫──以丁耀亢(1599-1669)為例的考察
★ 規訓或懲罰︰重審公案中的酷刑★ 晚清狹邪小說的人倫世界——以《品花寶鑑》為例
★ 跨 文 化 的 想 像 與 實 踐:試 探 高 羅 佩 的《狄 公 案》★ 重寫名女人:臺灣歷史小說的案例考察
★ 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 說部與史部的辨證與互證-史家劉知幾(661-721)之
★ 從非小說到小說—「志怪」論述研究★ 艷而人情的話本小說-一片情研究
★ 台灣科幻小說的文化考察(1968-2001)★ 亂離中的自由──五四自由傳統與台灣女性渡海書寫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張愛玲以其絕世才華走紅於抗戰後期的上海文壇,後因漢奸文人的身分而沉潛,並在新中國成立後遠走美國,幾乎被人遺忘。直到夏志清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大力推薦,使她重新登上了文學場域的顛峰。胡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領導者,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偉大人物 ,1968年〈憶胡適之〉一文的發表,讓世人驚喜的發現看似互不相涉的二人在文學觀點上的火花交會。這對相差近三十歲的忘年之交,雖然思想境界迥異,卻對「平淡而近自然」的藝術風格有共同的喜好。張愛玲曾表示只要有所謂「民族回憶」這樣東西,五四的經驗不管經過多久也還在思想背景裡,間接說明了她與五四的關聯性。筆者以為,張愛玲對胡適的崇拜,不只因為他是可親的長者、是文學上引路的前輩,也來自他們思想觀念上的不謀而合之處。張愛玲自小閱讀《胡適文存》,其中涵蓋胡適對文學革命、婦女解放、個人主義的諸多觀點,對照她日後的文學創作、行事風格以及人生抉擇,其中的連繫隱約可見。
在某些觀點上,張愛玲堪稱是胡適的追隨者。本文即從文化、政治、文學及婚戀的角度加以探討。張愛玲與胡適幼年時期的生活經驗以及教育背景,促使兩人皆對傳統文化含溫情視之。其次,雖然他們對政治的態度迥異,但對集體主義以及共產主義不認同的立場則頗為一致,這應源自個人主義的影響。文學是連繫二人的主要媒介,本文除針對張愛玲各個時期的創作風格與胡適的文學主張進行對照,也就兩人紅學觀點的異同進行分析。最後,透過胡適與張愛玲的婚戀實踐,輔以五四名人的情路歷程以及張愛玲小說文本中的人物指涉,指出二人如何看待五四提倡的「愛情至上」與「婚姻自主」。
摘要(英) With amazing writing talent, Eileen Zhang became famous in the literary arena in Shanghai in 1940. However, she was gradually neglected because of being thought as a traitor, and she left for USA after the PRC set up. She didn’t return the peak of the literary arena until Chih-Tsing Hsia recommended her in his book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The presentation of Zhang’s essay “Recall Hu Shih” in 1968 was even a surprise that Zhang and Hu had something in common in a view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ough we thought that they lived different lives. Hu Shih was the leader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nd also an important, influencing writer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Although Zhang and Hu had different views of many things, this literary generation gap beyond 30 years had the same interests in the ordinary art style. Zhang said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would always affect Chinese literature as long as the existence of “the same memory among Chinese people”, and it also indirectly showed the relationship of Zhang and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 think the reason why Zhang worshiped Hu is because Hu not only was a nice elder and a leader of Chinese literature at that time but also had the same thoughts as Zhang. Zhang started to read “The Collections of Hu Shih”, which was filled with many Hu’s views of the revolu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liberation of Chinese females and individualism, and we could f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ose three mentioned above and her writings, her characteristics, and her decisions all her life.
To some degree, Zhang was one of Hu’s adherents in some aspects, and I plan to work on it with the culture values, politics, literature, and the norms of love and marriage. First, the living experiences and the civilization they had in their childhood developed their temperate view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n, they stood different positions about politics, but they had the same disagreements on collectivism and communism, probably because of their agreements on individualism. Writing is the main association of Zhang and Hu, and in this research I will compare Zhang’s different writing features in all her writing periods with Hu’s claims of Chinese literature by analyzing their points of Rediology. At last, I would like to present how Zhang and Hu thought the main ideas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love, always the superior” and “decisions on one’s own marriage for oneself” through the love-and-marriage patterns of the celebrities, including Zhang and Hu,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nd the characters in Zhang’s writings.
關鍵字(中) ★ 張愛玲
★ 胡適
★ 文學革命
★ 五四運動
★ 婚戀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5
第三節 相關文獻回顧 7
第二章 如對神明─才女與學者的時空交會 11
第一節 與胡適的相遇 12
第二節 傳統與現代的參差對照 15
第三節 政治立場的異同 23
第三章 紅樓夢魘─文學傳統的繼承與反思 30
第一節 文學革命與革命文學─兼談張愛玲的作品特色 31
第二節 創作歷程與五四新文學運動的痕跡 42
第三節 大師對話─自傳的紅學與創作的紅學 55
第四章 五四遺事─名人的婚戀實踐 65
第一節 張愛玲與胡適的婚戀觀 66
第二節 五四人物情路初探 76
第三節 小說文本中的指涉 82
第五章 結論 89
參考文獻 94
參考文獻 一、專書
張愛玲,《小團圓》,台北市:皇冠,2009年3月。
張愛玲,《海上花開》,台北市:皇冠,2009年11月。
張愛玲,《海上花落》,台北市:皇冠,2009年11月。
張愛玲,《半生緣》,台北市:皇冠,2010年1月。
張愛玲,《華麗緣 散文集一‧一九四0年代》,台北市:皇冠,2010年4月。
張愛玲,《惘然記 散文集二‧一九五0~八0年代》,台北市:皇冠,2010年4月。
張愛玲,《對照記 散文集三‧一九九0年代》,台北市:皇冠,2010年4月。
張愛玲,《傾城之戀 短篇小說集一‧一九四三年》,台北市:皇冠,2010年6月。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 短篇小說集二‧一九四四年~四五年》,台北市:皇冠,2010年6月。
張愛玲,《色,戒 短篇小說集三‧一九四七年以後》,台北市:皇冠,2010年6月。
張愛玲,《秧歌》,台北市:皇冠,2010年8月。
張愛玲,《赤地之戀》,台北市:皇冠,2010年8月。
張愛玲,《怨女》,台北市:皇冠,2010年8月。
張愛玲,《雷峰塔》,台北市:皇冠,2010年9月。
張愛玲,《易經》,台北市:皇冠,2010年9月。
張愛玲,《紅樓夢魘》,台北市:皇冠,2010年8月。
胡適,《胡適文存第一集》,台北市:遠東,1985年11月13版。
胡適,《胡適的日記》,中和市:谷風,1987年4月。
胡適,《胡適留學日記(二)》,台北市:遠流,1986年6月。
胡適,《胡適日記全集》,臺北市:聯經,2005年4月。
胡適,《四十自述》,台北市:遠流,1986年6月。
張愛玲‧宋淇‧鄺文美著,宋以朗主編,《張愛玲私語錄》,台北市:皇冠,2010年7月。
水 晶,《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台北市:大地出版社,1973年9月。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市:聯經,2003年。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市:麥田,1998年。
司馬新,《司馬新與賴雅》,台北市:大地,1996年。
江勇振,《星星‧月亮‧太陽:胡適的情感世界》,台北市:聯經,2007年。
宋廣坡編校注釋,《胡適紅學研究資料全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
余英時,《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台北市:聯經,2004年。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台北市:聯經,1978年1月。
余英時等著,《五四新論》,台北市:聯經,1999年。
余斌,《張愛玲傳》,台中市:晨星,1998年3月。
李敖,《胡適研究》,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6年7月。
李歐梵、夏志清等著,陳子善編,《重讀張愛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12月。
李歐梵,〈漫談中國現代文學中的「頹廢」〉,《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市:麥田,1996年初版。
李歐梵,《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年3月。
季季、關鴻編,《永遠的張愛玲》,上海:學林出版社,1996年。
杜春和編,《胡適家書》,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
林柏燕,《文學探索》,台北:大林出版社,1980年。
林幸謙 主編,《張愛玲 文學‧電影‧舞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7年10月。
林幸謙 主編,《張愛玲 傳奇‧性別‧系譜》,台北市:聯經,2012年6月。
周策縱原著,楊默生編譯,《五四運動史》,台北市:龍田,1984年10月再版。
周汝昌,《定是紅樓夢裡人》,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年3月。
周質平,《胡適與韋蓮司:深情五十年》,台北市:聯經,1998年6月。
周質平,《胡適的情緣與晚境》,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6月。
周芬伶,《豔異─張愛玲與中國文學》,台北:元尊文化,1999年。
周芬伶,《孔雀藍調--張愛玲評傳》,台北市:麥田,2005年9月。
胡頌平編著,《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台北市:聯經,1990年。
胡蘭成,《今生今世》,台北市:三三出版:遠流發行,1990年。
耿雲治,《胡適新論》,北京:中國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唐文標,《張愛玲研究》,台北市:聯經,1983年。
唐德剛,《胡適雜憶》,台北市:傳記文學,1980年。
唐德剛譯註,《胡適口述自傳》,台北市:傳記文學,1983年。
高大鵬,《傳遞白話的聖火》,台北縣:駱駝出版,1996年。
夏志清編註,《張愛玲給我的信件》,台北市:聯合文學,2013年3月。
夏志清著,劉紹銘等譯,《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淳子,《她的城‧張愛玲地圖》,台北縣,立緒文化,2012年1月。
許子東,《張愛玲的文學史意義》,香港:中華書局,2011年10月。
陳之藩,《在春風裡》,台北市:大林,1969年。
陳子善,《私語張愛玲》,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5年。
陳子善,《說不盡的張愛玲》,台北:遠景,2001年7月。
陳子善編,《重讀張愛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12月。
陳思廣,《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編年(1922-1949)》,台北市:秀威資訊,2010年。
馮祖貽,《百年家族》,台北縣:立緒文化,2004年2月。
張子靜、季季,《我的姊姊張愛玲》,台北縣:印刻,2005年10月。
智效民,〈胡適與蔣介石——從胡氏日記看二人的交往和友誼〉,《胡適和他的朋友們(增補本)》,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0年4月。
楊 照,〈在惘惘的威脅中〉,《夢與灰燼》,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
楊澤編,《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麥田,1999年10月。
蔡登山,《傳奇未完 張愛玲》,台北市:天下遠見,2003年。
蔡登山,《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台北縣:印刻文學,2008年5月。
蔡登山,《人間但有真情在》,台北市:時報文化,2000年。
蔡登山,《才女多情:「五四」女作家的愛情歷程》,台北市:秀威資訊,2011年12月。
蔡鳳儀編,《華麗與蒼涼:張愛玲紀念文集》,台北市:皇冠,1996年。
劉廣定,《化外談紅》,台北市:大安,2006年7月。
劉廣定,《大師的零玉》,台北市:秀威資訊,2006年10月。
劉軍寧主編,《自由主義的先聲─北大傳統與近代中國》,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1998年。
潘光哲主編,《容忍與自由:胡適思想精選》,台北市:南方家園,2009年。
歐陽哲生選編,《追憶胡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10月。
盧正珩,《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台北市:麥田,1994年7月。
蘇偉貞,《長鏡頭下的張愛玲》,新北市:印刻文學,2011年8月。
蘇偉貞,《孤島張愛玲:追蹤張愛玲香港時期〈1952~1955〉小說》,台北市:三民,2002年。
二、期刊論文
王文艷,〈“世俗性”對“五四理想”的消解——關于張愛玲的《五四遺事》的一種解讀方式〉,《山東文學》,2009年,第S4期,頁61-64。
白先勇,〈世紀末的文化觀察〉,《明報月刊》,1999年5月號,頁24。
白盾,〈胡適評紅的百年反思〉,《紅樓夢學刊》,2005年4月,第四輯,頁4~18。
朱西甯,〈先覺者、後覺者、不覺者--談「張愛玲雜碎」〉,《書評書目》,1976年10月,第42期,頁76-93。
向明,〈五四人物的新詩〉,《文訊》,2009年6月,第284期,頁17-18。
周策縱,〈胡適的新紅學及其得失〉,《紅樓夢學刊》,1997年4月,第四輯,頁242~256。
俞平伯,〈《紅樓夢辨》的修正〉,《現代評論》,1925年2月,第1卷,第9期。
高全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張愛玲如何三思『五四』〉,《當代》,2002 年4月,第176期,頁118-125。
高全之,〈張愛玲的政治觀─兼論《秧歌》的結構與政治意義〉,《當代》,1999年5月,第1期,頁92-107。
高全之,〈《赤地之戀》的外緣困擾與女性論述〉,《當代》,1998年8月,第132期,頁130-143。
南方朔,〈「五四」九十年的另類疑惑與感傷〉,《文訊》,2009年5月,第283期,頁73-74。
何杏楓,〈記憶‧歷史‧流言─重讀張愛玲〉,《台大文史哲學報》,2007年5月,第66期,頁53-92。
康來新,〈「秧歌」中的情與景---兼談其時代感〉,《幼獅月刊》,1971年7月,第34卷,第1期,頁56-61。
陶小紅,〈張愛玲看《紅樓夢》后四十回〉,《紅樓夢學刊》,2011年2月,第二輯,頁53~77。
陶小紅,〈張愛玲與《紅樓夢》研究述評〉,《紅樓夢學刊》,2008年4月,第四輯,頁10~45。
劉季倫,〈人生模仿文學─五四時代的人生與文學〉,《文訊》,2009年5月,第283期,頁91-95。
劉乃慈,〈「五四」啟蒙/婦女解放/性別文本辨證〉,《文訊》,2009年5月,第283期,頁96-100。
李麗華,〈走,走到樓上去─張愛玲作品中的後五四懷疑精神〉,《通識教育年刊》,2003年12月,第5期,頁71-90。
邵迎建,〈女裝‧時裝‧更衣記‧愛─張愛玲與恩師許地山〉,頁48-57。
許子東,〈張愛玲與“五四新文學主流”〉,《現代中文文學評論》,第5期,頁75-82。
陳思和,〈張愛玲現象與現代都市文學─對五四情結的叛逆〉,《明報月刊》,1995年10月號,頁14-15。
黃靜,〈消解“五四”愛情神話:《傷逝》與《五四遺事》比較〉,《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9月,第22卷第5期,頁51-54。
張森,〈論1930年代周作人的文學觀〉,《中國文學研究》,2012年第3期,頁95-98。
傅士珍,〈「卡洛斯」的美國夢:卜婁杉《美國在心中》的「自我」書寫〉,《歐美研究》,2008年9月,第三十八卷第三期,頁443-472。
黎荔,〈《紅樓夢》與“五四”新文學觀建構〉,《創新》,2008年第4期,頁125-131。
錢理群,〈試論「五四時期」人的覺醒〉,《文學評論》,1989年第3期,頁5-16。
鍾軍紅,〈論胡適五四時期的反“載道”——胡適對傳統中國文學觀念的變革與發展(一)〉,《山東師大學報》,2000年第6期,頁9-13。
顧慶,〈胡適與現代文學新觀念〉,《陝西師範大學學報》, 2000年9月,第29卷第3期,頁143-149。
三、學位論文
朱雯彥,《張愛玲小說人物之變態心理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李曉蓉,《五四前後女性知識分子的女性意識》,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
莊宜文,《張愛玲的文學投影─台、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
龐淑娟,《張腔散文系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研究所,2004年。
四、網路資料
五四運動活動網站,http://literature54.culture.gov.tw/。
王德威,〈晚期張愛玲為何不再“華麗蒼涼”?〉,2010年7月27日東方早報,取自http://cul.sohu.com/20100727/n273789856.shtml(瀏覽日期:2012.11.01)
宋以朗口述,陳曉勤記錄,〈傅雷的紅顏知己〉,2013年3月12日,取自
http://epaper.oeeee.com/C/html/2013-03/12/content_1818556.htm(瀏覽日期:2013.3.25)。
周質平,〈胡適的離亂歲月〉,2006年5月4日聯合報,取自 http://www.wretch.cc/blog/htycy/3591123(瀏覽日期:2013.2.16)
季季,〈張愛玲為甚麼要銷毀小團圓〉,2009年4月23日,取自季季的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fullbox-63/article?mid=397(瀏覽日期:2012.2.8)
胡蘭成,〈論張愛玲〉,原載1944年6月上海《雜誌》月刊,取自百度文庫
http://wenku.baidu.com/view/813f7c8271fe910ef12df85d.html(瀏覽日期:2012.11.01)
華夏經緯網,〈1949國共上演名人爭奪戰 蔣介石派專機接胡適〉,2009年,取自http://big5.huaxia.com/thpl/jwgc/2009/10/1598123.html(瀏覽日期:2013.2.15)
雲台書屋,〈張愛玲讀甚麼外國書〉,http://www.b111.net/xiandai/zal-xgzl/005.htm(瀏覽日期:2013.2.28)
蔡振念教授教學部落格,〈張愛玲文學詮釋視景探究[三]〉,2006年2月19日,取自http://blog.sina.com.tw/mysterysoul/article.php?pbgid=15458&entryid=7167(瀏覽日期:2013.3.1)
馬晴川,〈紀念傅雷百年誕辰─你所不知道的大師〉,2008年7月31日第34版新商報,取自http://szb.dlxww.com/xsb/html/2008-07/31/content_83371.htm(瀏覽日期:2013.3.25)
指導教授 康來新 審核日期 2013-7-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