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黃玉嬌(Yu-chiao 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
論文名稱 |
都市客家隱形化之族群認同經驗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摘要(中) |
客家族群一直以來都和遷移有關係,從大陸原鄉遷移到台灣的客家人,也在台灣內部不斷的進行遷移。1960年至1970年,台灣經濟快速發展,台北都市是政治、經濟、文化、行政中心,形成吸納人口遷移的條件,在其周圍的桃、竹、苗地區是客家人的集中地,有大量的農村人口因著就業、就學而往都市遷移。
遷移到台北市的客家族群,散居在台北市各處,相對於在人口、經濟優勢的閩南族群與政治上優勢的外省族群環伺下,客家人顯然是少數且弱勢的族群。在族群互動的過程中,客家人自卑而缺乏自信,為求謀生不得不學習優勢族群的語言,為了適應都市的社會環境,策略性的選擇將自己族群的語言、文化隱藏起來,客家族群意識日漸淡薄,在私領域中國語取代母語,公領域中以國語、閩南語為主,因此才會出現客家都市隱形化的情形。
客家族群成為社會的隱形人,並不表示客家語言、文化就被同化了,而是客家族群因為城鄉遷移,為了要適應都市社會環境的過程。1988年的「還我母語」大遊行,喚起都市客家人的族群意識,使客家認同再現,逐漸擺脫隱形化的困境。2001年客委會成立之後,致力於振興客家語言、文化,不斷的在公領域上展現客家語言文化,也提供了凝聚客家人的場合,提升客家族群的認同。在這多元文化的都市社會中,能讓其他族群認識、了解客家語言文化,進而各個族群都能彼此接納。 |
摘要(英) |
The Hakka group has always been connected with migration. The Hakka people moved from Mainland China to Taiwan and has kept moving within Taiwan. From the 1960s to the 1970s, Taiwan’s economy developed quickly. Taipei became the center of politics, the economy, culture, and administration, which attracted people to immigrate there. The peripheral districts, Taoyuan, Hsinchu, and Miaoli, are where Hakka people concentrated. A lot of farm village people moved to the city for work and to study.
Hakka people, who moved to Taipei City were, scattered around the city. Compared to Minnan people who have the advantages in population and economically, and mainlanders who have political advantages, the Hakka people are in a minority and vulnerable. When interacting with other groups, Hakka people are self-abasing and lack confidence. They have no choice but to learn the language of the predominant groups and strategically hide their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n the city. As a result, the group awareness of the Hakka is getting weaker. They speak Chinese instead of their mother tongue in private and Mandarin and Taiwanese in public. This is why there is the phenomenon known as the invisible Hakka in the city.
Hakka people become invisible in society; however,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the Hakka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being assimilated. Instead, this is the process of Hakka people adapting in the city because of migration. The parade “Give my mother tongue back” in 1988 awakened the group awareness of Hakka people living in the city. Hakka recognition reappeared and gradually got rid of “the invisible”.The Hakka Affairs Council, established in 2001, is devoted to promoting the Hakka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displaying them in public. Also, it provides places for Hakka people to gather around and elevates recognition of the Hakka. In the multi-culturale society, let other groups understand and know Hakka language and culture. Furthermore, every group can accepts each other. |
關鍵字(中) |
★ 都市客家 ★ 隱形化 ★ 族群認同 |
關鍵字(英) |
★ Urban Hakka ★ group recognition ★ invisibility |
論文目次 |
目錄
中文摘要 ……………………………………………………………………………… i
Abstract ……………………………………………………………………………… ii
謝辭 …………………………………………………………………………………… iv
目錄 …………………………………………………………………………………… v
表目錄 ………………………………………………………………………………… vii
圖目錄 …………………………………………………………………………………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7
第二章 遷移與客家族群認同 …………………………………………… 9
第一節 遷移與客家族群 ………………………………………………………… 9
第二節 族群與族群認同 ………………………………………………………… 16
第三節 相關文獻研究 …………………………………………………………… 25
第四節 研究設計 ………………………………………………………………… 27
第三章 城鄉遷移中的客家 ………………………………………………… 31
第一節 台灣的經濟發展與人口移動 …………………………………………… 31
第二節 移民動機 ……………………………………………………………… 40
第三節 對家鄉的想像 …………………………………………………………… 48
第四節 小結 ……………………………………………………………………… 58
第四章 都市客家隱形化的過程與心靈狀態 ……………………… 60
第一節 當時都市生活的記憶 …………………………………………………… 60
第二節 都市客家語言的使用 …………………………………………………… 68
第三節 都市生活的調適 ………………………………………………………… 79
第四節 都市客家隱形化的環境 ………………………………………………… 89
第五節 小結 ……………………………………………………………………… 93
第五章 客家運動與客家認同的再現 …………………………………… 95
第一節 若隱若現的都市客家 …………………………………………………… 95
第二節 擺脫隱形化困境的推手 ………………………………………………… 108
第三節 客語與客家文化的傳承 ………………………………………………… 11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119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119
第一節 研究建議 ………………………………………………………………… 124
參考文獻 …………………………………………………………………………… 125
附錄 一………………………………………………………………………………… 132
附錄二 ………………………………………………………………………………… 134 |
參考文獻 |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市:允晨文化。
王國璠、陳三井、黃宇元,1981,《台北市發展史》。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王有釗,1970,<台灣農業發展現況與展望>。收錄於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1971,
《台灣農業發展問題》。台北市:農後會。
王健旺,2000,<田頭田尾土地公-台灣土地公信仰的特色>。《歷史月刊》,151: 4-14。
,2003,《台灣的土地公》。台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
丘昌泰,2006,<台灣客家族群自我隱形化行為:顯性與隱性客家人的語言使用與族群
認同>。《客家研究》,1:45-96。
,2007,<政策篇>。收錄於徐正光,《台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市:台灣客
家研究學論。
石育民,2004,《台北市古亭地區客家地區空間文化意象之研究-以南昌路、同安街
一帶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化學系碩士論文。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2011,《99 年至100 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
究》,台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9,《2008 台灣經濟發展歷程與策略》。台北市:行政院經
濟建設委員會。
李亦園,1992,《文化的圖像(下)-宗教與族群的文化觀察》。台北市:允晨文化。
李榮豐,2010,《現代化衝擊下高屏地區客家族群的文化變遷與認同發展》。國立臺南
大學博士論文。
李朝賢,1995,<台灣成鄉人口遷一因素之探討>。《台灣經濟》,218:1-12。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市:武陵。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收錄於張茂桂,1993,《族群關
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吳兆玉、彭宏源,2006,《尋找先民的守護神》。苗栗市:苗栗縣文化局。
吳美枝,2011,《語言使用與客家認同關係之研究-以三義鯉魚潭村為例》。國立聯合
大學客家語言語傳播研究所。
吳憶雯,2008,<醃菜與客家婦女的角色與關係>。《台灣源流》,44:106-122。
吳蘊蓁,2012,《都市客家隱形化現象之析探-以中壢市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
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英彥,1994,<台灣農業經濟之變遷>收錄於毛育剛,1994,《台灣農業發展論文集》
。台北市:聯經。
雨 青,1998,《客家人尋根》。台北市:武陵。
周金水,2007,《年節禮俗》。楊梅鎮:周金水。
周政賢,2008,《台灣民間信仰的地基主》。台北市:蘭臺。
金真,1987,<福德正神-土地之神>。《台灣博物》,6:3=15,頁55-59。
蘇 蘅,1993,<國語(國/方)政策型態>。收錄於鄭瑞成等合著,1993,《解構廣電
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台北市:澄社。
謝俊逢,1991,<客家的音樂與文化>。收錄於徐正光,《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
台北市:正中。
范振乾,2009,《客裔族群生態之深層解析:歷史記憶與未來》。台北:南天。
,2007,<文化社會運動篇>。載於徐正光,《台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台灣
客家研究學論。
范佐勤,2008,《中壢客家的福佬化現象語客家認同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
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明煥,1999,<台灣客家源流與區域特徵-台灣族群社會變遷研討會:族群台灣>。
《歷史月刊》,133:87-95。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出版社。
洪梅菁,2006,《高雄都會地區客家族群遷移經驗及身分認同之探討》。國立高雄師範
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姚榮齡、楊英風等,1976,《都市鄉村化鄉村都市化論集》。台北市:中國文化學院市
政學系。
姜蘭虹,1987,<台灣城鄉遷移婦女的工作狀況>。《社區發展季刊》,37:58-62。
徐正光,1991,《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台北:正中。
,1996,<台灣客家文化>,《講義彙編》,85:1-27。
徐正光、蕭新煌,1995,<客家族群的「語言問題」─台北地區的調查分析>,《民族
學研究所資料彙編》,10:1-40。
涂秀田,1994,<客家婦女與客家文化>。《六堆雜誌》,43:4-12。
陳運棟,2007,<源流篇>,載於徐正光,《台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台灣客家
研究學論。
,1989,《台灣的客家人》,台北:臺原。
,1983,《客家人》。台北:聯亞。
,1998,<五十年來的台灣客家研究>。《臺灣文獻》,49(2):171- 189。
,2003,《客家人》。台北:東門。
,2007,<源流篇>。收錄於徐正光,《台灣客家研究導論》。台北市:台灣客家
研究學論。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 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正茂,2003,《台灣經濟發展史》。台北縣中和市:新文京開發。
陳肇男,1990,<台灣地區各類型遷徙之選擇性與差異性>。《人口學刊》,13:43-57。
陳添壽、蔡泰山,2006,《揭開致富面紗:台灣經濟發展史略》。台北:立得。
陳庭芸,2002,《澎湖地區國際婚姻調適之研究-以印尼與越南新娘為例之比較》。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守仁,2002,<原住民教育與「族群認同」課程之研究>。《教育研究》,102:100-115。
張茂桂,1999,<種族與族群關係>。收錄於王振寰、瞿海源,《社會學與台灣社會》。
台北市:巨流。
莊英章,2004,<族群互動、文化認同與「歷史性」:客家研究的發展脈絡>。《歷史月
刊》,201:31- 40。
莊雪安,2010,《閩客通婚家庭成員對客家族群認同之研究》。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
文。
莊靜怡、李美枝,2003,<台灣地區的族群認同與對日態度>。《本土心理學研究》,20:
105-135。
黃子堯,2006,《台灣客家運動:文化、權力與族群菁英》。台北縣新莊市:客家台
灣文史工作室。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市:文鶴。
曾逸昌,2008,《客家總論:蛻變中的客家人》。臺北市:曾逸昌。
曾喜城,1999,《台灣客家文化研究》。台北:台灣分館。
曾坤木,2005,《客家夥房之研究-以高樹老莊為例》。台北市:文津。
曾金玉,2000,《台灣客家運動之研究(1987-2000)》。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喻麗華,2008,<台灣「族群教育」的建構與實踐途徑>。載於《台灣族群文化的建構
與議題-論文集》。
彭 鑫,1988,<何處是客家-四十萬台北客家人的分佈>。《客家風雲》,9:13-27。
楊長鎮,1991,<社會運動與客家人文化身份意識之甦醒>。載於徐正光,1991,《徘
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台北:正中。
廖正弘,1985,《人口遷移》。台北:三民。
,1978,<台灣成鄉人口移動之原因及其影響>。《中國論壇》,第六卷,第五
期,頁6-9。
廖正宏、黃俊傑、蕭新煌,1986,《光復後台灣農業政策的演變-歷史與社會的分析》。
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廖經庭,2007,<BBS站的客家族群認同建構:以PTT「Hakka Dream」版為例>。《資
訊社會研究》13:257-293。
廖晨佐,2008,《都市客家的族群性:以台北市通化街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
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迅之,1982,《客家源流研究》。台中市:天明。
蔡宏進,1997,《台灣農業與農村生活的變遷》。台北市:農訓協會。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鄭又平,1995,<台灣的族群認同與政黨政治的互動關係>。《理論與政策》,9:2=34,
頁53-64。
劉敏耀,2005,<新竹縣客家傳統伙房屋的幾種類型>。《新竹文獻》,21:94-100。
蔣炳釗,2000。收錄於徐正光,《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聚落、宗族與族群
關係》。台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
賴彥澄,2011,《客家族群都會隱形化與公民參與-以台北市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
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志彰,2007,<建築篇>。收錄於徐正光,《台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市:台灣客
家研究學論。
賴碧霞,1993,《台灣客家民謠薪傳》。台北:樂韻出版社。
劉還月,2001,《台灣客家族群史》-移墾篇(上)。南投:省文獻會。
謝高橋,1981,《都市人口遷移與社會適應-高雄市個案研究》。台北:巨流。
蕭新煌,1994,<三十年來台灣農業政策的演變:1953-1982>。收錄於毛育剛,1994,
《台灣農業發展論文集》。台北市:聯經。
蕭新煌、黃世明,2001,《台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 下》。南投市:省文獻會。
檔案管理局,2011,《從獎勵投資到促進產業升級:民國五十到七十年台灣經濟發展》。
臺北市:檔案管理局。
戴寶村、溫振華,1998,《大台北都會圈客家史》。台北:北市文獻會。
關屋牧譯,1991,《日本人筆下的客家》。高木桂藏著《HAKKA》。台北:關屋牧。
羅香林,1933,《客家研究導論》。廣州:興寧希山書藏。
,1987,《客家源流考》。台北市:世界客屬總會秘書處。
羅肇錦,1993,<看不見的族群-客家>。《六堆族誌》革新, 39:9-11。
羅永昌、林智培、洪華伶,2010,<林美社區土地公信仰初探>。《宜蘭文獻雜誌》,
85/86:187-211。
蘇清朝,1986,《台灣四大都會區人口遷移與社會調適之研究》。內政部人口政策委員會。
二、英文文獻
Barth, F.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Boston:Little Brown.
Cohen, A.1974, Two-dimensional ma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raves, Nancy B. 1984, Adaptation of Polyncesian Female Migrants in New Zealand Women
in the Cities of Asia: Migration and Urban Adaptation, ed. by James T.
Fawcett et al. ,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Horowitz, Donald L. 1975,“Ethnic Identity”ed. by Nathan Glazer and Daniel P. Moynihan,
Ethnicity:Theory and Practice.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arsons, Talcott, 1975,“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on the Nature and Trends of
Change of Ethnity,”ed. by Nathan Glazer and Daniel P. Moynihan, Ethnicity:Theory
and Practice.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jaastad, L. A. 1962, “The Cost and Returns of Human Migration”, Journal of Polictical
Economy, Vol.70, No. 5, Part 2.
Schermerhorn, R. A. 1974, Ethnic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Ethnicity, 1:1-14.
Yang, Martin M. C. 1970, Socio-Economic Results of Land Reform in Taiwan, Honolulu:
East-West Center Press. |
指導教授 |
張翰璧、周錦宏(Han-pi Chane)
|
審核日期 |
2013-7-19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