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10126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71 、訪客IP:3.142.156.58
姓名 柯曉如(Ke, Siao-R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藝術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臺灣二十世紀末工業風景研究—以陳水財與李俊賢1990年代的作品為例
(The “Industrial Landscape” in Taiwan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A Study of Chen Shui-Tsai and Lee Jinn-Shyan’s Works in 1990s)
相關論文
★ 延伸的邊界:傑洛姆(Jean-Léon Gérôme)1847-1867年間歷史畫研究★ 怪誕的存有,優雅的死亡- 湯姆斯.羅蘭森的《英國死亡之舞》
★ 流動的現代性符號— 法蘭西.畢卡畢亞1913-1920年的機械作品★ 美國之道──Stephen Shore的公路攝影
★ 頹廢與現代之美:比爾茲來的女性形象研究★ 從哲學化到體制化:早期觀念藝術的終結、離散或轉型
★ 藝術武器─喬治‧葛洛茲的政治諷刺圖像★ 紀實與抒情:黛安.阿勃絲《無題》系列中的社會邊緣人形象
★ 黑外套與白襯衫:羅曼‧布魯克絲的陽剛女性肖像研究★ 米萊恩.夏皮洛之「女像」(Femmage):裝飾的愉悅和政治性
★ 庫爾貝裸女畫與大眾色情/情色文化的辨證★ 日常的反身與政治—安內‧梅莎潔1970年代藝術實踐
★ 方言的發散:街頭、展覽、消費場域的臺灣塗鴉次文化★ 當代的叛亂,傳統的燔犧:森村泰昌的跨界主體
★ 全視之眼:Andreas Gursky的攝影美學與社會意涵★ 想/ 像的雙面繆思:蘇菲.卡勒的《真實故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陳水財(b.1946)與李俊賢(1957-2019)為1970年代末起活躍於南臺灣的藝術家,以繪畫等平面作品為主要的創作媒材。他們的創作常被賦予表現在地意象、由邊陲意識出發等評價,尤其在1990年代他們共同參與的「台灣計劃」更被視為前述精神的體現,而他們對藝術計畫的宣言也展現出欲描繪時代風景的企圖。觀看他們在「台灣計劃」中的作品,可發現不少「工業」形象,而回顧兩位藝術家早期(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的作品,亦可見到對工業景觀的表現,「工業」儼然成為他們表現「風景」題材不可忽視的重要元素。過往對於兩位藝術家作品中的工業意象的研究,多視其為高雄地區重工業城市特質的體現,並與地方藝術潮流「高雄黑畫」脈絡相聯繫。然而這些論述多由地方藝術史的角度出發,其與臺灣整體藝術史的關係則較少著墨,且「台灣計劃」中顯著的拼貼特質也僅止於視覺風格的描述,關於技法與題材的關聯性則未見深入的探討。另一方面,帶有與主流抗衡意味的「邊陲」論述,亦未詳述其與時代風景的關係。
  本文欲以兩位藝術家為例,研究「工業」與風景的關係及時代意義。聚焦1990年代初他們各自繪畫與「台灣計劃」作品的對照,探討其中折射出的視野與觀點以及時代氛圍的聯想,並透過於此重新審視圍繞在他們周邊的關鍵字折射出的意識,期盼勾勒出1990年代臺灣「風景」的表現的一個參照面向。
  第一章首先回顧「工業」在臺灣藝術史上所折射出的觀點及意識,並延伸討論兩位藝術家早期作品中的工業景觀;此外,亦從媒材特質切入,爬梳拼貼在臺灣藝術史上的流變,以及兩位藝術家如何繼承與革新拼貼手法的運用。第二章聚焦陳水財1990年代初的工業景觀繪畫,探討其繪畫語言與工業主題之間的關係、工業景觀與當時藝壇「世紀末」氛圍的關聯性,以及他在「台灣計劃」中如何透過相片拼貼處理鄉村即將工業化的景觀,進一步觀看他如何透過工業意象投射對近未來的憂慮。第三章以李俊賢1990年代的作品為探討對象,從他對軍事設施與碉堡遺址的繪畫出發,探討工業意象往軍事、歷史領域拓展的潛能。並研究他在「台灣計劃」中如何以拼貼呈現出常民生活中工業地景的視野。
摘要(英) Chen Shui-Tsai (b. 1946) and Lee Jinn-Shyan (1957-2019) were artists active in southern Taiwan since the late 1970s, primarily creating works in painting. Their works are often praised for embodying local imagery and stemming from a marginal consciousness. Particularly,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Taiwan Project in the 1990s is seen as a manifestation of this spirit, with their artistic statements reflecting an ambition to depict the landscape of their era. Examining their works in the Taiwan Project reveals numerous “industrial” images, and looking back at their early works (from the late 1970s to the 1980s) also shows a focus on “Industrial Landscape”. “Industry” has evidently become a significant element in their landscape paintings.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industrial imagery in their works has largely viewed it as a reflection of Kaohsiung′s heavy industrial city characteristics and connected it to the local art movement “Kaohsiung Black Painting.” However, these discussions have mostly taken a local art history perspective, with less attention to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overall history of Taiwanese art. Additionally, the distinctive collag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aiwan Project have been described mainly in terms of visual style, without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ique and subject matter. Furthermore, the marginal discourse, which suggests a resistance to the mainstream, has not elaborated on its connection to the landscape of the era.
  This thesis aims to study, through the examples of the two artists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y” and landscape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Focusing on their individual paintings and works from the Taiwan Project in the early 1990s, it explores the perspectives and associations with the era′s atmosphere reflected in these works, and re-examines the consciousness suggested by the keywords surrounding them. The goal is to outline a reference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presentation of “landscape” in Taiwan during the 1990s.
The first chapter reviews the perspectives and consciousness reflected by “industry” in Taiwanese art history and extends the discussion to the “Industrial Landscape” in the early works of the two artists. Additionally, it examines the evolution of collage in Taiwanese art history and how these two artists inherited and innovated in the use of collage techniques.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Chen Shui-Tsai’s “Industrial Landscape” paintings from the early 1990s,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 pictorial language and industrial them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Industrial Landscape” and the “fin-de-siècle” atmosphere in the art scene at the time, and how he used photo collages in the Taiwan Project to depict rural landscapes on the verge of industrialization, projecting concerns about the near future through industrial imagery.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Lee Jinn-Shyan’s works from the 1990s, starting with his paintings of military facilities and bunker ruins, examining the potential for industrial imagery to expand into military and historical realms. It also investigates how he used collage in the Taiwan Project to present views of “Industrial Landscape” in everyday life.
關鍵字(中) ★ 工業意象
★ 陳水財
★ 李俊賢
★ 台灣計劃
★ 拼貼
★ 風景
關鍵字(英) ★ Industrial Landscape
★ Chen Shui-Tsai
★ Lee Jinn-Shyan
★ Taiwan Project
★ collage
★ landscape
論文目次 摘要 i
致謝辭 iv
目錄 vi
緒論 1
研究動機 1
研究對象簡介 2
文獻回顧 4
問題意識與研究方法 9
章節架構 10
第一章 工業景觀與拼貼藝術的交會 11
第一節 工業進入風景 11
一、「工業」元素在臺灣藝術史 11
二、工業與在地地景的混雜及融合 15
小結 17
第二節 臺灣拼貼藝術小史 19
一、「拼貼」與臺灣藝術史的發展 19
二、「台灣計劃」中「熟悉感」的拼貼景觀 22
三、「台灣計劃」中歷史感的拼貼與重構 24
小結 25
第二章 景觀變動與近未來的憂慮:陳水財作品中的工業意象 27
第一節「世紀末」都會的工業顯影 27
一、繪畫語言的探尋 27
二、畫面布局與視點 30
三、工業景觀與時代氛圍聯想 31
小結 34
第二節 「台灣計劃」中塵囂與淨土的疊合 35
一、繪畫語言的延續與新媒材的嘗試 35
二、自然與工業的矛盾 37
三、環境關懷的視野與距離 39
小結 40
第三章 歷史遙想與生活感拼貼:李俊賢作品中的工業意象 42
第一節 軍事工業地景的歷史聯想 42
一、創作視野的養成 42
二、工業與軍事的交織 44
三、軍事與地理的結合 46
小結 48
第二節 工業與現代常民生活的拼貼 49
一、軍事遺跡 49
二、道路與運輸 52
三、民生相關設施 53
小結 54
結論 56
一、地方藝術史的侷限與視覺語言的重探 56
二、工業風景的擴延與時代意義 57
三、拼貼形式的轉變 59
四、「邊陲」再探 60
參考資料 62
圖版目錄 68
圖版 74
參考文獻 一、西文書目
1. Eimert Dorothea. Art of the 20th Century. New York: Parkstone International, 2006.
2. Lucie-Smith Edward. Movements in Art since 1945: Issues and Concepts. New York : Thames and Hudson, 1995.
3. Herbert Robert. From Millet to Léger: Essays in Social Art Histo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4. Foster Hal, Krauss Rosalind, Bois Yve-Alain, Buchloh Benjamin. Art Since 1900 Modernism, Antimodernism, Postmodernism. New York Thames & Hudson, 2005.

二、中文書目
1. 吳慧芳、林佳禾執行編輯,《流動風景 : 陳水財創作研究展》,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2012。
2. 李俊賢,《台灣美術的南方觀點》,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1996。
3. 李俊賢、李思賢,《台灣計劃(擴張版):李俊賢》,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10。
4. 李清志,《鳥國狂:世紀末臺北空間文化現象》,臺北市:欣創,1994。
5. 林育淳,《台灣製造‧製造台灣: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展》,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2016。
6. 林育淳、王蓓瑜編《臺灣紀行.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專冊 III》,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2014。
7. 邱子容,《臺灣當代美術大系:環境.生態》,臺北市:藝術家,2003。
8. 張世倫主編,《未完成.黃華成》,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2020。
9. 陳水財,《「高雄市現代畫學會研究」研究報告》,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2005。
10. 陳水財著,蕭瓊瑞主編,《燠溽與呼愁 : 陳水財藝評文集》,臺北市:藝術家,2022。
11. 陸先銘,《陸先銘:都市美學》,臺北市 : 臺灣畫廊,1993。
12. 黃光男,《鄉情.美學.藍蔭鼎》,臺北市:文化建設委員會,2011。
13. 黃舒屏主編,《島嶼溯游:台灣計劃三十年回顧展》,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2022。
14. 漫遊藝術史作者群,《漫遊按讚藝術史》,臺北市:原點出版,2022。
15. 潘襎,《島嶼生活與地景:檳榔、甘蔗、香蕉、椰子樹》,臺南市:臺南市立美術館,2020。
16. 蔣伯欣,《綠舍.創型.莊世和》,臺中市 : 國立臺灣美術館,2019。
17. 鄭惠美,《臺灣現代美術大系:鄉土寫實繪畫》,臺北市:藝術家,2004。
18. 蕭阿勤,《「回歸現實」臺灣一九七○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二版,2010。
19. 蕭新煌主編,《臺灣地方環境的教訓:五都四縣的大代誌》,高雄市:巨流,2015。
20. 賴明珠,《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3:解嚴前後美術團體1970-1990》,國立臺灣美術館策畫,臺北市:藝術家,2019。
21. 賴明珠,《凝鄉望土—二十世紀臺灣美術家的風土觀》,臺北市:藝術家,2019。
22. 賴明珠主編,《點燈傳藝:戰後至解嚴期間1945-1987帶領風潮臺灣美術家》下冊,臺北市:藝術家,2023。
23. 賴香伶編,《姚瑞中個展:反攻大陸行動—預言篇.行動篇》,臺北市:帝門基金會,1997。
24. 賴瑛瑛,《臺灣前衛 : 六〇年代複合藝術》,臺北市:遠流,2003。
25. 龔卓軍,《漂浪‧臺客‧李俊賢》,臺中市 : 國立臺灣美術館,2023。
26. 龔卓軍、許遠達,《跟著俊賢去旅行》,新北市:我己文創,2021。

三、中文期刊
1. 毛振泰,〈離島水資源現況及未來展望〉,《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第8卷第2期(2010.6),頁60-75。
2. 王御風、陳慧鐶,〈日治時期戲獅甲工業區的建立〉,《高雄文獻》第5卷2期(2015.3)頁104-130。
3. 杜若洲,〈「台東計劃」:一個新的開始〉,《炎黃藝術》,第23期(1991.6),頁44-47。
4. 林惺嶽,〈1970年代鄉土美術〉,《雕塑研究》第8期(2012.09),頁58-76。
5. 胡平,〈淨土與塵囂:管窺「花蓮計劃」〉,《炎黃藝術》第46期(1993.6),頁42-43。
6. 倪再沁,〈牆與面目的變異—陳水財1990畫展〉,《炎黃藝術》第10期(1990.6),頁5-12。
7. 章錦逸,〈「牆.1990」與「本來面目」—陳水財畫展評介〉,《炎黃藝術》第10期(1990.6),頁35-41。
8. 郭振昌〈鄉土回歸?試討論鄉土藝術的整建〉《雄獅美術》第73期(1977.3),頁32-36。
9. 陳宛伶,〈戰後臺灣(1960-1980)城市過渡性空間移行者的攝影實踐初探〉,《藝術研究學報》,第12卷第1期,2019,頁1-24。
10. 陳啟仁,〈西子灣隧道及防空設施之歷史沿革初探〉,《高雄文獻》第8卷2期(2018.8),頁47-73。
11. 陳寬育,〈城市的未來史—陳水財《原野風光—工廠》的高雄意象〉,《藝術認證》第86期(2019.6),頁78-85。
12. 黃文勇,〈以「土地意識」作為美術高雄當代論述根基—再論高雄「黑畫」的時代性與精神性〉,《藝術認證》99期(2022.12),頁44-61。
13. 黃光男,〈陳水財的繪畫世界〉,《炎黃藝術》第10期(1990.6),頁4。
14. 黃海鳴,〈九十年代臺灣新潮美術(1990-1996)〉,《傾向:文學人文季刊》第12期(1999.1),頁107-162。
15. 廖新田,〈西洋風景藝術類型與人文觀想〉,《藝術認證》69期(2016.8),頁6-13。
16. 廖新田,〈陳澄波藝術中的摩登迷戀〉,《雕塑研究》第14期(2015.09),頁14。
17. 廖德宗,〈清代打狗大坪頂砲台及軍事古道考證〉,《高雄文獻》第5卷3期(2015.6),頁76-107。
18. 劉邦隱,〈浪蕩黑—80年代高雄之不標準色〉,《藝術認證》99期(2022.12),頁106-?。
19. 劉京璇,〈法國19世紀的「世紀末」藝術氛圍〉,《藝術家》549期(2021.2),頁90-95。
20. 劉俊輝,〈四八高地戰備坑道〉,收入《花蓮趣》(花蓮市:花蓮縣政府,2018),頁32-33。
21. 鄭勝華,〈工業到海洋的藝術——談高雄藝術精神及其演變〉,《藝術認證》99期(2022.12),頁62-79。
22. 蕭瓊瑞,〈現代繪畫期間的「省展」風格(1959-1970)〉(上),《臺灣美術》第19期(1993.1),頁11-29。
23. 賴玉華,〈框架台灣.戰鬥軍魂—復興基地使命下的戰鬥文藝版畫(1949-1955)〉,《臺灣美術》第113期(2018.7),頁69-93。
24. 賴明珠,〈「農村化」的鄉土藝術:楊英風《豐年》時期版畫創作中的鄉土意涵〉,收入《百年雕塑-楊英風藝術及共時代國際學術研討會》,新竹市: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2012,頁163-172。
25. 賴明珠,〈主體扣〔叩〕問:1980年代「101現代藝術群」的「新繪畫」取徑〉,《臺灣美術》120期(2021.11),頁80-111。
26. 賴新龍整理,〈世紀末的團隊臺灣觀察「台灣計劃」座談會〉,《南方藝術》第18期(1996.7),頁10-15。

四、學位論文
1. 陳誼芳,〈論高雄藝術之現代意識的發展與轉折—從1980年代談起〉,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2004。
2. 楊佳璇,〈黃華成(1935-1996)創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碩士班,2010。
3. 楊季桓,〈戰後花蓮市軍事歷史建築的演變〉,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2006。
4. 鄭明全,〈高雄新浜―在地黑手―南島意識 以「土」、「黑」、「邊陲」思辨美術高雄的主體意識開展〉,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2009。
5. 鄭傑夫,〈南方藝術折枝人—由李俊賢看1987到2019年高雄現代藝術發展中的社會關懷〉,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2022。
6. 龔加恩,〈解嚴後台灣藝術家對政治神話的解構—以吳天章、楊茂林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西洋美術史組碩士論文,2009。

五、網路資源
1. 房慧貞、陳貞樺、黃禹禛、余崇任,〈「衛星圖看六輕」—石化帝國是怎麼煉成的?〉,《報導者The Reporter》,2018.1.25網址:<https://www.twreporter.org/i/fpc-sixth-naphtha-cracker-growth-gcs>(2023年12月12日檢索)。
2. 高森信男,〈消失的廠工:臺灣美術史中的工業場景〉,《典藏ARTOUCH高森信男專欄》,2022.12.21。網址:< https://artouch.com/artouch-column/nobuo-takamori/content-92483.html>(2023年12月28日檢索)。
3. 高雄市立美術館編纂,〈柴山傳奇〉,《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官網》,網址:<https://collections.culture.tw/kmfa_collectionsweb/collection.aspx?GID=MQM2(2024年3月22日檢索)。
4. 高愷珮,〈望安的蔣公〉,《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官網》,網址:<https://collections.culture.tw/kmfa_collectionsweb/collection.aspx?GID=M6MAMLMW>(2024年4月20日檢索)。
5. 國史館編纂,〈西部幹線鐵路電氣化通車〉,《國家文化記憶庫》,網址:< https://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84646>(2024年4月16日檢索)。
6. 郭吉清,〈柴山廢棄飛彈基地〉,《國家文化記憶庫》,網址:< 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19167&IndexCode=Culture_Place>(2024年3月10日檢索)。
7. 陳忠峰(導演),〈國立臺灣美術館「臺灣傑出藝術家影音紀錄片」《殺墨客─洪根深》中文版〉,《191ART雲端美術館YouTube頻道》,2023.2.17。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HbxtP8qfI>(2023年11月11日檢索)。
8. 黃明川(導演),《紀錄當代藝術身影-陳水財》,高雄市立美術館發行。參考資料: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全球資訊網影音首頁,2013.5.3。網址:<https://khcc.kcg.gov.tw/media01.aspx?ID=$2501&IDK=2&EXEC=L&DATA=404&AP=$2501_HISTORY-0>(2023年11月10日檢索)。
9. 臺南市立美術展覽組,〈「拋爾控固力:島嶼現代性之夢」展覽介紹〉,《臺南市立美術館官網》,2023.06.15。網址:< https://www.tnam.museum/exhibition/detail/384>(2023年12月28日檢索)。
10. 劉錡豫、李淑珠撰,〈煉焦窯〉,《名單之後—台府展史料資料庫》,網址:<hhttps://reurl.cc/5vDVez>(2023年9月17日檢索)。
11. 蔡家丘,〈【不朽的青春】南國陽光普照—西鄉孤月的末日之旅〉,《漫遊藝術史》,2020.5.14。網址:< https://reurl.cc/GjK3yx>(2023年9月17日檢索)。
12. 賴明珠、陳水財、蘇志徹、李思賢,「藝術先鋒---「台灣計劃」的前瞻與實驗座談會」,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國立臺灣美術館YouTube頻道》,2022.5.14。網址:<https://www.youtube.com/live/SFV3IUjMicw?si=IgxipMwfj7ilWO1o>(2023年12月14日檢索)。
指導教授 曾少千(Tseng, Shao-Chien) 審核日期 2024-7-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