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 欄位 |
值 |
語言 |
DC.contributor | 大氣物理研究所 | zh_TW |
DC.creator | 楊志文 | zh_TW |
DC.creator | Chih-Wen Yang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03-7-17T07:39:07Z | |
dc.date.available | 2003-7-17T07:39:07Z | |
dc.date.issued | 2003 | |
dc.identifier.uri | http://ir.lib.ncu.edu.tw:444/thesis/view_etd.asp?URN=90621007 | |
dc.contributor.department | 大氣物理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 | 國立中央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en_US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台灣的河川短小,蓄水不易,經常面臨缺水問題。因此若能充分
掌握降水特性,可提供政府管理水資源時的決策參考依據。本文透過
中央氣象局地面氣象站降水及全球風場、海溫、外逸長波輻射等資料
來探討冬季降水與大尺度環流的關係。
分析1979-2002 年本島冬季(12、1、2 月)降水,呈現明顯的年際
變化;大致上每隔2-3 年會經歷一次相對多雨或相對少雨的現象。若
以此24 年平均為基準,採用0.8 個標準差作為門檻,經合成分析結
果發現;在相對多(少)雨時,台灣及鄰近地區具有南(北)風距平,且
呈現低層輻合(輻散)高層輻散(輻合)距平的動力環境。水汽場的分析
裡也發現,大氣中的可降水量較高(低),水汽在此有輻合(輻散)的特
徵,因而形成有利(不利)降水的條件。
ENSO(El Nino Southern Oscillation)是重要的年際變化特徵,且其
發展在冬季達到最成熟階段,因此必定會影響台灣的冬季降水。依據
美國氣候預測中心(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所發佈1979-2002 年冬
季ENSO 事件的資訊;在5(5)次的ENSO 暖(冷)事件中有4(3)次恰為
台灣多(少)雨的情況;藉由個案的合成分析,台灣附近低層具有輻合
(輻散)的動力特徵,在流函數場上亦顯示出有利(不利)降水的氣旋(反
氣旋)式擾動低(高)壓。海水表面溫度自日本東部海面向西南延伸到南
海,呈現正(負)的溫度距平,台灣全島降水顯示為多(少)雨情形。由
於不同的下邊界條件會影響大氣的運動,因此推測此帶狀海水溫度距
平可能會影響台灣冬季降水。
根據上述的推論假設,藉由CCM1 及CCM3 模式模擬實驗,測試
結果模式大致可模擬出與實際觀測分析所得的擾動環流特徵。經由模
式初步的實驗結果,大致能說明海水溫度可能影響台灣冬季的降水。 | zh_TW |
DC.subject | 年際變化 | zh_TW |
DC.subject | 冬季降水 | zh_TW |
DC.subject | interannual variation | en_US |
DC.title | 台灣冬季降水年際變化之研究 | zh_TW |
dc.language.iso | zh-TW | zh-TW |
DC.type | 博碩士論文 | zh_TW |
DC.type | thesis | en_US |
DC.publisher |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