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912016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3 、訪客IP:18.118.151.112
姓名 梁建峯(Chien-hong New)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兩晉士風之省思與評論
(On the Reflection of the Ethos of the Jin’s Intellectuals and Discussion)
相關論文
★ 太康英彥—三張詩文研究★ 錢起山水田園詩研究
★ 謝枋得之散文及《文章軌範》研究★ 南朝贈答詩與士人文化研究
★ 南宋遺民道教詩歌研究★ 宋元之際逸民畫家題畫詩研究
★ 兩晉政論文研究★ 劉辰翁《世說新語》評點研究
★ 海濱鄒魯的區域印記——北宋蔡襄詩歌研究★ 李綱詩歌研究
★ 地誌與記憶:南宋地方百詠組詩之研究★ 劉辰翁《須溪四景詩集》研究
★ 胡安國《春秋傳》研究★ 宋代女性詩歌中的禁錮與追尋
★ 執志與保真:王荊公詩歌主題研究★ 六朝哀挽詩文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歷來對兩晉士人的評價多是負面,有者甚至認為他們是最具人格缺陷的群體。然而,若將他們所處的時代環境加以考慮,具以同情之理解來看待他們的行止,便會發覺其實未必然。本文題為「兩晉士風之省思與評論」,「省思」即視察與思辨之意。通過晉人對自己浸染於彼時風尚下之切身感受所作出的思考與反應,參以後人對他們的考察與評論,由此省察他們的思考與言行。全文主要就兩晉之清談玄風、出處顯隱及任誕風潮三者為研討重心。全文共分五章:
首章為緒論,主要是概述兩晉時代的士風與政風,以作爲以下主要章節之論述基礎。而後回顧前人之研究成果,並說明本文研究範圍與取材。
第二章為「清談玄風之相關探討與評論」。首述漢末士風及清談起源,並釐清清議、清談、玄談之意涵,而後探討時人對此風尚之省思與評論,並分析「清談誤國」論之是否客觀周延。
第三章為「出處之相關探討與評論」。首先梳理中國隱逸史裡的兩種主要隱逸形態:道家之隱與儒家之隱,並以兩種隱逸思想之合流以說明隱士的概念並非單一化。接著以嵇康、嵇喜兩兄弟為論述中心,考察他們在高壓政治下相異的出處選擇及其原因。進而從嵇康之子嵇紹身負殺父之仇,卻出仕司馬氏之行為,考察時人仕宦的心態。
第四章為「任誕之相關探討與評論」:考論唐修《晉書》將兩晉任誕名士納入列傳第十九之疑議。接著考察任誕名士以老、莊之徒自許,卻仍舊不拒絕出仕的原由,藉此凸顯任誕名士與權力者之間的關係。
結論一章則歸納本文之論述要點,並略評兩晉士人在中國文化史上的意義,以及本論文研究之局限。
摘要(英) Evaluation of the Jin Dynasty intellectuals always more negative, there are those who even think that they were the groups with most personality disorder. However, if we consider their environment of the era, with the sympathetic understanding, we will find that those critics could be reevaluated. This study on the reflection of the ethos of the Jin’s intellectuals and discussion focuses on pure conversation, living in seclusion or being a scholar-official, and being dissipated and unruly behavior. The study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is an overview of the ethos of intellectuals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during Jin dynasty, as the background of discussion on the study in the following chapters and the revision to this topic, which include the elaborations of study’s field.
The second chapter, the Discussion on Pure Conversation. The ethos of Late-Han’s intellectuals and the origin of the pure conversation are carried out to clarify the differences of political criticism, pure conversation and metaphysical talks. Meanwhile, also to explore the trend of reflection on pure conversation discussion from Jin’s intellectuals, to examine the statement about pure conversation was sabotage the national interest.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Discussion on being a hermit or a scholar-official. First, sort out the history of seclusion in Chinese tradition in two main forms: the seclusion of Taoism and Confucian. The research will take the example of Ji Kang and Ji Xi brothers, analyze their choice of being a hermit or a scholar-official could suffer as a result of political coercion. And also dissertating on the paradox situation of Ji Shao, who is Ji Kang’s son, with the death of his father caused by emperor of Jin yet served as a Jin’s scholar-official.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Discussion on Being Dissipated and Unruly Behavior of Jin’s Intellectuals. To study wherefore nineteen dissipated Jin’s intellectuals were recorded in the History of the Jin Dynasty. They did not refuse to be a scholar-official even they belief in Taoism’s seclusion, hereby to highligh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sipated Jin’s intellectual and the rulers.
Chapter five is the conclusion, summarizing the whole study and dissertation of the Jin’s intellectuals in Chinese history, as well a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關鍵字(中) ★ 兩晉
★ 士風
★ 清談
★ 隱逸
★ 出仕
★ 家族
★ 任誕
關鍵字(英) ★ Jin Dynasty
★ The Ethos of Intellectuals
★ Pure Conversation
★ Seclusion
★ Being an official
★ Family
★ Being Dissipated and Unruly Behavior
論文目次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1
一、兩晉政局與士風........................................................................................1
二、研究主題之選取........................................................................................6
第二節:既有研究成果回顧...................................................................................7
第三節:研究範圍、取材及綱要..........................................................................11

第二章:清談玄風之相關探討與評論...........................................................................13
第一節:漢末士風及清談起源..............................................................................16
一、黨錮、太學與清議.................................................................................16
二、從清議到清談..........................................................................................19
(一)政治之清與清談之清...................................................................20
(二)跡與所以跡....................................................................................23
第二節:時人之認同與反思...................................................................................25
一、徐幹的應然批評與現實的實然狀況....................................................25
二、傅玄反對清談及其與政治的關係........................................................29
三、王衍之清談誤國說.................................................................................32
四、裴頠與歐陽建由清談內部之批判.........................................................34
(一)裴頠之崇有論與郭象思想的沿襲..............................................34
(二)歐陽建之言盡意論........................................................................37
五、過江以後....................................................................................................38
第三節:小結..............................................................................................................41

第三章:出處之相關探討與評論.....................................................................................43
第一節:隱逸的兩種精神形態................................................................................44
一、道家之隱....................................................................................................44
二、儒家之隱....................................................................................................46
三、儒道合流....................................................................................................48
第二節:高壓政治下嵇氏兄弟的歧路...................................................................49
一、兩組贈答詩所透露的仕隱難題..............................................................51
二、兄弟仕隱觀念之差異...............................................................................55
第三節:家族保障與任真肆志................................................................................61
一、出仕為宦,守其宗廟...............................................................................61
二、仕進與道德準則之悖逆...........................................................................64
三、精神、物質兩相得之企求.......................................................................67
(一)張華之鷦鷯思想.............................................................................68
(二)石崇之肥遯.....................................................................................72
第四節:小結..............................................................................................................76

第四章:任誕之相關探討與評論.....................................................................................79
第一節:《晉書》列傳中之任誕名士...................................................................80
第二節:以任誕之名享祿位之利............................................................................87
一、任誕風尚之評論........................................................................................87
二、任誕名士容跡朝廷之現象.......................................................................90
第三節:小結..............................................................................................................95

第五章:結論........................................................................................................................98
徵引及參考文獻資料...........................................................................................................103
參考文獻 一、古籍

1. [漢]王充著,黃暉校釋:《論衡校釋(附劉盼遂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2. [漢]王逸:《楚辭章句》,臺北:藝文印書館,2010年。
3. [漢]司馬遷著,[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引,[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4. [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5.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圈點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6. [漢]鄭玄著,[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自《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十三經注疏》冊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7. [漢]應劭著,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第2版。
8. [魏]王弼著,[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十三經注疏》冊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9.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周易注》,《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10. [魏]阮籍著,陳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11. [魏]曹丕著,魏宏燦校注:《曹丕集校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年。
12. [魏]嵇康著,戴明揚校注:《嵇康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13. [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莊子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14. [晉]陳壽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15. [晉]葛洪著,王明校釋:《抱樸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2版。
16. [晉]葛洪著,楊明照校箋:《抱朴子外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17. [南朝宋]范曄著,[唐]李賢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18. [南朝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第2版。
19. [南朝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注,徐震堮校箋:《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20. [南朝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注,楊勇校箋:《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21. [南朝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注,朱鑄禹彙校集注:《世說新語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22. [南朝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23. [南朝梁]僧祐:《弘明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24. [南朝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
25. [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
26. [南朝梁]鍾嶸著,曹旭集注:《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2版。
27. [南朝梁]顏之推著,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28.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1年。
29. [隋]陽玠著,黃大宏校箋:《八代談藪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30. [唐]李善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31. [唐]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32. [唐]許嵩著,張忱石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33. [唐]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通釋、王煦華整理:《史通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34. [唐]歐陽詢著,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35. [唐]魏徵等:《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36. [唐]釋道宣:《廣弘明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37. [宋]朱熹:《四書集注》,臺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56年。
38. [宋]朱熹著,廖名春點校:《周易本義》,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39.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40.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41.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42. [宋]蘇軾撰,王松齡點校:《東坡志林》,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43. [明]胡應麟:《詩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
44. [明]顧炎武著,[清]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長沙:岳麓書社,1994年。
45. [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46. [清]王鳴盛著,陳文和等校點:《十七史商榷》,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47. [清]錢大昕著,陳文和等校點:《廿二史考異》,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48.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附《校讎通義》,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49. [清]焦循:《周易補疏》,《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易類》冊27,影印上海圖書館藏清道光六年半九書塾刻六經補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50. [清]李道平著,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51. [清]沈杲之輯,王如今校:《兩晉清談》,臺北:廣文書局,1976年。
52. [清]永瑢等著,《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53. [清]皮錫瑞著,周予同注釋:《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54.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55. 俞紹初輯校:《建安七子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56.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第2版。
57.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58. 黎翔鳳:《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59. 盧弼:《三國志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出版年份不詳。
60. [日]吉川忠夫等編,朱越利譯:《真誥校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二、 現代專書(包括編輯)

1. 王文進:《仕隱與中國文學——六朝篇》,臺北:臺灣書房,1999年。
2. 王永平:《漢晉間社會階層升降與歷史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3. 王京州:《魏晉南北朝論說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4.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5.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5版。
6.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
7. 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8. 呂思勉:《呂思勉讀史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9. 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0. 宋德熹、甘懷真、沈明得編著:《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研究1945—2000:秦漢至隋唐史》第3冊,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4年。
11. 李源澄:《李源澄學術論著初編》,《李源澄著作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8年。
12. 李零:《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周易的自然哲學》,北京:三聯書店,2013年。
13.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14. 李澤厚:《美的歷程:修訂插圖本》,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年。
15.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札記》,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第3版。
16.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17. 林瑞翰、逯耀東編:《晉會要》,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18. 胡孚琛:《魏晉神仙道教——抱朴子內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19.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20.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21. 唐翼明:《魏晉清談》,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年。
22. 徐公持:《浮華人生:徐公持講西晉二十四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
23. 徐公持:《魏晉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24. 徐有富:《目錄學與學術史》,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25. 馬良懷:《魏晉文人講演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26. 馬敘倫:《莊子天下篇述義》,上海:龍門聯合書局,1958年。
27.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28. 高步瀛選注:《魏晉文舉要》,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29. 國立中央圖書館特藏組編輯:《中國歷代藝文總志•子部》,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89年。
30. 國立中央圖書館特藏組編輯:《中國歷代藝文總志•集部》,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86年。
31. 張蓓蓓:《魏晉學術人物新研》,臺北:大安出版社,2003年。
32. 曹道衡:《中古文學史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33. 曹道衡:《中古文學史論文集續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34. 章炳麟:《太炎文錄初編》,《章太炎全集》冊4,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35. 莊萬壽:《嵇康研究及年譜》,臺北:學生書局,1990年。
36. 許抗生:《魏晉思想史》,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
37. 郭永吉:《六朝家庭經學教育與博學風氣研究》,新北市:華藝學術出版社,2013年。
38. 陳啟雲:《漢晉六朝文化•社會•制度:中華中古前期史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
39.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40. 陳慶元:《東晉士人玄佛道思想與文化》,臺北:文津出版社,2013年。
41. 陸侃如:《中古文學繫年》,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42. 曾春海:《嵇康的精神世界》,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
43.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3版。
44. 程章燦:《世族與六朝文學》,哈爾濱:黑龍江出版社,1998年。
45. 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46. 賀昌群、榮肇祖、劉大傑、湯用彤、袁行霈:《魏晉思想•甲編五種》,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47. 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48. 楊勇俊:《禪讓政治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49.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卷1,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50.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
51. 劉汝霖:《東晉南北朝學術編年》,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52. 劉汝霖:《漢晉學術編年》,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53. 劉師培著,舒蕪校點:《中國中古文學史•論文雜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
54. 魯迅:《而已集》、《且介亭雜文》、《中國小說史略(附〈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魯迅全集》卷3、6、9,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55.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錢賓四先生全集》冊19,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56.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2版。
57. 錢鍾書:《談藝錄(增訂版)》,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88年。
58. 閻步克:《波峰與波谷: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文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59. 閻步克:《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60. 韓格平等校注:《全魏晉賦校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
61.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62. 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63. 蘇紹興:《兩晉南朝的士族》,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64.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
65. [日]川勝義雄著,徐谷芃、李濟滄譯:《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66. [日]中村元著,林太、馬小鶴譯:《東方民族的思維方式(全譯本)》(臺北:淑馨出版社,1999年。
67. [日]吉川忠夫著,王啟發譯:《六朝精神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
68. [日]鈴木虎雄著,許總譯:《中國詩論史》,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69. [希臘]彼得•法朗士(Peter France)著,梁永安譯:《隱士:透視孤獨》,臺北:立緖文化,2001年。
70. [英]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著,[英]薩默維爾(Somervell, D. C.)編,郭小淩等譯::《歷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71. [美]凡勃倫(Thorstein Veblen)著,蔡受百譯:《有閒階級論——關於制度的經濟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64年。
72. [德]馬克思•韋伯(Max Weber)著,康樂、簡惠美譯:《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73. [德]馬克思•韋伯(Max Weber)著,康樂、簡惠美譯:《宗教與世界》,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三、單篇論文

1. 王永平:〈曹爽伐蜀之目的及其失敗原因考析〉,《許昌師專學報》1999年第3期。
2. 王永平:〈論東漢中後期的奢侈風氣〉,《南都學壇(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12卷第4期。
3. 朱曉海:〈嵇康仄窺〉,《臺大中文學報》第11期,1999年5月。
4. 朱曉海:〈論向秀思舊賦〉,載江建俊編:《竹林名士的智慧與詩情》,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5. 朱曉海:〈魏晉時期文學自覺說的省思〉,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9期,2003年12月。
6. 吳冠宏:〈從余英時〈名教危機與魏晉士風的演變〉一文中「情」之論述及其商榷談玄論與魏晉士風的合理關涉〉,《東華人文學報》第八期,2006年1月。
7. 李伯勛:〈「浴乎沂,風乎舞雩」考釋〉,《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19期。
8. 林富士:〈《太平經》的神仙觀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0本第2分,2009年6月。
9. 范佳偉:〈陳壽與《晉書》限斷爭議〉,《大陸雜誌》第97卷第三期,1998年9月。
10. 孫英剛:〈西方學術話語與東方史學脈絡——以「medieval」為例〉,《人文雜誌》期2,2010年。
11. 郭永吉:〈兩漢六朝學風轉變中的博學現象〉,載王師次澄、齊茂吉主編:《融通與新變:世變下的中國知識分子與文化》,新北市:華藝學術出版社,2013年。
12. 陳弱水:〈漢晉之際的名士思潮與玄學突破〉,載陳弱水主編:《中國史新論——思想史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2年。
13. 葛兆光:〈「周孔何以不言」?——中古佛教、道教對儒家知識世界的擴充與挑戰〉,載陳弱水主編:《中國史新論:思想史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2年。
14. 劉志偉:〈嵇康兄弟之謎與兄弟關係考辨〉,《西北師大學報》第32卷第1期,1995年1月。


四、學位論文

1. 王建國:《東晉南遷士族與文學》,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2. 王師次澄:《兩晉五言詩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
3. 李品瑤:《魏晉士人心理困境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4. 李磊:《東漢魏晉南北朝士風研究》,華東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5. 束莉:《阮籍入世精神及其詩文考論》,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年。
6. 侯建州:《魏晉士風模擬現象探析》,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
7. 梁佳雯:《兩晉隱逸賦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8. 許曉晴:《中古隱逸詩研究》,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9. 郭芳婷:《兩晉政論文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10. 陳琳琳:《「世說新語」所見漢末魏晉名士及其心態研究》,華東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11. 曾敬宗:《兩晉時期「反玄」現象研究——以裴頠、孫盛、王坦之、戴逵為考察對象》,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12. 葉楓宇:《西晉作家的人格與文風》,福建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4年。



五、電子文獻

1. [唐]天竺沙門般剌蜜帝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CBETA 電子佛典集成,《大正藏》第 19 冊,No.0945,http://tripitaka.cbeta.org/T19n0945_002。
指導教授 王次澄(Tzi-Cheng Wang) 審核日期 2016-1-2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