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112100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8 、訪客IP:3.145.88.55
姓名 郭彥廷(Yen-Ting Kuo)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從異質拼貼到文學改編--婁燁電影研究
(From Heterogeneous Collages to Film Adaptations: A Study on Lou Ye’s Films)
相關論文
★ 觀看與被觀看:西方國際電影節與中國大陸藝術電影(1983-2017)★ 張愛玲小說人物之變態心理研究
★ 自我的再現與重構——論邱妙津與陳雪的女同志小說★ 創傷記憶與敘事治療── 《桑青與桃紅》和《人寰》的離散書寫
★ 遊走〈色,戒〉的文字與聲影-從張愛玲原著到李安改編★ 在真實與虛構之間─從文類角度看邱妙津作品的特殊性
★ 香港作家韓麗珠小說研究★ 兩岸新感覺小說中的城鄉意象
★ 論九○年代崛起女作家作品中的追尋─以郝譽翔、成英姝和朱少麟為例★ 現代性的女體與城市: 海派小說的怪異建構與情慾投射(1927-1937)
★ 嚴歌苓小說改編電影研究 ──以《天浴》、《金陵十三釵》與《歸來》為例★ 董啟章小說敘事結構研究
★ 武俠電影中的江湖(2000-2015)★ 張愛玲散文與小說《雷峯塔》、《易經》、《小團圓》的文本互涉
★ 中國當代小說中的女性與飢餓 ——《無風之樹》與《豐乳肥臀》析論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婁燁隨著時間累積不少的電影作品,電影風格亦愈趨鮮明,並提供更多文本整理和探討的空間。本論文的章節架構按照婁燁電影的歷史序列編排,從婁燁的早期電影《危情少女》、《蘇州河》、《紫蝴蝶》、《頤和園》至近期作品《花》和《推拿》,嘗試對婁燁電影進行完整的研究探討。論文內容著重婁燁電影的文本分析,並援引傑哈.吉內特的「跨文本性」理論,試圖探究婁燁早期電影和原文本之間的拼貼重組,以及婁燁改編電影和原著小說之間的差異與轉換。婁燁早期電影對立第五代後期鏡頭語言的僵化,為了突破鏡頭敘述的貧瘠現實,婁燁以充滿實驗精神的鏡頭語言展開虛實界限的探索,呈現不確定性的影像敘事。在論文前段主要探討婁燁電影和原文本的互文關係,指出婁燁電影裡虛實難分的特色,並審視婁燁電影異質拼貼的價值意義。而婁燁近期電影多採取文學改編的模式,論文後段著重探討《花》和《推拿》兩部電影,透過電影的故事情節、媒介形式、鏡頭語言、編導觀點等面向去看電影如何轉化原著文字,縝密對照影像和文字,進而突顯婁燁電影更多層次的解讀,也從中梳理婁燁電影從異質拼貼到文學改編的整體脈絡。
摘要(英) Lou Ye has created many films over time. His film style becomes more and more identifiable, and the room for collation and discussions of texts is more and more spacious. The structure of chapters and sections of this paper is 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time sequence of Lou Ye’s filmography. From his early films as Don’t Be Young, Suzhou River, Purple Butterfly, Summer Palace to his recent ones as Love and Bruises and Blind Massage, this paper tries to conduct a complete study and discussion on Lou Ye’s films. The paper emphasizes the textual analysis of Lou Ye’s films, trying to discuss the collage and re-combination between his early films and their original texts, and the difference and transformation between Lou Ye’s film adaptations and their original novels with Gerard Genette’s theory of “transtextuality.” Unlike the stiff film language of the fifth-generation directors’ later films, Lou Ye began to explore the boundary between illusion and reality and present the visual narrative of uncertainty with a film language filled with an experimental spirit in order to break through the barren reality of film narrative. The former part of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rtex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ou Ye’s films and their original texts, indicates the trait of “doubtful reality” in those films and reviews the values of heterogeneous collage in the films. Lou Ye’s recent films are mostly adapted from literary works, and thus the latter part of the paper emphasizes the discussion of his two recent films, Love and Bruises and Blind Massage. Through the films’ storylines, media form, film language, perspectives of scriptwriters and the director,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films transform words of the original works, compares images with words carefully, reveals more layers of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Lou Ye’s films, and combs through the entire context of his films from heterogeneous collages to film adaptations.
關鍵字(中) ★ 婁燁
★ 電影
★ 異質拼貼
★ 文學改編
★ 互文
關鍵字(英) ★ Lou Ye
★ films
★ heterogeneous collages
★ film adaptations
★ intertextuality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第六代導演概述 3
第三節 婁燁成長背景及創作基礎探析 7
一、婁燁生平概述 7
二、《週末情人》:從模仿到獨創 12
第四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18
一、期刊論文 18
二、學位論文 20
第五節 研究方法 23
一、資料的蒐集與閱讀 23
二、電影理論——傑哈‧吉內特的「跨文本性」 24
三、資料之整合與論點之闡述 27
第二章 真實與虛幻之間——婁燁早期電影與原文本的拼貼重組 28
第一節 《危情少女》:虛實交錯的夢境 31
第二節 《蘇州河》:重構的美人魚童話 39
第三節 《紫蝴蝶》:影像和歌曲的對位 46
第四節 《頤和園》:被歷史流放的失序心靈 55
第三章 婁燁電影《春風沉醉的夜晚》與原文本的拼貼重組 65
第一節 《春風沉醉的夜晚》和郁達夫〈春風沉醉的晚上〉的影文連繫 66
第二節 電影字卡分析 74
一、仿中國長卷的字卡編排 74
二、字卡內容和文學作品的組合 77
第三節 流行歌曲和影像敘事的組合 84
第四章 婁燁電影《花》與劉捷小說《花》的互文轉換 89
第一節 花與馬蒂歐之間——人物形象的轉變 90
一、角色花的形象轉變 91
二、馬蒂歐的形象轉變 95
第二節 游移「兩者之間」的主題意涵 99
一、階級文化之間的處境 101
二、意識型態對立的處境 102
三、地域之間的處境 105
四、愛情和現實之間的處境 107
第三節 愛與性之間——電影《花》的情慾鏡頭 110
第五章 婁燁電影《推拿》與畢飛宇小說《推拿》的互文轉換 119
第一節 愛情與尊嚴——主題意涵的轉向 120
第二節 聲音先行和盲視覺顯影——盲人感官的模擬 131
第三節 目光的虛實和寓意——復明情節的多重解讀 138
第六章 結論 148
參考書目 155
參考文獻 一、文本
(一)電影作品
導演婁燁,編劇徐勤,《週末情人》。福建:福建電影製片廳,1993年。
導演婁燁,編劇陶玲玲,武珍年,宋繼高,《危情少女》。上海:上海電影製片廳,1994年。
導演婁燁,編劇婁燁,《蘇州河》。北京/德國:夢工作/伊聖電影製作有限公司,2000年。
導演婁燁,編劇婁燁,《紫蝴蝶》。北京/上海:夢工作/上海電影製片廳,2003年。
導演婁燁,編劇婁燁,梅峰,《頤和園》。北京/法國:夢工作,勞雷影業,梵太奇電影/羅森製片公司,2006年。
導演婁燁,編劇梅峰,《春風沉醉的夜晚》。北京/法國:夢工作/羅森電影公司,2009年。
導演婁燁,編劇婁燁,劉捷,《花》。北京/法國:夢工作/Why Not Productions,Les Films du Lendemain,ARTE France Cinema,2011年。
導演婁燁,編劇婁燁,梅峰,於帆,《浮城謎事》。北京/法國:夢想者電影/Les Films du Lendemain,2012年。
導演婁燁,編劇馬英力,《推拿》。陝西/北京:陝西文投﹙影視﹚銀海投資有限公司,陝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夢工作,明日電影公司,2014年。

(二)文學作品
William Shakespeare著、梁實秋譯,《仲夏夜之夢》。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
William Shakespeare著、楊世彭譯,《仲夏夜之夢》。臺北:貓頭鷹出版,2001年。
朱自清,《背影》。臺北:風雲時代,2011年。
李碧華,《逆插桃花》。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
周篤文、馬興榮主編,《全宋詞評注 第五卷》。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
邱瓊,《這一世,木已成舟》。臺北:雅書堂文化,2004年。
郁達夫著,常君實主編,《郁達夫自選文集 小說卷》。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郁達夫著,常君實主編,《郁達夫自選文集 散文卷》。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畢飛宇,《推拿》。臺北:九歌,2009年初版。
畢飛宇,《推拿》。臺北:九歌,2013年6月修訂新版。
劉捷,《花》。臺北:聯合文學,2012年。

二、專書
(一)電影理論
Christopher Kenworthy著,吳宗璘譯,《大師運鏡:解析100種電影拍攝技巧》。臺北市:創意市集,2012年。
David Bordwell﹐Kristin Thompson著,曾偉禎譯,《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臺北市:麥格羅希爾,1996年。
F.Vanoye﹐F. Frey﹐A. Leté著,劉俐譯,《電影》。臺北:中央圖書,2002年。
Jacques Aumont﹐Michel Marie著,吳珮慈譯,《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臺北:遠流,1996年。
Louis Giannetti著,焦雄屏譯,《認識電影》。臺北:遠流,2000年。
Robert Stam﹐Robert Burgoyne﹐Sandy Flitterman – Lewis著,張梨美譯,《電影符號學的新語彙》。臺北:遠流,1997年。
Robert Stam著,陳儒修、郭幼龍譯,《電影理論》。臺北:遠流,2012年二版。
Steven D.Katz著,井迎兆譯:《電影分鏡概論:從意念到影像》。臺北:五南,2003年。
井迎兆,《電影剪接美學——說的藝術》。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
古斯塔夫‧莫卡杜著,楊智婕譯,《鏡頭之後:電影攝影的張力、敘事與創意》。新北市:大家出版社,2012年。
梁明、李力著,《鏡頭在說話:電影造型語言分析》﹙插圖版﹚。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年。
劉立行,《當代電影理論與批評》。臺北:五南,2014年。
簡政珍,《電影閱讀美學》。臺北:書林,2006年。
魏時煜,《東西方電影》。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4年。

(二)中國電影
李正光,《碎片化的影像:第六代導演的審美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11月。
范志忠、吳鑫豐,《國際傳播語境下的中國電影》。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
格非、賈樟柯等著,《一個人的電影》。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10月。
陳犀禾,《華語電影:理論、歷史和美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
陸紹陽,《中國當代電影史:1977年以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程青松、黃鷗編,《我的攝影機不撒謊:生在1960–1970先鋒電影人檔案》。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0年。
歐陽江河編,《中國獨立電影:訪談錄》。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7年。
歷震林,《電影的轉身——中國電影的現代化運動及其文化闡釋》。上海:文匯出版社,2010年。
戴錦華,《霧中風景: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謝曉霞,《當代電影底層形象研究》。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聶偉,《華語電影與泛亞實踐》。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
聶偉,《電影批評:影像符碼與中國闡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0年。
聶偉主編,《第六代導演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年。

(三)其他
王瑾,《互文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宋安群主編,《宋詞三百首鑒賞辭典》。北京:知識出版社,2007年。
范銘如主編,蔡振念編著,《郁達夫》。臺北:三民,2006年。
高旭東,《五四文學與中國文學傳統》。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2000年。
張恩和,《郁達夫小說欣賞》。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
畢飛宇、張莉,《小說生活——畢飛宇、張莉對話錄》。臺北:九歌出版社,2015年。
許子東,《郁達夫新論》。廣西:浙江文藝出版社,1984年。
陳兆復,《中國畫研究》。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8年。
曾華鵬,《零餘者的嘆息:郁達夫》。臺北:文史哲,2001年。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2013年。
熱拉爾.熱奈特者,史忠義譯,《熱奈特論文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
蔣勳,《美的沉思——中國藝術思想芻論》。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三、學位論文
﹙一﹚中國
余哲峰,《都市、兩性、身體——城市語境下的婁燁電影研究》。杭州:杭州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吳金玲,《作者論視域下的婁燁電影解讀》。上海:復旦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李敏,《婁燁導演研究》。山西:山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李涵,《《蘇州河》敘事美學研究》。貴州:貴州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周坦,《論婁燁新世紀電影的後現代性》。湖南: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邱代東,《論婁燁對電影敘事的探索》。廣東:廣東技術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10年。
孫曉雯,《婁燁電影研究》。山東:曲阜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彭德華,《導演婁燁的創作特徵與美學探究》。陝西:河北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葛小青,《論婁燁的電影創作》。上海:復旦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趙軍芳,《中國第五代導演張藝謀和新生代導演婁燁片中的性別意識淺析》。陝西: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劉雲,《婁燁電影的心理現實主義探析》。成都:西南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鄭皖春,《婁燁都市電影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蘇杭,《後現代語境下的婁燁電影研究》。浙江:浙江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二﹚台灣
林柏勛,《中國電影的後現代性,以張元、婁燁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陳育晟,《婁燁電影研究:後社會主義中國倫理主體的追尋》。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陳昱安,《婁燁電影研究:中國現實題材電影的當代轉向》。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論文,2014年。

四、期刊文獻
(一)訪談資料
Norman Brock﹐Placidus Schelbert採訪記錄,〈《蘇州河》訪談錄〉,《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頁53-55。
世界電影雜誌採訪記錄,〈跨越世俗禁忌的愛 — 專訪《春風沉醉的夜晚》導演婁燁〉,《世界電影雜誌》2010年第502期,頁130-131。
谷浩宇、婁燁,〈人的風景 婁燁導演與策展人谷浩宇的對談〉,《電影欣賞》2014年第160-161期,頁135-142。
林盈志採訪記錄,〈畫框之外‧國境之內—訪婁燁〉,《電影欣賞》2008年3月,頁76-80。
紅魚採訪記錄,〈專訪婁燁 — 盲打誤撞的冒險〉,《電影世界》2014年第12期,頁37-39。
倪震採訪記錄,〈在追尋中感受創作〉,《當代電影》2003年第5期,頁7-9。
徐明瀚,〈孤離的之間—初探婁燁《花》的電影間差操作〉,《電影欣賞》2016年第1、2期,頁100-101。
張獻民,〈婁燁 自由的呈現〉,《當代藝術與投資》2010年第3期,頁43-58。
雪風採訪記錄,〈戛納最佳編劇‧梅峰專訪 這個時代是蒼白的〉,《電影世界》2010年第5期,頁40-41。
程青松、婁燁,〈婁燁:我的創作可以超越主流體制的存在〉,《青年電影手冊》2010年第3輯,頁83-101。
劉敏採訪紀錄,〈最佳編劇獎:梅峰(《春風沉醉的晚上》)婁燁:做你自己的主人〉,《電影世界》2009年第6期,頁37。
劉敏採訪記錄,〈花的困境就是我的困境 —《花》導演婁燁專訪〉,《電影世界》2011年第10期,頁84-85。
撰者名稱不詳,〈婁燁訪談〉,《電影評介》2001年第9期,頁20-21。
譚政,〈看見並碰觸黑暗——婁燁訪談〉,《電影藝術》2015年第1期,頁79-83。

(二)第六代導演
王森,〈論第六代電影的審美特徵〉,《電影評介》2007年第23期,頁1-2。
北京電影學院「八五」級全體畢業生,〈中國電影的後「黃土地」現象—關於一次中國電影的談話〉,《上海藝術家》,1993第4期,頁24-25。
段錕、代晨光,〈關注城市邊緣人的生存狀態—試論中國第六代導演的現實主義風格〉,《大眾文藝》2010年第23期,頁215。
郝建,〈第六代﹙上﹚命名式中的死亡與夾縫中的話語生命〉,《電影欣賞》2008年3月,頁54-65。
張頤武,〈第六代導演:「狀態」的想像〉,《1996台北金馬影展華語影片觀摩展專題特刊》1996年,頁92-99。
韓小磊,〈對第五代的文化突圍--後五代的個人電影現象〉,《電影藝術》1995年第2期,頁58-63。

(三)電影評論
王一川,〈紫蝴蝶飛向何方?〉,《當代電影》2003年第5期,頁25-27。
王真、鄒京耀,〈攝影師曾劍:反傳統的影像探索〉,《電影欣賞》2015年第1期,頁140-145。
王會,〈在同一所城市中雕刻童話〉,《安徽文學》2008年第10期,頁113-114。
吳宏亮,〈在場的「缺席」——析婁燁電影中的母親形象〉,《語文學刊》2014年第11期,頁78-79。
李慧子,〈婁燁的「電影作者」標識〉,《山東藝術學院學報》2013年第6期,頁97-100。
林志明,〈六四的超長終曲:《頤和園》〉,《電影欣賞》2008年第2期,頁81-82。
屈義植,〈淺析婁燁電影〉,《青春歲月》2011年第10期,頁65。
徐明翰,〈春風如何沉醉於黑夜?婁燁的雜亂美學與無軌敘事〉,《電影欣賞》2010年第145期,頁64-67。
婁燁,〈我們的周末——關於影片《周末情人》〉,《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5年第1期,頁183-187。
張慧瑜,〈婁燁的影像「謎事」〉,《南風窗》2012年第24期,頁92-94。
陶鍵,〈婁燁:紀實影像中的都市靈魂〉,《電影評介》2010年第2期,頁6-8。
逯俊寧、願瑜,〈廢墟中的尋覓—《蘇州河》的獨特魅力〉,《電影文學》2012年第23期,頁88-89。
黃式憲等,〈《月蝕》 — 觸發中國電影尖銳話題的新銳之作〉,《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頁29-36。
楊詩涵,〈婁燁電影——文學與繪畫的邂逅〉,《典藏今藝術》2014年第263期,頁146-147。
鄭堅,〈小資的精神畛域與影像敘事——關於《蘇州河》〉,《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頁79-83。
韓志鵬,〈用身體與世界對話 — 婁燁電影分析〉,《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2年第11期,頁42-46。

(四)文學評論
王志芳,〈生命的阻隔與局限——論畢飛宇《推拿》中的「看」〉,《呂梁學院學報》2012年第5期,頁10-13。
王志芳,〈先鋒的內潛與傳統的復歸——畢飛宇《推拿》的意義〉,《時代文學》2012年第11期,頁221-224。
李敬澤,〈畢飛宇的聲音〉,《文訊》2010年4月,頁42-45。
胡君,〈超越生命局限,回歸藝術節制——畢飛宇《推拿》的內涵及美學風格〉,《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6月,頁13-16。
徐志蔓,〈直面現實人生,確認生命存在——讀畢飛宇《推拿》〉,《安徽文學》2014年第2期,頁30-31。
耿雪芹,〈空間敘述與《推拿》的「推拿」藝術〉,《當代小說》2010年第1期,頁62-63。
張莉,〈理解力比想像力更重要——對話《推拿》〉,《當代作家評論》2009年第2期,頁27-36。
莊宜文,〈百年傳奇的現代演繹——〈金鎖記〉小說改寫與影劇改編的跨文本性〉,《台灣文學學報》2006年第9期,頁181-212。
陳淑娟,〈暗黑中的裸裎——讀畢飛宇《推拿》〉,《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010年5月,頁59-61。
畢飛宇,〈《推拿》的一點題外話〉,《當代作家評論》2009年第2期,頁24-26。
畢飛宇、張莉,〈人與人之間的溫度在降低——畢飛宇訪談錄〉,《文化縱橫》2010年第1期,頁76-82。
黃麗群,〈吃天風的人——專訪畢飛宇〉,《文訊》2010年4月,頁35-41。

五、報紙
沈禕,〈婁燁:電影是黑暗裡的一道光〉,《東方早報》第B3版,2013年3月20日。
肖揚,〈婁燁:在黑暗裡他們是看得見的人〉,《北京青年報》第B7版﹙文娛新聞﹚,2014年2月10日。
時代周報,〈婁燁:不要害怕電影〉,《時代周報》第25期﹙文化﹚,2009年7月15日。
婁燁、張莉,〈沒有櫻桃的蛋糕是不漂亮的〉,《北京青年報》第B13版﹙聚光燈﹚,2014年12月2日。
曹語凡,〈「花」在威尼斯:婁燁的救贖〉,《時代周報》第146期﹙文化﹚,2011年9月8日。
塗翔文,〈推拿:華語電影的夢幻逸品〉,《聯合報》第C4版﹙星Blog﹚,2015年1月23日。
駱俊澎,〈婁燁:這五年我是最愉快的流放者〉,《東方早報》第B1版﹙文化﹚,2011年9月1日。

六、網路資料
Cannes Festival Press﹙2009﹚,〈SPRING FEVER〉, Cannes Festival Press Kit,2009,http://www.festival-cannes.fr/assets/Image/Direct/029699.pdf(2015.1.16上網)
丁楊採訪紀錄﹙2008﹚,〈畢飛宇:不涉及人性就無法寫盲人〉,中華讀書報,2008.10.22,http://www.gmw.cn/01ds/2008-10/22/content_851420.htm(2015.1.16上網)
大紀元編輯﹙2008﹚,〈地下導演婁燁《蘇州河》《頤和園》均遭禁演〉,大紀元,2008.7.16,http://www.epochtimes.com/gb/8/7/16/n2193270.htm(2015.1.16上網)
小路採訪紀錄﹙2014﹚,〈畢飛宇:假如我是婁燁我不會拍《推拿》〉,北京青年報,2014.11.25,http://youth.ynet.com/3.1/1411/25/9617439.html(2015.1.16上網)
王奇婷採訪記錄﹙2012﹚,〈專訪婁燁:現在我往往會退後一步〉,外灘畫報,2012.5.31,http://www.bundpic.com/2012/05/18598.shtml(2014.9.11上網)
朱琳﹙2014﹚,〈〔剪輯手記〕《推拿》剪輯心得:剪輯台上永遠存在的可能性〉,影視工業網,2014.11.27,http://107cine.com/stream/57235/(2014.11.28上網)
朱燕霞採訪紀錄﹙2014﹚,〈《推拿》婁燁:用看得見感知看不見〉,新浪娛樂,2014.11.24,http://ent.sina.com.cn/m/c/2014-11-24/doc-icesifvw8253480.shtml(2014.11.28上網)
吳老拍採訪紀錄﹙2015﹚,〈愛情的美好與殘酷——專訪《推拿》導演婁燁〉,天下雜誌,2015.2.2,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04/article/2349(2015.4.23上網)
李宏宇採訪紀錄﹙2009﹚,〈婁燁:曲線勞動繼續表達〉,南方周末,2009.5.20,http://www.infzm.com/content/28673(2015.1.16上網)
李俊採訪紀錄﹙2011﹚,〈專訪婁燁:性是自然世界無法割捨的一部分〉,外灘畫報,2011.9.8,http://www.bundpic.com/2011/09/15813.shtml(2014.9.11上網)
李超採訪紀錄﹙2014﹚,〈婁燁:中國電影是觀眾的輝煌 不是電影人的輝煌〉,1905電影網,2014.12.1,http://www.1905.com/news/20141201/827747.shtml(2015.1.16上網)
杜晉華採訪紀錄﹙2012﹚,〈劉捷 裸花怒放〉,ChinaFace,2012.2.11,http://www.chinaface.com/327115/11202111939812(2015.1.16上網)
沈寅採訪紀錄﹙2014﹚,〈專訪導演婁燁:和100個版本的《推拿》談戀愛〉,外灘畫報,2014.12.1,http://www.bundpic.com/2014/12/56894.shtml(2015.1.16上網)
波米採寫、魔糖編導﹙2014﹚,〈婁燁:可以接受《推拿》現在的刪減結果〉,鳳凰網,2014.11.27,http://ent.ifeng.com/idolnews/daxierenwu/special/dxrw016/(2015.1.16上網)
姜薇採訪紀錄﹙2003﹚,〈電影《紫蝴蝶》戛納首映 兩成觀眾退場〉,大紀元,2003.5.24,http://www.epochtimes.com/gb/3/5/24/n317908.htm(2015.1.16上網)
洪健倫、徐明瀚採訪﹙2015﹚,〈看見盲人眼底的無光世界 專訪《推拿》導演婁燁〉,放映週報,2015.1.7,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548(2015.1.16上網)
看著月亮離開﹙2009﹚,〈看我如何收拾賤男和小三〉,天涯論壇,2009.11.11,http://www.tieku001.com/237199/1.html(2014.9.11上網)
風易採訪紀錄﹙2014﹚,〈“我就是電影的散客”獨家專訪《推拿》導演婁燁&攝影曾劍〉,Mtime時光網,2014.12.1,http://news.mtime.com/2014/11/30/1534637all.html(2015.4.23上網)
孫冉﹙2009﹚,〈婁燁:假如明天解禁我〉,中國新聞週刊,2009.6.29,http://magazine.sina.com/bg/chinanewsweek/2009022/2009-06-29/ba73068.html(2015.1.16上網)
家明﹙2010﹚,〈還念著,那春風沉醉的晚上〉,新浪部落,2010.10.10,http://blog.sina.com.tw/springfever/article.php?pbgid=101174&entryid=615906(2015.1.16上網)
袁晉採訪紀錄﹙2006﹚,〈《頤和園》亮相戛納 婁燁:我是“限制級導演”〉,新浪娛樂,2006.5.19,http://ent.sina.com.cn/m/c/2006-05-19/02251086310.html(2014.11.28上網)
馬英力﹙2014﹚,〈〔編劇手記〕《推拿》編劇馬英力分享:從小說到電影的創作過程〉,影視工業網,2014.4.9,http://107cine.com/stream/32703/(2014.11.28上網)
婁燁﹙2014﹚,〈關於推拿—導演的話〉,導演婁燁的微博,2014.2.10,http://tw.weibo.com/2680297253/3676471278889211(2014.9.11上網)
婁燁、聞天祥﹙2013﹚,〈大師講堂-婁燁《頤和園》〉,金馬影展,2013.12.2,http://ghpress.pixnet.net/blog/post/168563448(2014.9.11上網)
崔衛平﹙2008﹚,〈少數派婁燁〉,電影資料館,2008.10.1,http://blog.yam.com/fa88/article/17533603(2014.11.28上網)
張士達﹙2009﹚,〈婁燁舞《春風》 大膽碰觸同志情〉,中時電子報,2009.5.17,http://gsrat.net/news/newsclipDetail.php?ncdata_id=6581(2015.1.16上網)
張英採訪紀錄﹙2009﹚,〈畢飛宇:我們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盲區裡〉,南方周末,2009.5.6,http://www.infzm.com/content/27946(2015.1.16上網)
現象網採訪紀錄﹙2009﹚,〈婁燁漫談《春風沉醉的晚上》〉,現象網,2011.9.5,http://blog.artron.net/space-166544-do-blog-id-281756.html(2015.1.16上網)
陳虹伶採訪記錄﹙2014﹚,〈0704婁燁媒體茶敘〉,台北電影節,2014.7.7,http://taipeiff2014.pixnet.net/blog/post/153152127(2014.9.11上網)
陳曉黎﹙2003﹚,〈婁燁解疑:《紫蝴蝶》為何這樣拍〉,東方娛樂,2003.7.23,http://finance.eastday.com/epublish/gb/paper190/6/class019000028/hwz1206852.htm(2015.1.16上網)
傅小平採訪﹙2014﹚,〈畢飛宇:書房裡的時空關係令人迷醉〉,傅小平在海上的博客,2014.11.27,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a487e10102vctd.html(2015.1.16上網)
提拉米蘇採訪紀錄﹙2011﹚,〈婁燁談《花》很動情:籌劃新片「死嗑」審查局〉,Mtime時光網,2011.9.3,http://news.mtime.com/2011/09/03/1469400.html(2015.1.16上網)
曾劍﹙2014﹚,〈〔攝影手記〕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銀熊獎《推拿》婁燁導演:攝影師曾劍分享創作心得〉,影視工業網,2014.3.6,http://107cine.com/stream/31193/(2014.11.28上網)
曾劍、大峰傳媒﹙2015﹚,〈與演員共舞,走進《推拿》《萬物生長》攝影師曾劍的攝影創作故事〉,新片場,2015.4.13,http://www.xinpianchang.com/e1890(2015.4.23上網)
焦雄屏﹙2003﹚,〈《紫蝴蝶》的Double母題〉,網易娛樂,2003.5.26,http://ent.163.com/edit/030526/030526_168155.html(2015.1.16上網)
黃怡玫(2007﹚,〈《頤和園》大揭秘專訪中國導演婁燁〉,放映週報,2007.7.12,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141(2014.9.11上網)
黃錚、富康﹙2014﹚,〈〔聲音手記〕《推拿》聲音設計訪談:失明世界的細膩聽覺體驗〉,影視工業網,2014.11.23,http://107cine.com/stream/57033/(2014.11.28上網)
楊帆採訪紀錄﹙2008﹚,〈竟報專訪畢飛宇:給盲人免於恐懼的自由世界〉,竟報,2008.10.13,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b596bf0100b8uv.html(2015.1.16上網)
楊城採訪記錄﹙2014﹚,〈《大眾電影》婁燁專訪:時代造就的挑戰者〉,網易娛樂,2014.3.21,http://ent.163.com/14/0321/11/9NS06FTJ000300B1.html(2014.9.11上網)
楊曄採訪紀錄﹙2012﹚,〈“像花兒一樣盛開”——與女作家劉捷面對面〉,巴黎文娛新聞網,2012.11.8,http://www.paris818.com/article-838-1.html(2015.1.16上網)
趙靜採訪紀錄﹙2009﹚,〈婁燁:拍片不要演員化妝 下部電影是法語片〉,新浪娛樂,2009.5.15,http://ent.sina.com.cn/m/2009-05-15/21452522074_2.shtml(2015.1.16上網)
趙靜採訪紀錄﹙2011﹚,〈對話《花》編劇劉捷:婁燁的電影是一種挑戰〉,新浪娛樂,2011.9.4,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film/sinacn/20110904/00442740692.html(2015.4.23上網)
劉敏採訪紀錄﹙2011﹚,〈對話《花》女主演任潔:為拍片第一次去北京〉,新浪娛樂,2011.9.3,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film/sinacn/20110903/20302740446.html(2015.1.16上網)
韓蓓﹙2003﹚,〈《紫蝴蝶》激情戲觀眾笑場 章子怡俏臉變色〉,新浪娛樂,2003.7.21,http://ent.sina.com.cn/2003-07-21/0809173757.html(2015.1.16上網)
藍祖蔚﹙2015﹚,〈推拿:黑暗中欲望流動〉,藍色電影夢,2015.1.27,http://4bluestones.biz/mtblog/2015/01/post-2946.html(2015.4.23上網)
魏頔採訪紀錄﹙2014﹚,〈對話婁燁:《推拿》是靠忌諱建立起來的〉,新浪娛樂,2014.11.24,http://ent.sina.com.cn/m/c/2014-11-24/19214246032.shtml(2014.11.28上網)
蘇向東採訪紀錄﹙2011﹚,〈婁燁:現在我的頭銜就是導演〉,中國網,2011.9.5,http://big5.china.com.cn/gate/big5/cul.china.com.cn/renwu/2011-09/05/content_4458673.htm(2015.1.16上網)
指導教授 莊宜文 審核日期 2016-8-2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