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 欄位 |
值 |
語言 |
DC.contributor | 哲學研究所 | zh_TW |
DC.creator | 黃柏翰 | zh_TW |
DC.creator | Po-Han Huang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02-7-11T07:39:07Z | |
dc.date.available | 2002-7-11T07:39:07Z | |
dc.date.issued | 2002 | |
dc.identifier.uri | http://ir.lib.ncu.edu.tw:444/thesis/view_etd.asp?URN=88124011 | |
dc.contributor.department | 哲學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 | 國立中央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en_US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論文提要
本文研究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 1908-1961)《知覺現象學》(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的空間觀。梅洛龐蒂的空間觀不同於希臘傳統的空間觀念,或笛卡兒的空間觀念,而是從知覺現象學的立場來詮釋的。「空間」不但是形上學的傳統問題,也是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概念,對於知覺現象學的空間觀念是如何形成的、其基礎是什麼、有何特殊意涵,相信本文的研究有助於釐清梅洛龐蒂對於空間問題的討論,並凸顯出梅洛龐蒂空間觀的特色,進而對其空間問題做一總結與反省。
本文研究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的空間觀,著眼於《知覺現象學》中關於空間觀的構想。論述程序以知覺的問題為起點,進而說明身體的特性,環繞著梅洛龐蒂以知覺為首要地位的中心思想,按照知覺與身體的線索,聚焦於空間的問題,從而分析其空間觀的內涵。在空間的問題討論中,筆者按照方向、深度、運動與主觀空間四個論題進行,終而對《知覺現象學》的空間觀作一反省與檢討。
按照這一論述程序,各章的內容概述如下:(第一章)導論:綜論一些外緣問題,以確立研究方法、限度及適當性。(第二章)本章的主旨在闡釋梅洛龐蒂的《知覺現象學》中有關於身體問題的討論。梅洛龐蒂相當重視身體的地位,他認為身體是意識與自然、人與世界的交接口。身體是一種對世界的開放並與世界相關的結構,是我們在世界上的支撐點、中介。梅洛龐蒂甚至認為「如果沒有我的身體,空間就根本不存在」,所以本章將對身體的問題進行討論,以凸顯梅洛龐蒂底身體思想的特殊性格。(第三章)本章主旨在闡釋梅洛龐蒂有關知覺的特殊觀點,並闡明《知覺現象學》知覺觀所關涉的問題領域,並整理歸納《知覺現象學》中關於知覺的構想為如何,並為後續的空間主題之討論預作準備。(第四章)本章的主旨在闡明梅洛龐蒂對於空間的知覺活動所當表現為何的重要見解。著重於從梅洛龐蒂的知覺與身體理論的基礎上,對《知覺現象學》空間觀進行研究,並分別詮釋《知覺現象學》將身體與知覺置於方位,深度,空間、運動、世界等脈絡來理解的意義,及知覺作為與方位,深度,空間、運動、世界之關係,並將特別著眼於處理方向、深度、運動與主觀空間這四個論題,這是本文對於《知覺現象學》的空間觀的研究重點。(第五章)最後的結論總括全文的討論,依據所展示的梅洛龐蒂的空間觀──從知覺的理論,到身體的問題,並揭示《知覺現象學》的空間問題之討論──以反省本文處理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空間觀之優劣,並指出本文的侷限暨可能的後續研究方向。 | zh_TW |
DC.subject | 梅洛龐蒂 | zh_TW |
DC.subject | 身體 | zh_TW |
DC.subject | 知覺 | zh_TW |
DC.subject | 現象學 | zh_TW |
DC.subject | 空間 | zh_TW |
DC.subject | Perception | en_US |
DC.subject | Body | en_US |
DC.subject | Merleau-Ponty | en_US |
DC.subject | Phenomenology | en_US |
DC.subject | Space | en_US |
DC.title | 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的空間觀之研究 | zh_TW |
dc.language.iso | zh-TW | zh-TW |
DC.type | 博碩士論文 | zh_TW |
DC.type | thesis | en_US |
DC.publisher |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