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0141002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語言
DC.contributor中國文學系zh_TW
DC.creator楊清惠zh_TW
DC.creatorChing-Hui Yang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05-6-29T07:39:07Z
dc.date.available2005-6-29T07:39:07Z
dc.date.issued2005
dc.identifier.urihttp://ir.lib.ncu.edu.tw:444/thesis/view_etd.asp?URN=90141002
dc.contributor.department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中央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en_US
dc.description.abstract論文提要 本論文致力研究小說敘事。基於小說學意識,採「質性研究」方法,以「劍俠小說」作為取樣範例,探論該型小說敘事美學與中國敘事傳統關聯,及其文化意涵。問題意識的起點是「敘事」,屬於小說技法學與小說美學範疇,也就是偏重形式美學及其文化意涵方面,更注重的是歷時性敘事傳承的意義。 研究目的在提供中國小說敘事學文本實踐的基礎範本,並企圖從「文學性」考察,為俠研究另闢奇幻進路。研究方法借鑒新敘事學(Narratologies)視野,以西方為參照系,對照中國小說評點美學,透過分析文本與文化語境,兼顧文學內部與外部研究。 上篇「語法篇」。劍俠敘事美學以「奇幻」為主,也就「志怪」薪傳,明顯與古典小說評點美學相對應。就「有意味形式」而言,「峰迴路轉」情節結構,空間與時間敘事互補,一定程度呼應中國美學「曲折」、「情景交融」的抒情傳統。就敘事傳承而言,繼承述異的傳統,主要兼備兩體,包括「志怪」體和「傳奇體」,也就是說,橫跨子部與集部。在形式方面,章回體來自白話說書系統,史傳與事件序列組成方式、限制敘事則源於文言子、史傳統。在內容方面,殊方異獸承襲子部志怪博物體和雜錄類《山海經》,屬於子部敘事傳統;時空詩學以及偏重虛構,承襲的是傳奇體,屬於集部敘事傳統。在白話系統中,短篇劍俠小說被歸入「妖術」,偏向說話四家數中「小說」的靈怪類,可視為靈怪加樸刀桿棒,長篇則可謂俠義與神魔綜合體。就讀者接受心理而言,小說殘酷書寫應與克莉絲蒂娃所謂母性原初渾沌的「賤斥體」有關。 下篇「語境篇」,主要論述類型開展與場域變遷,探論劍俠小說奇幻敘事傳承的文化意涵。經由諸場域分別說明文本與闡釋語境關係,證實劍俠,乃至武俠文類,一直隨場域的變遷,吸納、調適、轉型,因此不斷達到類型開展與新生。就政治場而言,著重在「似真性」,突顯「中國奇幻小說」特殊的虛實觀。就宗教場而言,包括兀者美學與譎怪身體,神仙系譜與多元宇宙觀,釋道合一的法術大綜合,以及「試煉」主題,作品整體結構呈現出「中國式的天路歷程」,折射出末世宗教性格。大致說來,幾個流行的關鍵期,均處於文化轉型期,相對的也較開放多元,提供了與時俱變的發展潛力。可說是一種「世變中的奇幻」,如同巴舍拉夢想的詩學,實現「末世卅亂世」的小說補償。zh_TW
DC.subject劍俠小說zh_TW
DC.subject奇幻zh_TW
DC.subject敘事zh_TW
DC.subject場域zh_TW
DC.subject評點zh_TW
DC.title劍俠小說新論-奇幻敘事及其文化意涵研究zh_TW
dc.language.isozh-TWzh-TW
DC.type博碩士論文zh_TW
DC.typethesisen_US
DC.publisher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en_US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