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 欄位 |
值 |
語言 |
DC.contributor | 歷史研究所 | zh_TW |
DC.creator | 謝佳芬 | zh_TW |
DC.creator | Chia-Fen Hsieh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05-7-10T07:39:07Z | |
dc.date.available | 2005-7-10T07:39:07Z | |
dc.date.issued | 2005 | |
dc.identifier.uri | http://ir.lib.ncu.edu.tw:444/thesis/view_etd.asp?URN=89125011 | |
dc.contributor.department | 歷史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 | 國立中央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en_US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論文摘要
棒球運動(即baseball)是近代才發展出的新式體育活動,到了1895年日本人統治台灣之後,才經由來台灣的日本軍人或職員等將棒球運動傳入,台灣島上也才有棒球相關活動出現。
1920年代開始,才有台灣人大量參與棒運,而筆者撰寫本篇論文主要的問題意識,便在台灣人開始大幅參與棒球運動的原因、過程;棒運又是如何與台灣人的生活產生關係、產生了那些關係?日本人的統治對其中的影響為何?時間段限是1920年至1945年。
本文的正文主要分為三章,分別是學生棒球運動、傑出的台灣球隊、社會人士的棒球運動。先討論小學、中學兩階段中,學生參與棒球運動的情形,尤其台灣子弟就讀公學校,成了台灣人認識棒球運動的重要管道。
而原住民能高棒球隊與嘉義農林學校棒球隊,是日治時期成績最突出的台灣隊伍,其發展過程的探討是第二章的重點。
社會人士棒球運動一開始在台灣各地的開展,與會社、官廳的帶動有關係,而1920年代後,因台灣體育協會的推動,使各州廳的棒球運動越加蓬勃發展,也陸續有台灣人參與其中,而美國職棒隊的來訪,及日本大學及會社棒球隊不定期地來台進行訪問賽,也為當時的台灣棒壇帶來不少新的觀念、技術。
希望藉棒球史的研究,了解台灣棒運的本質、精神和源流,幫助今後台灣棒球運動有更良好的發展。 | zh_TW |
DC.subject | 社會人士棒球 | zh_TW |
DC.subject | 學生棒球 | zh_TW |
DC.subject | 能高 | zh_TW |
DC.subject | 嘉農 | zh_TW |
DC.subject | 棒球 | zh_TW |
DC.subject | 日治時期 | zh_TW |
DC.subject | 台灣棒球 | zh_TW |
DC.subject | Taiwan baseball sport | en_US |
DC.title | 台灣棒球運動之研究(1920~1945年) | zh_TW |
dc.language.iso | zh-TW | zh-TW |
DC.type | 博碩士論文 | zh_TW |
DC.type | thesis | en_US |
DC.publisher |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