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14100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2 、訪客IP:18.227.46.202
姓名 汪淑珍(Shu-chen W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林海音及其出版事業研究
(A Study On The Life Of Hai-yin Lin And Her Publishing Company)
相關論文
★ 秋瑾詩詞研究★ 香港作家鍾曉陽小說研究
★ 台灣眷村小說生命困境之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作品為例★ 施叔青長篇小說的港台書寫
★ 台灣早期幽默散文研究★ 愛亞小說研究
★ 琦君書信研究★ 華嚴小說研究
★ 蘇青文學研究★ 黃娟及其小說研究
★ 台灣當代女性傳記研究(1945~2004)★ 台灣當代海洋文學之研究
★ 「文季」文學集團研究──以系列刊物為觀察對象★ 語境的還原:北島詩歌研究
★ 米羅.卡索數位詩研究★ 華文禁令解除後印華文學的發展 — 以印華作協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集作家、編輯、出版人於一身的林海音,在振興文學事業所展現的熱忱及貢獻有口皆碑。她在台灣文壇的重要性,除其個人文學創作外,則是以編輯人的身分形塑《聯副》的文學性格;以出版人的角色,創辦《純文學》月刊、成立純文學出版社,積極從事文化傳播事業。
林海音創辦的刊物與成立的出版社,在台灣文學發展與傳播的影響力,並不亞於她的創作。林海音歷史位置的形成,亦無法迴避這些曾聯係著她生命的文化因素。然而,對於林海音做為一位出版人的論述,相對於討論其創作表現的篇章,明顯缺乏。
緣此,本人試圖以異於昔往的角度,重新解讀「林海音」。突破對作家作品直線式的研究,對出版與文學關係進行考察,試圖在既有論述之外與「出版」作連結,發展出不同的對話聲音,拓展林海音研究使之形成一完整體系。
本文將以羅貝爾.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文學社會學為理論主線,將文學視為一種社會活動,放在社會學範疇來看。針對林海音出版事業──純文學出版社與《純文學》月刊,進行外緣與內緣的研究。更參考皮耶.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文化資本建構理念,亦藉由文獻研究法,經由文獻蒐集、整理純文學出版社相關資料。將已尋得的資料為基礎,作為詮釋分析時的依據。
本論文不僅論及林海音傳播行為本身,也關注到傳播主體所衍生出來的相關項目,包括純文學出版社的發展歷程、出版物特質、編輯製作、經營策略、社會功能等。以便對林海音出版事業的研究達到全面性。
摘要(英) As a writer, editor and publisher, Hai-yin Lin was praised by all for her enthusiasm and contribution for prospering literature business. In addition to her literary creations, the significance of Lin in Taiwanese literary circles is that as an editor she shaped the literary characteristic of United Daily News Supplement; and as a publisher she published Belles-Lettres Monthly, found Belles-Lettres Publisher and undertook cultural dissemination actively.
The influence of the publications Lin published and the publisher Lin foun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dissemination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is not inferior to her literary creations. Even the forming of Lin’s historical position could not get rid of all these cultural factors which related with her literature life. However, it was obviously that the lack of comment on Lin as a publisher in comparison with her performance on creation.
Hence, this research re-interprets Hai-yin Lin in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rather than former linear research on writers’ works; and observes the relation between publishing and literature. In addition to current statement, this research also tries to connect with publishing to develop varied standpoints and further expends the research on Lin to form the complete research structure.
The core theory of this research is Literary Sociology proposed by French scholar, Robert Escarpit, in which literature has been taken as a social activity. This thesis carries out inner and outer research on Lin’s literary business, Belles-Lettres Monthly and Belles-Lettres Publisher, and not only refers to Pierre Bourdieu’s Constructive Concept of Cultural Capital but also follows reference research method to collect reference and arranges the data relevant to Belles-Lettres Publisher, moreover, using the data collected as the foundation to be the basis when it has been interpreted and analyzed.
This research discussed not only Lin’s dissemination behavior but also concerned the relevant derivative from principal part of dissemination,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Belles-Lettres Publisher, the property of publications, edition, business strategy and social function, in order to carry out complete research of Lin’s publishing business.
關鍵字(中) ★ 文學
★ 純文學出版社
★ 林海音
★ 出版
關鍵字(英) ★ Belles-Lettr
★ Hai-yin Lin
★ Publishing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 文獻考察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論述架構 8
第二章 林海音文化人格的形成 15
第一節 成長環境 15
一、家庭 16
二、北京經驗 20
第二節 教育背景 26
一、五四風潮 27
(一)、文人使命 28
(二)、自由理念 28
二、新聞教育 32
第三節 編寫經驗 34
一、寫作 34
二、編輯 36
(一)、副刊編輯 36
(二)、雜誌編輯 40
(三)、圖書編輯 42
三、出版 44
小結 45
第三章 《純文學》月刊考察 47
第一節 純文學月刊歷史 48
第二節 純文學月刊特色 54
一、獨具特色的專欄 54
(一)、文獻史料的整建──「純文學作家」、「近代中國作家與作品」 55
(二)、幽默文章的譯介──「包可華專欄」 59
(三)、讀者反應的重視──「文思集」、「讀者、作者、編者」 60
二、刊載鮮見關注的戲劇文類 62
三、大量啟用新人作品 64
第三節 刊登作品綜論 65
一、小說 65
二、詩歌 70
三、散文 72
小結 73
第四章 純文學出版社的創立發展與結束 75
第一節 創立背景 76
第二節 出版社的成立 78
一、成立源起 78
二、名稱標誌 82
三、出版路線 83
第三節 發展歷程 85
一、發微奠基階段:1960-1969年 85
二、成長興盛階段:1970-1979年 88
(一)文化價值的內容 89
(二)審美意涵的外觀 91
三、衰微退位階段:1980-1995年 93
第四節 結束營業 96
小結 97
第五章 純文學出版社的出版品特色 99
第一節 推動知識性書籍 100
第二節 迻譯文學佳構 104
第三節 引介少兒讀物 109
第四節 紛呈異域風光 111
第五節 聚焦懷舊作品 112
第六節 關注女性問題 119
小結 123
第六章 純文學出版社的作者群 125
第一節 組成原因 127
一、親屬友人 128
二、傳媒姻緣 130
三、英雄相惜 133
四、時代轉變 134
第二節 組成特性 137
一、老壯年為主體 138
二、學院菁英導向 140
三、男性作家居多 142
小結 143
第七章 純文學出版社的編輯表現 147
第一節 稿源 147
一、主動徵集稿件 148
二、先發表後出書 148
三、依舊書而造新 150
四、進行企劃編選 153
(一)執歷史之命──中國選題 153
(二)啓思索之鑰──文本互參 155
(三)證史實之影──照片呈顯 157
(四)迎時代之需──選集彙編 158
第二節 編輯製作 162
一、封面裝幀 162
(一)封面素樸典雅 163
(二)書名簡鍊明晰 170
(三)書法藝術題簽 175
二、內頁編排 176
小結 178
第八章 純文學出版社的營銷策略 181
第一節 善用優勢出版文學書 182
第二節 差異特性作市場區隔 185
第三節 個人作風的營銷管理 187
第四節 顧客高忠誠度的建立 189
第五節 媒體宣傳配合行銷 191
一、刊登廣告 192
二、書評推薦 194
三、廣電媒體的再傳播 198
四、活動推廣 200
小結 200
第九章 林海音的媒介表現 203
第一節 出版業──引領文學人經營出版風潮 204
一、凝聚出版業力量 204
二、建立出版人風範 211
第二節 文學界──培養寫作人才 216
一、敬重作家創作尊嚴 217
二、維護作家著作權益 220
三、維繫文學生存空間 223
小結 225
第十章 結論 227
第一節 本論文綜述 227
一、批評方式的示範 228
二、文學人才的凝聚 231
三、省籍作家的拔擢 232
四、集體記憶的建樹 237
五、建構文學傳播之文化 239
第二節 未來論題開展 241
參引文獻 245
一、專書 245
二、論文 253
(一)學位論文 253
(二)期刊論文 253
附錄
一、純文學出版社作家群名單 259
二、純文學出版社作家來源表 281
三、純文學出版社出版品目錄 285
四、《純文學》月刊編目 309
(一)《純文學》月刊專欄編目 310
(二)《純文學》月刊一般文章編目 335
五、訪談紀錄 369
參考文獻 參引文獻
一、專書
以下按年代順序排列
林海音:《兩地》(台北:三民書局,1973年3月)
沈謙:《期待批評時代的來臨》(台北:時報出版社,1979年)
張覺明:《現代雜誌編輯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8月)
游淑靜等:《出版社傳奇》(台北:爾雅出版社,1981年7月)
編輯委員會:《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總目卷》(台北:聯合報社,1982年6月)
編輯委員會:《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史料卷》(台北:聯合報社,1982年6月)
鐘麗慧、應鳳凰 編:《書香社會》(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4年6月)
夏祖麗 編:《風簷展書讀》(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5年1月)
隱 地:《作家與書的故事》(台北:爾雅出版社,1985年11月10日)
陳俊廷:《營銷與廣告戰略》(台北:國家出版社,1986年1月)
馬之驌:《新聞界三老兵──曾虛白、成舍我、馬星野奮鬥歷程》(台北:經世書局,1986年10月)
陳銘磻:《掌燈人》(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7年6月)
(法)羅貝爾.埃斯卡皮 著 于沛 選編:《文學社會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5月)
鄭貞銘:《編輯與製作講義》(台北:中華函授學校,1988年6月)
阿諾德.豪澤爾 著,居延安 譯:《藝術社會學》(上海:學林出版社,1988年9月)
蕭富峯:《行銷實戰讀本》(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8年10月)
方蘭生:《傳播原理》(台北:三民書局,1988年11月)
蔡源煌:《海峽兩岸小說的風貌──文化研究的方法》(台北:雅典出版社,1989年4月)
詹宏志:《城市觀察》(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年4月)
行政院新聞局 編印:《中華民國出版事業概況》(台北:行政院新聞局,1989年5月)
花建、于沛:《文藝社會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年5月)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9年8月)
鄭貞銘、賴國洲等 編:《傳播媒介與社會》(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89年9月)
瑪莉.伊凡絲 原著;廖仁義 譯:《郭德曼的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0年3月)
朱淑君、張守華、王悦南:《文化市場:結構、功能、管理》(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
邱各容:《兒童文學史料初稿1945-1989》(台北:富春文化公司,1990年8月)
Melvin L. Defleur, 與Sandra all-Rokeach著;杜力平 譯:《大眾傳播學理論》(台北:五南出版公司,1991年12月)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台北:自立晚報社,1992年2月)
小赫伯特.S.貝利(Herbert S. Bailey,Jr)著;郭茂生、潘建國、郭瑞紅 譯:《書籍出版的藝術與技巧》(台北:淑馨出版社,1992年2月)
翁秀琪:《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3月)
鄭興東 主編:《報紙編輯學教程》(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4月)
馮建三:《資訊.錢.權──媒體文化的政經研究》(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2 年11月)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2年12月)
李建臣 主編:《圖書編輯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8月)
鄭貞銘:《新聞學與大眾傳播學》(台北:三民書局,1994年1月)
鄭明娳 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7月)
朱 樺:《文學社會化的當代探索》(上海:學林出版社,1994年8月)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8月)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 主編:《文學與傳播的關係》(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年6月)
李瑞騰:《文化理想的追尋》(南投:南投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6月)
高斯、洪帆 主編:《圖書編輯學概論》(蘇州: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
Datus C. Smith, Jr. 彭松建 趙學范 譯:《圖書出版的藝術與實務》(台北:周知文化事業公司、佛光大學聯合出版,1995年9月)
楊東平:《城市季風──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2月)
文訊雜誌社 編印:《台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三)》(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年6月)。
包亞民 譯:《布爾迪厄訪談錄──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
孟 樊:《台灣出版文化讀本》(台北:唐山出版社,1997年1月)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7年4月)
許俊雅:《台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10月)
瘂弦、陳義芝 主編:《世界報紙副刊學縱論》(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年11月)
陳義芝 主編:《台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德)阿爾方斯.西爾伯曼 著;魏育青、于汛 譯:《文學社會學引論》(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年1月)
鍾理和、鍾肇政著;錢鴻鈞 編:《台灣文學兩鍾書》(台北:草根出版公司,1998年2月)
(法)皮埃爾.布迪厄、(美)華康德 著;李猛、李康 譯:《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2月)
楊洪承:《文學社群文化形態論》(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年4月)
文訊雜誌社 編:《1997台灣文學年鑑》(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年6月)
祁述裕:《市場經濟下的中國文學藝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6月)
高宣揚:《當代社會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8年9月)
蔣廣學:《編學原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
林海音:《林海音作品集》(1-12)(台北:遊目族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5月)
何寄彭 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6月)
夏祖麗:《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0年10月)
包亞明 主編《二十世紀西方美學經典文本》(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隱 地:《漲潮日》(台北:爾雅出版社,2000年12月)
陳芸芸 譯;Denis Mcquail 著:《最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
辛廣偉:《台灣出版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傅光明、舒乙 主編:《林海音研究論文集》(北京:台海出版社,2001年5月)
林文寶等人 合著:《台灣文學》(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年8月)
丁曉原:《文化生態與報告文學》(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8月)。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10月)
小林一博:《出版大崩壞》(台北:尖端出版公司,2001年10月)
肖東發:《中國編輯出版史》(瀋陽:遼海出版社,2002年1月)
麥可.柯達(Michael Korda)著;陳皓 譯:《因緣際會──出版風雲四十年,這些人,那些事》(台北:商智文化公司,2002年2月)
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2年2月)
高宣揚:《布爾迪厄》(台北:生智文化公司,2002年6月)
(法)布迪厄 著;孫智綺 譯:《防火牆──抵擋新自由主義的入侵》(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8月)
Chris Jenks著;俞智敏、陳光達、王淑燕 譯:《文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2年9月)
陳銘蹯:《陳銘蹯報導文學集》(台北:華成圖書公司,2002年9月)
李瑞騰、夏祖麗 主編:《一座文學的橋──林海音先生紀念文集》(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2年12月)
陳平原、山口守 編:《大眾傳媒與現代文學》(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1月)
李瑞騰 主編:《霜後的燦爛──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3年5月)
封德屏 主編:《第七屆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台灣文學的比較研究》(台北:文訊雜誌社,2003年11月)
向 陽:《浮世星空新故鄉──台灣文學傳播議題析論》(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1月)
傅月庵:《蠹魚頭的舊書店地圖》(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4年1月)
潘怡中 編:《預約下一輪出版盛世》(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4月)
黃維樑:《文學英雄拜會記-錢鍾書、夏志清、余光中的作品與生活》(台北:九歌出版社,2004年4月)
方 卿 編:《圖書營銷管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黃維樑:《文學英雄拜會記──錢鍾書、夏志清、余光中的作品與生活》(台北:九歌出版社,2004年4月)
于友先:《現代出版產業論集》(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4年5月)
陳 霖:《文學空間的裂變與轉型──大眾傳播與20世紀90年代中國大陸文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
王斑:《歷史與記憶──全球現代性的質疑》(英國:OXFORD出版社,2004年7月)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0與八、九0年代台灣小說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9月)
黃書泉:《文學轉型與小說嬗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王乾任:《台灣出版產業大未來》(台北:生活人文出版公司,2004年10月)
林俊良:《視覺傳達設計概說》(台北:藝風堂出版社,2004年11月)
張積玉:《編輯學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東海大學中文系:《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1月)
Thomas Woll著,鄭永生 譯:《誰說出版不賺錢》(台北:高寶國際出版社,2005年1月)
隱 地:《身體一艘船》(台北:爾雅出版社,2005年2月)
翁 翁:《書的容顏──封面設計的賞析與解構》(台北:黎明文化公司,2005年3月)
李志銘:《半世紀舊書回味──從牯嶺街到光華商場》(台北:群學出版社,2005年4月)
(英)利薩.泰勒、安德魯.威利斯著,吳靖、黃佩譯:《媒介研究:文本、機構與受眾》(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王志弘、張華蓀等合譯:《現代地理想像》(台北:群學出版公司,2005年4月)
陳平原主講、梅家玲 編訂:《晚清文學教室──從北大到台大》(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5月)
陳平原、王德威 編:《北京: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
周新富:《布爾迪厄論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台北:心理出版公司,2005年6月)
靜宜大學中文系 編:《2004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年7月)
皮述民、邱燮友、馬森、楊昌年著:《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台北:駱駝出版社,2005年9月)
季 季:《寫給你的故事》(台北:印刻出版社,2005年9月)
程光煒 主編:《大眾媒介與中國現當代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周玉寧:《林海音評傳》(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7月)。
李瑞騰 主編:《永恆的溫柔:琦君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琦君研究中心,2006年7月)
麥克魯漢著 鄭明萱 譯:《認識媒體──人的延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6年9月)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苦悶與蛻變──60、70年代台灣文學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2006年11月)
二、論文
以下按年代順序排列
(一)學位論文
陳姿夙:《林海音及其作品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3年)
莊麗莉:《文學出版事業產銷結構變遷之研究──文學商品化現象觀察》(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丁希如:《出版企劃的角色與功能》(嘉義: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吳佩娟:《台灣的文學編輯與作者之互動關係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施英美:《「聯合報」副刊時期(1953─1963)的林海音研究》(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吳麗娟:《台灣文人出版社的經營模式》(嘉義: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劉筱燕:《從出版趨勢看編輯角色的轉變》(嘉義: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二)期刊論文
以下按年代順序排列
※若出版地區為台灣則不另行標記
林海音:〈婦女與文學-女作家空中座談會〉,《中央日報》第6版,1951年5月9日。
林海音:〈談談兒童讀物〉,《文壇》第43期,1964年1月,頁36-37。
林岡:〈林先生與純文學〉,《新生報》書香版,1974年12月3日。
程登懷 記錄:〈五四運動的時代背景〉,《書評書目》第61期,1978年5月1日,頁4-8。
李利國:〈五四的信息〉,《書評書目》第61期,1978年5月1日,頁9-13。
茶 陵:〈周著「五四運動史」述要〉,《書評書目》第61期,1978年5月1日,頁22-34。
季季:〈玻璃墊上的儷影-何凡、林海音美遊歸來〉,《聯合報》第37版,1978年10月21日。
林淑蘭:〈林海音的文藝天地-寫作、編輯、出版三部曲〉《中央日報》第11版,1978年11月1日。
彭瑞金記錄:〈從鄉土文學到三民主義文學-訪葉石濤先生談台灣文學的歷史〉,《台灣文藝》第62期,1979年3月,頁27。
亞 菁:〈從「純文學」雜誌談到辦雜誌的辛酸〉,《幼獅文藝》第31期,1979年11月,頁149-157。
金 兆:〈志同道合〉,《聯合報》副刊,1981年9月16日。
平 子:〈繁華落盡見真醇──高信疆道「人間」〉,《益世》第2卷第12期,1982年9月10日,頁14-16。
張 力:〈關懷與薪傳──試論聯副〉,《益世》第2卷第12期,1982年9月10日,頁23-25。
張典婉:〈綠樹繁花──林海音與「純文學出版社」〉,《新月書刊》第5期,1984年2月,頁89-90。
吳榮斌:〈愛的種種-關於余阿勳和他的新書〉,《新書月刊》第11期,1984年8月,頁77。
林訓民:〈策略與趨勢〉,《新書月刊》第18期,1985年3月,頁85-90。
陳銘蹯:〈四十年來台灣的出版史略(上)〉,《文訊》第32期,1987年10月,頁259-268。
陳銘蹯:〈四十年來台灣的出版史略(下)〉,《文訊》第33期,1987年12月,頁243-250。
呂正惠:〈現代主義在台灣──從文藝社會學的角度來考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4期(1988年冬季號),頁181-209。
張柔慧、黃也瑜專訪:〈教科書中也有「女權運動?-從另一個角度談男女平等」〉,《國立編譯館通訊》第1期2期,1988年4月,39頁。
祝 勤:〈文學出版的痕跡〉,《精湛》第10期,1989年10月,頁16-19。
潘人木:〈如銀河傾瀉而下的感覺──我的寫作歷程〉,《精湛》第10期,1989年10月30日,頁24-25。
林海音口述,碩石記錄整理:〈記「純文學」的誕生〉,《幼獅文藝》第437期,1990年5月,頁36-37。
本刊編輯小組:〈訪高信疆先生談文藝雜誌、報紙副刊和讀者的三角習題〉,《幼獅文藝》第437期,1990年5月,頁61。
鄭明娳:〈文藝環境與校園文學〉,《幼獅文藝》第437期,1990年5月,頁54。
瘂 弦;夏士芬 整理記錄:〈大眾傳播體系中的文學:從副刊說起〉,《自由青年》,1991年1月,頁34-39。
向 陽:〈對當前台灣副刊走向的一個思考〉,《文訊》第82期,1992年8月,頁13-14。
潘知常:〈文化工業:美學面臨著新的挑戰──當代文化工業的美學闡釋之一〉,《文藝評論》第4期,1994年4月,頁11-21。
吳 浩:〈「叢書縱橫談」專題前言〉,《文訊》第107期,1994年9月,頁16。
李坤生:〈也談編輯的定義與起源〉,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第5期,1995年,頁116-119。
林淇瀁:〈戰後台灣文學傳播困境初論:一個「文化研究」向度的觀察〉,《新聞學研究》第51期,1995年7月,頁143-172。
林淇瀁:〈淺談當代台灣文學傳播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4期,1995年12月15日,頁15。
王 岫:〈近十年來出版事業的觀察〉,《文訊》第138期,1997年4月,頁26-29。
王崑義:〈解嚴以來編輯角色的重構〉,《目擊者雙月刊》第3期,1998年1月,頁40-42。
孟 樊:〈台灣出版業的世紀末〉,《出版界》第53期,1998年2月,頁64-66。
黃盛璘:〈編輯學研究的一些情況〉,《出版界》第56期,1999年1月,頁23-28。
魏可風記錄:〈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先生座談會〉,《聯合報》37版,2000年10月29日。
陳芳明:〈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聯合文學》第199期,2001年5月,頁149-160。
陳芳明:〈50年代的文學侷限與突破〉,《聯合文學》第200期,2001年6月,頁166。
潘人木:〈天空多了一顆星〉,《國語日報》(追思特刊),2001年12月21日。
林 良:〈林海音和小學國語課本〉,《國語日報》(追思特刊),2001年12月21日。
鄭清文:〈懷念文壇奇女子〉,《聯合報》第39版,2001年12月3日。
葉石濤:〈林海音的兩個故鄉〉,《聯合報》第39版,2001年12月3日。
王琰如:〈痛失良朋──悼念老友林海音〉,《青年日報》第10版,2001年12月21日。
古繼堂:〈林海音──台灣女性文學開山人〉,北京:《新文學史料》2002年第2期,2002年,頁4-12。
古遠清:〈做為「自由派」作家的林海音〉,北京:《新文學史料》2002年第2期,2002年,頁13-17。
張 讓:〈您不認識我…..從《爸爸真棒》回憶林海音先生〉,《中央日報》第18版,2002年1月29日。
莊瑞琳:〈應用波笛爾〉,《當代》第174期,2002年2月,頁24-39。
陳瑞璧:〈追尋〉,《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第18卷3期,2002年5月,頁13-14。
麥 莉:〈兒童文學界追思林海音先生感懷會側記〉,《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第18卷第3期,2002年5月,頁7-10。
孟 樊:〈合縱連橫抑或分裂繁殖〉,《文訊》第203期,2002年9月,頁48-51。
應鳳凰:〈從林海音到文藝列車〉,《文訊》第207期,2003年1月,頁8-9。
王一川:〈論媒介在文學中的作用〉,廣州:《廣東社會科學》2003年3期,2003年3月,頁22-27。
夏祖焯:〈林海音的性格與作品背道而馳嗎?〉,《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第11期,2003年4月,頁80-82。
應鳳凰:〈閱讀林海音:林先生的編輯、寫作生涯與台灣文壇〉,《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第11期,2003年4月,頁89-93。
張邦衛、李勝清:〈直面文學的式微──現代傳播媒介與文學詩性空間萎縮的內在關係之審視〉,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卷第3期,2003年6月,頁82-85。
應鳳凰:〈50年代文學圖書的生產與特色──兼談個人的蒐集經驗〉,《文訊》第214期,2003年8月,頁39-41。
李秀金:〈試談文學場域中的現代傳播媒介因素〉,《理論學刊》第2期,2004年2月,頁107-108。
林 舟:〈大眾傳播與當代文學批評的空間構成〉,南寧:《南方文壇》2004年第48期,2004年4月,頁26-33。
徐開塵:〈聯經三十年〉,《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66期,2004年6月,頁4。
陳祁岩:〈現代廣告傳播模式探悉〉,武漢:《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58卷第4期,2005年7月,頁504-507。
黎湘萍:〈「理論」是否重要?〉,《文訊》第243期,2006年1月,頁59。
雷叔雲:〈小而美的策略-獨立書店的求存之道〉,《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87期,2006年3月,頁14。
季 季:〈走進林海音的第一個客廳(上)〉,《印刻文學生活誌》第32期,2006年4月,頁200-205。
羅 蘭:〈塑造人物的重要性與樂趣〉,《文訊》第247期,2006年5月,頁35。
萬麗慧:〈用出版疼惜台灣-專訪龍文出版社發行人周崑陽〉,《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89期,2006年5月,頁35。
彭 歌:〈溫柔敦厚,風華自蘊-琦君與李唐基〉,《文訊》第257期,2007年3月,頁56-58。
彭 歌:〈深情永不舊-林海音與何凡〉,《文訊》第257期,2007年3月,頁51-55。
徐開塵:〈定靜如榕的姿勢-爾雅出版社的故事〉,《文訊》第258期,2007年4月,頁118。
指導教授 李瑞騰(Jui-teng Lee) 審核日期 2007-6-1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