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61401010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6 、訪客IP:18.191.157.41
姓名 林佩怡(Pei-Yi Li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劇與詩的競合──《王西廂》戲劇性價值之研究
(The Co-opetition of Dramatic and Poetry-the Study on the Dramatic Value of “Romance of the West Chamber”)
相關論文
★ 明清戲曲散齣選本考論★ 明末清初私人養優蓄樂之探討──以李漁家班為例
★ 「士不遇」與「崇俠尚奇」:論唐俠女在明戲曲中的改編★ 《琵琶記》與明代社會
★ 桃園縣國中戲劇教育之研究★ 白樸及其《牆頭馬上》研究
★ 論元雜劇中的母親形象★ 舊京城 新曙光 論1930年代的齊如山與北平國劇學會及其期刊
★ 杜麗娘形象的心理解讀——「情慾」與「道德」的情感矛盾★ 王驥德與李漁戲曲論著之比較初探
★ 爭鳴出版業──晚明文人馮夢龍的個案研究★ 政治、宣傳、文藝、美學──中國大陸「十七年」戲曲論爭研究
★ 延續與創新——新編崑劇音樂研究★ 川劇《洞庭配》之研究
★ 論王季思中國古典悲劇的觀念:以《趙氏孤兒》為研究重點★ 《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接受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王西廂》以作詩之法作劇──如詩精選意象,精選事件;如詩精組意象構成意境,精組事件構成充滿戲劇性的情節,全劇具有詩般的質地。本文分四點來闡釋。
一、精心組織情節結構:《王西廂》以折為單位,運用「縮減」、「整併」、「改寫」、「增寫」等手法,精心重組《董西廂》事件,使各折產生各自的戲劇效果。二、展現人物戀愛歷程:在情節內容的處理上,著重人物戀愛歷程、心理的展現,而非奇聞異事的敘述宣揚。三、善於營造情境氛圍:慣於全劇劇首及各折開場營造情境氛圍,使觀眾容易進入戲劇情境之中,與人物一同悲喜。四、戲劇性的敘事與抒情:《王西廂》戲劇性豐富多元,情節上除了構成戲劇最基本的衝突性之外,還具有趣味性、懸疑性。此外各折內的各套曲文結構,也因戲劇性的情節產生了對比性、互動性、抒情性等不同的結構風格。
摘要(英) “Romance of the West Chamber” is a play written as composing a poem. While poets carefully select the images of their poems, the playwright of “Romance of the West Chamber” cautiously picked the events of this play. Moreover, as poets meticulously organize images to form the imagery of their poems, the playwright of this play also arranged the events with prudence in order to develop dramatic plots. The composition of this play is very similar to that of a poem and the study illuminates this concept from four aspects.
First, the plot structure of “Romance of the West Chamber” was carefully formed. The play was written based on fold structure, utilizing methods including compression, consolidation, rewriting and addition to meticulously retell the event of “Master Tung’s Western Chamber Romance” so that each fold can have its dramatic effect. Second, the play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s’ romantic relationships. To be more specific, the plots emphasize on the unfolding of the characters’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feelings rather than the narration of anecdotes and events. Third, the atmosphere of situations in the play was well created. The atmosphere of the play’s exposition as well as each fold’s opening was skillfully established; therefore, the plots are much more compelling and the audience can easily empathize with the characters. The forth aspect is the theatricality of the narration and the way emotions were expressed in the play. “Romance of the West Chamber” is very theatrical. The plots contain not only conflicts, the most basic element of a play, but also interesting and suspense elements. What is more, due to the theatrical plots, the song-set structure of each fold developed different styles, such as contrasting, interactive, lyrical, etc.
關鍵字(中) ★ 《王西廂》
★ 戲曲編劇
★ 戲劇性
★ 情節
★ 詩
關鍵字(英) ★ Romance of the West Chamber
★ Chinese Drama Writing
★ Dramatic
★ Plot
★ Poetic
論文目次 緒論 1
壹、研究動機 1
貳、文獻分析 3
一、關於《王西廂》的研究範疇 3
二、《王西廂》「藝術成就」研究成果分析 10
參、研究定位、方法及對象 18
一、劇本具戲劇文學及「一劇之本」的雙重性 19
二、劇本──編劇對演出的規劃與預想 19
三、探討《王西廂》的情節藝術 21
四、研究對象與資料取材 22
第一章 《王西廂》戲劇性價值的闡釋方向 26
第一節 「意境」說 26
一、從王國維意境說出發 26
二、意境在戲曲理論中的闡釋應用 27
三、「意境」作為戲曲審美的標準的商榷 29
第二節 「詩劇」與「劇詩」 30
一、「詩劇」的意涵 30
二、張庚「劇詩」說 32
三、王璦玲對「詩劇」、「劇詩」定義的分析 35
第三節 劇與詩的競合──從作品構成與追求看古典詩詞與戲曲共通的美學特質 36
一、從創作角度出發──「劇」與「詩」共通的美學特質 37
二、「意象」與「事件」 38
三、「章法」與「結構」 40
四、「意境」與「戲劇效果」 41
五、詩賦不必寓於教訓 43
六、劇與詩的競合 44
第二章 精心組織情節結構 46
第一節 《董西廂》之於《王西廂》的意義 46
一、《董西廂》與《王西廂》的高下之論 46
二、維持《董西廂》故事及情節規模 49
三、每本一人主唱體制的遵循與變例 52
第二節 以「折」為單位凝聚事件與人物情感 54
一、折的意義 55
二、《王西廂》對《董西廂》事件情節的規整 56
三、《王西廂》規整《董西廂》事件情節所達成的功效 62
四、重視全劇情節聯貫性 63
第三節 戲劇性情節結構──以〈酬韻〉一折為例 67
一、情節的構成 67
二、鶯鶯對張珙的好感 68
三、張珙對鶯鶯的積極追求 69
第三章 展現人物戀愛歷程 71
第一節 《王西廂》與其他元雜劇對戀愛情節的處理 71
一、傳事之奇──「佳人行徑」與「西廂行徑」的差異性 71
二、其他元雜劇才子佳人劇戀情類型化的傾向 75
三、《王西廂》主唱與戲劇視角變換愛情歷程的呈現 80
第二節 《南西廂》改編《王西廂》失敗的原因 85
一、囿於體制(上)──開場與沖場 85
二、囿於體制(下)──曲唱安排的缺失 88
三、缺乏戲劇張力的情節結構 91
第三節 戲劇節奏的掌握 95
一、《王西廂》各本各折對《董西廂》事件之間時間的改動 96
二、《王西廂》對《董西廂》事件之間時間調整方法與特色 102
三、「情節整一性」‧「三一律」與《王西廂》的情節節奏 103
第四章 善於營造情境氛圍 107
第一節 對《董西廂》「景」的承續與創新 107
一、對《董西廂》客觀環境的改寫──變客觀描述為主觀抒發 108
二、借景抒情曲文的增改情況 112
三、對戀愛氛圍的重視 115
第二節 情境氛圍營造手法分析 120
一、在劇首、各折之初確定場景的重要性 121
二、呈現人物關係的空間調度 123
三、因情設景 125
第三節 《王西廂》情境氛圍在傳統戲曲劇本中的特殊性 126
一、《南西廂》對《王西廂》情境氛圍成就的忽視 127
二、其他元雜劇才子佳人戲的戀愛氛圍 129
三、《王西廂》總體氛圍的整體感 132
第五章 戲劇性的「敘事」與「抒情」藝術 134
第一節 《王西廂》情節的戲劇性 135
一、廣義與狹義的戲劇性 135
二、《王西廂》情節的衝突性 137
三、《王西廂》情節的趣味性及懸疑性 141
第二節 《王西廂》曲文的戲劇性價值 145
一、對比性 148
二、互動性 151
三、抒情性 153
第三節 《王西廂》的普世意義 155
一、第一本楔子到第四本第三折的藝術完整性 155
二、全劇的雙重高潮──情感與情節 156
三、普世價值 157
結論 161
壹、精心組構的情節內容 161
貳、戀情歷程的展現 162
參、善於營造情境氛圍 163
肆、戲劇性的「敘事」與「抒情」藝術 165
引用文獻 166
附錄 171
附錄一、王實甫改編《董西廂》情節增刪縮整表 171
附錄二、《王西廂》時間、場景、人物情節分析表 190
附錄三、《王西廂》相應於《董西廂》事件分析 195
附錄四、《王西廂》各折結構分析 224
附錄五、《王西廂》各折戲劇效果之追求 265
參考文獻 一、專書
[南朝宋]劉義慶撰,鄭晚晴輯注:《幽明錄》(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年)。
[唐]白居易,謝思煒選注:《白居易詩選》(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宋]李昉等編:談愷本《太平廣記》第九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
[金]董解元著:《西廂記諸宮調》(台北:世界書局,1999年)。
[元]王實甫原著,王毓駿:《西廂記注》(北平:北平文化學社,1937年)。
[元]王實甫原著;王季思校注,張人和集評:《集評校注西廂記》(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87年)。
[元]王實甫原著,傅曉航:《西廂記集解》(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
[元]王實甫原著,王季思校注本:《西廂記》(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
[元]元人著,徐徵、張月中、張聖潔、奚梅主編,《全元曲》第二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明]王世貞,《曲藻》,《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毛晉輯,黃竹山、馮俊杰主編:〈西廂記研究資料匯編〉,《六十種曲評注》(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明]臧晉叔校,王學奇主編:《元曲選校注》第一冊下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明]臧晉叔校,王學奇主編:《元曲選校注》第二冊下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明]臧晉叔校,王學奇主編:《元曲選校注》第三冊上卷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明]臧晉叔校,王學奇主編:《元曲選校注》第三冊下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明]臧晉叔校,王學奇主編:《元曲選校注》第四冊下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明]李日華撰;張樹英點校:《南西廂記》(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清]李漁:《閒情偶寄》,《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七)(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清]金聖歎評點,費方人、周錫山標點:《貫華堂第六才子書西廂記等十種》(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梁廷柟:《曲話‧卷五》《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八),(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清]焦循:《劇說‧卷五》《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八),(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王國維:《宋元戲曲考》(台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
王國維:《宋元戲曲史》,《王國維全集》第3卷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
王安祈:《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 (台北:里仁書局,1996年)。
全秋菊、吳國欽:《花間美人《西廂記》》(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7年)。
伏滌修:《《西廂記》接受史研究》(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黑格爾著,朱孟實譯:《美學》《四》(台北:里仁書局,1983年)。
吳國欽:《《西廂記》藝術談》(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3 年)。
汪志勇主編:《董王合刊本西廂記研究論文集》(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
呂效平:《戲曲本質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李強,《中外劇詩比較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周傳家、王安葵、胡世鈞、吳瓊、奎生編著:《戲曲編劇概論》(杭州: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1991年)。
林宗毅:《西廂記二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林山田:《刑法通論》(台北市:台大法學院圖書部,2005年)。
段啟明:《西廂論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孫遜:《董西廂和王西廂》(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
孫玫:《中國戲曲跨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年)。
徐扶明:《元代雜劇藝術》(台北:學海出版社,1997年)。
祝肇年著,麻國鈞,祝海威選編:《祝肇年戲曲論文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
高禎臨:《明傳奇戲劇情節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張庚:《張庚戲劇論文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4年)。
張庚:《戲曲藝術論》(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
張人和:《《西廂記》論證》(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
張夢機:《古典詩的形式結構》(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
張庚、郭漢城主編:《中國戲曲通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年)。
胡耀恆譯,[美]布羅凱特著:《世界戲劇藝術欣賞》(台北:志文出版社,1999年)。
傅謹:《戲曲美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寒聲、賀新輝、范彪編:《西廂記新論》(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2年)。
傳田章編:《明刊元雜劇《西廂記》目錄》(東京:東京大學東洋大學文化研究所東洋學文獻センター刊行委員會,昭和45年,1970年)。
趙春寧:《《西廂記》傳播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年)。
董每勘:《五大名劇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
陳亞先:《戲曲編劇淺談》(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陳慶煌:《西廂記的戲曲藝術》(台北市:里仁書局,2003年)。
陳銘:《說詩:中國古典詩詞美學三味》(台北:未來書城,2003年)。
陳曉娟:《作為「元審美判斷」的意境》,(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屋出版社,2009年)。
陳旭耀:《現存明刊《西廂記》綜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鄭振鐸:《文學大綱》(二)《鄭振鐸全集》第十一卷,(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8年)。
蔣星煜:《明刊本《西廂記》研究》(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蔣星煜:〈「西學」在搖籃中叫嚷〉《西廂記新考》,(台北:學海出版社,1996年)。
霍松林:《西廂述評》(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鍾濤:《元雜劇藝術生產論》(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
劉效鵬譯,亞里斯多德原著:《詩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
蘇國榮:《中國「劇詩」美學風格》(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

二、期刊
王璦玲:〈論明清傳奇名作中「情境呈現」與「情節發展」之關聯性〉《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四期,1994年3月,頁549-592。
王璦玲:〈明清傳奇名作中主題意識之深化與其結構設計〉《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七期,1995年9月,頁245-394。
王璦玲:〈論明清傳奇之抒情性與人物刻畫〉《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九期,1996年9月,頁245-394。
王璦玲譯,孫康宜著:〈明傳奇的結構──《琵琶記》與《牡丹亭》析論〉《中國文哲通訊》,第四卷第一期(1994年3月),頁141-152。
阮國華:〈論我國古代詩歌意境觀念對戲曲理論的影響〉《學術研究》,1992年第四期,頁13-19。

杜軍:〈《西廂記》意境與典型的融合及其表現手法〉,《甘肅社會科學》,2003年第6期,頁28-30。
陳興焱:〈《西廂記》創造性筆法探析〉,《咸寧學院學報》,第28卷第2期(2008年4月),頁63-64。
陳文兵:〈〈論《西廂記》的詩劇特徵〉〉《戲曲研究》第78輯(2009年4月),頁279-293。
張人和:〈近百年《西廂記》研究〉,《社會科學戰線》1996年3期,頁36-44。
傅謹:〈詩意的憂鬱氣質──論戲曲的美學基調〉,《藝術百家》,1993年第2期,頁24-29。
黃一璜:〈《西廂記》審美境界探幽〉《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3期(2000年6月),頁30-32。
劉漢光:〈戲曲意境論概說〉,《藝術百家》,2004年第5期,頁108-113。
指導教授 孫玫 審核日期 2015-8-2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