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
1.何素素,「財務比率分析應用於企業診斷之研究-以台灣地區上市櫃公司為例」大葉大學碩士論文,2002。
2.蔡聰源,「財務五力構念與股價報酬之關係研究—運用混合迴歸模型及近似不相關回歸模型:以台灣股市電子業為例」,國立台北大學,2006。
3.韓潔茹,「企業財務預測與財務診斷之動態性財務規劃模式--以系統動力學初探」,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2007。
4.施並洲,湯玲郎,「灰關聯分析、類神經網路、案例推理法於財務危機預警模式之應用研究」,中央大學,元智大學,中華管理評論,Vol.4,No.2,pp.25~37,2001。
5.宋婉如,「應用灰關聯分析探討網購取貨之偏好排序-以中華大學住宿學生為例」,中華大學碩士論文,2011。
6.呂岡翰,以財務比率分析台灣地區車用電子廠商之財務績效,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08。
7.劉易昌,「支援向量機於財務預測上之應用」,靜宜大學碩士論文,2004。
8.林佳瑋,「我國上市銀行購併活動後之經營績效評估」,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03。
9.黃薏萍,「上市公司使用衍生性金融商品避險動機與行為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1999。
10.陳靜修,「我國上市公司衍生性金融商品使用及財務報導之實證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1998。
11.劉柏毅,「以財務比率導向建構使用衍生性金融商品避險之預測模式-以建設公司及營造廠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08。
12.邱敏鋒,「運用支撐向量機建構營建材料供應商與用衍生性金融商品避險之預測模型」,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08。
13.羅元宏,「以經營能力觀點建立公司使用衍生金融商品避險之決策系統───以營建材料製造商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10。
14.王子亮*,塭坤禮**,鄧聚龍*,「灰色系統文獻綜述」,華中理工大學*,私立建國工商專科學校*,1998。
15.張偉哲,「廣義灰關聯生成模型之究」,灰色系統學刊,第三卷,第一期,pp.53~62,2000。
16.李存修,期貨商承作店頭衍生性商品之可行種類及配套措施,中華民國期貨商業同業公會,2007。
17.洪櫻芬,衍生性金融商品之問題及監理改革建議,中央銀行,2009。
18.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三十四號,金融商品之會計處理準則,第三版,財團法人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
19.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三十六號,金融商品之表達與揭露,第一版,財團法人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
20.公開發行公司按月公告衍生性商品交易資訊申報作業應注意事項及欄位定義說明,台灣證券交易所,2009。
21.公開發行公司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準則,2013。
22.湯慧玲,外國專業投資機構持股策略與投資標的財務屬性關聯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0。
23.許哲強、王銘德,台灣發行消費券政策之經濟分析-灰關聯分析之應用,臺灣銀行季刊第,三十六券,pp.116-123第三期,2009。
24. Lee, K. C., Han, I., Kwon, Y., “Hybird Neural Network Models for Bankruptcy Prediction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18, pp.63-72, 1996.
25.Gombola, M. J., Haskins, M. E., Ketz, J. E., Williams, D. D., “Cash Flow In Bankruptcy Predic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Winter, pp.55-65, 1987.
26.Nance, D. R., Smith C. W., Smithson C. W.,“On the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hedging”, Journal of Finance 48, 267-281, 1993.
27.Mayers, David, Smith, Clifford W., Jr, “Corporate Insurance and the Underinvestment Problem,”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54, 45-54, 1987.
28.Gay, G. D. and Nam, J. The underinvestment problem and corporate derivatives use. Financial Management, 27(4), 53-69. 1998.
29.Beaver, W., “Financial Ratios as Predictors of Failu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 4, 71-102, 1966.
30.Hopwood, W. J., Mckeown, W, Mutchler, J., “A Test of the Incremental Explanatory Power of Opinions Qualified for Consistency and Uncertainty”, The Accounting Review, 64, pp.28-47, 1989.
31.Geczy, C., Minton, B. A, Schrand, C., “Why Firms Use Currency Derivatives,” Journal of Finance, 52, 1323-1354, 1997.
32.Söhnke M. Bartram, Gregory W. Brown,and Frank R. Fehle, “International Evidence on Financial Derivatives Usage”, Financial Management, Vol.38, 185-206, 2009.
參考書籍
33.溫坤禮,「MATLAB在灰色系統理論的應用」,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08。
34.翁慶昌、陳嘉欉、賴宏仁,「灰色系統基本方法及其應用」,高立圖書有限公司,2001/05。
35.傅立,「灰色系統理論及其應用」,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2/10。
36.謝劍,「期貨與選擇權: 財務工程的入門捷徑」,智勝文化,2010/01。
37.蕭文龍,「統計分析入門與應用:SPSS中文版+PLS-SEM(SmartPLS)」,碁峰,2014/01。
38. 陳威光,「衍生性商品:選擇權、期貨、交換與風險管理」,智勝文化,2010/03。
39.鄧聚龍,「灰色系統理論與應用」,高立圖書有限公司,1999/01。
40.應立志、潘美秋(民93),迴歸分析與灰色理論在電力需求量預測之比較-台電實證案例,德明學報,第二十三期,頁 33-56。
參考網站
41.台灣經濟新報(TEJ),2015/7。
42.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mops.twse.com.tw),2015/7。
43.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http://www.tff.org.tw),2015/7。
44.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2015/7。
45.中華民國中央銀行全球資訊網(www.cbc.gov.tw),2015/7。
46.FRED(https://research.stlouisfed.org),2015/7。
47.行政院主計處(http://www.dgbas.gov.tw/),2015/7。
48.全國工商行政服務入口網(http://gcis.nat.gov.tw/),2015/7。
49.臺灣證交所(http://www.twse.com.tw/),20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