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0430002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語言
DC.contributor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zh_TW
DC.creator李朝森zh_TW
DC.creatorChao-Sen Lee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03-6-24T07:39:07Z
dc.date.available2003-6-24T07:39:07Z
dc.date.issued2003
dc.identifier.urihttp://ir.lib.ncu.edu.tw:444/thesis/view_etd.asp?URN=90430002
dc.contributor.department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中央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en_US
dc.description.abstract面對全球性經濟持續之不景氣所形成的買方市場,以及台灣加入WTO後所帶來之全球競爭性的衝擊,尤其是面對被稱為「世界工廠」生產之大陸產品的價格破壞,台灣的製造業普遍地面臨「如何快速提昇競爭力」的重大課題。 提昇競爭力的方法除了創新、採取差異化策略等來擺脫競爭對手外,面對少量多樣的買方市場如何適時地以低成本提供顧客滿意之高品質的商品,同時因為科技的進步及市場需求的改變,使得產品更新的速度加快,因此良好的生產方式必須提供上述的支援,才能加強企業的競爭力。 國內企業為提昇競爭力,積極地導入各種生產方式或改善技術如TQM、TPM、TOC、MRP、ERP、6 Sigma、JIT或精實生產(Lean Production)等,在這麼多的方式中,何者或是如何整合因應今日面臨的環境,成為最有效、投資最少及最省成本的作法,是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豐田生產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簡稱TPS)或及時化生產方式(Just-In-Time Production System 簡稱JIT)是以較低的成本提供高品質的商品、實現多樣少量生產的生產方式,然而大部分的研究大多偏重於使用的手段或推進的方法,因此看到其使用看板而稱為「看板生產方式」,因為無庫房加上強調追求零庫存而稱為「零庫存生產方式」等,台灣不少企業雖然很早就導入JIT,由於沒有學到其精髓而顯不出其績效,甚至未採取因地制宜的措施而發生反效果;本研究從製造產品的本質來探討理想的生產方式,研究及時化生產的想法及重點作法,追求如何趨近於理想生產方式,並與目前較常用的生產方式比較整合以期讓不同生產形態的企業可以作為導入的參考。 本研究的結論歸納如下: 1. 「理想的生產方式」是可以較低的成本提供較高品質的商品、及時地對應顧客多樣化的需求。 2. 「JIT的理想」是「需要的東西在需要的時候,才生產或搬運需要的量,以達到徹底消除浪費」,目的在追求趨近於理想生產,只要達到目的,並不一定要侷限於「後補充方式」或「計劃生產方式」。 3. 「JIT的生產」是依照銷售的速度讓材料在流動的過程中,逐漸變成產品;強調其如何流動,才能在最低的成本之下,把品質最好的產品製造出來,重點在於如何改善其停滯的地方,如縮小批量、縮短換模時間、降低庫存等,從「系統」上來改善遠較「點」的改善效果大。 4. 「後補充方式」因其使用「看板」而具有目視管理及自動盤點的功能,並且可用減少看板的量來促使問題的浮現、加速進行改善,其優點也在於管理的簡易性及精確性。 5. 各製造業應視其製品的需求及其水準逐步改善,結合「後補充方式」及「MRP計劃生產」兩者的優點,並不一定要花大錢導入複雜的系統,採用「JIT生產」改善製品的流動性,活用「TOC」的想法改善瓶頸工程,以期逐步趨近於理想的生產方式。zh_TW
DC.subject後補充生產zh_TW
DC.subject生產製造zh_TW
DC.subject看板zh_TW
DC.subjectTPSen_US
DC.subjectJITen_US
DC.subjectTOCen_US
DC.subjectMRPen_US
DC.title從製造產品本質來探討JIT生產方式zh_TW
dc.language.isozh-TWzh-TW
DC.type博碩士論文zh_TW
DC.typethesisen_US
DC.publisher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en_US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