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7120501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8 、訪客IP:18.116.14.48
姓名 梁學文(hok-man Leo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清代澳門海關(1800-1911)-以貿易為中心之探討
(Macau Customs in Qing Dynasty: the Discussion Centered on Trading(1800-1911))
相關論文
★ 陸軍第一士官學校教育之研究—以常備士官班為例(1965-1985年)★ 李國鼎與台灣產業經濟
★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研究★ 中共經濟特區之研究(1980-1992)
★ 中共十一大及其後續發展之研究★ 毛澤東人口政策之研究
★ 毛澤東時期陳雲角色之研究★ 華國鋒之研究
★ 抗戰前期廖承志與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之研究(1938-1941)★ 張聞天與中共早期黨內鬥爭之研究(1925-1945)
★ 中共建國初期治理西藏之研究(1949-1959)★ 王稼祥與中共早期黨內鬥爭(1931-1945)
★ 中共治理新疆與生產建設兵團前期發展之研究(1949-1966)★ 「文革」時期樣板戲之研究
★ 「農業學大寨」運動之研究(1964-1980)★ 中共建國初期的「東北王」-高崗的崛起與沒落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18、19世紀的澳門,是中國對外重要的港口,清前期一口通商的政策,確立澳門的貿易地位。葡萄牙從明代開始經營澳門,也獲得明、清兩代政權的默許,當時西歐各國均前往澳門進行買賣。1845年以後,澳門的貿易開始發生變化,中國經歷鴉片戰爭以後,東南沿岸港口也慢慢被開放為通商口岸,其貿易地位也因此逐漸被香港所取代,同時,它的貿易型態亦慢慢轉變。
粵海關時期,澳門受到清政府相當的保護,從船鈔、商品及貿易船隻等方面都給予澳門特別的優惠,讓葡萄牙獲得壟斷中國對外貿易,當時的澳門貿易相當繁盛,也是各國商人唯一的住所,它透過與廣州的一口通商貿易,建立出無可取代的地位。
拱北關時期,澳門的貿易內容開始轉變,受到其它港口的競爭,澳門透過把鴉片運入內地,發展出所謂「粵西南經濟中心」,亦即是該區域的轉運港。同時,澳門長年受到兩江流域(西江和珠江)的泥土淤積,及西江流域沿岸港口開放,使得澳門漸漸失去其競爭力。
摘要(英) At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y, Macau was one of the main international freight ports of china. The Canton System policy at the early Qing dynasty had established the trade status of Macau. Portugal began governing in Macau from the Ming Dynasty, and this was also regime acquiesced by Ming and Qing dynasty, when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started trading from Macau.
Since 1845, Macao’s trading pattern began to change, after China has experienced the First Opium War, the southeast coast was also slowly being opened as treaty ports to foreign countries and thus Macau’s trade status gradually replaced by Hong Kong, meanwhile, its trade pattern was also slowly changing.
During Canton customs period, the Qing government had given Macau considerable protection from (ship’s tax), commodities and trade vessels, etc which gave Portugal a monopoly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Macau was a very busy trading port at that time and it was the only place for foreign businessmen to stay. Through trading with Guangzhou, Macau had established an irreplaceable position.
During Lappa customs period, Macau’s trading pattern started to change due to other competing ports has opened. By transporting opium through mainland, it developed a so-called "economic center of southwestern Guangdong" that is, the region transshipment port. At the same time, Macau was long affected by the two river basin (West River and Pearl River) soil siltation and other ports along the West River, making Macau gradually lost its competitiveness.
關鍵字(中) ★ 澳門
★ 澳門貿易
★ 粵海關
★ 澳門總口
★ 拱北關
關鍵字(英) ★ Macau
★ Macau Trading
★ Canton Customs
★ Macau Customs
★ Lappa Customs
論文目次 目錄
緒論................................................................................................................................1
第一章:粵海關中的澳門海門總口…………………..….…………………………11
第一節:粵海關的設立……………………………………………..………….12
第二節:澳門總口的功能與其發展……………………………………..….…19
第三節:澳門港優勢……………………………………………….…………..33
第二章:鴉片戰爭前的澳門貿易……………………………………..…………….43
第一節:澳門港口與貿易船隻…………………………………………………43
第二節:貿易商品……………………………………………….……………...57
第三章:紊亂時期的澳門貿易(1845-1887)…………….…………………………..73
第一節:鴉片戰爭後的混亂時期…………………………..……….…..……..73
第二節:與廣州的貿易互動………………….…………………….………….85
第四章:拱北關時期澳門貿易狀況………………………………………………...91
第一節:拱北關的設立……………………………..….……………………….91
第二節:拱北關的貿易情形………………………………..….……………….99
結論… ………………………………………………………………………………121
徵引書目……………………………………………………….…………..………..125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史料
(一)海關史料
中國近代經濟史資料叢刊編輯委員會主編,《中國海關與中葡里斯本草約》,北京:新華書店,1983。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海關總署辦公廳、中國舊海關史料編輯委員會編,《中國舊海關史料(1859-1948)》,第13、14、15、16、17、19、21、22、23、24、26、28、30、32、34、36、38、40、42、44、46、48、152、 154、155冊,北京:京華出版社,2001年。
(清)張之洞,《廣東海圖說》,收錄於《海疆史志》第24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制中心,2005。
(清)梁廷柟編,《粵海關志》,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莫世祥等編,《近代拱北海關報告匯編(1887-1946)》,澳門:澳門基金會,1998年。
廣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廣州海關志編纂委員會編譯,《近代廣州口岸經濟社會概況:粵海關報告滙集》,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
鄧開頌、黃啟臣編,《澳門港史資料匯編(1553-1986)》,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
(二)地方志
王鍚祺輯,《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九帙》,台北:學生書局,1975年。
(清)田明曜修,《香山縣志》,台北:學生書局,1968年。光緒五年刊本。
(清)印光任、張汝霖撰,《澳門紀略》,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清)祝淮修,《香山縣志》,台北:學生書局,1968年。光緒七年刊本。
(三)報刊
《申報》,1872年。
《知新報》,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96年。
《鏡海叢報》,上海:上海古籍,2000年。
湯開建、陳文源、葉農主編,《鴉片戰爭後澳門社會生活記實:近代報刊澳門資料選粹》,廣州:花城出版社,2001年。
湯開建、吳志良主編,《《澳門憲報》中文資料輯錄(1850-1911)》,澳門:澳門基金會,2002年。
(四)其他
(清)徐繼畲著,宋大川校著,《瀛寰志略校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清)清高宗敕撰,《清朝文獻通考》,台北:商務印書館,1987年。
H. B. Morse, Britain and the China Trade 1635-1842.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Vol 1-3.
H. B. Morse著,中國海關史研究中心譯,《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編年史(1635-1834)》,廣州:中山大學出版,1991年。
William C. Hunter著,馮樹鐵譯,《西洋鏡看中國:阿兜仔在廣州》,台北:台灣書房,2010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代外務部中外關係檔案史料業編-中葡關係卷》,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宮粵港澳商貿檔案全集》,北京:中國書店,2002年。第9、10冊。
(清)吳震方,《嶺南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汪毅、張承棨編,《咸豐條約》,第1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周念明,《中國海關之組織及其事務》,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
林則徐著,《林文忠公政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許同莘、汪毅等編,《光緒條約》,第1、2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許同莘、汪毅等編,《同治條約》,第1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陳幗培主編,《中外舊約大全》,第1分卷,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2004年。
陳翰笙主編,《華工出國史料匯編》,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陳翰笙主編,《華工出國史料滙編》,第2輯,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黃福慶主編:《澳門專檔》,共4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
黃鴻釗編,《中葡澳門交涉史料》,第1輯,澳門:澳門基金會,1998年。
劉芳輯錄、章文欽校,《清代澳門中文檔案彙編》,全2冊,澳門:澳門基金會,1999年。
廣東省檔案館編,《廣東澳門檔案史料選編》,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1999年。
澳門海事署編,《歷代澳門航海圖》,澳門:澳門海事署,1986年。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第8冊,台北:曉園出版社,1991年。
寶鋆等修,《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年。
專書
Chu, Tung Tsu,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China,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Hosea Ballou Morse著,張滙文等合澤,《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全3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
John K. Fairbank主編,張玉法等譯,《劍橋中國史‧晚清篇1800-1911》,台北:南天,200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辦公廳編,《澳門與舊中國海關》,出版項不詳,1999年。
王爾敏,《晚清商約外交》,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8年。
全漢昇,《中國近代經濟史論業》,台北:中華書局,2011年。
全漢昇,《中國經濟史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2003年。
全漢昇,《明清經濟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
吳志良,《生存之道:澳門政治制度與政治發展》,澳門:澳門成人教育,1998年。
吳劍雄,《海外移民與華人社會》,台北:允晨文化出版,1993年。
李長森,《明清時期澳門土生族群的形成發展與變遷》,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李愛麗,《晚清美籍稅務司研究-以粵海關為中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辛元歐,《中外船史圖說》,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
林玉茹,《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台北:知書房出版,1996年。
金國平、吳志良,《過十字門》,澳門:澳門成人教育學會,2004年。
施白蒂著(Beatriz Basto da Silva),姚京明譯,《澳門編年史(19世紀)》,澳門:澳門基金會,1998年。
查灿長,《轉型、變項與傳播:澳門早期現代化研究(鴉片戰爭至1945年)》,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陳偉明,《清代澳門社會生活消費研究(1644-1911)》,廣州:廣東人民出版,2009年。
陳國棟,《東亞海域一千年》,台北:遠流出版社,2005年。
陳慈玉,《近代中國茶業的發展與世界市場》,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82年。
陳詩啓,《中國近代海關史》,晚清部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湯象龍編,《中國近代海關稅收和分配統計》,北京:新書書店,1992年。
黃鴻釗,《澳門同知與近代澳門》,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
萬明,《中葡早期關係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趙淑敏,《中國海關史》,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2年。
鄧開頌,《澳門歷史(1840-1949)》,澳門:澳門歷史學會,1995年。
鄧開頌、陸曉敏主編,《粵港澳近代關係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
龍斯泰(Anders Ljungstede),吳義雄等譯,《早期澳門史》,出版項不詳。
瞿同祖著,范忠信、晏鋒譯,《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薩安東(Antonio Vasconcelos de Saldanha),金國平譯,《葡萄牙在華外交政策1841-1954》,澳門:澳門基金會,1997年。
黃鴻釗,《澳門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專書論文
李東華,〈梯山航海-海外貿易的發展〉,收錄於《中國文化新論經濟篇:民生的開拓》,台北:聯經,1982年,頁459-524。
阮芳紀,〈近年來中國海關史研究述評〉,《中國海關史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1997年,頁1-24。
林仁川,〈粵海關與清代廣州的海外貿易〉,《中國海關史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1997年,頁73-88。
洛雷莎,(Teresa Silva de Lopes),〈中葡關係中的衝突與外交〉,收錄於吳志良、金國平、湯開建主編《澳門史新編》,澳門:澳門基金會,2008年,第1冊,頁195-211。
孫建國,〈中國近代海關人事管理的基本架構和特點〉,收錄於廈門大學中國海關史研究中心編,《中國海關與中國近代社會:陳詩啓教授九秩華誕祝壽文集》,廈門:廈門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頁297-312。
張德昌,〈清代鴉片戰爭前之中西沿海通商〉,《鴉片戰爭與英法聯軍》,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頁45-92。
費康成,〈亞馬留時代與葡萄牙管治澳門的開端〉,收錄於吳志良、金國平、湯開建主編《澳門史新編》,澳門:澳門基金會,2008年,第1冊,頁179-194。
黃啟臣,〈明清時期中國政府對澳門海關的管理〉,《中國海關史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1997年,頁119-140。
趙輝,〈赫德與「澳門割讓」始末〉,《赫德與舊中國海關論文選》,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2004年,頁206-213。
戴一峰,〈中國近代海關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收錄於《中國海關史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1997年,頁47-69。
薩安東(Antonio Vasconcelos de Saldanha),〈1887年《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收錄於收錄於吳志良、金國平、湯開建主編《澳門史新編》,澳門:澳門基金會,2008年,第1冊,頁213-222。
期刊論文
毛立坤,〈香港與內地的貿易關係(1869-1904)〉,《安徽史學》,第5期(2005年10月),頁32-38。
王巨新,〈廣州體制與澳門模式差別性研究〉,《社會科學輯刊》,第2期(2008年3月),頁139-144。
林發欽,〈澳門歷史研究革新芻議〉,《澳門歷史研究》第3期(2004年12月),頁3-20。
徐素琴,〈晚清粵澳民船貿易及其影響〉,《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第18卷第1期(2008年3月),頁107-149。
莫世祥,〈近代澳門貿易地位的變遷-拱北海關報告示的歷史軌跡〉,《中國社會科學》,第6期(1999年11月),頁173-186。
郭小東,〈19世紀前期澳門經濟特徵論略〉,《中山大學學報》第4期(1994年11月),頁28-38。
陳文源,〈近代澳門華政衙門的組織結構與職能演變〉,《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2011年2月),頁34-39。
陳國棟,〈清代前期粵海關的利益分配(1684-1842):粵海關監督的角色與功能〉,《食貨月刊》,第12卷第1期(1982年4月),頁19-33。
陳國棟,〈粵海關(1684-1842)的行政體系〉,《食貨月刊》,第11卷第4期(1981年7月),頁35-52。
陳國棟,〈鴉片戰爭以前清朝政府對進出口商品的管理〉,《大陸雜誌》,第64卷第6期(1982年6月),頁19-42。
陳新文,〈「封鎖香港」問題研究(1868-1886)〉,《近代史研究》,第1期(北京,2003年),頁167-185。
程美寶,〈水上人引人-16-19世紀澳門船民的海洋世界〉,《學術研究》,第4期(2010年1月),頁114-121。
黃啟臣,〈澳門歷史研究雛議〉,《中山大學學報》,第2期(1994年),頁68-73。
葉農,〈香港開埠初期澳港關係中的幾個問題〉,《澳門歷史研究》第4期(2005年12月),頁115-124。
戴一峰,〈赫德與澳門:晚清時期澳門民船貿易的管理〉,《中國經濟史研究》,第3期(1995年),頁83-90。
學位論文
方淑婷,〈鴉片戰爭前澳門中葡糾紛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碩士論文,2007年。
毛立坤,〈晚清時期香港對中國的轉口貿易(1869-1911)〉,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林廣志,〈晚清澳門華商與華人社會研究〉,廣州:廣州暨南大學歷史學博士論文,2005年。
梁慶歡,〈中國舊海關史料(1859-1949)文本解讀〉,廈門:廈門大學歷史文獻學碩士論文,2007年。
陳國棟,〈清代前期的粵海關一六八三-一八四二〉,台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指導教授 齊茂吉、李道緝
(Mao-chi Chi、Tao-chi Lee)
審核日期 2013-8-1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