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842102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1 、訪客IP:18.97.9.174
姓名 董碧玫(Pi-Mei Tung )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企業管理研究所
論文名稱 智能資本之衡量─以國內資訊電子產業為例
(The measure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相關論文
★ 以平衡計分卡做為策略管理工具—以政府某研究機構為例★ 我國證券商權證課稅爭議之研究
★ 以平衡計分卡提供獨立董事監督策略執行所需關鍵資訊-以某公司為例★ 研究機構價值報告之探討-以工研院為例
★ 中國大陸出口退免稅的租稅規劃與個案討論★ 以平衡計分卡架構探討新產品開發的績效評估 — 以某公司研發流程改善專案為例
★ 本國期貨商之策略分析與關鍵成功因素-以H公司為例★ 大陸台商移轉訂價策略探討-以Β公司個案為例
★ 企業成長的關鍵成功因素-以新銀行為例★ 大陸台商回台上市面臨之挑戰與對策
★ 自動化設備產業在大陸的經營策略-以M公司為例★ 民事執行委外拍賣的創新商業模式及關鍵成功因素探討─以台灣金服公司中部分公司為例
★ 以8十企業評價模式評估ESG基金投資組合之投資績效-以台灣上市股票為例★ 公益型組織發展模式之研究─日本OISCA組織與台灣福智團體之比較分析
★ 在電子產品低價風潮下半導體測試代工廠之商業模式─以個案公司為例★ 中國五星級酒店在嚴峻市場挑戰下的策略佈局─以蘇州某五星級酒店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之目的在於探討高科技公司智能資本之內涵及其決定因素。因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高科技產業已成為投資大眾注目的焦點。有別於一般傳統產業以土地、廠房、設備為主的有形資產作為創造競爭優勢的主力,高科技產業強調以知識密集與創新作為競爭武器。因此,無形資產及知識創造的價值成為企業決勝的關鍵。
美國近年來的收購案例中,收購價值對帳面價值之比率為4.4,平均高科技產業被收購的真正價值大約是資產負債表上面所呈現價值的十倍以上。在台灣方面,代表科技產業之電子業及軟體業市價更高達淨值之7至8倍。所以傳統以歷史成本衡量原則的財務報表,已無法呈現這些資產的價值,而造成市價與面值間極大的落差,顯示現有的會計制度已無法滿足投資大眾的需求。
鑒於以上原因,本研究藉由智能資本(Intellectual Capital)之觀念架構,以國內資訊軟體產業56家樣本公司為研究對象,利用線性結構關係模式(LISREL:Linear Structure Relationships)分析法,探討高科技公司無形資產價值之決定因素。希望藉由實證結果使公司得以瞭解本身之競爭優勢,同時讓投資人可以獲得充足且攸關的資訊,作為投資決策之參考。而實證結果發現組織流程資本及人力資本對智能資本確實存有正向之影響關係。
摘要(英)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nature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its determining factors. The traditional firms have deployed tangible assets such as land, plants, and equipments as the main sources of their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n the other hand, hi-tech firms employ knowledge-based capital and innovations to create their core competences.
In the U.S, the acquiring prices are about 10 times of target high-tech firms’ book value for M&A cases in the past decades. In Taiwan, the market values of hi-tech sectors, especially electronic and software companies, stand for 7 to 8 times of their book values. Obviously, financial statements based on historical costs are not able to reflect true value of high-tech firms.
This study uses the notions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applies the LISREL method to analyze the determinant factors of value for intangible assets.in the 56 information software companie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cess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intellectual capital. This finding implies that hi-tech companies may understand their own competitive advantages through the reporting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investors may have more relevant information to make investment decisions.
關鍵字(中) ★ 智能資本
★  線性結構方程模式
關鍵字(英) ★ Intellectual Capital
★  Linear Structure Relationships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流程5
第二章 相關理論及文獻探討6
第一節 企業市場價值與帳面價值之差異6
第二節 會計定義之無形資產9
一、無形資產之定義與性質9
二、無形資產成本之認定與衡量9
三、無形資產之種類及攤銷10
第三節 組織管理之無形資產11
一、智能資本之定義11
二、智能資本的內涵14
三、智能資本之衡量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24
第一節 觀念性架構24
第二節 樣本資料25
一、研究期間25
二、研究對象25
第三節 變數之定義與衡量26
一、研究變項26
二、衡量變數27
第四節 研究假說30
一、顧客資本對智能資本關係之假設30
二、流程資本對智能資本關係之假設30
三、創新資本對智能資本關係之假設31
四、人力資本對智能資本關係之假設31
第五節 LISREL模型介紹32
一、測量模式32
二、結構方程模式32
三、LISREL模型之假設條件33
四、LISREL的估計方式34
五、模型適合度的衡量34
第四章 實證結果分析36
第一節 模式適合度與解釋能力檢定38
一、觀測變數與潛在變數的關係估計40
二、潛在變數間的因果關係估計41
三、整體模型適合度的衡量42
第二節 實證結果45
一、顧客資本對智能資本關係之假設45
二、流程資本對智能資本關係之假設45
三、創新資本對智能資本關係之假設45
四、人力資本對智能資本關係之假設46
第三節 修正後模式48
一、模式修正後的適合度與解釋能力檢定48
二、實證結果5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54
第一節 研究結論54
一、研究結果54
二、具體建議55
第二節 研究限制56
一、資料取得不易56
二、產業間差異大57
第三節 後續研究之建議57
中文參考文獻58
英文參考文獻60
參考文獻 江忠儀,資訊軟體產業無形資產評價問題探討,軟體產業通訊,第25期,20-24頁,民國88年。
我國資訊服務業市場現況及發展趨勢分析,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民國87年。
宋偉航譯(Thomas A. Stewart原著),智慧資本:資訊時代的企業利基,台北:智庫文化,民國87年。
李弘哲,企業無形資產之策略運用及評估,智慧財產權管理季刊,第46-51頁,民國85年。
林大容譯(Leif Edvinsson & Michael S. Malone原著),智慧資本:如何衡量資訊時代無形資產的價值,台北:麥田出版公司,民國88年。
林文修,演化式類神經網路為基底的企業危機診斷模型:智慧資本之應用,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博士班論文,民國89年。

吳秀娟,企業市場價值與淨值差異影響因素之研究-以我國資訊電子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民國89 年。

吳開霖,公司價價值評估案例解析,會計研究月刊,第170期,第33-39頁,民國89年。
高文麒,蔡淑娟譯,湯瑪士.戴文波特(Thomas H Davenport)等著,資訊科技的商業價值,台北:天下遠見出版,民國89年。
徐昭旻,台灣上市公司帳面價值與公平市價比率之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系碩士班論文,民國85年。

黃宛華,資訊軟體業智慧資本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民國88年。

陳順宇,多變量分析(初版),自行出版,民國87年。
陳玉玲,組織內人力資本的蓄積─智慧資本管理之觀點,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民國88年。

陳立庭,知識經濟時代:智慧財產權是現代企業成敗關鍵,卓越雜誌,第198期,第60-63頁,民國90年。
陳柏村,強化企業智慧資本的途徑,資訊傳真周刊,第591期,第70頁,民國90年。
楊美津,以實證探討研究發展費用化在台灣之市場評價,私立淡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

張素鈴,公司評價新趨勢--EVA(經濟附加價值)在臺灣應用的可行性,國立中央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民國88年。

臺灣證券交易所,資訊軟體業無形資產鑑價制度之研究,民國89年。
鄭丁旺,無形資產,中級會計學(第六版):第十一章,自行出版,民國86年。
盧盈如,傳統產業、資訊硬體產業及資訊服務業適用評價模式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民國89年。

劉正田,企業無形資產價值評估問題之探討,會計研究月刊,第170期,第21-28頁,民國89年。
謝月香,無形資產,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系碩士班論文,民國89年。

謝雅仁,無形資產與商譽之攤銷,會計研究月刊,第170期,第40-41頁,民國89年。
鍾惠珍,淺談無形資產評價問題,會計研究月刊,第170期,第18-20頁,民國89年。
蘇裕惠,知識經濟時代下財務會計之新思維,會計研究月刊,第170期,第29-32頁,民國89年。
英文參考文獻
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 “APB Opinion No.17, Intangible Assets ”New York, 1970.
Brooking, Annie, Peter Board & Sue Jones, "The Predictive Potenti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Int. J. Technology Management, Vol. 16,Nos.1/2/3,pp. 115-125, 1998.
Bassie, L and McMurrer, D “Training investment can mean financial performanc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52(5), pp. 40-42, 1997.
Bell, C. R. “Intellectual Capital. ”, Executive Excellence. 14(1)pp. 15, 1997.
Edvinsson, L. and Malone M. S. “Intellectual Capital. ”, New York :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Kaplan, R.S. and D.P. Norton.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6).
Osborne, A. “Measuring intellectual capital: The real value of companies.” Ohio CPA Journal (Oct/Dec 1998): pp. 37-38.
Roos, Goran., and Johan, R. “Measuring your company’s intellectual performance.” Long Range Planning (Jun 1997): pp. 413-426.
Roos, Johan "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IC)", Long Ranger Planning, February, Vol.31, pp.150-153, 1998.
Roos, J., Roos, R., Edvinsson, L. and Dragonetti, N. “Intellectual Capital : Navigating in the New Business Landscape. ”, New York :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8.
Stewart, Thomas A. "Your company's most valuable asset:Intellectual Capital", Fortune, October 3,pp.28-33, 1994.
Stewart, T. A. “Intellectual Capital: The New Wealth of Organizations. ”, New York: Bantam Doubleday Dell Publishing Group, Inc., 1997.
Stewart, T. A. “Brain Power. ”, Fortune, March, pp. 105-110, 1997.
Sveiby, K.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Posted on Internet at : http:// www.sveiby.com.au/IntellevtualCapital.html
Ulrich, D. “Intellectual Capital Equals Competence X Commitment. ”,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39(2), 15-16, 1998.
指導教授 鄭漢鐔(Hann-Tarn Jeng) 審核日期 2001-6-2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