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1175400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9 、訪客IP:3.16.139.36
姓名 陳起華(Chi-Hua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法律與政府研究所
論文名稱 我國地方政府推動客語復振政策績效觀感之研究:以桃園市政府推廣客語研習實施計畫為例
(A Study of Performance Perceptions of Promoting the Hakka Language Revitalization Policy in Local Governments of Taiwan: A Case Study of the Hakka Language Training Project of Taoyuan City Government)
相關論文
★ 從台灣賄選案件探討政治因素對於司法審判之影響★ 政治因素對於法院審理之影響分析:以台灣選舉誹謗司法案件為例
★ 台灣信仰型非營利組織治理活動與模式之研究-以五個信仰型非營利組織為例★ 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治理網絡建構之研究:以台北都會區新移民為個案的觀察
★ 族群型代表性行政機關課責之研究 – 以我國中央與地方客家行政機關為例★ 社區治理網絡中非營利組織政策倡議之研究-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之個案研究
★ 地方政府與第三部門的契約委外關係之研究: 以我國社會福利型非營利組織為例★ 我國地方性信仰型非營利組織的策略聯盟之研究— 以「財團法人桃園縣寺廟團體公益慈善基金會」 為個案研究
★ 地方政府契約委外與信仰型非營利組織★ 社會企業之組織運作型態探討 ─以The Big Issue為例
★ 多元文化下社區發展協會政策網絡之研究-以桃園縣新移民關懷服務據點為例★ 台灣地方政府新移民職業訓練契約委外 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
★ 台灣地方推展志願服務簽約委外之研究:以桃園市志願服務教育訓練為例★ 工作整合型社會企業轉型之研究-以台北市與新北市庇護工場為例
★ 地方非營利組織與政府協力影響之研究 -以桃園市身心障礙福利團體為例★ 倡議型非營利組織之動員策略與網絡治理:以臺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客語已取得國家語言的地位,不再侷限於地方方言,在客語通行語地區可為參與政府機關(構)行政、立法及司法程序之語言,但面臨嚴重流失的危機。中央推動各項客語復振政策,其中語言研習計畫由地方政府執行,但地方政府在執行時偏重於辦理研習場次、人數及預算執行率等產出評估,而未做影響評估,對於政策執行面,難以提供改善的全盤性建議。
本研究運用個案研究法、次級資料分析法及深度訪談法,以桃園市推廣客語研習實施計畫為研究個案,訪談本計畫政府方、授課方及學員方三方面之利害關係人參與本計畫之績效觀感,發現三方績效觀感雖然有七成之滿意度,但授課方及學員方對政策績效觀感彼此間存在差異性,究其產生差異的主因,可能來自期望值差異、資訊不對稱及身分認同影響所致,易造成政策執行與需求脫節、學習動機與推廣策略不相配,恐導致政策持續性風險、資源分配爭議及推廣策略的調整需求。
本研究針對地方政府推動客語語言學習,提供下列綜合性及整體性建議,包括修改客家基本法增列重點客家文化發展區域、利用廣電宣導增加年輕人激勵措施、建議評鑑制度以輔導及支持為導向、提升跨部門合作營造客語友善環境及加強科技與教材支持提升自學資源,可為施政規劃者參考修正政策。
摘要(英) Hakka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national language in Taiwan, no longer limited to a local dialect. It can be used in administrative,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procedures in Hakka-speaking areas. However, the language faces a severe declin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initiated various Hakka language revitalization policies, with local governments executing language training projects. These local efforts often focus on the number of sessions, participants, and budget execution rates, rather than evaluating the impact, making it difficult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This study uses case studies,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focusing on the Hakka Language Training Project of Taoyuan City Government. It interviews stakeholders from the government, instructors, and learners, finding a 70% satisfaction rate. However,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policy performance perceptions between instructors and learners, likely due to differing expectations,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identity influences. These differences can lead to disconnected between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needs, or cause mismatches between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promotion strategies, posing risks to policy sustainability, resource allocation disputes, and the need for strategy adjustments.
The study offers comprehensive suggestions for local governments promoting Hakka language training projects, including amending the Hakka Basic Law to designate key Hakka cultural development areas, using broadcasting to increase youth incentives, recommending evaluation systems focused on guidance and support, enhancing cross-departmental cooperation to create a Hakka-friendly environment, and strengthening technology and teaching materials to improve self-learning resources. These can serve as references for policy planners.
關鍵字(中) ★ 客語復振
★ 客語研習
★ 利害關係人
★ 政策評估
★ 績效觀感
關鍵字(英) ★ Hakka Language Revitalization
★ Hakka Language Training
★ Stakeholders
★ Policy Evaluation
★ Performance Perceptions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7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10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探討 16
第一節 我國客語復振政策相關文獻 16
第二節 利害關係人特性理論 21
第三節 政策評估理論 23
第四節 績效管理與績效觀感 26
第五節 博碩士論文檢閱 29
第三章 我國客語復振政策的推動策略 36
第一節 我國推動客語復振政策的發展沿革與理念 36
第二節 桃園市政府推動客語復振政策的方案與做法 44
第三節 桃園市客語研習實施計畫的辦理情形 50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發現 57
第一節 客語研習計畫實施的困境(利害關係人觀點) 57
第二節 客語研習計畫利害關係人對整體之績效觀感 68
第三節 各利害關係人績效觀感的差異 75
第四節 客語研習實施計畫的精進或強化做法 80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8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4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9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92
參考文獻 95
壹、中文文獻 95
貳、外文文獻 103
附錄 深度訪談大綱 104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一、專書
丘昌泰(2000)。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元照。
丘昌泰(2013)。公共政策基礎篇(五版)。巨流圖書。
丘昌泰(2013)。公共管理。智勝文化。
古國順(編)(2005)。臺灣客語概論。五南。
古國順(編)(2020)。客語能力初級認證題庫(海陸腔)。客家委員會。
古國順(編)(2020)。客語能力認證基本詞彙初級(海陸腔)。客家委員會。
古國順(編)(2022)。客語能力認證基本詞彙中級暨中高級上、下冊(海陸腔)。客家委員會。
古國順(編)(2022)。客語能力認證基本詞彙中級暨中高級上、下冊(海陸腔)。客家委員會。
古國順(編)(2023)。客語能力初級認證題庫(海陸腔)。客家委員會。
古國順(編)(2023)。客語能力認證基本詞彙初級(海陸腔)。客家委員會。
田昭容(編)(2020)。徵集影像專輯:全國義民祭在新竹縣。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朱志宏(1988)。公共政策概論。三民。
朱真一(2001)。絕望的語言?談lau寫客家台灣語文。張義品。
江俊龍(編)(2018)。臺灣客家語文研究輯刊:第五輯。社團法人台灣客家語文學會。
何來美(2017)。台灣客家政治風雲錄。聯經。
吳定(2003)。政策管理。聯經。
吳嘉陵(2022)。客家物語:書房師與童養媳。樹人出版。
吳餘鎬(2015)。客家李文故事研究。五南。
吳瓊恩、李允傑、陳銘薰(編)(2005)。公共管理。智勝文化。
吳瓊恩、周光輝、魏娜、盧偉斯(2004)。公共行政學。智勝文化。
呂嵩雁(2007)。臺灣後山客家的語言接觸現象。蘭臺。
林淑鈴(計畫主持人)(2010)。臺灣客家族群史專題研究3臺灣客家族群關係研究:以屏東縣內埔鄉與萬巒鄉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林淑馨(2021)。NPO、公私協力與地方創生。元照。
邱吉鶴(2008)。行政領導與績效管理。秀威資訊科技。
邱吉鶴(2013)。政府績效管理工具與技術。秀威資訊科技。
張光宇(2006)。閩客方言史稿。五南圖書。
教育部國教司(2001)。鄉土語言種子教師培訓研習班專輯:客家語班。師範學院鄉土教學研究中心。
陳秀琪、江敏華(編)(2020)。不賣祖宗言:第十三屆客家話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
陳雅鈴、陳仁富(編)(2011)。客語復振從屏東出發:屏東縣幼兒園客語沈浸教學。屏東縣政府。〔Revitalizing Hakka Language from Pingtung:Pingtung early Hahha Language Immersion Program〕
曾喜城(1996)。萬巒妹仔沒便宜。中央日報。
黃子堯(2019)。台灣客家還我母語運動30年。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
黃卓權(2008)。進出客鄉:鄉土史田野與研究。南天。
黃菊芳(2019)。過去恁多年做毋得講?事情。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董忠司(編)(1996)。臺灣客家語概論講授資料彙編。弘宇文化。
鍾萬梅(編)(2010)。客語能力認證基本詞彙:中級、中高級暨語料選粹(上冊)(四縣腔)。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鍾萬梅(編)(2010)。客語能力認證基本詞彙:中級、中高級暨語料選粹(下冊)(四縣腔)。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魏鏞(2004)。公共政策導論。五南。
羅烈師(2017)。客家竹枝詞創作500首。桂冠圖書。
羅肇錦(1990)。台灣的客家話。協和藝術文化基金會、臺原。
羅肇錦(2000)。臺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二、期刊論文
王千文、陳敦源(2012)。形式上還是實質上的「公私協力」:全民健康保險總額支付制度個案分析。公共行政學報,(42),99─137。
王甫昌、彭佳玲(2018)。當代臺灣客家人客語流失的影響因素之探討。全球客家研究,(11),1─42。
王保鍵(2018)。客家基本法之制定與發展:兼論2018年修法重點。文官制度季刊,10(3),85─113。
王保鍵(2022)。客家孤島語言傳承與周邊族群:以宜蘭大南澳濱海客家為例。文官制度,14(2),143─178。
王崇斌、范祥偉(2000)。政府績效管理:分析架構與實務策略。中國行政評論,10( 1),155─182。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9)。客語能力認證啟動薪傳機制。海翁台語文學教學季刊,(6),19─35
林信志、謝名娟、黃貞裕(2017)。國中小客家文化實驗課程對客家文化認同、客語使用頻率與客語聽力能力影響之研究。課程與教學,20(4),25─53。
林煥民(2005)。客家莊學校教育環境之研究。學校行政,(37),109─138。
洪惟仁(2004)。世紀初桃園語言社會學調查報告。台灣語文研究,(2),99─124。
洪惟仁(2011)。台灣西北海岸的語言分佈與閩客互動。臺灣語文研究,6(2),29─64。
胡愈寧(2008)。客語生活學校國小學童客語使用及能力之分析。聯大學報,5(2),47─65。
范文芳(2005)。行出識字教學?牢籠,開拓現代化?客語教學。語文學報,(12),25─34。
范文芳(2009)。台灣客語認證?回顧同檢討。海翁台語文學教學季刊,(6),36─39。
孫煒(2010)。我國族群型代表性行政機關的設置及其意涵。臺灣民主季刊,7(4),85─136。
孫煒(2010)。設置族群型代表性行政機關的理論論證。臺灣政治學刊,14(1),105─158。
孫煒(2018)。臺灣地方文化活動契約委外的績效觀感:客家節慶利害關係人的角度。行政暨政策學報,(66),1─38。
孫榮光(2010)。負面客家形象的建構:以電視綜藝談話節目為例。復興崗學報,(98),125─143。
徐富美(2003)。桃竹苗地區客語次方言語言態度的研究。臺灣語文研究,(1),91─108。
徐超聖(2012)。國小高年級客家學童客家語學習與族群認同之相關研究:以新竹縣關西地區為例。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8),73─100。
徐達海(2021)。本土教育(客語)實踐策略和反思:以瑞原國中為例。師友雙月刊,(628),76─79。
桂正翰(2017)。從新北市推動客家事務概況看客家語言及文化推展成效。數據分析,12(5),1─8。
張智欽(2009)。祖籍的空間分布特性與歷史地理區域形塑之關聯性探討:以楊梅及新屋地區為例。人文及管理學報,(6),95─132。
張維安、黃美玲、蕭錦炎(?)。臺灣客家人口遷移及其語言遺失。學術研究,7─17。
許孟勤(2022)。桃園市幼兒園客語沉浸式教學之實施與困境。幼兒教保研究期刊,(26),1─21。
陳心怡、?寶宏、康宜楨(2015)。客家青少年族群認同研究。聯大學報,12(2),89─104。
陳敦源(2009)。透明之下的課責:台灣民主治理中官民信任關係的重建基礎。文官制度季刊,1(2),21─55。
陳敦源、張世杰(2010)。公私協力夥伴關係的弔詭。文官制度季刊,2(3),17─71。
陳雅鈴(2009)。客語沉浸教學對提昇幼兒客語聽說能力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1(2),345─359。
陳雅鈴(2021)。客語家庭培力計畫之實施歷程與成果。臺灣語文研究,16(1),93─128。
劉宜君(2006)。公共網絡的管理與績效評估之探討。行政暨政策學報,(42),107─142。
劉宜君、陳敦源、蕭乃沂、林昭吟(2005)。網絡分析在利害關係人概念之應用:以我國全民健保政策改革為例。臺灣社會福利學刊,4(1),95─130。
蔡明賢(2023)。解嚴前後臺灣母語運動的發起。中興史學,33─68。
蔡惠名(2010)。「?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以屏東滿洲鄉的客家人為例。台灣學誌,(1),205─229。
鄧盛有(2005)。語言接觸後的語言演變情形:以桃園縣四海話為例。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6),235─253。
蕭元哲(2009)。利害關係人對互動管理的瞭解與應用。文官制度季刊(考試院八十周年度特刊),145─158。
賴文英(2019)。臺灣當代客家流行音樂音樂初探:論結構上的平面之美。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8),179─195。
鍾榮富(2006)。四海客家話形成的規律與方向。Language and Linguistics,7(2),523─544
蘇政傑(2011)。大學生本土語言態度研究:以聯大語傳系為例。中山人文學報(31),265─303。

三、專書論文
孫煒(2017)。非營利組織與地方政府之協力治理的研究設計與概念架構。載於丘昌泰、劉宜君(主編),非營利組織與社會關懷(179─195頁)。商鼎。

四、學位論文
古秀上(2012)。客語薪傳師團隊協同教學之建構與實踐:以客語魔法學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
宋月華(2015)。客語能力認證獎勵之政策工具研究:以行政機關公務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大學。
李美雲(2006)。我國客語政策之回應性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周雪美(2000)。台灣客家傳統歌謠的語言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周雅雯(2005)。台灣客語政策評估之研究:以桃園縣客語生活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林作逸(2017)。臺灣客語政策之研究:19452017〔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段淑琴(2006)。探討客家籍學生家長對客語與客語教學的態度:以新竹縣北埔鄉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徐幸君(2011)。戰後臺灣北部客家茶產業經營性格。〔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陳玉貞(2016)。臺灣地方客家行政機關契約委外成效之研究:桃園市客家桐花祭個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陳春美(2011)。客語能力佳幼兒之家長對客語保存的態度及行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陳嬿竹(2023)。地方行政機關基層官僚推動客語復振政策之研究:以桃園市政府客家代表性官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傅碧珍(2016)。非客家庄之客籍家庭客語保存與流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游新榮(2022)。族群社團對於地方文化藝術活動契約委外的績效觀感之研究:桃園市客家與多元族群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黃雅榆(2001)。客家人對客語及客語教學的態度以臺灣四個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大學。
劉聖怡(2019)。我國地方政府推廣客家語文模式及其成效之研究:財團法人桃園市客家文化基金會個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蔡慧華(2007)。國小學童親子互動與終身學習能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鍾秋妹(2009)。美濃客家家庭客語的流失與保存〔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簡劉菊英(2018)。地方治理中多元族群學習客家文化成效之研究:以桃園市八德社區大學客家文化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蘇巧蘋(2015)。臺灣地方客家行政機關契約委外的治理研究:新北市義民祭個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五、譯著
Earl Babbie(2021)。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林秀雲譯;四版)。新加坡商聖智學習亞洲 私人有限公司。(原著出版於1975)〔Earl Babbie(2021)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Lin, H.Y., Trans.) Cengage Learning Asia Pte Ltd.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5)〕
W. Lawrence Neuman(2014)。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取向(王佳煌、潘中道、蘇文賢、江吟梓譯;二版)。學富文化。〔W. Lawrence Neuman(2014)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Wang, C.H. & Pan, C.T. & Su, W.H. & Chiang, Y.T., Trans.)Pearson Education.〕

六、研究計畫
客家委員會(2017)。105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典通股份有限公司。
客家委員會(2022)。110年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典通股份有限公司。

七、網路電子化資料
104職場力(2024)。12大線上學習平台推薦:課程優點、缺點與體驗分享整理。104職場力網站,2024年9月27日。網址https://blog.104.com.tw/online-courses-104nabi/#01
文化部(2022)。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中華民國文化部網站,2022年9月12日。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67&s=95743
文化部(2023)。國家語言發展報告。中華民國文化部網站,2023年3月6日。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67&s=95744
行政院(2024)。113年度施方針。行政院全球資訊網,2023年4月12日。網址https://www.ey.gov.tw/Page/5C208DA85C814C47
客家委員會(2018)。109至114年度社會發展中長程個案計畫客家族群主流化發展計畫。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2024年11月21日。網址https://www.hakka.gov.tw/chhakka/app/artwebsite?module=artwebsite&id=96&serno=null
客家委員會(2021)。國家客家發展計畫(民國110年至112年),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2021年6月16日。網址https://www.hakka.gov.tw/Content/Content?NodeID=2792&PageID=44679&LanguageType=CH
客家委員會(2022)。105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2017年5月。網址https://www.hakka.gov.tw/content/content?nodeid=626&pageid=37585
客家委員會(2022)。110年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2022年5月。網址https://www.hakka.gov.tw/content/content?nodeid=626&pageid=37585
客家委員會(2023)。109至114年度社會發展中長程個案計畫客家語言深植計畫。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2023年7月4日。網址https://www.hakka.gov.tw/Content/Content?NodeID=2792&PageID=45461
客家委員會(2024)。113年度施政計畫。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2023年9月4日。網址https://www.hakka.gov.tw/Block/Block?NodeID=57&LanguageType=CH
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2024)。113年度施政計畫。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網站,2024年1月22日。網址https://www.tycg.gov.tw/News.aspx?n=96&sms=7922&_CSN=662

外文文獻
Aidan R. Vining & David L. Weimer (1988)Information Asymmetry favoring sellers: a policy framework. Policy Sciences 21,281-303
Mitchell, R. K., B. R. Agle, & D. J. Wood(1997)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 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Who and What Really Coun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2(4),853-886.
指導教授 孫煒(Way Sun) 審核日期 2024-12-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