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 欄位 |
值 |
語言 |
DC.contributor | 財務管理研究所 | zh_TW |
DC.creator | 劉建法 | zh_TW |
DC.creator | Chien-Fa Liu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01-7-7T07:39:07Z | |
dc.date.available | 2001-7-7T07:39:07Z | |
dc.date.issued | 2001 | |
dc.identifier.uri | http://ir.lib.ncu.edu.tw:444/thesis/view_etd.asp?URN=88425001 | |
dc.contributor.department | 財務管理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 | 國立中央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en_US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1970年代,銀行經營的重心是在負債管理上,但是到了1980年代之後,銀行轉而注重風險管理。近年來隨著各主要國家金融政策的鬆綁,資金流動逐漸跳脫國界限制,就完美市場角度來看,市場利率確實能因之而更具效率性,唯此同時亦加深了利率的劇烈變動以及利率預測的困難度,從而賦予市場參與者更高的利率風險。由於市場上利率的波動將直接影響到銀行的盈餘以及資產與負債的價值,因之,在銀行所面對的各種風險型態中,利率風險的因應與控管將極受關注。國內金融市場在迅速國際化與自由化的進程中,對國內企業與國內外金融機構而言,相信利率交換交易將是一種良好控管利率風險、降低資金成本以及規避法令管制的有效工具,可預見未來國內利率交換市場將為各界投資者所廣泛操作與運用。
本研究之主題旨在分析國內上市、上櫃銀行其利率交換商品的使用情形與各該公司利率暴險或財務特徵間的關係。我們選取了31家上市、上櫃的國內銀行為樣本,彙整其86至88年間的相關財務數據與公司特質,嘗試從利率交換最終使用者(end-user)以及中介者(intermediary)的角度,經由選取適當的變數與適切的統計方法,來對個別銀行參與IRS交易活動的量化程度進行實證分析。
整體而言,個別銀行的長期缺口比例、預期之市場利率變動量、總資產規模、員工素質水準、保證能力、其他表外工具承做規模及資本適足率等財務特徵,乃與個別銀行所承做的IRS量額呈現正向相關性。另自有資本比例、存放款利差、董監事持股比例、企業放款規模及外匯業務承做規模等公司特質則呈現負向相關性。另經檢視各模型迴歸式的變數顯著個數與一致性,我們發覺本研究所選用的變數在tobit模型下,較適合諸如舊屬銀行之類,其成立較久、經營模式與財務特徵等較穩定的金融機構,以之衡量個別銀行的公司特質與其所承做IRS交易的量化程度間之關係,其結果將極為顯著。 | zh_TW |
DC.subject | Probit迴歸模型 | zh_TW |
DC.subject | Tobit迴歸模型 | zh_TW |
DC.subject | 交易中介者 | zh_TW |
DC.subject | 交易最終使用者 | zh_TW |
DC.subject | 利率交換 | zh_TW |
DC.subject | 衍生性商品 | zh_TW |
DC.subject | End-user | en_US |
DC.subject | Intermediary | en_US |
DC.subject | IRS | en_US |
DC.subject | Probit Regression Model | en_US |
DC.subject | Tobit Regression Model | en_US |
DC.title | 國內銀行操作利率交換商品與其公司特質之實證研究 | zh_TW |
dc.language.iso | zh-TW | zh-TW |
DC.type | 博碩士論文 | zh_TW |
DC.type | thesis | en_US |
DC.publisher |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