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 欄位 |
值 |
語言 |
DC.contributor | 財務管理研究所 | zh_TW |
DC.creator | 楊靜榆 | zh_TW |
DC.creator | Ching-Yu Yang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01-7-11T07:39:07Z | |
dc.date.available | 2001-7-11T07:39:07Z | |
dc.date.issued | 2001 | |
dc.identifier.uri | http://ir.lib.ncu.edu.tw:444/thesis/view_etd.asp?URN=88425016 | |
dc.contributor.department | 財務管理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 | 國立中央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en_US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在資產配置的相關理論中,其中最為人所知的不外乎由Markowitz(1952)所提出的投資組合理論,它主要在探討如何制定投資組合的策略。雖然他的方法簡單可行,但卻對投入要素非常敏感。
為了能事前預測,所以本論文的目的是應用馬可夫轉換模型預測未來不同狀態下之預期報酬率及變異數。將其作為建構Markowitz(1952)投資組合理論的投入要素,以進行最適國際資產配置。本研究以各國加權股價指數為例,來說明如何應用馬可夫轉換模型進行預期報酬率及預期報酬變異數的估計、各種狀態發生機率之計算、資產配置,最後進行績效評估並與市場投資組合、傳統資產配置及均等權重投資組合相互比較。由實證研究結果可知:
1、應用馬可夫轉換模型預測各項投入變數並進行資產配置的過程確實可以增加投資組合的總報酬率及累積報酬率。
2、根據Fama指標及Jensen指標,運用馬可夫轉換模型的兩狀態國際資產配置之績效會較好的主因是配置能力。
3、考慮報酬率及風險之間的抵換關係。無論就何項指標衡量,應用馬可夫轉換模型的兩狀態國際資產配置確實績效較佳,但由於總風險僅次於傳統資產配置。因此也應注意總風險的增加。 | zh_TW |
DC.subject | 國際資產配置 | zh_TW |
DC.subject | 馬可夫轉換模型 | zh_TW |
DC.title | 兩狀態下的國際資產配置-馬可夫轉換模型之應用 | zh_TW |
dc.language.iso | zh-TW | zh-TW |
DC.type | 博碩士論文 | zh_TW |
DC.type | thesis | en_US |
DC.publisher |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