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9623007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語言
DC.contributor太空科學研究所zh_TW
DC.creator呂英賢zh_TW
DC.creatorYing-Hsien Lu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05-7-5T07:39:07Z
dc.date.available2005-7-5T07:39:07Z
dc.date.issued2005
dc.identifier.urihttp://ir.lib.ncu.edu.tw:444/thesis/view_etd.asp?URN=89623007
dc.contributor.department太空科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中央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en_US
dc.description.abstract在研究中華衛星一號觀測電離層的資料時,我們看到許多電漿密度突然增加的現象。Oya et al.在1986年首次利用Hinotori衛星(圓軌道、650km高度、31.4度傾角)資料報導此現象,把此現象定名為blob。並且對其出現的特徵做了一年(1981/2/22~1982/2/22約1000個不規則體)的統計資料分析。發現分佈在赤道異常區外的blob和赤道地區的bubble兩者除了有類似的尺度,其他特徵如發生地點、冬夏比春秋易發生、在低磁擾動和低太陽輻射下也較易發生的情況都和bubble相反。表示blob絕不是產生bubble的機制可以解釋的。 本篇論文探討在華衛一號1999年接近太陽黑子極大期所觀測到的blob資料再作統計分析,與Oya et al.在1986年針對1981年太陽黑子極大期所做的統計資料給與驗證。並對其出現的特徵作進一步的分析。此外並探討產生中緯度不規則體的兩個機制:Perkins instability、instability of Es Layer,發現到此兩機制的背景資料,例如最容易發生不穩定的時間是在夜晚,地點是在中緯度電離層,且Perkins不穩定產生不規則體內部的flow,也就是具備outward、poleward、westward或eastward flow,幾乎都和我們所觀測到的blob內部的flow相吻合。且Es Layer instability所產生的spread Es 絕大部份都是往西南向漂移,其西向的flow也和本篇論文探討的blob中,98%的西向運動的結果是一致的。我們將利用這些結果去了解blob可能出現的原因。zh_TW
DC.subject電漿團zh_TW
DC.subjectbloben_US
DC.title中華衛星一號觀測電離層中緯度電漿團之研究zh_TW
dc.language.isozh-TWzh-TW
DC.type博碩士論文zh_TW
DC.typethesisen_US
DC.publisher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en_US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