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87306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9 、訪客IP:3.144.132.48
姓名 温佳琦(Chia-chi W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析探族群頻道媒體近用權之落實-以客家電視台為例
(Reaching the Goal of Access to the Media through an Ethnic Television Channel-The Example of Hakka Television)
相關論文
★ 客家特色產業發展之回應性評估★ 休閒生態園區體驗行銷之研究—以新竹老頭擺客家美食休閒生態園區為例
★ 屏東六堆地區邱氏家族變遷之研究:政治菁英觀點★ 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
★ 客家社團成員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觀點★ 紫金礦業與上杭縣之發展
★ 新北市客家文創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 泰國客家女性與客家文化推動之研究: 以泰國客家之音啟芳論壇為例
★ 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產業推動之研究-以桃園蓮花季為例★ 文化創意產業網站品質評估之研究
★ 文化創意產業感性行銷之研究-以苗栗三義木雕為例★ 桃園縣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研究
★ 南桃園國小客家新移民子女教育之研究--多元文化教育與文化再製理論★ 兩蔣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兼論其對客家文化園區的啟示
★ 桃園縣國民小學實施客語教學執行成效之研究-以學校支持系統觀點★ 寶島客家電台志工人力資源發展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臺灣電視媒體種類豐富功能多元,是多數民眾獲取資訊與知識的重要管道;對於族群而言,電視媒體的存在也扮演著傳遞族群文化和維護族群發聲權利的功能,2003年設立之族群頻道-客家電視台,是以提供客家族群近用媒體為目的而誕生。
本研究採用媒體近用權之概念,以客家電視台節目《風神舞台》、《村民大會》和行銷活動《傾聽觀眾的聲音》為研究對象,探討媒體近用權之落實方式和價值。本論文採取客家電視節目基本資料進行次級資料分析和深度訪談作為研究工具。
研究發現《風神舞台》具有發聲權、使用權和詮釋權之功能。《村民大會》具有發聲權、對話權、使用權、詮釋權之功能。《傾聽觀眾的聲音》則具有發聲權和對話權之功能。客家電視對於客家族群而言不管是節目或是行銷活動,皆以提供多種方式讓客家鄉親參與並從中獲得許多意見回饋。
因此,藉由媒體近用權之落實,可以提供更多客家族群參與電視媒體製作,讓客家族群確實擁有向外界發聲的權利,同時提升客家電視知名度,亦達成其服務族群之使命。
摘要(英) There is an abundance of multifunctional television media types in Taiwan. Consequently, this is how the majority of Taiwanese access mass media. Television medi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presenting ethnic minorities’ interests.
In 2003, Hakka Television Channel started an ethnic channel for the purpose of closely serving the cultural interests of the Hakka ethnic minority. This research applies the concept of the right of access to the media to participating Hakka television programs, namely “Your Show Box”, “The Villager Voice” and the marketing show, “Audience Listening Forums”. This is to evaluate how successfully the access to accurate information is provided and in what volumes. In this thesis, in-depth interviews are used as a research tool to analyze relevant data.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Your Show Box” promotes freedom of speech, provides usage information and elucidates aspects of Hakka culture. “The Villager Voice” promotes freedom of speech, provides usage information and elucidates Hakka cultural aspects, but also engages viewers in meaningful dialogue. “Audience Listening Forums” promotes freedom of speech and engages viewers in dialogue. Hakka television provides two ways for Hakka individuals to join public discussion and be exposed to feedback and opinions.
Therefore we can use these media to accurately measure how well the goal of access to information is reached and how more Hakka individuals can get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of media or shows. This allows them to use freedom of speech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debates. At the same, it enhances Hakka television’s reputation to help the channel achieve its mission of serving the Hakka ethnic minority.
關鍵字(中) ★ 媒體近用權
★ 族群頻道
★ 族群媒體
★ 客家電視台
★ 客家族群
關鍵字(英) ★ The right of access to the media
★ ethnic channel
★ ethnic media
★ Hakka television
★ Hakka ethnic group
論文目次 摘 要 i
Abstract ii
謝 誌 iv
目 錄 v
表 次 vii
圖 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相關文獻檢閱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媒體近用權之概念 17
第二節 臺灣客家族群之媒體發展 22
第三節 國外族群媒體經驗 36
第三章 客家電視台個案分析 41
第一節 使命、定位、理念 41
第二節 組織架構與運作 44
第三節 客家電視台媒體近用分析 46
第四章 研究分析 55
第一節 風神舞台媒體近用分析 55
第二節 村民大會媒體近用分析 67
第三節 傾聽觀眾的聲音媒體近用分析 85
第五章 結論 10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07
參考書目 109
壹、中文部分 109
貳、網站部分 114
叁、西文部分 115
附錄一 《風神舞台》節目資料 117
附錄二 《村民大會》節目資料 131
附錄三 《傾聽觀眾的聲音》意見資料 143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聖淵(2011)。以媒體豐富度探究觀眾對科技接受度、媒體系統依賴度與口碑之關聯性研究-以客家電視廣告為例。國立聯合大學資訊與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苗栗。
王昌甫(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
王美璇(2008)。從韓國電視文化產業發展論客家電視台之經營策略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桃園。
王嵩音(2000)。少數族群媒介之觀眾分析-以公共電視原住民新聞節目為例。臺北:國際華語廣播電視文化節目觀摩與研討會。
朱國志(2012)。電視媒體與公共領域的互動: 以客家電視台《村民大會》為例。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苗栗。
宋菁玲(2009)。客家電視新聞處理型態與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與政策研究所在職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桃園。
李信漢(2008)。客家電視台族群政治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臺北。
李儒林(2009)。多元文化概念下族群頻道定位初探-以客家電視暗夜新聞多元化訊息呈現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傳播學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已出版,臺北。
吳翠珍、陳世敏(2007)。媒體素養教育。臺北:巨流。
林子儀(1991)。論接近使用媒體權。新聞學研究,第四十五期,1-23。臺北:政治大學。
林彥亨(2003)。客家意象之形塑:台灣客家廣播的文化再現。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林佩君(2004)。台灣地區客家廣播電台經營管理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林慧欣(2011)。客家電視台旅遊節目滿意度指標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高雄。
周炳全(2003)。論人民媒體近用權之理論與實踐-以有線電視近用頻道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范振乾(2002)。存在才有希望-台灣族群生態客家篇。臺北:前衛出版社。
客家電視台(2007)。2007客家電視台年度報告。臺北,客家電視。
客家電視台(2008)。2008客家電視台年度報告。臺北,客家電視。
客家電視台(2009)。2009客家電視台年度報告。臺北,客家電視。
客家電視台(2010)。2010客家電視台年度報告。臺北,客家電視。
客家電視台(2011)。2011客家電視台年度報告。臺北,客家電視。
客家電視台(2012)。2012客家電視台年度報告。臺北,客家電視。
客家電視台(2013)。2013客家電視年度報告。臺北,客家電視。
客家電視台(2014)。2014客家電視年度報告。臺北,客家電視。
客家電視台(2007)。2007年傾聽觀眾的聲音座談會結案報告。臺北,客家電視。
客家電視台(2008)。2008年傾聽觀眾的聲音座談會結案報告。臺北,客家電視。
客家電視台(2009)。2009年傾聽觀眾的聲音座談會結案報告。臺北,客家電視。
客家電視台(2010)。2010年傾聽觀眾的聲音座談會結案報告。臺北,客家電視。
客家電視台(2011)。2011年傾聽觀眾的聲音座談會結案報告。臺北,客家電視。
客家電視台(2012)。2012年傾聽觀眾的聲音座談會結案報告。臺北,客家電視。
客家電視台(2013)。2013年傾聽觀眾的聲音座談會結案報告。臺北,客家電視。
客家電視台(2014)。2014年傾聽觀眾的聲音座談會結案報告。臺北,客家電視。
客家電視台(2014)。2014年客家電視營運計畫書。臺北,客家電視。
洪貞玲(2006)。誰的媒體?誰的言論自由?-解嚴後近用媒介權的發展。臺灣民主季刊,第三卷.第四期1-36。
施正鋒(2004)。多元文化主義看客家電台。財團法人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主辦「2004年客家電視台研討會」。臺北,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
徐正光(1991)。塑造台灣社會新秩序,載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臺北:正中書局。
徐巧昀(2008)。客家電視台族群政治分析。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徐佳鈴(2007)。臺灣客家電視媒體發展之探討。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臺北。
徐偉文(2013)。電視新聞從業人員對新聞數位化系統使用滿意度與使用效益之研究-以台灣公廣集團(公共電視、客家電視、原住民電視新聞部)為例。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已出版,臺北。
國立編譯館(主譯)(2008)。Meg McLangan著。差異的奇觀:文化社會運動與西藏人透過大眾媒體發聲。媒體世界:人類學的新領域。國立編譯館與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翻譯發行。
張雅婷(2012)。客家電視台年度電視劇之客家形象分析。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碩士班碩士論文,已出版,臺北。
張錦華(1997)。公共領域、多元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臺北,正中。
張興傑(2008)。客家電視台溝通模式之研究:以哈伯馬斯公共溝通的觀點。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與政策研究所在職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陳一香(1999)。媒介多元化意涵之初探。新聞學研究,第五十八期,頁141-169,臺北。
陳月針(2004)。媒體與文化之對話─析論客家電視台未來發展方向。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碩士論文,已出版,臺南。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美蓉(2009)。從傳統到現代:客家電視台新聞華客語詞彙對應與轉換之探析。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苗栗。
陳清河(2001)。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成立廣播電視媒體運作機制分析之研究。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臺北:政治大學廣播電電視系。
陳清河(2004)。科技、政治與弱勢傳播-以台灣原住民族之廣電媒體近用為例。臺灣民主季刊,第一卷,第四期,頁116。
陳彥龍、劉幼俐(2006)。邁向公廣集團:數位時代我國特定族群專屬電視頻道之法制研議。中華傳播學刊,10:109-153。
陳運棟(2007)。源流篇,載於徐正光(主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北客家研究學會。
陳運棟(1991)。客家學研究導論,載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臺北:正中書局。
彭瑞金(1991)。從族群特性看客家文學的發展,載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臺北:正中書局。
彭文正(2009)。客家傳播理論與實證。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黃子堯(2003)。文化、權力與族群菁英--台灣客家運動史的研究與論述成果報告書,行政院客委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臺北,行政院客家事數委員會。
黃文珊(2005)。應用隱喻抽取技術挖掘品牌行銷創意:以客家電視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已出版,臺北。
曾曉煜(2008)。呵護客家語言與文化-論客家電視台之定位與節目策略。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嘉義。
詹國勝(2010)。桃竹苗地區民眾之客家電視台的使用行為與收視評估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新竹。
楊長鎮(1991)。社會運動與客家人文化身分意識之甦醒,載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臺北:正中書局。
楊意菁、余陽洲、宗育文、洪惠芬(譯)(2002)。Marsha Jones&Emma Jones著。淺說大眾媒介與社會。臺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廖政期(2012)。應用ZMET技術探討客家電視台員工對於組織發展願景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已出版,臺北。
潘成旺(2010)。客家電視台對客家產業發展之影響。屏東科技大學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屏東。
劉阿榮(2006)。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移墾篇-下)。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鄭自隆、廖文華(2005)。各國傳播媒體自律規範。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盧燕萍(2008)。客家電視台非新聞性節目呈現客家文化內涵指標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賴祥蔚(2005)。媒體發展與國家政策-從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思考傳播產業與權利。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蕭新煌(2005)。多元文化社會的族群傳播:剖析一個新典範。中華傳播學刊,第七期,頁8,臺北。
鍾駿楠(2008)。台灣客家大戲發展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已出版,臺中。
謝晨馨(2013)。族群旅遊節目的再現分析-以客家電視台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桃園。
藍毓仁(譯)(2008)。Jane Ritchie & Jane Lewis著。研究法系列:質性研究方法-深入訪談。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羅肇錦(1993)。看不見的族群─只能做隱忍維生的弱勢人民嗎?。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台灣客家人新論。臺北:臺原出版。
羅肇錦(1990)。家話的自保自救。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編),新的客家人。臺北:台原出版社。

貳、網站部分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1994)。取自於司法院大法官網站: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_01.asp?expno=364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1948)。取自於UN Web:http://www.un.org/en/documents/udhr/
細說文史。取自於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網站: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28562&ctNode=1773&mp=1771&ps=
廣播電視事業服務。取自於行政院新聞局網站: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70526&ctNode=5207&mp=5
中華民國國情介紹-通訊傳播。上網日期:2012年03月26日,取自於行政院新聞局網站: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19958&ctNode=2854&mp=21
廣播電視FAQ-什麼是媒體近用權。取自於行政院新聞局網站: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70526&ctNode=5207&mp=5
由地方邁向全球:試論台灣原住民族電視台加入「世界原住民廣電聯盟」(WITBN)之意涵。上網日期:2015年3月10日,取自於https://www.academia.edu/6289301/From_local_to_global-the_potential_meaning_of_Taiwan_Indigenous_Television_s_acceding_to_the_World_Indigenous_Television_Broadcasting_Network_Written_in_Chinese_
瞿文芳(2001)。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設置之背景說明。國家政策論壇:第一卷第九期」。取自於http://old.npf.org.tw/monthly/00109/theme-211.htm
TG4:2013年度報告。取自於http://www.tg4.ie/assets/files/TB2013-G.pdf
S4C網站。取自於http://www.s4c.cymru/abouts4c/corporate/e_index.shtml
S4C:2014年度報告。http://www.s4c.cymru/abouts4c/authority/e_annualreports.shtm

叁、西文部分
Dana Mastro. (2015). Why the Media’s Role in Issues of Race and EthnicityShould be in the Spotligh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Vol. 71, No. 1, 2015, pp. 1—16 doi: 10.1111/josi.12093.
Esra Arsan. (2015). Türkiye Kürtlerinde TRT Şeş Algısı: Anadilde Yayıncılık Üzerine Bir Araştırma. Bu çalışma, Raoul Wallenberg Enstitüsü’nün insan hakları araştırmaları hibesi kapsamında desteklenmiştir.
Fitzsimmons, Ella. (2008). Ethnic media: Asia′s Newspaper for Media, Marketing and Advertising, Hong Kong: Haymarket Business Publications Ltd.
Iwona Leonowicz-Bukała. (2012). Ethnic Minorities’ Media in Great Britain Media Mosaic. Modern Media in the New World, ed. By Anna Siewierska-Chmaj, Konsorcjum Akademickie, Krakow – Rzeszow- Zamosc 2012, pp. 159 – 196.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in Rzeszow.
Jerome A. Barron. (1967). Access to the Press-A New First Amendment Right, Harvard Law Review 80.
Jimena Mahecha González. (2014). LA INTERNACIONALIZACION DE LOS CONFLICTOS ETNICOS Universidad Santo Tomás, Colombia, Derecho y Ciencias Políticas y Sociales.
Johnson M. (2000). How ethnic is ethnic media: the case of Latina magazines.
John D.H. Downing & Charles Husband. (1995). MEDIA FLOWS, ETHNICITY, RACISM AND XENOPHOBIA EJC/REC:The Electroni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 5, No. 2&3.
Kamille Gentles-Peart. (2007). Fiwi TV: Ethnic media and the West Indian diaspor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Lin WY and Song H. (2006). Geo-ethnic storytelling: an examination of ethnic media content in contemporary immigrant communities. Journalism 7(3): 362–388.
Nonna Kushnirovichv. (2010). Ethnic niches and immigrants’ integration.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stitute of Immigration and Integration Ruppin Academic Center, Emek Hefer, Israel.
Riggins, Stephen. (1992). Ethnic minority media: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thousand Oaks , Cal :Sage.
Salazar, J. F. (2004). Imperfect Media: the poetics of indigenous media in Chile.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
Subervi-Velez F. (1986). The mass media and ethnic assimilation and pluralism: a review and research proposal with special focus on Hispanic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3(1):71–96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3(2):229–248.
指導教授 陳定銘 審核日期 2015-7-2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