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175602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62 、訪客IP:3.145.92.99
姓名 范瑞嬋(Jui-chan Fa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論文名稱 客庄農村生態社區協力網絡之建構 客庄農村生態社區協力網絡之建構 客庄農村生態社區協力網絡之建構 客庄農村生態社區協力網絡之建構 客庄農村生態社區協力網絡之建構 客庄農村生態社區協力網絡之建構 客庄農村生態社區協力網絡之建構
(Cooperative Network Construction of Hakka Rural Eco-Community: Empirical Study of Luliaokeng of Hsinchu County)
相關論文
★ 陸生來台就學之內容分析-以自由時報、聯合報、大紀元及台灣立報四電子報為例★ 我國國立大學合併政策之內容分析
★ 客家特色產業發展之回應性評估★ 休閒生態園區體驗行銷之研究—以新竹老頭擺客家美食休閒生態園區為例
★ 屏東六堆地區邱氏家族變遷之研究:政治菁英觀點★ 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
★ 客家社團成員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觀點★ 紫金礦業與上杭縣之發展
★ 新北市客家文創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 泰國客家女性與客家文化推動之研究: 以泰國客家之音啟芳論壇為例
★ 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產業推動之研究-以桃園蓮花季為例★ 文化創意產業網站品質評估之研究
★ 文化創意產業感性行銷之研究-以苗栗三義木雕為例★ 桃園縣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研究
★ 南桃園國小客家新移民子女教育之研究--多元文化教育與文化再製理論★ 兩蔣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兼論其對客家文化園區的啟示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鹿寮坑為一典型客家農村,村內95%以上為客家人口,目前仍保有傳統的客家伯公、石爺石娘信仰及傳承先民駁坎、燒炭等客家文化,再加上鹿寮坑水系打造豐富的自然生態及極具客家元素的地名「窩」等特質,促成鹿寮坑以「客家生態社區」作為社區發展目標。因此,本研究首先以Kretzmann與McKnight資產為基礎的社區發展模式,檢視個案鹿寮坑所具備的資源,其次以社會網絡分析法探究鹿寮坑具備社會資本類型,再者以Ansell與Gash協力模式探討鹿寮坑生態協力網絡運作情形。
研究結果發現,鹿寮坑具有豐富的社區資產,包含社會資本、財務資本、政治資本、人力資本、環境資本、文化資本、有形資本,經由社區活動安排,建立由社區居民、公私部門及學者專家組成的協力網絡共同設計節慶活動,不但將社區資產轉為經濟資本活絡在地經濟,也經由協力運作模式展現出公民社會精神,建立利益公共化行為創造社區福祉,發展出以文化節慶為基底,實踐保護環境的行動力,以落實客庄農村生態社區的目標。此外,鹿寮坑具備豐厚的社會資本,尤其內聚型資本與強連帶的發展,促使鹿寮坑仰賴領導人的帶領,而鹿寮坑主要領導人以社區發展協會及村長為主,因此,領導者其生態環境認知行為連帶影響生態社區的發展,如何在重視生態與經濟生活取得平衡點,是社區永續的發展關鍵。
摘要(英) Luliaokeng is a classical Hakka village, with over than 95% Hakka population, and still keeps the traditional belief of Grand Uncle, Stone God and Stone Goddess, and inherited of the Hakka cultures of embankment and making charcoal. Besides, the Luliaokeng river system creates the enriched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akka-featured geographical name as “Wo”, making “Hakka Eco-Community” become the development goal of Luliaokeng. Therefore, this study begins with the capital-based community-developing mode of Kretzmann and McKnight, examining the resources of Luliaokeng individually. Secondly, using the social-network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type of social capitals of Luliaokeng, and discuss the Luliaokeng eco-cooperation network operation by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of Ansell and Gash.
The result has shown that Luliaokeng has rich community capitals, including the social capitals, financial capitals, political capitals, human resource capitals, environmental capitals, cultural capitals, and material capitals. By the arrangement of community activity, build the collaborative network of community residents, public and private departments and experts, and design the festivals and activities together. Not only turning the community capitals into economic capitals and promoted local economy, but also showing the spirit of civic society. Publicize benefits and create the welfare of community; developing the ability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based on cultural festivals, thu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Hakka rural eco-community. Furthermore, Luliaokeng has rich social capitals, especially the bonding social capital and strong-tie development; it has made the Luliaokeng to rely on the leadership of leader. And the main leaders of Luliaokeng are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and the village head. Therefore, the cognitive behavior toward environment of the leader would have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community. To make the balance between emphasizing eco-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life will be the key to sustainable community development.
關鍵字(中) ★ 客庄農村
★ 生態社區
★ 協力網絡
★ 鹿寮坑
關鍵字(英) ★ Hakka rural village
★ eco-community
★ cooperative network
★ Luliaokeng
論文目次 目 次
摘 要 I
Summary II
誌 謝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
第四節 相關文獻檢閱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生態社區 13
第二節 政府政策 18
第三節 社區資產與協力網絡 30
第四節 研究架構 42
第三章 個案探討 45
第一節 自然環境與歷史概述 45
第二節 社區資產 49
第三節 社區發展歷程 60
第四章 協力網絡分析 71
第一節 社會網絡分析 71
第二節 協力模式的初始狀態分析 94
第三節 協力模式的過程分析 104
第四節 協力模式的結果分析 12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3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42
參考文獻 147
附錄一 協力網絡建構之社會網絡問卷 155
附錄二 協力網絡深度訪談題綱 158
附錄三 華龍村各鄰伯公廟一覽表 159
附錄四 華龍村各鄰「窩」統計一覽表 161
附錄五 鹿寮坑相關相片 163

?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丁東紅(2004)。社會資本的啟示。學習時報,236。
王淑俐(1994)。有話好說─邁向圓融的人際溝通。台北:南宏。
王本壯(2005)。公眾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相關計畫執行之行動研究—以苗栗縣推動社區規劃師運作模式為例。公共行政學報,17:1-35。
王中天(2003)。社會資本概念:概念、源起、現況。問題與研究,42(5),139-163。
王君竹(2008)。新竹縣芎林鄉華龍社區營造之人地關係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1998)。社區營造與社區學習。台北:師大書苑。
內政部(2004)。第三屆魅力城鄉大獎全國優良城鄉風貌評選活動簡介。台北市:內政部。
王之佳、柯金良(譯)(1992)。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著)。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The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台北市:台灣地球日。
甘炳光(2011)。新建城區社區發展的實踐與創新。社區發展季刊,135:399-409。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0)。最小的無限大。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2004年文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3)。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11)。99年至100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
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行政院農委會(2011)。推動農村再生手冊。南投市:水保局。
江明修(2002)。非營利管理。台北:智勝文化。
江明修、陳欽春(2005)。充實社會資本之研究。新世紀第二期國家計畫研擬,專題研
究系列III:社會法政篇,(頁177-252)。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江大樹、張力亞(2008)。社區營造中組織信任的機制建構:以桃米生態村為例。東吳政治學報,26(1),187-140。
江金波(2004)。客地風物─粵東北客家文化生態系統研究。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汪明生、馬群傑(1998)。地方經濟發展與地區行銷-以高雄為例。台灣土地金融季刊,35(3):97-110。
朱堅章、范珍輝等(1988)。社會科學概論(上)。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李長晏(2013)。從協力治理觀點探析公共閒置空間之活化策略。研習論壇月刊,153,12-24。
李永展(1995)。環境態度與環保意識。台北市:胡適圖書。
李永展(2003)。生態社區如何可能?桃園:桃園縣永續發展願景國際研討會議程。
李聲吼、盧禹璁、謝振裕、林羿君(2010)。高雄市社區發展實務工作者永續經營能力探討。高雄市政府。
李宜穎、蔡玲瓏(2010)。客家節慶活動行銷模式研究—以「六堆嘉年華」為例。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研討會。
李麗日(1999)。論學校與社區的結合以「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之角度觀之。社會科教育研究,4,183-203。
吳珮菱(2013)。公私協力參與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之研究 -以桃園縣龍潭鄉水田老屋客庄研究調查計畫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吳英明(1996)。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公私部門聯合開發與都市發展。高雄:復文。
吳學明(1998)。頭前溪中上游開墾墾史暨史料彙編。新竹縣: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呂良銘(2001)。綠鎮、生態城市規劃-以礁溪地區為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杜立偉(2012)。清代芎林地區漢人社會的建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官武德(2013)。客家地區農村年輕力量之研究─以新竹縣北埔鄉南埔村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邱盈滋(2012)。區域發展對客家聚落之影響─以新竹縣芎林鄉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林奠鴻(2010)。社區動員的內涵與技巧。宜蘭縣社區營造中心。
林尤麗(2005)。台北市芝山岩生態社區形構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會承(1995)。台灣傳統建築手冊。臺北市:藝術家出版。
林會承(1996)。由社區的本質看社區總體營造。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發展研討會議實錄。台北東吳大學發展處,58-69。
林吉郎(2007)。邁向永續社區發展的地方治理模式以竹山鎮大安社區為例。研習論壇,74,32-44。
林信廷、莊俐昕、劉素珍、黃源協(2012)。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關聯性之研究。臺灣社會福利學刊,10-2,161-210。
林白川、林學源合輯(1987)。樹杞林志。台銀文叢。台北市:大通書局。
林振春(1999)。社區營造的教育策略。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香港青年協會(2002)。社會資本之網絡聯繫、信任及互惠狀況的研究。香港:香港青年協會。
南埔村社區發展協會(2011)。新竹縣南埔社區農村再生計畫。新竹縣:南埔社區發展協會。
洪芷如(2010)。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回顧與發展整理。文建會電子報,5。
洪嘉欣(2005)。區發展協會功能與問題探討-以新竹市為例。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倪進誠、林冠慧、張長義(2004)。生態社區之理念探究與城鄉新風貌的架構初擬。環境與世界,10,1-22。
范明煥(2003)。歷史、地理與族群竹東地區舊地名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仁修(2002)。荒野有歌。台北:遠流出版社。
郭銀漢(1995)。祭祀圈與社區意識。社會福利,118,124-130。
郭瑞坤(2012)。農村再生之核心價值與農村社區營造。台灣建築學會,65,10-13。
莊翰華、賴秋華(2011)。農村再生條例的永續發展向度研究。農業推廣文彙,56,59-74。
莊興惠(2004)。芎林鄉誌。新竹縣:芎林鄉公所。
莊興惠(1999)。認識芎林─宗教寺廟篇傳統地名篇珍貴老樹篇。新竹縣史蹟研究小組。
張智欽(2008)。宜蘭的共同未來─社造‧生活‧永續。「96年度宜蘭縣社區營造中心」社造論壇。
張玉雲(2007)。地方節慶活動行銷策略--臺北縣平溪天燈節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張力亞(2006)。社區營造網絡治理中信任機制建構之研究─以桃米生態村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張春興(1996)。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陳景霖(2008)。公私協力夥伴關係之治理模式—以花蓮縣豐田社區總體營造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瓔汝(2006)。桃米生態村永續發展策略之研究。亞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嬿竹(2007)。生態社區形塑歷程權益關係人分析─桃園縣龍潭鄉三林社區之個案。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思全(2002)。綠村共生生態的集村規劃-以新竹縣竹北市、芎林鄉為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定銘(2010)。客家社區治理。載於江明修(主編)客家政治與經濟(頁101-134)。台北市:智勝。
陳定銘(2011)。南桃園客家社區發展協會組織型態與網絡互動之研究。客家公共事務學報,4,39-64。
陳定銘、陳樺潔、游靖宇(2012)。政府與客家社團協力指標知悉探。行政濟政策學報,54,41-82。
陳定銘(2012)。客家社會企業與社會網絡分析。台北市:智勝。
陳敦源、張世杰(2010)。公私協力夥伴關係的弔詭。文官制度季刊,2(3),17 -71。
陳恆鈞(2008)。協力治理模式初探。T&D飛訊,69,1-16。
陳恆鈞(2009)。協力網絡治理之優點與罩門。研習論壇精選,165-190。
陳恆鈞、林家慧(2012)。社會資本與社區安全推動之關聯性—以台北市內湖安全社區為例。臺灣民主季刊,9(2),167-218。
陳韋良、王鐘慶、林易申、周稚傑、高東緯、羅慶徽(2010)。以資產為本的社區發展策略─社區醫學訓練與社區資源整合應用新思維。醫學教育,14(1),66-71。
陳芳惠(1984)。村落地理學。臺北:五南。
陳其南(1996)。社區營造與文化建設。理論與政策,38,109-116。
陳板(2002)。落地生根新故鄉—台灣客家社區運動。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全球客家文化會議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華龍社區發展協會(2012)。新竹縣華龍社區農村再生計畫。新竹縣:華龍社區發展協會。
黃光雄、簡茂發(1991)。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師大書院。
黃世輝(1996)。從日本看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發展與方法。收錄於翁徐得、宮崎 清(主編),「人心之華」--日本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與實例。台灣南投線: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
黃武忠(2001)。社區總體營造之理念與實務。行政院社區總體營造規劃師研習手,台北市: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
黃源協(2009)。社區工作的新取向─社區能力與社區資產。台北市:內政部。
黃源協(2009)。區資產與網絡建構-兼論社區工作者在網絡建構中的角色。社區發展季刊,126:136-150。
黃源協、莊俐昕、劉素珍、林信廷(2012)。社區特性與社區社會資本之研究。臺大社工學刊,25, 209 -254。
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黃克先、黃惠茹(譯)(2008)。David Halpern(著)。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台北市:巨流圖書。
黃順意(2005)。客家文化產業行銷之研究─以客家桐花祭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黃文彥(2006)。合作與參與:社區發展的困境與策略社區發展季刊,115,408-418。
黃玉振(2012)。從「牽成客家‧繁榮客庄」到「榮耀客家‧藏富客庄」─客家委員會的施政願景與方向。研考雙月刊,36(2),146-150。
彭國棟(2006)。永續發展與生態社區。自然保育季刊,53,5-19。
曾冠球(2011)。協力治理觀點下公共管理者的挑戰與能力建立。文官制度季刊,3(1), 27-52。
曾旭正(2006)。台灣的社區營造。台北:遠足文化。
楊惠玲(2010)。以社會網絡觀點分析社區組織推動觀光發展之影響。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新竹縣政府(2006)。新竹縣農地資源空間規劃書。新竹縣政府。
新竹縣文化局(2013)。新竹縣縣定古蹟「芎林鍾屋夥房」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新竹縣文化局。
榮泰生(2013)。UCINET在社會網絡分析(SNA)之應用。台北:五南。
廖俊松(2004)。社區營造與社區參與:金鈴園與邵社的觀察與學習。社區發展季刊,107,133-145。
廖俊松(2007)。從網絡治理觀點觀察重建區社區總體營造計畫之執行。政策研究學報,7,35-64。
廖洲棚、魏國彥(2012)。從協力治理觀點剖析台北市1999市民熱線的營運與管理。T&D飛訊,150,1-26。
趙善如、王仕圖、張麗珠、陳婕誼、湯于萱、龔家琳(2013)。在稀少中看見豐富-澎湖望安鄉社區資產之探究。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3-2,25-6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94)。臺灣私法物權編(上)。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劉軍(2009)。整體網分析講義。上海:格致出版。
潘淑滿(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劉真如(譯)(2002)。Peter F. Drucker(著)下一個社會(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Beyond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台北市:商周出版。
蔡必焜、陳美芬(2011)。社區資本運用之研究-三個農村社區發展經驗之比較。社區發展季刊,135,336-353。
蕭崑杉(2008)。未來鄉村的論述。農業推廣文彙,53,207-212。
蕭崑杉(2011)。綠色生活圈與農村再生。農業推廣文彙,56,261-266。
盧思岳(2006)。社區營造研習教材—心訣要義篇。台北:內政部。
魏婉如(2013)。當社造碰上永續─台灣鄉村社區邁向生態社區的挑戰。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鍾仁賜(2011)。「有機農產品消費者教育講座」紀實一甚麼是有機農業?為什麼要有機農業?。台大農業推廣通訊,89,5-6。
戴炎輝整理(1987)。淡新檔案。臺北市:大通書局。
顏建賢、曾宇良(2012)。結合地方休閒產業共創節慶活動價值之研究─以三義鄉客家桐花祭為例。鄉村旅遊,5(2),15-30。
貳、英文部分
Ansell, C., & Gash, A. (2007).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8(4),543-571.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Supplement),S95-S120.
Fellin, P. (1987). The community and the social worker. Itasca, IL: F. E. Peacock.
Green, G.. P., & Haines, A. (2008). Asset building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Los Angeles,CA:Sage.
Gittell, R., & Vidal,A. (1998). Community organizing: Building social capital as a development strategy. Thousand Oaks CA: Sage.
Huxham, C. (1996). Collaboration andCollaborative advantage. In C. Huxham (ed.),Creating collaborative advantage. (pp.1-18).London : Sage.
Murdoch, J. (2000). Networks – a new paradigm of rur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6, 407-419.
Kretzmann, J. & McKnight, J. (1993). Building communities from the inside out: A path toward finding and mobilizing a community assets. Evanston, IL: Center for Urban Affairs and Policy Research,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utnam, R. D. (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指導教授 陳定銘(Ting-min Chen) 審核日期 2014-6-2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