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 欄位 |
值 |
語言 |
DC.contributor | 中國文學系 | zh_TW |
DC.creator | 楊欣樺 | zh_TW |
DC.creator | Hsin-Hwa Yang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05-7-19T07:39:07Z | |
dc.date.available | 2005-7-19T07:39:07Z | |
dc.date.issued | 2005 | |
dc.identifier.uri | http://ir.lib.ncu.edu.tw:444/thesis/view_etd.asp?URN=91121006 | |
dc.contributor.department | 中國文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 | 國立中央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en_US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論文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王心齋思想之形成及其發展,希望透過對其學術思想的探討,釐清陽明之學、心齋思想及其後學(包括王東崖、王一菴、羅近溪)之關係,欲藉由學派淵源之探討,明析心齋思想之意涵,及其學說之發展,探究心齋於心學上之定位,並針對心齋思想對陽明學說的承繼,及其開創作一客觀評價。希望經由此一論述過程,以還原心齋思想之原貌,進而重估泰州學派之價值及意義。
茲概述本文各章之大意於下:
第一章:於第一章緒論中,將介紹本文之研究動機、研究方法及就既有之研究做整理及分析之工作。
第二章:王心齋的的家世與成長背景,對其思想之形成有著極大的影響,故本章節主要在談心齋的家世背景及其思想的形成,以明其思想嬗遞之軌跡,並點出其學之獨特傾向,以為探究心齋思想的承繼及發展鋪路。
第三章:針對心齋思想對陽明學說的承繼及轉化做一理論說明,在內容上,首先談及陽明的「良知理論」及「樂是心之本體」,進而論述心齋的「良知現成」說與「百姓日用之學」,並就「淮南格物論」、「安身論」及「樂學思想」之意涵進行探究,藉此說明心齋思想的特色。
第四章:心齋以陽明「良知」之學為基礎,進而發展出「百姓日用之學」,及「淮南格物」等思想,經門人的傳播發展,自成一家。本章以心齋思想之開展為主,共分為五節,析論心齋思想在泰州學派的發展。
第五章:結論,本章以心齋思想的特色與意義作為研究重點,分為心齋思想之特色及在王學中的地位、心齋學說之限制、心齋學說彰顯之意義及其影響三方面進行討論,以期釐清心齋思想在王學中的地位,及其學術價值,嘗試從前述的研究過程中,提出一個較為持平的看法。 | zh_TW |
DC.subject | 王心齋 | zh_TW |
DC.subject | 王艮 | zh_TW |
DC.subject | 泰州學派 | zh_TW |
DC.title | 王心齋思想之形成及其發展 | zh_TW |
dc.language.iso | zh-TW | zh-TW |
DC.type | 博碩士論文 | zh_TW |
DC.type | thesis | en_US |
DC.publisher |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