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27570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53 、訪客IP:18.224.66.175
姓名 張雅愛(Ya-ai Ch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桃園市客家社團網絡參與之研究
(A study on Taoyuan City Hakka Associations Network Participation)
相關論文
★ 客家特色產業發展之回應性評估★ 休閒生態園區體驗行銷之研究—以新竹老頭擺客家美食休閒生態園區為例
★ 屏東六堆地區邱氏家族變遷之研究:政治菁英觀點★ 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
★ 客家社團成員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觀點★ 紫金礦業與上杭縣之發展
★ 新北市客家文創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 泰國客家女性與客家文化推動之研究: 以泰國客家之音啟芳論壇為例
★ 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產業推動之研究-以桃園蓮花季為例★ 文化創意產業網站品質評估之研究
★ 文化創意產業感性行銷之研究-以苗栗三義木雕為例★ 桃園縣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研究
★ 南桃園國小客家新移民子女教育之研究--多元文化教育與文化再製理論★ 兩蔣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兼論其對客家文化園區的啟示
★ 桃園縣國民小學實施客語教學執行成效之研究-以學校支持系統觀點★ 寶島客家電台志工人力資源發展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隨著臺灣時空背景的變遷,客家社團服務的面向以及蘊含的社會資本不僅不同於以往也愈趨多元,故本研究首先採用社會網絡分析法,探析桃園市客家社團不同面向的網絡參與情形,再透過深度訪談法,了解公部門、學者專家以及社團重要幹部對於桃園市客家社團的發展與互動連結情形的看法。目的在探究桃園市客家社團網絡參與的運作與發展,並探索社會資本議題與客家社團互動、發展的關聯性,觀察客家社團間的網絡連結。
研究結果發現,不同的客家社團類型蘊含的社會資本也有差別。桃園市客家社團網絡參與較為疏遠,公部門為網絡中心人物,和各社團連結最多,客家社團較仰賴政府的補助,好處是可因此引進資源,讓社團運作更加順利,但只靠連結型社會資本是無法對社團長期發展產生多大的助益,因為隨之而來負面的影響會讓部分社團容易養成依賴政府的習慣,失去自主、自助、自力的能力。桃園市不少客家社團缺乏專業人才與經費不足,當社團能力不足時,網絡連結會發生斷裂,中斷社會資本的累積。客家社團發展、社會資本的累積與社團網絡參與互為表裡,相輔相成,社會資本成為社團網絡聯繫的橋梁,關係也因而建立,網絡聯結愈多,社團取得訊息與資源的管道更多元,擁有更豐富的社會資本。
摘要(英) With Taiwan’s constantly changing background, the aspects and the social capital for the Hakka community service not only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but also increasingly diverse. Therefore, us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his study aims to discuss different aspects of social capital of Hakka community in Taoyuan City.  This interview hopes to find out the understanding among the public sector, academics, experts and comm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dres and interactive links circumstances for Taoyuan City Hakka community. The pro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akka community in Taoyuan network participation and to explore social capital issues interact with the Hakka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observational network link between the Hakka community
 Our study found that the Hakka community network to participate in Taoyuan City have weak communication. The public sector is a central figure in the network, and links up to each community. Thus, Hakka communities rely on government for introducing resources to communities for more smooth operations. But it alone cannot help a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because the negative effects easily make some communities dependent on the government and end up with the habit of losing autonomy, self-help, as well as the ability to self-reliant. Many Hakka communities in Taoyuan City lack of professionals and often run short of funds. For the ineffective communities, the network link will be broken, and will interrupt the accumulation of social capital. Hakka community development, social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the community network participation are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and mutually reinforcing one another. The social capital works as a bridge for networking communities, and thus the relationships are established. The more the network links, the more the community gain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s and increase abundant social capital as well.
關鍵字(中) ★ 客家社團
★ 網絡參與
★ 社會資本
★ 社會網絡分析
關鍵字(英) ★ Hakka communities
★ networks participation
★ social capital
★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V
Abstract III
謝辭 IV
目次 V
圖次 VII
表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相關文獻檢閱 7
第二節 客家社團參與型態 18
第三節 社會資本與社會網絡 24
第四節 社會資本與客家社團參與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3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7
第一節 桃園市客家社團背景分析 59
第二節 桃園市客家社團參與網絡分析 74
第三節 桃園市客家社團發展困境、期許與展望 9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3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2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26
參考文獻 131
附錄 141
附錄一 桃園市客家社團 141
附錄二 相關文獻一覽表 145
附錄三 桃園市客家社團社會網絡問卷 151
附錄四 桃園市公部門訪談題綱 154
附錄五 學者專家訪談題綱 155
附錄六 桃園市客家社團訪談題綱 156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中天(2003)。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概念、源起、及現
況。問題與研究,42 ,5,139-164。
王仕圖、吳慧敏(2005)。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載於齊力、林本炫
(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97-115)。嘉義:南華大學
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王秀雲(2010)。客家節慶活動的網絡治理途徑分析-以南投縣國姓鄉
「搶成功系列活動」發展歷程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丘昌泰(2010)。客家族群的社會資本:實證調查結果的初步觀察。客家公共事務學報,創刊號,4-5。
丘昌泰(2009)。台灣客家的社團參與和族群認同。載於江明修、丘昌泰(主編),客家族群與文化再現(頁3-23)。台北市:智勝文化。
古綺靚(2013)。臺北市客家歌謠班推動文化成效之研究-以臺灣客家山歌團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田姝榛(2011)。客家非營利組織與地方互動關係之研究—以東勢義渡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江明修、陳欽春(2005)。 充實社會資本之研究。新世紀第二期國家計畫研擬,專題研究系列III:社會法政篇,(頁177-252)。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江明修、鄭勝分(2004)。從政府與第三部門互動的觀點析探臺灣社會資本之內涵及其發展策略。理論與政策,17,3,37-58。
朱惠玲(2013)。公私夥伴關係之研究:以2011-2012年新北市客家義民文化嘉
  年華活動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 
  文,未出版,臺北市
何瑞珍(2012)。非營利組織傳揚客家文化之研究—以新竹縣客家文化發展協會客語童詩創作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吳佩菱(2013)。公私協力參與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之研究-以桃園縣龍潭鄉水田老屋客庄研究調查計畫為例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吳毓淳(2002)。誰在八卦?一個社會網絡的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京倫(2006)。社會資本與組織學習之研究-客家社區發展協會之分析。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李中敬(2010)。客家社團與溝通媒介之研究—以台灣客家教師協會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李宛蓉(譯)(2004)。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著)。信任 : 社會德性與繁榮的創造(Trust: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臺北市:立緒。
李珺樺(2010)。臺北縣客家社團部門互動與網絡分析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阮奕婷(2008)。知識網絡屬性對團隊績效之影響─以社會資本異質性與人力資本同質性為干擾效果。國防管理學院後勤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官有垣、杜承嶸(2009)。臺灣民間社會團體的組織特質、自主性、創導與影響力之研究。行政暨政策學報,49,1-38。
卓秀足、陳沁怡與楊仁壽(2005)。社會網絡密度和群體中心性對團體效能的影響─以某休閒餐廳為例,第四屆21世紀產業經營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12/09,高雄(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管理學院主辦),頁591-598.
林妙雀(2009)。社會資本對知識分享與智慧資本影響之研究。組織與管理,2(1),91-143。
周玉堡(2011)。非營利組織推動客家社區營造之研究-東勢庄文化協會。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周宗賢(1997)臺灣民間組織。八十六年冬令營臺灣史蹟源流研習會講議彙編。臺北:臺北市文獻會(頁339-474)。
周錦宏(2008)社區組織與政府互動。載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與政府跨部門治理(頁296-349)。臺北:智勝。
周錦宏、鄭忠烜、陳治瑋(2010)。桃竹苗客家社區組織網絡互動之分析。載於江明修(主編),客家城市治理(頁319-343)。臺北:智勝。
林功尉(2010)非營利組織與推廣地方文化活動之探討-以屏東縣五個客家社團為例。屏東科技大學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年進(2011)客家文化的推廣與傳承:以高雄市四大庄頭客家社會團體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亞鋒(2007)社團參與、政黨鑲嵌與政治行為之變遷─以台灣社會變遷調查為資料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祐聖、葉欣怡(合譯)(2005)。林南(著)。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臺北市:弘智。
林勝偉、顧忠華(2004)。「社會資本」的理論定位與經驗意義:以戰後臺灣社會變遷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7,113-166。
林聰吉、楊湘齡(2008)。臺灣社會資本的分佈及其民主效果。東吳政治學報,26,2,39-83。 
客家委員會。103年臺閩地區客家人口推估及客家認同委託研究成果。
檢索日期:2015年2月1日。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137044&ctNode=2159&mp=2013
客家委員會。2010年―2011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
檢索日期:2014年8月1日。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43944&ctNode=518&mp=298&ps=
柯一青(2013)。永續經營的社區營造策略。臺中:白象文化。
范振乾(2007)。文化社會運動篇。載於徐正光(主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頁417-447)。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台灣客家研究學會,南天。
徐正光(2002)。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臺北市:正中書局。 
徐正光、鄭力軒(2002)。當代台灣客家社會生活。載於徐正光(召集人),臺灣客家族群(社會篇)(頁271-405)。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袁文華(2013)。桃園縣客語薪傳師協會與政府協力推動客家文化之研究。國立 
  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國家圖書館全球資訊網。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檢索日期:2014年8月1日。http://www.ncl.edu.tw/mp.asp?mp=2
張介力(2007)。臺北縣客家社會團體推動客家文化活動現況與問題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火燦、劉淑寧(2002 秋季號)。從社會網絡理論探討員工知識分享。人力資源管理學報,2,3,101-113。
張美惠(譯)(2000)。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著)。跨越斷層:人性與社會秩序重建(The Great Disruption : Human Nature and the Reconstitution of Social Order)。臺北市:時報文化。
張添群(2012)。宗教型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與社會資本之關係-以新埔義民廟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陳介英(2005)。深度訪談在經驗研究地位的反思。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17-127)。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陳定銘(2007)。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化之研究:以財團法人基金會為例。第三部門學刊,7,73-113。
陳定銘(2011a)。南桃園客家社區型非營利組織社會資本之研究-以社會網絡分析。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之專題成果報告(編號:100-01-01-06),未出版。
陳定銘(2011b)。南桃園客家社區發展協會組織型態與網絡互動之研究。客家公共事務學報,4,39-65。
陳定銘(2012a)。客家公民社會指標之實證研究─以桃園縣客家社團為例。客家發展與族群環境議題暨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 及『客家希望工程』青年研習計畫。客家委員會補助大專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成果報告書。
陳定銘(2012b)。客家社會企業與社會網絡分析。臺北:智勝。
陳定銘、李逸婷(2011)。以社會資本觀點探討桃米生態村發展與網絡互動分析。2011年都會治理與第三部門發展學術研討會,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
策學系,台中市。
陳定銘、陳樺潔、游靖宇(2012)。政府與客家社團協力指標之析探。行政暨政
  策學報,54,42-82。
陳昌宏(2012)。臺灣客家社團與海外客家社團的發展經驗比較研究-以大台北地區和新加坡為例。客家委員委託客家研究計畫。
陳姿月(2010)。社會資本與社區組織/社區發展:以苗栗縣南庄鄉東河社區發展協會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社會發展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恆鈞(2002)。治理互賴與政策執行。臺北:商鼎文化。
陳康宏(1998a)。台灣客家社團的概況研究。客家雜誌,93,11-16。
陳康宏(1998b)。台灣客家社團的概況研究(下)。客家雜誌,94,50-52。
陳瑞珠(2011)。台灣客家族群的跨國認同與文化建構:以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瑞慶(2012)。澎湖縣社團組織功能類型及其與政府關係之研究。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服裝業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澎湖縣。
陳榮德(2003)。組織內部社會網絡的形成與影響:社會資本觀點。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蓓倫(2006)社區組織間資源網絡關係對社區發展影響—以高雄縣六龜鄉中興社區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樺潔(2010)。新北市客家社團公民社會化之研究:CIVICUS公民社會指標的初探。國立中央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傅珍紹(2012)。學校與社區協力發展客家本位特色課程之研究—以桃園縣中平 
  國小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彭成億(2011)。客語生活學校與社區組織協力治理之研究-以桃園縣中平國小布馬陣活動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彭欽清(2002)。臺灣客家社團之發展。載於徐正光等,臺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頁117-184)。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彭瑞麟(2009)。金廣福文教基金會參與客家地區社區營造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黃克先、黃惠茹(合譯)(2008)。David Halpern(著)。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臺北市:巨流。。
黃美容(2009)。客家社區非營利組織治理原則之研究:以新竹縣某協會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與政策研究所在職碩士專班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黃源協、劉素珍(2009)。社會資本對臺灣社區發展之政策意涵。行政暨政策學報,48,155-192。
黃源協、劉素珍、莊俐昕、林信廷(2010)。社區社會資本與社區發展關聯性之研究。公共行政學報,34,29-75。
黃毅志(2002)。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臺北市:巨流
楊賢惠(2008)。以社會資本論述社區型非營利組織的運作與發展。非政府組織學刊,4,63-80
葉日嘉(2005)。兩岸客家研究與客家社團之政治分析-以「世界客屬懇親大會」  
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廖坤榮(2004)。台灣農會的社會資本形成與政策績效,政治科學論叢,22,181-220。(TSSCI)(國科會補助計畫, NSC92-2414-H-194-008)
廖郁雁(2007)。非營利組織執行客語政策之角色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繼暉(2010)。中市客家社團參與客家公共事務協力關係之研究—以哈客文化藝術節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榮泰生(2013)。UCINET在社會網絡分析(SNA)之應用。臺北:五南。
趙志豪(2010)。客家文化傳遞中學校與社區的角色探究—以南投縣國姓鄉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劉建宏(2010)。客家社團成員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觀點。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劉軍(2004)。社會網絡分析導論。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劉銀丹(2011)。以公私協力推動客家文化發展之研究—平鎮客家書院之經驗。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劉宜君、陳敦源、蕭乃沂、林昭吟(2005)。網絡分析在利害關係人概念之應用-以我國全民健保政策改革為例。臺灣社會福利學刊,4,1,95-130。
潘朝陽、邱榮裕(2004)。客家風情:移墾、產業、文化-序。臺北市: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蔡翼如(2003)。社會資本、地方發展網絡與空間組織之研究-以烏來鄉為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鄧方(譯)(1999)。Coleman(著)。社會理論的基礎(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
鄭天澤(2002)。全國客家社團基礎資料調查與登錄研究報告。臺北市:行政院客委會。
賴彥澄(2011)。析探台灣的客家社團。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128。
謝劍(1981)。香港的惠州社團―從人類學看客家文化的持續。香港:中文大學。
鍾國允(2004)。中壢客家社團之研究—族群網絡與客家意識。行政院客家委員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1-25。
簡亨棣(2010)。人力資源外包與組織績效關聯性之研究—以社會資本為中介變項。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羅美香(2012)。客家社團社會資本與組織發展關聯之研究―以新北市板橋客屬會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羅家德(2005)。社會網分析講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羅盛國(2007)。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產業推動之研究-蓮花季。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貳、英文部分
Adler, P. S. & Kwon, S. W. (2000). Social capital: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In E.L. Lesser (Ed.), Knowledge and Social Capital(pp.89-115). Boston: Butterworth-Heinemann.
Barnes, J.A. (1954). Class and committees in a Norwegian Island Parish, Human Relations, 7, 39-58.
Bourdieu, P. (1985).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G.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241-258). New York: Greenwood.
Bourdieu, P. (1997).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A. H. Halsey, H. Launder, P. Brown, & A.Stuart Wells (Eds.), Education:culture,economy and society (pp. 46-58).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 Wacquant, L. J. D.(1992).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orgatti, S. P., Everett, M. G. and Freeman, L. C. 2002. Ucinet for windows:software for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Harvard, MA: Analytic Technologies.
Burt, R. S. (1992).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 J.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S1), 95-121.
Coleman, J. (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lap, H. & Volker, B. (2001). Goal specific social capital and job satisfaction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networks on instrument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work, Social Networks, vol. 23: 297-320.
Freeman, L. (1979). Centrality in social network: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Social
Networks, 1, 215-239.
Fukuyama, F. (1996). Trust: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Fukuyama, F. (1997). Social capital. The Tanner Lectures on Human Value, 19, 375-484.
Fukuyama, F. (1999). The Great Disruption: Human Nature and the Reconstitution of Social Order.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Granovetter, M.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78(6), 1360-1380.
Granovetter, M. (1985).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rnal of Sociology,91, 481-510
Hanifan, L. J. (1916). The rural school community center.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67, 130-138.
Lin, N.(1999).Building a network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 Connections, 22(1), 28-51.
Lin, N.(2001).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UK: Cambridge Uni.Press.
Lin, N. (2000).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itchell, J. C. (1969). Social networks and urban situations.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Putnam, R. D. (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utnam, R. D. (1995). Bowling Alone: American’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Democracy, 6(1), 65-78.
Putnam, R. D. (1995). Tuning in, tuning out: the strange disappearance of social capital in America.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28, 1-20.
Putnam, R. D. (2000).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Scott, J. (2000).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 Handbook, Sage Publications,
London, 2nd ed.
Woolcock, M. (2001). The place of social capital in understanding social and economic outcome.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cy Research, 2(1), 11-17.
指導教授 陳定銘(Ting-ming Chen) 審核日期 2015-6-1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