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81266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91 、訪客IP:3.141.12.254
姓名 孫婷(Sun Ti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藝術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邵彌(1596-1642)的生平交遊與山水繪畫研究
(A Study on the Life and Landscape Paintings of Shao Mi(1596-1642))
相關論文
★ 清王炳仿趙伯駒桃源圖研究 兼論乾隆朝畫院設色山水創作★ 畫學復興思救國-論黃賓虹畫學中的救國思想與其晚年的北宋畫風
★ 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 傅抱石對<畫雲台山記>的詮釋與其國畫改革的關係
★ 董希文之「油畫中國風」研究★ 李日華繪畫鑑藏品味之研究
★ 豐子愷文人抒情漫畫研究--以1937年以前畫作為例★ 北宋墨竹繪畫研究
★ 金農.羅聘.黃慎的神佛鬼魅像研究★ 儒士.貳臣.收藏賞鑒家--孫承澤(1592-1676)之生活.繪畫品味與影響
★ 郎靜山﹝1892-1995﹞中國畫意攝影研究★ 梁鼎銘(1898-1959)大陸時期西畫創作研究
★ 休寧貴公子,邗上大畫師-查士標生平與繪畫研究★ 吳偉人物畫風格研究
★ 梅清(1623-1697)的生平與藝術★ 戴本孝生平與繪畫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在風起雲湧的明末時期,邵彌以其詩書畫理想聞名於世,延續至清初仍未消退。然而,由於其生平資料匱乏,作品散落各地,故現今學界多聚焦於邵彌的生卒年判定,而忽視了他的個人發展趨勢,對其畫作的闡釋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旨在探討明末畫家邵彌的生平交遊與繪畫藝術成就,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繼續深入挖掘其生平資料與交遊紀錄,以豐富地呈現畫家的個人面貌,同時透過他各個時期的繪畫作品,尤以「仿古山水」、「名勝山水」與「靈境山水」為例,探求邵彌在繪畫創作上的風格與思想轉變。
本文共分為三個章節。首先,第一章節將梳理邵彌的生平概況與交遊範圍,主要圍繞自扃與吳偉業二人的論述展開,以至邵彌與沈顥、文從簡等其他好友的互動往來,瞭解其在吳地文人圈的聲名發展,還原其真實生活環境。其次,第二章節以晚明尚「奇」的風氣作為切入點,舉例說明邵彌1625 年至 1627 年摹仿宋元諸家以及 1634 年以後臨習吳門畫派的經驗與創新,並以畫家「仿古山水」的奇拙態勢,探究其在摹仿前人經典時的獨到之處。第三章節則以 1638 年的「靈境山水」作為研究方向,通過回溯邵彌所繪「名勝」、「靈境」畫作,展現畫家在現實與夢境之間的掙扎想像,及其 1642 年超脫形跡的過程。
摘要(英) During the turbulent period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Shao Mi was well-known for his poetry,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works, which continued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Qing Dynasty but did not fade. However, due to the rare biographical record of Shao Mi, the works scattered around.The current academic researches are mostly focusing on the dates of his birth and death rather than the stylistic changes of his works at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his life, and the studies on his paintings are very few either.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life and painting achievements of Shao Mi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we will continue to dig deeper into his life information, especially from the interaction with his friends to more abundantly present the artist’s personal character.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will also take different paintings from his life as examples, especially "antique landscapes", "scenic landscapes" and "lingjing landscapes", to find Shao Mi′s stylistic changes.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Firstly, The first chapter sorts out Shao Mi’s life profile and his social relations. It is mainly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between Zijiong and Wu Weiye, and the interaction among Shen Hao, Wen Congjian and other friends, to explore the reasons why Shao Mi was reputable in Wudi′s literati circle, and also try to present his living environment. Secondly,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is paper takes the "oddness(qi)" atmosphere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illustrate the experience and the innovation from Shao Mi′s imitation of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from 1625 to 1627 and the imitation of the Wumen school of painting from 1634. This chapter will also explore the uniqueness of his paintings from his strange(qi) and clumsy(zhuo) features of the "antique landscapes". Finally, the third chapter uses the "lingjing landscapes" painted in 1638 as the direction of inquiry. From the "mingsheng" and the "lingjing" painted by Shao Mi, the painter′s misery and imagination between reality and dream was shown, and in 1642, Shao Mi was completely absorbed in his paintings, which reflects the painter’s yearning and expectation for a better life.
關鍵字(中) ★ 邵彌
★ 生平交遊
★ 山水繪畫
★ 奇拙
★ 靈境
關鍵字(英) ★ Shao Mi
★ life and social relations
★ landscape paintings
★ qi&zhuo
★ lingjing
論文目次 摘要.............................................................................................I
Abstract.......................................................................................II
誌謝.............................................................................................III
目錄.............................................................................................IV
圖版目錄.......................................................................................VI
緒論.............................................................................................1
文獻綜述....................................................................................2
一、生平與交遊相關研究............................................................2
二、繪畫相關研究.....................................................................3
章節架構....................................................................................4
第一章 生平與交遊...........................................................................6
第一節 生平概述...........................................................................6
一、個人成就與爭議.....................................................................6
二、生年確定...........................................................................22
第二節 交遊範圍...........................................................................24
一、「畫中九友」.....................................................................24
二、其他好友...........................................................................31
本章小結....................................................................................41
第二章 眾山入一響:博採眾家.........................................................44
第一節 仿宋元諸家.....................................................................46
一、1625 年與 1627 年《仿古山水冊》..........................................46
二、巨然、郭忠恕、郭熙............................................................47
三、黃公望、吳鎮與倪瓚............................................................53
第二節 臨吳門畫派........................................................................60
一、沈周.................................................................................60
二、文徵明和唐寅.....................................................................64
本章小結....................................................................................67
第三章 坐看雲起時:層層超脫.........................................................69
第一節 名勝圖冊........................................................................69
一、蘇州及周邊地區紀遊............................................................70
二、其他遠距名勝寫景...............................................................74
第二節 靈境仙所........................................................................76
一、1638 年《山水靈境冊》......................................................76
二、1642 年《松巖高士圖》......................................................82
本章小結....................................................................................85
餘論.............................................................................................87
參考文獻.......................................................................................91
附表..........................................................................................101
圖版..........................................................................................114
參考文獻 (一)古籍善本
1. (戰國)莊子,《內篇:齊物論》,版本不詳。
2. (魏晉)陶淵明,《陶淵明集》,明正德八年李孟陽序刻本。
3. (南北朝)謝靈運撰,《謝康樂集》,明萬曆十一年沈啟原刻本。
4. (劉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註,《世說新語·巧藝》,明嘉趣堂刊,
上海涵芬樓藏。
5. (劉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註,《世說新語·品藻》,明嘉趣堂刊,
上海涵芬樓藏。
6. (唐)虞世南《北堂書鈔》,清光緒十四年孔氏三十三萬卷堂刻本,續修
《四庫全書》本。
7. (宋)呂祖謙,《六府文藏 皇朝文鑑》,宋刊本。
8. (宋)郭若虛,《圖畫見聞誌》),《欽定四庫全書》本。
9. (宋)郭思,《林泉高致》,《欽定四庫全書》本。
10. (宋)蘇軾撰,(清)王如錫編,《東坡全集》,明成化本。
11. (宋)趙希鵠,《洞天清錄》,《四庫全書》本。
12. (元)托克托,《宋史》,摛藻堂,《欽定四庫全書》本。
13. (元)馮子振,《鸚鵡曲》,版本不詳。
14.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四部叢刊》三編,吳潘氏滂憙齋藏元
刊本。
15. (元)陶宗儀,《說郛》,《四庫全書》本。
16. (明)王鏊等纂,林世遠修,《姑蘇志》,明正德元年(1506)刊,嘉靖
時期增修本。
17. (明)王永積,《錫山景物略》,明末嘉樂堂刻本,復旦大學圖書館藏。
18. (明)何喬遠撰,張家莊、陳節點校,《鏡山全集 中》,福州:福建人民
出版社,2015。
19. (明)朱之赤,《朱臥庵藏書畫目》,版本不詳。
20. (明)朱隗,《明詩平論二集》,版本不詳。
21. (明)姚希孟,《循滄集》,全四庫存目。
22. (明)邵彌繪、文文肅題,風雨樓藏,《邵瓜疇東南名勝圖冊》,上海:
上海神州國光社,1916 印刷本,中國(北京)國家圖書館藏印刷本。
23. (明)陳仁錫,《無夢園遺集》,北京大學圖書館藏。
24. (明)曹學佺,《石倉歷代詩選》,《四庫全書》本。
25. (明)張丑,《真蹟日錄》,《欽定四庫全書》本。
26. (明)錢陸燦、高士䴊、楊振藻,《常熟縣誌》,康熙二十五年(1686)
修。
27. (明)崇禎《吳縣誌》,版本不詳,蘇州圖書館古籍庫。
91
28. (明)鄭若曾,《江南經略》,合肥:黃山書社,2017。
29. (明)鄭若曾,《江南經略》,京都大學東方學圖書館藏,明嘉靖十五年
(1546)序刊本。
30.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浙江大學圖書館藏,《欽定四庫全書》
本。
31. (明)董其昌,《董其昌容台別集》,明崇禎三年董庭刻本。
32. (明)董其昌,《容台集》,明崇禎三年董庭刻本。
33. (明)董其昌,毛建波校注,《畫旨》,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
34. (明)莫是龍,《畫說》,明萬曆間繡水沈氏刻寶顏堂秘笈本。
35. (明)都穆,《鐵網珊瑚二十卷》,清乾隆二十年刻本。
36. (明)余永麟,《北窗瑣語一卷》,清乾隆間金氏硯雲屋刻硯運本。
37. (明)沈周,《石田詩選》,《欽定四庫全書》本。
38. (明)沈周,《沈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39. (明)文徵明,《文徵明集 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0. (明)李日華,《六研齋筆記》,《欽定四庫全書》本。
41. (明)陶珽,《說郛續》,宛委山堂 1646 年前後刊行本。
42. (明)刑昉,《石臼集》,光緒十八年(1892)年重刊本,哈佛燕京圖書
館藏。
43. (清)文圭,《新續高僧傳》,版本不詳。
44. (清)何焯,《義門先生集》,清道光三十年姑蘇刻本。
45. (清)陸時化,《吳越所見書畫錄》,北京大學圖書館藏。
46. (清)陸世儀,《復社紀略》,北京大學圖書館藏。
47. (清)張其淦撰、祈正注,《明代千遺民詩咏》,版本不詳。
48. (清)張照、梁詩正等人,《石渠寶笈》,《欽定四庫全書》本。
49. (清)張庚,《國朝畫徵錄》,北京大學圖書館藏。
50. (清)張誠、王恆撰,《平湖縣誌》,哈佛燕京圖書館藏。
51. (清)張適,《張子宜詩文集》,清王氏十萬卷樓鈔本。
52. (清)吳修,《昭代名人尺牘小傳》,芋園叢書。
53. (清)吳山嘉,《復社姓氏傳略》,道光 11 年(1831)刊,南陔堂藏。
54. (清)吳偉業,《吳梅村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5. (清)錢謙益,《牧齋初學集》,四部叢刊初編本。
56. (清)錢謙益,《牧齋初學集》,上海涵芬樓崇禎癸未(1643)刊,《初
編四部叢刊》本。
57. (清)錢謙益著,(清)錢曾籖注,《牧齋初學集詩注匯校 上》,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58. (清)乾隆《元和縣誌》,版本不詳,蘇州圖書館古籍庫。
59. (清)乾隆《長洲縣誌》,乾隆三十年(1765)重鐫,蘇州圖書館古籍
庫。
92

60. (清)姜紹書,《無聲詩史》,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 年)嘉興李光暎觀 妙齋重刊本,哈佛大學圖書館藏。
61. (清)翁方綱,《兩漢金石記》,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刊,北平翁方 綱南昌使院刻本。
62. (清)周亮工,《讀畫錄》,《讀畫齋叢書·辛集》,嘉慶四年(1799) 刊,桐川顧氏刊本。
63. (清)徐泌,《明畫錄》(二),《讀畫齋叢書·辛集》,嘉慶四年 (1799)刊,桐川顧氏刊本。
64. (清)馮津,《歷代畫家姓氏便覽》,道光六年(1826)刊,德聚堂藏。
65. (清)秦祖永,《桐蔭論畫》,同治三年(1864)刊本,哈佛燕京圖書館
藏。
66. (清)李玉棻,《甌鉢羅室書畫過目考》,北京文奎堂光緒二十年
(1894)刊本,哈佛燕京圖書館藏。
67. (清)陸心源,《穰梨館過眼錄》,臺北:學海出版社,1975。
68. (清)張廷玉,《明史》(第五冊),長沙:嶽麓書社,1996。
69. (清)張廷玉撰,毛佩琦主編,《明史 5》,北京:現代教育出版社,
2011。
70. (清)陳毅,《攝山志》,南京:南京出版社,2017。
71. (清)顧文彬,《過雲樓書畫記》,顧氏清光緒 8 年(1882)刊行。
72. (清)蔣光煦,《東湖叢記》,清光緒九年(1883)刊,繆氏雲自在龕叢
書本。
73. (民國)龐元濟,《虛齋名畫錄》,北京大學圖書館藏。
74. (日)山本悌二郎著,《澄懷堂書畫目錄》,文求堂。
75. (近人)徐世昌,《大清畿輔先哲傳》,天津徐氏刊印,1917 年成書。
76.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史部 第 234 冊》,
濟南:齊魯書社,1996。
(二)中文專書
1. 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中國繪畫全集 V17 明 8》,杭州:浙江人民出 版社,2000。
2. 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中國古代書畫圖目 V4》,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6-2000。
3. 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中國古代書畫圖目 V6》,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6-2000。
4. 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中國古代書畫圖目 V7》。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6-2000。
5. 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中國古代書畫圖目 V9》,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6-2000。
93

6. 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中國古代書畫圖目 V11》,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6-2000。
7. 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中國古代書畫圖目 V15》,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6-2000。
8. 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中國古代書畫圖目 V18》,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6-2000。
9. 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中國古代書畫圖目 V21》,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0。
10. 鄭威,《中國歷代畫家大觀 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1. 鄭威,《董其昌年譜》,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9。
12. 浙江省博物館編,王小紅主編,《湖上有奇峰:藍瑛作品及師承影響特展圖
錄》,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7。
13. 啟功,《中國歷代繪畫精品:人物卷 5》,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3。
14. 徐邦達,《歷代書畫家傳記考辨》,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
15. 陸林,《金聖嘆史實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
16. 李玉栓,《明代文人結社考》,北京:中華書局,2013。
17. 張慧劍,《明清江蘇人年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8. 苗棣,《大明亡國史:崇禎皇帝傳》,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4。
19. 李國祥、楊昶,《明實錄類纂 職官任免卷》,武漢:武漢出版社,1995。
20. 丁福林,《東晉南朝謝氏文學集團研究》,西安:世界圖書西安圖書公司,
2014。
21.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6。
22. 蘇州通史編纂委員會,李峰主編,《蘇州通史·人物卷(中)》,蘇州:蘇
州大學出版社,2019。
23. 明孝陵博物館編,《明初南京五十三年》,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8。
24. 錢仲聯主編、蘇州大學中文系明清詩文研究室編,《明清詩文研究資料集》
(第 1 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5. 陸巖軍,《張溥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6。
26. 曾肖,《復社與文學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
27. 葉君遠,《吳梅村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
28. 黃朋,《吳門具眼:明代蘇州書畫鑑藏》,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5。
29. 陶小軍,王菡薇主編,《中國書畫鑑藏文獻輯錄》,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
版社,2017。
30. 丁忱,《中國語史概要》,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31. 杜車別,《明末清初人口減少之謎》,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18。
32. 張英霖,《考辨蘇州》,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16。
33. 蠡口鎮誌編纂委員會編,《蠡口鎮誌》,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6。
34. 傅抱石,《明末民族藝人傳》,高雄:啓聖圖書公司,1972。
94

35. 黃賓虹、鄧實等編,《美術叢書·3》,臺北:藝文印書館印行,1975。
36. 黃賓虹、鄧實等編,《美術叢書·8》,臺北:藝文印書館印行,1975。
37. 白堅,《楊文驄傳論》,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0。
38. 貴州歷代詩選編委會,《貴州歷代詩選 明清之部》,貴陽:貴陽人民出版
社,1998。
39. 劉新崗,《衡水學院書畫藝術博物館館藏精品集 上》,石家莊:河北美術
出版社,2016。
40. 俞豐,《王時敏畫論譯注》,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12。
41. 陳辭,陳傳席,《王時敏 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42. 凌利中,《王原祁題畫手稿籖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43. 王雲五,《邵僧彌山水冊(九友之一)》,臺北:臺北商務印書館,1976。
44. 李玉珉、何炎泉、邱士華,《妙合神離:董其昌書畫特展圖錄》,台北:故
宮出版社,2016。
45. 王安莉,《1537-1610,南北宗論的形成》,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2016。
46.俞劍華,《中國歷代畫論大觀 清代畫論 4》,南京:江蘇鳳凰美術出版
社,2017。
47. 瀋陽故宮博物院編,《瀋陽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精粹 書法卷 上》,瀋陽:
萬卷,2006-2008。
48. 山西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編,《虞山畫派書畫精品集》,太原:山西人民出
版社,2015。
49. 鄧喬彬,《中國繪畫思想史》,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11。
50. 李維琨,《明代吳門畫派研究》,上海:東方出版社,2008。
51. 龔肇智,《嘉興明清望族疏證 中》,北京:方誌出版社,2011。
52. 楊成彪,《楚雄彞族自治州舊方志全書 雙柏卷》,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2005。
53. 阮春榮,《沈周》,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1996。
54. 楊立誠、金步瀛,《中國藏書家考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5. 瞿冕良,《中國古籍版刻辭典》,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9。
56. 陶應昌,《雲南歷代各族作家》,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1996。
57. 羅時進主編,《記憶與再現:明清近代詩文研究論集》,蘇州:蘇州大學出
版社,2018。
58. 王明明主編,《大匠之門 21》,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18。
59. 葛曉音,《杜甫詩選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60. 王稼句,《吳中人物傳》,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
61. 楊新主編,《故宮博物院明清繪畫》,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9。
62. 林家治,《壯觀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
63. 臨海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歷史文化名城臨海》,天津:天津人民出
95

版社,1991。
64. 葉恭綽,《遐庵清秘錄》,香港:太平書局,1981。
65. 白謙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台北:石頭出版社,
2005。
66. 勞繼雄,《中國古代書畫鑑定實錄 5》,上海:東方出版社,2011。
67. 王河,《中國歷代藏書家辭典》,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1。
68. 江宏,《醉眼看丹青》,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9。
69. 樊波,《董其昌》,長春:吉林出版社,1996。
70. 陳浩星主編,《南宗北斗:董其昌書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澳門:澳門博
物館,2008。
71. 佘城,《宋代繪畫發展史》,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17。
72. 洪丕謨,《古今書法名作鑑賞大成》,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4。
73. 張以國,《以古為新:晚明的藝術與影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9。
74. 邢洪濤、王煉、韓媛編,《園林山石工程設計與施工》,南京:東南大學出
版社,2019。
75.國立故宮博物院編、陳韻如撰文,《狀奇怪 非人間——吳彬的繪畫世
界》,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2。
76.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明四大家特展:沈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3。
77.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明四大家特展:唐寅》,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4。
78. 葉正亭、張振雄,《吳中物萃》,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
79. 張維昭,《悖離與回歸——晚明士人美學態度的現代觀照》,南京:鳳凰出
版社,2009。
80. 何傅馨主編,《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台北:國立故宮博
物院,2011。
81. 吳長鵬,《倪瓚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
82. 蘇州博物館編,《翰墨流芳:蘇州博物館吳門四家系列展覽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
83. 張毅,李開林編,《清代詩學名家書畫評論彙編 上》,天津:南開大學出
版社,2016。
84. 朱良志,《生命清供:國畫背後的世界》,北京:中華書局,2016。
85. 馬瑋,《王維詩歌賞析》,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7。
86. 劉綱紀,《文徵明》,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1997。
87. 巫仁恕,〈晚明的旅遊風氣與士大夫心態——以江南為討論中心〉,《中國
日常生活的論述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論》,紐約:哥倫比亞大學,2002。
88. 王稼句選輯,《蘇州吳中文庫 吳中文存 上》,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
96

89. 宜興市政協學習和文史委員會等編,《史料與傳說》,北京:方志出版社, 2003。
90. 楊維忠,《王鏊詩文選》,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5。
91. 國家文物局編,《中國名勝詞典精編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
92. 岳俊傑、蔡涵剛、高志罡主編,《蘇州文化手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3。
93.李曉峰主編,《濟南市博物館館藏精品 繪畫卷》,濟南:山東美術出版
社,2012。
94. 故宮博物院著,《康乾南巡匾額楹聯通解》,北京:故宮出版社,2017。
95. 無錫市園林管理局、無錫市史志辦公室、無錫市圖書館編,《梁溪古園》,
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
96. 任翌,《社會轉型時期的江南士族》,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8。
97. 朱正昌主編,《書畫》,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2。
98. 周嘯天,《元明清是個鑑賞辭典》,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2011。
99. 朱誠如主編,《清朝通史 3 太宗朝分卷》,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 100. 樊樹志,《重寫晚明史:王朝的末路》,北京:中華書局,2019。
101. 裘樂春,《長河史跡尋蹤》,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8。
102. 蘇州市吳中區吳地歷史文化研究會編,《吳中石雕技藝》,蘇州:古吳軒
出版社,2010。
103. 藍先琳,《建築小品》,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8。
104. 張馭寰,《中國古建築源流新探》,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10。
105. 上海書畫出版社編,《龔賢研究》,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5。
106. 瀋陽故宮博物院編,《瀋陽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精粹:繪畫卷 上》,瀋陽:
萬卷出版社,2006。
107. 左東嶺,《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108. 陳含素、王叔重,《吳湖帆冊頁精品集》,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2019。
109. 吳湖帆,《吳湖帆文稿》,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4。
110. 鄭逸梅,《藝林散葉》,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7。
111. (美)高居翰著,夏春梅等譯,《江岸送別:明代初期與中期繪畫(1368-
1580)》,北京:三聯書店,2009。
112. (美)高居翰著,王嘉驥譯,《山外山:晚明繪畫(1570-1644)》,北
京:三聯書店,2009。
113. (美)巫鴻著,《時空中的美術》,北京:三聯書店,2016。
114. (美)富路特著,房兆楹主編,《明代名人傳 哥倫比亞大學 4》,北京: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5。
115. (加)卜正民,《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南
97

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116. (英)白亞仁,《江南一劫:清人筆下的莊氏史案》,杭州:浙江古籍出
版社,2016。
(三)西文專書
1. Burnett, Katharine P. Dimensions of Originality: Essays o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ese Art Theory and Criticism.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13.
2. Christie, Manson & Woods Inc. Fine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New York: Christie’s Inc, Dec.1, 1993.
3. Chou, Fang-mei. “The Life and Art of Wen Boren (1502-1575).” Disserta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1997.
(四)論文期刊
1. 毛益華,〈《畫中九友歌》研究〉,碩士論文,山西師範大學戲曲文物研究 所,2012。
2. 由忠祺,〈大陸地區漢傳佛寺山門建築研究〉,碩士論文,東北大學江河建 築學院,2016。
3. 黃明莉,〈晚明江南遊觀文化與社會心態〉,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歷史 研究所,2003。
4. 劉媛,〈基於中醫古籍研究的「消渴」理論源流及內涵探討〉,碩士論文,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內科學,2015。
5. 鄭雪霞,〈郭忠恕及其界畫研究〉,碩士論文,河南大學美術史論研究, 2011。
6. 吳斌,〈翁方綱藏邵彌《山水卷》及邵彌生卒考〉,《中國美術》(2015 年 6 期),頁 110-113。
7. 謝稚柳,〈北行所見書畫瑣記〉,《文物》(1963 年 10 期),頁 30-36。
8. 鄭威,〈邵彌的名字和生卒年考〉,《朵雲》(1985 年 8 期),頁 175-
176。
9. 鄭威,〈邵彌的生平及其繪畫藝術概述〉,《上海博物館集刊》(1990),
頁 41-45。
10. 鄭威,〈邵彌及其《林壑秋美圖》軸〉,《文物》(1990 年 11 期),頁
81-82。 11.陸林,〈晚明書畫家邵彌生年新說〉,《中國典籍與文化》(2003 年 4
期),頁 67-71。
12. 陳瑞農,〈明邵彌《贈書圖》軸〉,《文物》(1988 年 9 期),頁 79。 13. 施錡,〈邵彌《雲山平遠圖》及其畫史脈絡研究〉,《新疆藝術學院學報》
(2020 年 2 期),頁 60-71。
98

14. 彭瑞君,〈謝靈運《與諸道人辯宗論》「折中孔釋」說理論理論之反省〉, 《華梵大學第四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0 年 5 月),頁 285- 300。
15. 楊小京,〈默契神會 悟入真趣——清初鑑定家顧維岳事蹟考索〉,《文藝 研究》(2015 年 7 期),頁 140-150。
16. 陳建志,〈缺十七行本《十七帖》的再認識——從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五種 《十七帖》談起〉,《故宮學術季刊》(2020 年 38 卷 2 期),頁 83- 136。
17. 劉鵬,〈《富春山居圖》清初流傳考辨〉,《故宮博物院院刊》(2018 年 2 期),頁 57-62。
18. 凌利中,〈文徵明散考〉,《上海博物館集刊》(2008 年),頁 91-120。
19. 蔡彥峰,〈玄學與謝靈運詩歌考論〉,《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2
年 3 期),頁 63-69。
20. 陸一中,〈一片江南:巨然《層巖叢樹圖》的實景考察〉,《新美術》
(2020 年 5 期),頁 16-28。
21. 李永強,〈郭忠恕由界畫家到南宗巨匠身份之嬗變研究〉,《南京藝術學院
學報(美術與設計)》(2010 年 4 期),頁 41-44。
22. 祈立峰,〈「言險俗者,多以附照——論鮑照詩歌的『險』與『俗』」〉,
《中國學術年刊》(2020 年 9 月,42 期),頁 59-84。
23. 孟召漢,〈黃公望與元末松江文人圈之互動——以《九珠峰翠圖》為中
心〉,《美術學報》(2019 年 4 期),頁 33-40。
24. 黃士珊,〈寫真山之形:從「山水圖」和「山水畫」談道教山水觀之視覺型
塑〉,《故宮學術季刊》(2014 年 31 卷 4 期),頁 121-204。
25. 傅申,〈《九珠峰翠》圖的鑑別與相關立軸——國立公共博物院唯一黃公望
立軸真蹟〉,《故宮文物月刊》(2011 年 339 期),頁 40-63。
26. 朱良志,〈論倪瓚繪畫的「絕對空間」〉,《北京大學學報》(2017 年 5
月,54 卷 3 期),頁 61-75。
27. 倪葭,〈沈周《仿倪雲林山水圖卷》的遞藏〉,《中華書畫家》(2020 年 3
月,125 期),頁 17-18。
28. 傅立萃,〈謝時臣的名勝四景圖——兼談名代中期的壯遊〉,《台灣大學美
術史研究集刊》(1997 年 3 月,4 期),頁 185-222。
29. 巫仁恕,〈晚明的旅遊活動與消費文化——以江南為討論中心〉,《近代史
研究所集刊》(2003 年 9 月,41 期),頁 87-141。
30. 姜永帥,〈仙山的形狀——以文伯仁《方壺圖》為中心〉,《南京藝術學院
學報(美術與設計)》(2020 年 4 期),頁 5-14。
31. 李濟賢,〈明代蘇松常地區戶籍人口消長述略〉,收入《明史研究論叢(第
四輯)》,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
32. 陳正宏,〈圖引考——兼辨沈周《雲水行窩圖》的本事〉,《新美術》
99

(1999 年 4 期),頁 52-57。
33. 康耀仁,〈沈周複本書畫研究——《春雲疊嶂》與《秋雲疊嶂》真偽考
辨〉,《東方收藏》(2013 年 11 期),頁 38-43。
(五)報紙刊物
1. 彭建、李笙清,〈文邵合璧添意趣 歲寒三友入畫來——品賞文從簡、邵 彌、文寵光《松竹梅圖》軸〉,《收藏快報》(2016 年 1 月 27 日)第 15 版,書畫。
2. 楊新,〈邵彌自題《積書巖圖》〉,《中國文物報》(2001 年 9 月 26 日),第七版,書畫。
3. 王瑀,〈登頓入地中,探險張公洞〉,吳文化博物館「跟著沈周逛江南」 系列文章。
4. 宜興市風景園林管理處,《善卷洞詩文選萃》,宜興市風景園林管理處印 發。
(六)線上資料庫
1.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2. 雕龍中日古籍全文資料庫線上版 3. 北京故宮博物院
4. 台北故宮博物院
5. 上海圖書館
6. 蘇州圖書館
7. 書格數字古籍圖書館
8. 全國報刊檢索線上資料庫
9. 南京博物院
10. 中華珍寶館
11. 台灣華文電子書庫
12. 臺大佛學數位圖書館
13. Seattle Art Museum
14.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5. Internet Archive
16. Google Arts & Culture
17. CBETA Online
指導教授 周芳美(Fang-mei Chou) 審核日期 2022-1-1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