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 欄位 |
值 |
語言 |
DC.contributor | 歷史研究所 | zh_TW |
DC.creator | 陳雪玉 | zh_TW |
DC.creator | Hsueh-Yu Chen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03-7-17T07:39:07Z | |
dc.date.available | 2003-7-17T07:39:07Z | |
dc.date.issued | 2003 | |
dc.identifier.uri | http://ir.lib.ncu.edu.tw:444/thesis/view_etd.asp?URN=90125012 | |
dc.contributor.department | 歷史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 | 國立中央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en_US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桃園台地在清代漢人拓墾以來,因同族群聚居自然形成南桃園與北桃園的區
分,北桃園六鄉鎮以閩南人為主,南桃園六鄉鎮以客家人為主,此南北桃園對立
的情形表現在分類械鬥上。日治時期的戶口調查,很明顯可看出南北客閩區分現
象。到1945 年中華民國政府統治時期,在1948 年二二八事件後為收覽人心,於
1950 年實施地方自治,使早已形成的閩客族群對立更加白熱化,因地方選舉更形
成閩客二元地方派系,尤其縣長一職行政資源充裕,更成為閩客雙方爭奪的目標。
在國民黨長期執政的威權統治下,為避免某一地方派系壯大威脅到其政權,
不讓任何一方派系獨大,也為了政治和諧,國民黨與地方派系協商下,達成一不
成文的君子協定,形成全台獨特的閩客輪政現象,為平衡閩客族群,在縣長與議
長人選,分由南北區不同族群人士出任,如此相安無事有35 年之久,中間雖曾出
現許信良脫黨參選一事,但執政半年就下台。
在地方選舉中,由當選的縣長及議員也可以看出影響桃園選舉的地方勢力,
有國民黨團組織,包括黨部組織、眷村、救國團、民眾服務站等。農民組織包括
農會、水利會、漁會等。經濟組織包括客運系統、金融系統、工會等,權力家族
以宗親會團結性最強。這些地方社團雖無南北之分,但大部分掌控在國民黨手中。
一般來說選舉層級越高,國民黨掌控的影響力越大,選舉層級越低則地方派
系主導權越大,但由桃園縣的縣長及議長當選人青一色是國民黨籍人士出任,可
知在戒嚴時期不准許人民組黨規定下,只有少數的無黨籍人士當選縣議員,在共
十三屆議會中,非國民黨籍的議員,都未超過40%。雖然民進黨在1986 年成立,
而民進黨議員出現要到1990 年的第十二屆議會,民進黨籍也只佔議員中的7.14%
相當少,1994 年的第十三屆議員中,民進黨籍議員佔11.67%稍多,但對整個縣政
仍沒有多少主導權。
其實在縣政事務上,不管是閩客、外省籍、原住民的議員,在縣政質詢時仍
以自己鄉鎮的利益為優先考量,儘量爭取本鄉的建設以繁榮家鄉。但縣長就有不
同考量,因是一縣之長,不論是南區或北區人士當選,其重大建設常要考量南北
平衡問題,所以常是南北各建一個。在其他縣市的重大建設常一縣市只有一個,
桃園縣卻特殊的出現二個的現象,如設立縣立文化中心分兩館而建、縣立完全中
學也是南北各一所、巨蛋體育館同樣南北各建一個、東西向快速道路也是南北各
一條、工業區的設立也平均分佈在南北兩區。雖然到後來因劉邦友縣長去世,使
一些政策未能實現,但在當初規劃時確實是南北各一,以收平衡南北之效,否則
不論是同黨籍議員,也會毫不留情的批評並爭取建設。
由閩客對北桃園、南桃園地方建設的爭取,最能看出閩客之爭。 | zh_TW |
DC.subject | 地方政治 | zh_TW |
DC.subject | 閩客 | zh_TW |
DC.subject | 族群 | zh_TW |
DC.subject | 桃園 | zh_TW |
DC.title | 桃園閩客族群與地方政治關係的歷史探討
(1950-1996) | zh_TW |
dc.language.iso | zh-TW | zh-TW |
DC.type | 博碩士論文 | zh_TW |
DC.type | thesis | en_US |
DC.publisher |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