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015101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1 、訪客IP:3.15.192.89
姓名 洪顗緗(Yi-hsiang Hu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行過洛津》的伶人與歌伎研究——以七子戲班為主線
相關論文
★ 中國文學中的桃花研究★ 戒嚴時期台灣流行歌曲研究1949~1987年
★ 排灣族傳統童謠研究★ 台灣王爺故事研究
★ 臺灣地區國字「標準字體」之研究★ 元明清動物故事研究
★ 彈詞《珍珠塔》研究★ 【相聲瓦舍】及其相聲劇作品之研究
★ 中國民間蛇郎類型故事研究★ 《聊齋誌異》植物精怪故事研究
★ 《剪燈新話》人物研究★ 李漁同類型小說與戲曲比較
★ 唐代令曲研究★ 壇經版本考
★ 俞大綱劇作研究★ 《風月錦囊》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論文針對施叔青的小說《行過洛津》,就文本架構的七子戲舞台及其時空背景,探討伶人與歌伎。
論述的架構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是緒論,分別解釋個人的研究動機,接著說明文獻回顧,並由文獻回顧之中所累積的資料,進行問題意識的醞釀。
第二章由爬梳七子戲的淵源作開展,藉特有的童伶風貌、傀儡身段、皇室排場等特質,逐步探索小說依循的劇種脈絡,再由洛津當地的廟宇建築、人口結構、經濟發展來感受好觀劇的台灣風氣,呼應小說中的主人翁許情三次行過洛津之緣由,並由史籍資料及前人作品佐證當時七子戲在台灣廟宇慶典中盛行的概況。
第三章從文本塑造的伶人,透過習戲的過程、延滯變聲期來看七子戲童伶普遍的來源與歸處,且由文人與郊商品花捧角之好窺探男風盛行之因。
在性別的議題上,以南管名劇「荔鏡記」與歌伎的結合為基準點,將伶人與戲班、歌伎作性別覺醒前後的探討。
第四章援引小說中的賣女契約瞭解清末歌伎的來源,隨著施叔青形塑的歌伎習藝過程、纏足、黑齒的審美觀,以及附文人之風雅的詞曲培訓,理解將中國千年以來的青樓文化延續至離島台灣後所呈現的另一風貌。
在歌伎的繁華落盡之際,細究其自處之道,並與伶人的生涯規劃作參照。
第五章在就小說、論小說的大原則下,總結伶人與歌伎的台上風華與下台身影。
摘要(英) The aim of 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actors and Chinese geisha in Shi Shu Ching’s “Passed through Luo Jin” based on the context structures of the stage in Chhit-Kioh-Hi and its social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explains the reserach motivation and literature reviews, developing the questions through reviews of literature.
The second chapter starts with the origin of Chhit-Kioh-Hi, exploring the drama contexts by the unique features of young actors, the movement of puppets, the arrangement of the royal settings in “Passed through Luo Jin”. The atmosphere shows how people appreciate dramas from the oberservation of the local religious architectures, demographic 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epment in Luo Jin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reasons why Hsu Ching passed through Luo Jin thrice. Additionally, Chhit-Kioh-Hi at that time was popularized and prevailed in the temple celebration, which was proved by historical records and works in the past.
The third chapter concentrates on the origin and following development of young actors in Chhit-Kioh-Hi from the viewpoint of how they learned acting and prolonged adolescent change of voice, which also explains the peeking favor of intellectuals and businessmen. From the gender perspecitve, the study probes gender consciousness of actors, troupe ,Chinese geisha with the comparison of well-known Nanguan drama Li Jing Ji.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beginning of Chinese geisha in the final Qing Dysnasty was observed from the selling-daughter contracts in the novel. The process of how the Chinese geisha learned acting, being foot-binding, and being tooth-darkening is interpredted as a new view of Chinese thousand-year lasting prostitute culture moving to Taiwan. The study thoroughly investigates the actors after they got retired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The fifth chapter concludes actors and Chinese geisha’s splendid performace on stage and figure off stage by reviewing over the novel.
關鍵字(中) ★ 行過洛津
★ 七子戲
★ 荔鏡記
★ 伶人
★ 歌伎
關鍵字(英) ★ Passed Through Luo Jin
★ Chhit-Kioh Hi
★ Li Jing Ji
★ actors
★ Chinese geisha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文獻回顧………………………………………………………………3
一、期刊論文………………………………………………………………3
二、學位論文………………………………………………………………5
第三節 問題意識………………………………………………………………6
第四節 論文方法與架構………………………………………………………7
第二章 小說中構築的戲劇舞台……………………………………………………8
第一節 七子戲的淵源與形成…………………………………………………8
一、源於傀儡戲的肉傀儡…………………………………………………9
二、源於唐教坊「梨園子弟」……………………………………………11
三、源於南宋皇室家班……………………………………………………12
四、源於南宋官宦家班……………………………………………………13
第二節 廟與曲的結合 ………………………………………………………15
一、戲曲活動 ……………………………………………………………16
二、廟宇建築及功能 ……………………………………………………19
三、成就戲班順航的掌舵者——洛津郊商 ……………………………22
第三節 皆由戲劇而起 ………………………………………………………25
一、從《荔鏡記》到私奔 ………………………………………………25
二、觀劇風氣 ……………………………………………………………30
第三章 伶人的戲裡戲外 …………………………………………………………37
第一節 風華始末-伶人的來源與散棚之後 ………………………………37
一、教習戲文,打罵由他 ………………………………………………38
二、控制發育,延滯變聲…………………………………………………39
三、戲至散棚,謝幕餘音…………………………………………………40
第二節 一句曲,一步科-口傳身授的師承…………………………………43
一、十八科母步……………………………………………………………43
二、受傀儡影響之具體動作………………………………………………44
三、動作規範………………………………………………………………46
第三節 仕優男風 ……………………………………………………………47
一、豪門家班,餘風流韻…………………………………………………47
二、性別的錯置……從閹割到纏足………………………………………50
第四節 性別的覺醒與戲曲的對照 …………………………………………54
第四章 聲、色、藝三全——歌伎絕唱……………………………………………58
第一節 歌伎之始 ……………………………………………………………59
一、歌伎形成的背景………………………………………………………60
二、歌伎的來源……………………………………………………………63
第二節 歌伎的養成 …………………………………………………………68
一、飲墨水…………………………………………………………………68
二、南曲……………………………………………………………………71
第三節 審美觀……………………………………………………………… 74
一、纏足……………………………………………………………………75
二、黑齒……………………………………………………………………78
第四節 繁華落盡 ……………………………………………………………81
第五章 結論 ………………………………………………………………………84
參考書目 ………………………………………………………………………………86
參考文獻 一、 古籍、叢書、劇本與方志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13種, 1961年。
王瑛《重修鳳山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46種, 1962年。
不著撰人,《安平縣雜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52種,光緒20年(1894)。
方鼎、朱升元:《福建省晉江縣志》,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67年。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私法人事編》,臺北市:文獻叢刊第117種,1961。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9種,1958年。
孟元老等:《東京夢華錄外四種》,台北:大立出版社,1980年。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66種,康熙 51 年(1712)。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41種,康熙55 年(1716)。
周 璽,《彰化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56種,道光15年(1835)。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44種,1959年。
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編:《泉州傳統戲曲叢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2000年。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 65種,康熙 35年(1696)。
倪贊元,《雲林縣採訪冊》,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37種,1959年。
唐贊袞,《台陽見聞錄》,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30種,1958年。
陳懋仁:《泉南雜志》,北京:中華書局,1985 年出版。
陳龍正,《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 第113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47種,1962年。
潮劇志編輯委員會:《潮劇志》,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5年。
劉家謀,〈海音詩〉,收入《台灣雜詠合刻》,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28種,1961年。
藍鼎元,《平台紀略》,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4種,1958年。


二、 專書


王世慶:《清代台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1994 年。
王德威:《重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臺北:麥田,2001年。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臺北:遠流,1991年。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1993年。
王國維,《戲曲論文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年。
王書奴,《中國娼妓史》,臺北:萬年青,1974年。
李勤岸、陳龍廷,編:《台灣文學的大河:歷史、土地與新文化——第六屆台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春暉,2009年。
吳捷秋: 《梨園戲藝術史論(上)》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文化基金會,1994年。
吳捷秋: 《梨園戲藝術史論(下)》 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文化基金會,1994年。
吳子光:《臺灣紀事》,臺北:台灣大通,1987年。
吳存存,《明清社會性愛風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林鶴宜:《臺灣戲劇史》,臺北縣:空大,2003年。
邱旭伶:《台灣藝妲風華》,臺北:玉山,1999年。
林會承:《清末鹿港街鎮結構》,臺北:境與象出版社,1983年。
邱坤良,《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臺北:自立,1992年。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臺北:聯經,1997年。
施叔青,《約伯的末裔》,臺北:仙人掌,1969年。
施叔青,《牛鈴聲響》,臺北:皇冠,1975年。
施叔青,《琉璃瓦》,臺北:時報文化,1976年。
施叔青,《愫細怨》,臺北:洪範,1984年。
施叔青,《完美的丈夫》,臺北:洪範,1985年。
施叔青,《情探》,臺北:洪範,1986年。
施叔青,《韭菜命的人》臺北:洪範,1988年。
施叔青,《那些不毛的日子》,臺北:洪範,1988年。
施叔青,《維多利亞俱樂部》,臺北:聯合文學,1993年。
施叔青,《她名叫蝴蝶》,臺北:洪範,1993年。
施叔青,《施叔青集》,臺北:前衛,1993年。
施叔青,《遍山洋紫荊》,臺北:洪範,1995年。
施叔青,《寂寞雲園》,臺北:洪範,1997年。
施叔青,《微醺彩妝》,臺北:麥田,1999年。
施叔青,《兩個芙烈達‧卡蘿》,臺北:時報文化,2001年。
施叔青,《行過洛津》,臺北:時報文化,2003年。
政協泉州市委員會:《泉州與台灣關係文物史跡》 廈門大學,2005年。
高洪興,《纏足史》,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年。
陳芳明,《昨夜雪深幾許》,臺北:印刻,2008年。
梅家玲,編:《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臺北:麥田,2000年。
陸萼庭,《崑劇演出史稿「修訂本」》,臺北:國家出版社,2002年。
陳森《品花寶鑑》北京:寶文堂書店,1989年。
連雅堂,《許丙丁作品集》,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6年。
曾永義‧游宗蓉‧林明德合著:《臺灣傳統戲曲之美》臺北:晨星,2003年。
曾永義,《說俗文學》,臺北:聯經,1980年。
葉榮鐘,《小屋大車集》,台中:中央,1967年。
漢寶德:《鹿港古風貌之研究》,台灣彰化鹿港文物維護及地方發展促進委員會,
1978 年版。
廖炳惠:《台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台北:聯合文學,2006年。
劉湘如,《南戲論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
蕭國亮,《中國娼妓史》,臺北:文津,1996年。
顧起元,《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三、碩博士論文:


林玉娟,〈施叔青台灣歷史與圖像書寫——以《行過洛津》、《風前塵埃》、《微醺彩妝》為例〉,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姜怡如,〈施叔青長篇小說的港台書寫〉,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 年。
張啟豐:《清代台灣戲曲活動與發展研究》,2004,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論文。
曹世耘,〈小說《行過洛津》之互文性書寫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
陳孟君,〈施叔青小說中的洛津與洄瀾圖像—以《行過洛津》與《風前塵埃》為視域〉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在職專班論文,2011年。
曾韻清,《小梨園旦角科步初探.第三章第五節傀儡戲對小梨園的影響》,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黃恩慈:《女子有行-論施叔青、鍾文音女遊書寫中的旅行結構》,2006,成功大
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采陵,〈家鄉的三重變奏——從空間語境和身體意識探究施叔青的台灣書寫〉,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廖苙妘:《施叔青小說中香港故事研究》,2004,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美芳,〈七子戲研究〉,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博士論文,2008年7月。
簡巧珍:《南管戲「陳三五娘」及其「益春留傘」之唱腔研究》,1987,師大音研
所碩士論文。
魏文瑜:《施叔青小說研究》,1998,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


四、 期刊論文:


王嵩山,〈臺灣民間戲曲研究總論:一個人類學的初步研究〉,《民俗曲藝》第 28 期,1984年 3 月,頁 27。
田永輝,(梨園戲雜俎.演出制度〉,《民俗曲藝〉第75期,頁75-76 。
李紫琳,〈地理環境的歷史書寫:從地貌及聚落空間解讀《行過洛津》〉,東華中
國文學研究,2006 年 9 月,頁 171-198。
林曉英,〈音樂文獻抑或藝術史小說——《行過洛津》〉,台灣音樂研究,2006 年
4 月,頁 119-141。
邱坤良,〈臺灣近代民間戲曲活動之研究〉,《國立編譯館館刊》第十一卷第二期,1982, 頁 277。
林芳玫〈地表的圖紋與身體的圖紋——《行過洛津》的身分地理學〉,《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五期,2007.10。
孫楷第:〈近代戲曲原岀宋傀儡影戲考.三宋之傀儡戲〉《民俗曲藝》23、24期(1983年5月),頁171。
張羽,〈轉眼繁華等水泡:《行過洛津》的歷史敘事〉,《台灣研究集刊》,2008年第1期,頁69-77。
莊金德,〈清初嚴禁沿海人民偷渡來台始末〉,《台灣文獻》卷五,三~四期。
許丙丁,〈台南教坊記〉,《台南文化》三卷四期,1954年4月,頁19-21。
梅生,〈才女蔡碧吟與王香禪〉,《台北文獻》第10、11、12期合刊。
黃啟峰:《行過洛津》的歷史書寫研究——從小說人物看後殖民現象的權力運
作〉,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2005 年 7 月,頁 95-107。
曾秀萍,〈裝扮台灣:《行過洛津》的跨性別漂浪與國族寓言〉,《中外文學》,2010年9 月,頁87-124。
賀嗣章、廖漢臣,〈內地旅台文人及其作品〉,《台灣文獻》十卷三期,1959年9月,頁52。
賀嗣章、廖漢臣,〈內地旅台文人及其作品〉,《台灣文獻》十卷三期,1959年9月,頁51。
黃武忠,〈小立花間唱妙詞〉,《聯合文學》第三期,1985年,頁82。
詹閔旭,〈恥辱與華語體系主體——施叔青《行過洛津》的地方想像與實踐〉,《中外文學》, 2012年6月,頁55-84。
廖律清:〈行過〉,台北:《文訊》225 期,2004 年 7 月。
劉琳琳:《肉傀儡辨》,《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總第120期),頁78-88。
蔡尤本,〈敎戲四十五年〉,《梨園縱橫談〉總第2期,1987年,頁37 。


五、 報章評論:


邱貴芬:〈召喚另類生活想像〉,2004 年 1 月 18 日,中時開卷。
張瑞芬,〈行過歷史的紅氍——讀施叔青《行過洛津》〉,文訊 219 期,2004 年 1
月。
廖炳惠:〈紀實與懷舊之間〉,2004 年 2 月 22 日,聯合報讀書人。
劉梓傑:〈每個人都會寫他最熟悉的地方〉,2003 年 12 月 14 日,中時開卷。
指導教授 李國俊 審核日期 2014-7-1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