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8 、訪客IP:3.141.46.208
姓名 徐瑞琴(Jui-chin Hs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客家親屬相關俗諺之研究
(Research about Hakkas' relative's proverbs)相關論文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論文以《客家親屬相關俗諺之研究》為題目,藉由客家親屬諺,內容論述“客家親屬角色"、“客家教育"二方面,並探討“客家親情倫理”、“客家婚姻觀”、“客家生活經驗”三方面的意涵。本論文共分七章,分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闡述本論文寫作動機;第二節論述本論文的研究目的;第三節說明本論文的研究方法;第四節說明本論文研究步驟與架構;第五節則探討本論文之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二章:名詞釋義及文獻探討
釋義俗諺之定義與特質,並探討客家親屬稱謂用詞,並回顧前人有關的研究成果。
第三章:客家親屬角色之互動關係
本章藉由客親屬俗諺分成家庭關係、夫妻關係、宗親關係、姻親關係,探討客家親屬角色與角色之間的關係和責任。
第四章:客家生養與教育
本章藉由客親屬俗諺來探討客家懷孕生子、家庭照顧,教育觀念與態度來探討客家養育及教育觀。
第五章:客家家庭庭親情倫理與婚姻
本章藉客親屬俗諺談孝道、家庭親子之情與倫理、家人間之情感與合作、客家婚姻來探討客家家庭親情、倫理、婚姻的課題。
第六章:談客家處事與生活經驗
本章藉客親屬俗諺分為處事的態度與方法、個人價值觀與個性、前人經驗傳承,探討客家人處事、價值觀、個性、生活經驗,傳承客家祖先們所留下來的智慧。
第七章:結論
總結本論文研究的結果與心得,以及對本論文未來研究的後續展望。
藉由本論文客家親屬相關俗諺的研究,可以感受到客家先民在家庭、宗族的互動,會因「角色」而產生很多微妙的關係;知道客家人非常重視生子、教育的觀念;了解客家家庭的親子之情、家庭倫理面向、家人間情感與合作觀及對婚姻的看法;傳承客家祖先處事之道、樂天知命的價值觀、生活經驗談。藉由本論文研究,期許能引航對客家有興趣之後輩,開拓更加了解客家、發揚客家,傳承客家的視野。
摘要(英) This thesis regards " research about Hakkas’’ relative’’s proverbs " as the topic, with Hakkas’’ relative’’s proverbs . It describe " The role of Hakkas’’ relatives ",and " Hakkas’’ education " , We also discuss " Hakkas’’ kindred ethics ", "the concept of Hakkas’’ matrimony ",and" Hakkas’’ experience of life ".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 The contents are discussed as flowing.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Section one explains the writing movtive of this thesis; Section two narrates the research purpose; Section three states the research methods; Section four states the research step and structure; Section five describes the research range and restriction.
Chapter two: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noun and document discussion
Explain the Hakkas’’ custom proverbs, into Hakkas’’ relatives’’ appellation, review forefathers’’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Chapter three:Hakkas’’ relatives how to interact to each other
According to Hakkas’’ relatives’’ proverbs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family relationship, conjugal relationship, ancestor and relatives’’ relationship, relationship by marriage. We discuss therel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between the relatives.
Chapter four: Hakkas’’ giving birth,raising and educating
In this chapter, we talk about giving birth(even pregnancy) , taking care of family , educational idea and attitude . By doing this , we can find how Hakkas grow up and teach their children.
Chapter five:The kindred ethics of Hakkas’’ family and the concept of marriage
This chapter make use of proverbs to talk about filial piety , family ethics, parents cherish their children family love , the cooperation among the family , and Hakkas’’ marital view. We probe into Hakkas family relation , kindred ethics , and matrimony .
Chapter six:Talk about Hakkas’’ treating people, handling matters ,and Hakkas’’ experience of life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he way and attitude to treat others and to handle matters , the personal values, forefathers’’ experience and how to handle matters , thevalues , individuality , and experience of life , and inheriting wisdom which the Hakkas’’ ancestors remain down.
Chapter seven:Conclusion
The result and reflection of the thesis, and some suggestions and prospects about the studying.
With the research of this thesis "Hakkas’’ relative’’s proverbs", We can experience the Hakkas’’ interaction between family, and patriarchal clan.It will produce a lot of refined relations because of ’’ the role ; They pay much attention to giving birth and education;
Then we understand how Hakkas think about the kindred ethics of their family,the emotion of family and cooperative view and the ideas on the marriage;It talks about Hakkas’’ ancestors’’ life values, ways to treat people and ways to get along with others.Inheriting wisdom of handling matters , being content with life and experience of life which the Hakkas’’ ancestors remain down .By studying with this thesis,I expect that It can attract people who are interested in Hakkas, develop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Hakkas, and pass down Hakkas’’ culture.
關鍵字(中) ★ 客家俗諺
★ 客家親屬
★ 客家
★ 婚姻
★ 合作
★ 倫理
★ 家庭
★ 角色
★ 教育關鍵字(英) ★ , kindred
★ education
★ role
★ guest's family custom proverb
★ Hakkas' relative
★ Hakkas
★ ethics
★ family
★ marriage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Ⅲ
誌謝…………………………………………………………Ⅴ
目次…………………………………………………………Ⅵ
表目次………………………………………………………Ⅷ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5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架構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名詞釋義與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俗諺名詞釋義……………………………………11
第二節 客家親屬釋義與探析 ………………………… 24
第三節 文獻探討與回顧……………………………… 29
第三章 客家親屬角色之互動關係 ……………………………39
第一節 家庭關係 ………………………………………39
第二節 夫妻角色關係 …………………………………47
第三節 宗親關係 ………………………………………50
第四節 姻親關係 ………………………………………53
第四章 客家生養與教育 ………………………………………61
第一節 懷孕生子 ………………………………………61
第二節 家庭照顧 ………………………………………67
第三節 教育觀念及態度 ………………………………73
第五章 客家家庭親情倫理與婚姻 ……………………………83
第一節 談孝道 …………………………………………83
第二節 家庭親子之情與倫理 …………………………88
第三節 家人間之情感與合作 …………………………95
第四節 客家婚姻之探討 ………………………………101
第六章 談客家處事與生活經驗 ………………………………121
第一節 處事的態度與方法 ……………………………121
第二節 個人價值觀與個性 ……………………………125
第三節 前人經驗之探討 ………………………………135
第七章 結論………………………………………………………143
參考書目 ……………………………………………………… 148
附錄 ………………………………………………………155
參考文獻 一、俗諺專書:(以出版日期排列)
1.鍾理和,1976,《鍾理和全集6》。臺北市:遠行出版社。
2.謝樹新,1981,《中原文化叢書(七)》。苗栗:中原週刊社。
3.劉守松,1992,《客家人諺語(一)》。新竹市:自印
4.劉守松,1992,《客家人諺語(二)》。新竹市:自印
5.楊兆禎,1994,《客家老古人言》。新竹市:文化圖書公司。
6.徐運德,1995,《客家諺語》。苗栗市:中原周刊社。
7.鄧榮坤,1995,《客家歌謠與俚語》。臺北市:武陵。
8.鄧榮坤,1996,《客家話順口溜》。臺北市: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9.高木桂藏原著、沙子芳譯,1996,《硬頸客家人》。台北市:世茂出版社。
10.楊兆禎,1997,《客家諺語的拾穗》。新竹市:文化圖書公司。
11.李盛發,1998 ,《客家話諺語歇後語選集》。屏東縣:安可出版社。
12.劉鈞章編,1998,《苗栗客家山歌賞析﹒第二集》。苗栗市:苗縣文化。
13.馮輝岳,1999,《客家謠諺賞析》。臺北市:武陵。
14.鄧榮坤,1999,《生趣客家話》。台北市: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15.羅肇錦,2000,《苗栗縣客語、諺語集(二)》。苗栗:苗縣文化局。
16.何石松,2001,《客諺一百首》。臺北市:五南。
17.張強,2002,《諺語101》。苗栗市:苗縣文化局。
18.涂春景輯注,2002,《聽算無窮漢-有韻的客話俚諺1500則》。臺北市:伯康印刷公司。
19.涂春景編,2003,《形象化客語俗語1200句》。臺北市:五南。
20.胡萬川編,2003,《新屋鄉客語歌謠謎諺(一)》。桃園市:桃縣文化局。
21.胡泉雄,2003,《客家山歌概述》。台北市:自印。
22.羅肇錦,2003,《苗栗縣客語、諺語集(四)》。苗栗:苗縣文化局。
23.黃永達編著,2005,《台灣客家俚諺語語典》。台北市:全威創意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24.胡萬川編,2005,《楊梅鎮客語諺語謎語(一)》。桃園市:桃縣文化局。
25.曾彩金編,2005,《六堆人講猴話》。屏東市:屏縣六堆文化研究學會。
26.李進益編,2005,《花蓮縣民間文學集(一)》。花蓮市:花蓮縣文化局。
27.李進益編,2005,《花蓮縣民間文學集(二)》。花蓮市:花蓮縣文化局。
28.黃永達編,2005,《台灣客家俚諺語語典》。台北市:全威創意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29.黃永達著,張聖毅繪,2006,《客家諺語漫畫:教示類》。台北市:全威創意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30.黃永達著,張聖毅繪,2006,《客家諺語漫畫:諷世類》。台北市:全威創意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31.新竹縣峨眉鄉觀光休閒文化協會調查,日創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編,2009,《客趣諺語:大隘地區家民間文學》。臺北市:客委會。
32.劉泰祥,2009,《撬冬 客家七字諺語 第二輯》。苗栗縣西湖鄉: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33.何石松,2009,《客諺第200首 : 收錄最新一百首客諺》。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二、一般專書:(以出版日期排列)
1.謝樹新編,1973,《中原客家禮俗實用範例》。苗栗市:中原苗友雜誌社。
2.周盤林,1975,《中西諺語比較》。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3.陳運棟,1978,《客家人》。台北市:東門出版社。
4.張祖基,1986,《客家舊禮俗》。臺北市:眾文圖書。
5.陳運棟,1989,《台灣的客家人》。臺北市:臺原出版社。
6.孫曉芬,1989,《四川的客家人與客家文化》。成都市:四川大學出版社。
7.羅肇錦,1990,《講客家話》。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8.陳運棟,1991,《台灣的客家禮俗》。臺北市:臺原出版社。
9.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編,1991,《新个客家人》。臺北市:臺原出版社。
10.羅香林,1992,《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11.楊國鑫,1993,《台灣客家》。台北市:唐山出版社。
12.莊英章,1994,《臺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13.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1993,《台灣客家人新論》。臺北市:臺原出版社。
14.謝重光,1995,《客家源流新探》。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15.莊永明,1995,《臺灣金言玉語:臺灣諺語淺釋(一)-(十)》。臺北市::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6.勞格文主編,1996,《客家傳統社會(上編:民俗與經濟)》。北京:中華書局。
17.勞格文主編,1996,《客家傳統社會(下編:民俗與宗族社會)》。北京:中華書局。
18.松本一男,1996,《客家人的力量》。臺北市:國際村文庫書店有線公司。
19.江運貴著,徐漢斌譯,1996,《客家與臺灣》。臺北市: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丘昌泰、羅肇錦主編,1996,《第六屆「客家研究」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中壢市:大揚印刷公司。
21.羅肇錦,1996,《台灣的客家話》。苗栗市:台原出版社。
22.鄧榮坤、李勝良,1997,《臺灣新客家人》。臺北縣:臺北客家文化推廣中心。
23.黃子堯編,1997,《臺灣客家民俗文化》。新莊市:客家臺灣雜誌社。
24.高宗熹,1997,《客家人:東方的猶太人》。臺北市: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25.丘桓興,1998,《客家人與客家文化》。北京:商務印書館。
26.劉錦雲,1998,《客家民俗文化漫談》。臺北市:武陵。
27.戴寶村,溫振華,1998,《大臺北都會圈客家史》。臺北市:北市文獻會。
28.王寧,王伯鐺,1999,《說幾句莊家話》。雲林縣虎尾鎮:神農廣播雜誌。
29.謝重光,1999,《海峽兩岸的客家人》。台北市:幼獅。
30.陳主顯,1999,《臺灣俗諺語典,卷五.婚姻家庭》。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31.范揚松編,1999,《台灣區客家民俗文化專輯-從龍潭出發》。龍潭鄉:龍潭鄉公所。
32.劉還月,1999,《臺灣的客家族群與信仰》。臺北市: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3.雨青,1998,《客家人尋根》。臺北市: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34.王東,1998,《客家學導論》。臺北市:南天出書局有限公思。
35.劉還月,2000,《臺灣客家風土誌》。臺北市: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6.劉還月,2000,《臺灣的客家人》。臺北市: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7.孫曉芬編,2000,《四川的客家人與客家文化》。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38.徐正光編,2000,《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宗教、語言與音樂》。台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39.徐正光編,2000,《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台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40.徐正光編,2000,《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歷史與社會經濟》。台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41.黃榮洛,2000,《臺灣客家民俗文集》。新竹縣:竹縣文化局。
42.林慶宏,2000,《高雄市客家族群史研究》。高雄市。高雄市政府研考會。
43.陳宗顯,2000,《台灣人生諺語》。台北市:常民文化書局。
44.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
45.譚元亨、黃鶴,2001,《可家文化簾美導論》。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46.雷彎山,2002,《畲族風情》。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47.溫惠雄,,2002,《臺灣人智慧俗語》。臺北市:宏新文化。
48.肖平,2002,《客家人:一個東方族群的隱祕歷史》。成都:成都地圖出版社。
49.賴澤涵主編,2002,《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客委會。
50.周錦宏編,2003,《亞太客家文化節:客家.族群.多元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苗栗市:苗縣文化局。
51.譚元亨,2003,《客家與華夏文明》。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52.黃永達, 2004 ,《台灣客家讀本》。台北市:全威創意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53.陳支平,2004,《五百年來福建的家族與社會》。台北市:揚智文化。
54.陳世松主編,2005,《移民與客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四川市: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55.林美容,2005,《漢語親屬稱謂的結構分析》。台北縣:稻鄉出版社。
56.古國順編,2005,《臺灣客語概論》。臺北市:五南。
57.謝重光,2005,《福建客家》。廣西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58.王幼華、莫渝編纂,2005,《重修苗栗縣志.卷廿八,文學志》。苗栗市:苗縣府。
59.陳世松編,2005,《四川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60.溫瑞政編,2005,《俗語研究與探索》。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
61.曾喜城,2005,《臺灣客家文化研究》。臺北市:臺灣分館。
62.彭會資、陳釗主編,2006,《博白客家》。廣西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63.邱彥貴計畫主持,林怡靚等撰述,2006,《發現客家:宜蘭地區客家移民的研究》。臺北市:客委會。
64.徐正光編,2007,《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市:南天書局。
65.徐正光編,2007,《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市:客委會。
66.呂晶晶編,2007,《台灣諺語集》。苗栗縣:苗栗縣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深耕輔導團。
67.曾逸昌,2008,《客家總論》。台北市:自行出版。
68.林正慧,2008,《六堆客家與清代屏東平原》。臺北市:遠流,曹永和文教基金會。
69.徐永欣編,2009,《三義鄉志》。三義鄉:苗栗三義鄉公所。
指導教授 羅肇錦、陳秀琪 審核日期 2011-7-27 推文 plurk
funp
live
udn
HD
myshare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