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 欄位 |
值 |
語言 |
DC.contributor | 通訊工程學系 | zh_TW |
DC.creator | 王章民 | zh_TW |
DC.creator | Jang-Min Wang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04-7-9T07:39:07Z | |
dc.date.available | 2004-7-9T07:39:07Z | |
dc.date.issued | 2004 | |
dc.identifier.uri | http://ir.lib.ncu.edu.tw:444/thesis/view_etd.asp?URN=91523006 | |
dc.contributor.department | 通訊工程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 | 國立中央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en_US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無線紅外線通道像是一個多重路徑的無線傳輸通道,在一定波長單位傳輸距離變化下,對於接收功率的大小,將產生不同變化,由於使用強度調變/直接偵測的發射接收系統架構,其接收器的範圍通常大於載波波長,波長的變動將被平均而使之減小,因此避免掉多重路徑衰減效應影響。雖然無線紅外線系統可以免於遭受多重路徑衰減的影響,但是多條可能傳輸路徑的存在,將導致信號在空間上的擴散,而當信號位元率越來越大時,將導致符號間的干擾。因此,本論文將討論無線紅外線通道所具有的特性做簡單的介紹,並且建構之後模擬紅外線傳輸系統所需要的無線紅外線通道模型。之後再介紹紅外線傳輸系統的架構,並且在系統的架構中加入迴旋碼通道編碼,分析利用迴旋碼通道編碼後,對於ISI通道影響之改善情形。因而可以評比在未來的應用上,那一種紅外線傳輸系統的架構比較適合在具有ISI通道影響下,來進行資料的交換。 | zh_TW |
DC.subject | 通道 | zh_TW |
DC.subject | 紅外線 | zh_TW |
DC.subject | Channel | en_US |
DC.subject | Infrared | en_US |
DC.title | 紅外線傳輸協定及通道之研究 | zh_TW |
dc.language.iso | zh-TW | zh-TW |
DC.type | 博碩士論文 | zh_TW |
DC.type | thesis | en_US |
DC.publisher |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