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343800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7 、訪客IP:3.144.41.223
姓名 高懿芳(YI-FANG KAO)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財務金融學系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台商營運模式、商業銀行往來業務與作業風險三者之互動-以台灣地區商業銀行為例
相關論文
★ 金融機構不良債權處理機制之研究★ 放款作業流程的滿意度調查研究 —以S銀行為例
★ 工業銀行持股公司多角化策略、董事會特性及經營績效之研究★ 台灣企業的大陸經營模式、治理機制與盈餘管理之研究
★ 外資進入對本國問題銀行之影響★ 銀行如何訂定建築業的授信政策
★ 台灣境外結構型商品的監理法規與行銷策略之研究★ 問題放款的解決途徑及個案分析
★ 國家風險與信用評等制度之建立★ 證券業及保險業資本適足率、公司治理與經營績效之比較
★ 商業銀行如何藉由風險中立評價法 衡量放款部位的信用風險★ 中小企業信保案件之違約機率、回收率與信用風險值的實證研究
★ 商業銀行如何建置符合新巴賽爾資本協定的信用評分制度★ 資產減損與債務協商機制對台灣上市櫃公司之衝擊
★ 檢視Basu的盈餘不對稱時效性模型在台灣金融服務業的適用性★ 商業銀行如何檢視淨值貸款與二胎房貸的地域效果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兩岸間的金融、經貿往來,日益頻繁,帶領台商跨足兩岸三地業務,甚至邁向全球化行銷。台商企業藉由境外公司的設立,以多樣化的組織模式進入大陸經營,伴隨著組織模式的不同,本研究將其區分為五種營運模式,分別為1.台灣接單,大陸生產,2.境外接單,大陸生產,3.大陸接單,大陸生產銷售,4.台灣接單生產,美國或其他地三地區銷售,5.全球運籌。在這此五種營運模式下,台商企業可以不同的主體,向「台灣境內之銀行」、「台灣OBU及其海外分行」、「境外銀行」與「大陸之銀行」四方面進行授信業務的申請,籌措營運相關資金。
台灣地區商業銀行在業務拓展之餘,其作業風險為何?為本研究探討的重點,因此,先就台灣地區目前作業風險實施概況及理論,進行說明,並針對資本計提方式中的指標法、標準法及選擇性標準法,進行試算,提出兩種看法,一為以標準法進行資本計提將較節省資金成本,二為選擇性標準法在國內利差小於十大工業國的平均利差情況下,應謹慎使用,因其將會有多計提資本的可能。
再者,研究中以個案研究的方式,對兩岸三地企業金融業務的作業風險進行分析,提出可以先對可能發生的損失類型進行分類,並以風險比對的方式,釐清損失問題的重要順序,進一步設立各業務關鍵指標,作為日後控管的追蹤指標等,三大步驟來進行。如此,將可完整建構整體作業面的風險控管,非單一點的事件分析。而各關鍵指標的選定與設立,則與各銀行管理方式及業務特性、作業模式息息相關。
此外,就銀行整體發展策略與內部控制結合的方法來說,提出可以用平衡計分卡(BSC)與COSO的企業風險管理架構(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ERM)兩者結合交互運用的方式來達成,一方面藉由平衡計分卡正確的釐清、執行策略,並選出達成目標的相關衡量指標,另一方面則藉將平衡計分卡的相關衡量指標連結於COSO的ERM控管層面中,結合策略與風險控管的指標,將避免銀行多頭馬車情形,並可落實組織目標於風險控管之中,最終,達到績效與風險控管共贏的局面。
摘要(英)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financial and trading activities cross taiwan strait in recent years. Taiwanese businessmen also step into global marketing from Taiwan, Mainland and Hong Kong. Taiwanese companies enter Mainland by offshore companies with diversified organizations. This study will discuss these five different operating strategies: 1. Order receive in Taiwan and production in Mainland; 2. Contract in offshore and product in Mainland; 3. Contract, production and sale in Mainland; 4. Contract in Taiwan, Sale in U.S. or other places; 5. Global logistics. In those five managing modes, Taiwanese companies can raise fund by crediting application from 1. Banks in Taiwan; 2. OBU of Taiwan and overseas branch; 3. Offshore banks; 4. Banks in Mainland.
The point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us what is the operational risk when commercial banks of Taiwan expand their business. At first, we will explain the real executing status and theory of operational risk. Then three approaches in capital measurement will be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re are two results here. First is to use the standardized approach will save more capital cost. Second is the alternative standardized approach should be used carefully when the average interest-margin in Taiwan are smaller than it in the ten major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Therefore there will be possible to have more capital measurement.
The operational risk of financial transaction for companies in Taiwan, Mainland and Hong Kong also be discussed by case study. At first, the possible loss will be categorized. Then the priority of loss will be clarified by risk-comparison method. Furthermore, some key indexes of transaction are established to be the tracking index for risk control in the future. Therefore the whole control of operational risk, not only analysis of single event, can be established. Especially, the selec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key index are highly related with management style, characteristic of transaction and operational style of banks.
In the end, from the combinational method of whole developing strategy and inside control for the bank, we propose to use Balanced Scorecard (BSC) and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ERM) of COSO. BSC is used to clarify and to execute strategy. Then the relevant index of reaching goal will be selected. Next, the relevant index in BSC with ERM of COSO will be correlated. The multitasking can be avoided if the indexes of strategy and risk control are combined. In addition, the goal of organization will be implemented under risk control. Finally, we can get win-win of performance and risk control.
關鍵字(中) ★ 兩岸三地營運策略
★ 作業風險
關鍵字(英) ★ operational risk
★ operating strategies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
第四節 論文架構..............................4
第二章 兩岸經貿、金融往來情形................5
第一節 台商的投資現狀與兩岸經貿往來情形......5
第二節 兩岸金融往來情形.....................13
第三章 大陸台資企業組織型態.................17
第一節 中國大陸的企業組織型態...............17
第二節 境外公司與台資企業資金進入大陸的方式. 22
第四章 兩岸三地營運模式與商業銀行業務....... 28
第一節 兩岸營運模式................. 28
第二節 商業銀行業務................. 34
第五章 作業風險...................... 40
第一節 作業風險概論................. 40
第二節 兩岸三地企業金融業務之作業風險...... 56
第三節 作業風險管理與銀行經營策略的結合..... 6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79
第一節 結論.................................79
第二節 建議................................ 82
參考資料 .....................................83
附錄一................................... 86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一、朱道凱譯,Robert S. Kaplan & David P.Norton原著(1999年),平衡計分卡:資訊時代的策略管理工具,城邦文化公司。
二、陳正平譯,Robert S. Kaplan & David P.Norton原著(2004年),策略地圖,臉譜出版社。
三、風險管理理論與方法編輯委員會主編(2005年),風險管理理論與方法,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
四、李佩芝譯,hristopher Marshall原著(2005年),金融機構作業風險的衡量與管理,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
五、簡永光著(2003年),兩岸銀行業之互動環境與展望,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
六、簡永光著(2004年),如何利用OBU操作國際貿易,宏典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七、簡永光著(2004年9月),「大陸台商境內與境外籌資之探討」,台灣金融財務季刊,第五輯第三期,第37-52頁。
八、廖見文、余惠芳、王耀華著(2005年3月),「OBU成為大陸台商企業資金調度中心之可行性研究」,華人經濟研究,第三卷第一期,第115-126頁。
九、呂觀文著(2002年11月),「91年入世後,台商大陸投資架構規劃」,實用月刊。
十、邱正仁、林昆霖、黃子評著(2003年1月),「大陸台商在兩岸間關係企業交易之探討」,中國大陸研究,第41-55頁。
十一、藍見揚著(2004年4月),「目前大陸台商金融需求及融資方式可行性之淺析」,上銀季刊67期,第17-35頁。
十二、洪東裕著(2006年2月),「大陸台商融資模式之探討」,玉山銀行79期雙月刊,第16-18頁。
十三、陳光佑、謝雪妮著(2003年7月),「OBU對大陸台商融資之探討」,彰銀資料,第42-49頁。
十四、袁明仁著(2001年9月),「大陸台商授信風險評估」,台灣金融季刊,第二輯第三期,第33-47頁。
十五、袁明仁著(2005年9月),「銀行業如何做好台商徵信」,今日合庫,第4-26頁。
十六、張修齊著(2003年),「從新巴塞爾資本協定看作業風險管理」,台灣金融財務季刊,第四輯第一期,第55-77頁。
十七、萬幼筠,林靜芬著(2005年9月),「BaselⅡ作業風險管理致勝關鍵」,內部稽核,第41-44頁。
十八、賴佳誼、黃追著(2004年9月),「銀行業作業風險管理與內部稽核之探討」,內部稽核,第39-47頁。
十九、李學澄著(2005年3月),「新巴塞爾資本協定中作業風險管理之建置與挑戰」,內部稽核,第4-45頁。
二十、吳安妮著(2004年12月),「銀行業推動平衡計分卡之可行性研究」,建華金融季刊,第二十七期,第47-80頁。
二十一、 黃追、沈大白著(2003年3月),「簡介BaselⅡ之作業風險(上)」,會計研究月刊208期,第73-81頁。
二十二、 黃追、沈大白著(2003年6月),「簡介BaselⅡ之作業風險(下)」,會計研究月刊211期,第59-66頁。
二十三、 資誠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編著(2006年1月),「銀行風險管理實務範本-作業風險管理分論」,資誠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二十四、 資誠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編著(2005年11月),「銀行風險管理實務範本-作業風險管理案例彙編」,資誠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二十五、 2005年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合併財務報表
二十六、 陳正明著(2000年),「內部控制穩定金融之研究」,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十七、 尤國賢著(2002年),「中國金融體制、銀行授信與台商融資行為」,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二十八、 劉秀珍著(2003年),「兩岸金融往來與台商籌資模式之研究」,政治大學全球經營與貿易學系碩士論文。
二十九、 林顯東著(2003年),「大陸台商融資管道與融資操作模式之探討-以鴻海企業集團為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十、 黃逸君著(2004年),「中小企業台商在大陸融資管道之研究」,中央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十一、 黃景重著(2004年),「台商大陸投資營運與籌資決策之研究」,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十二、 王國仁著(2004年),「大陸台資企業現有籌資管到之探討」,中央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十三、 李增昌著(2005年),「新巴賽爾協定對銀行作業風險規範之研究」,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學程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網站部分:
一、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www.fscey.gov.tw
二、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WWW.MAC.GOV.TW
三、經濟部投審會網站: www.moeaic.gov.tw
四、國際貿易局:www.trade.gov.tw
五、大陸台商經貿網: www.chinabiz.org.tw
六、公開資訊觀測站:www.fscey.gov.tw
七、中央銀行:www.cbc.gov.tw
指導教授 陳錦村(Jing-Twen Chen) 審核日期 2006-7-1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