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 欄位 |
值 |
語言 |
DC.contributor | 土木工程學系 | zh_TW |
DC.creator | 蔡崑財 | zh_TW |
DC.creator | Kuntsai Tsai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03-1-20T07:39:07Z | |
dc.date.available | 2003-1-20T07:39:07Z | |
dc.date.issued | 2003 | |
dc.identifier.uri | http://ir.lib.ncu.edu.tw:444/thesis/view_etd.asp?URN=89322009 | |
dc.contributor.department | 土木工程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 | 國立中央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en_US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研究以土壩試體進行離心模型試驗,並由CCD擷取壩體破壞的影像,以及由水壓計記錄上游水位上升的過程中,壩體內部水壓變化情形。因為壩體破壞時表面土壤並非單一方向移動,故本研究目的在提出一套可應用於離心模型試驗中的攝影量測方法,以數位影像處理的概念,將擷取的數位影像進行半自動化的人工判釋,量測壩體變位。研究期間共進行13組模型試驗,分兩大主題,第一部份從影像來分析所觀察到的現象,取得所需參數來討論量測方法的精度,並計算出影像上佈標點的模型座標;第二部分由各點的水壓變化,得到水位變化歷時圖與最高水位,再與SEEP程式計算的理論自由水位面做比較。從精度試驗結果發現,CCD在長軸與短軸的取像角度分別為89°與67°;模型座標的計算精度,當B/H=0.25時,經過透鏡畸變差參數修正後的計算結果,各點與中心點的最大徑向誤差為2.06mm,其餘各點誤差在1mm內;若以不同距離來表示各點與中心點距離之平均誤差,發現其平均誤差在0.5~0.7mm內,最大值為1.03mm。離心模型試驗的影像分析中,計算壩體破壞時影像中佈標點的模型座標,繪成三維平面,還原壩體在破壞時的實際平面。最後將各點量測到的最高水位與SEEP程式計算的理論自由水位面位置比較,當H=5.78m時,量測的自由水位面與理論值幾乎一致,當水位逐漸升高後,理論值則與量測值有所差距,以H=7.5m來說兩者水位面的差距為0.9~1.2m。 | zh_TW |
DC.subject | 空間前方與後方交會 | zh_TW |
DC.subject | CCD | zh_TW |
DC.subject | 離心模型 | zh_TW |
DC.subject | 土壩 | zh_TW |
DC.subject | 滲流破壞 | zh_TW |
DC.title | 以攝影測量觀察離心土壩模型受滲流力作用之變位 | zh_TW |
dc.language.iso | zh-TW | zh-TW |
DC.type | 博碩士論文 | zh_TW |
DC.type | thesis | en_US |
DC.publisher |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