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 欄位 |
值 |
語言 |
DC.contributor | 大氣物理研究所 | zh_TW |
DC.creator | 薛正峰 | zh_TW |
DC.creator | Cheng-Fung Heng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04-7-16T07:39:07Z | |
dc.date.available | 2004-7-16T07:39:07Z | |
dc.date.issued | 2004 | |
dc.identifier.uri | http://ir.lib.ncu.edu.tw:444/thesis/view_etd.asp?URN=91621019 | |
dc.contributor.department | 大氣物理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 | 國立中央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en_US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摘 要
利用簡易理想的環境與複雜真實的環境去探討2001年9月納莉颱風侵台的路徑變化,瞭解地形如何去影響颱風環流和結構的改變路徑偏轉。利用單層淺水模式,從渦旋初始位置、最大切線風速( )和最大切線風速半徑( )的物理量改變去探討處於微弱的背景環境風場中的渦旋路徑變化。在真實複雜的MM5模式與WRF模式中,藉由bogus vortex的方法與最大切線風速( )和最大切線風速半徑( )的改變去探討真實環境下複雜地形如何去影響納莉颱風的移動路徑,並且瞭解MM5和WRF模擬的差異性,從兩者模擬的比較來看,可以明顯的發現到WRF模擬的納莉颱風有提早登陸的現象,但是颱風以相同時間離開台灣。
在理想個案研究中,經過渦旋模擬實驗發現到淺水渦旋在接近地形時會受到地形的影響,對於 小於200 km的渦旋在登陸前比較容易有左偏的現象,而 大於300 km的渦旋則有右偏的現象,渦旋初始的位置離地形遠,會造成渦旋登陸前左偏右偏的現象不明顯,隨 的增加會造成渦旋不穩定現象發生更明顯。
在真實納莉颱風登陸台灣時有類似理想模擬所發生的現象,在2001年9月15日12UTC登陸前經過不對稱的分析結果發現到不同的颱風渦旋大小與地形的交互作用影響到環境風場的分佈不同,對於 小的颱風之背景環流場有明顯的東風分量,使得颱風登陸有右偏的路徑發生,而 大的颱風之背景環流場有明顯的東南風分量,使得颱風登陸有左偏的路徑發生,接著以兩種不同路徑而且相當微弱的颱風結構緩慢穿過台灣地形,9月18日再以相同的路徑離開台灣。 | zh_TW |
DC.subject | 渦旋 | zh_TW |
DC.title | 地形及渦旋初始化對類似納莉颱風路徑及環流變化之影響 | zh_TW |
dc.language.iso | zh-TW | zh-TW |
DC.type | 博碩士論文 | zh_TW |
DC.type | thesis | en_US |
DC.publisher |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