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
一、 中文文獻
1. 中央氣象局,2009,1897-2008台灣氣候變化統計報告,77頁。
2. 王彥傑,2004,建築投資業土地開發評估:層級分析法及模糊層級分析法之比較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 石榮豐、王京明、蕭代基,2010,台灣氣候變遷調適措施選項之評估-荷蘭多準則分析法之應用,中華經濟研究院。
4. 朱純孝、蘇昭郎、樊國恕 ,2008,氣候變遷對倫敦運輸系統之影響及因應之道, 災害防救電子報第34期,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5. 朱碧玲,2009,運用多評準決策於學產土地開發方式評選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 行政院,2002,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中華民國台灣「國家通訊」。
7.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0,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
8. 李思瑩、盧孟明,2010,近五十年台灣極端高溫之分析台北災害管理研討會論文集,第5-6 頁。
9. 汪中和,2006,氣候暖化對台灣水文環境的衝擊,東苑理工學院學報,第13卷第4期,74-79。
10. 於仁汾,2004,台灣鰹鮪圍網漁船作業漁場動態選擇之多準則分析,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林于禎,2000,實施都市更新地區歷史性建築物災後處理方式評選之研究-多評準決策之運用,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林育慈,2008,以荷蘭氣候變遷減災調適經驗探討我國空間括劃之策略方向-雨水共生的空間,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13. 林育慈,2009,氣候變遷調適方案之選擇與排序方法初探,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14. 邱傑勤,2006,運用多評準決策評選國有土地開發方式,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施友元,2010,國際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經濟評估方法之趨勢與啟示,經建會經濟研究,第11期。
16. 柳中明、吳明進、林淑華、陳盈蓁 、楊胤庭、林瑋翔、曾于恆 、陳正達,2008,台灣地區未來氣候變遷預估,台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
17. 洪正民,2000,新草嶺潭在集水區治理區域評選—整合多評準決策與地理資訊系統,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8. 洪郁婷,2010,極端氣候下降雨引致土石流影響範圍之評估,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和海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19. 紀文,2005,運用多評準決策方法於農村社區土地重劃區順位評選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財團法人中技社,2008,氣候變遷調適政策藍圖之研議,中華經濟研究院。
21. 財團法人國土規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2009,都市土地使用因應氣候變遷衝擊之減災與調適策略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2. 馬國鼎,2000,模糊集理論應用於箱網養殖場址評選之研究,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23. 張浩鈞,2000,質化多準則評估方法及其有效性之衡量,華梵大 學工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4. 張添美,2012,以分析層級法及德菲法對頂尖業務人員關鍵人格特質之分析-以南山人壽為例,致理技術學院服務業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5. 許晃雄,柯文雄,許武榮,商文義,2006,氣候降尺度預報技術發展,中央氣象局委託研究計畫期中報告。
26. 郭峻菖,2009,台灣區域降雨趨勢分析,逢甲大學水利工程與資源保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7. 郭翡玉,2010,台灣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暨行動計畫簡報,http://www.tgpf.org.tw/Event/file/20100705/%E8%AD%B0%E9%A1%8C%E5%9B%9B%E6%B0%A3%E5%80%99%E8%AE%8A%E9%81%B7%E8%AA%BF%E9%81%A9%E6%94%BF%E7%AD%96(%E9%83%AD%E7%BF%A1%E7%8E%89).pdf
28. 陳永明、江申、張駿暉、許至璁、郭彥廉、于宜強、黃柏誠、林宣汝、何興亞,2007,因應氣候變遷之防災調適策略評估,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29. 陳永明、陳亮全、林李耀,2011,氣候變遷之災害衝擊與防災調適策略,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30. 陳明仁,2007,道路工程執行主要影響因素之排序原因探討及評量,中華大學土木與工程資訊學系碩士論文。
31. 陳俐君,2008,核心能力關鍵因素之研究以中部某大學企管系為例,逢甲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2. 陳清義,1990,多準則評估法在路線選擇上之應用—以第二條高速公路中部路段為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3. 陳登輝,2002,土地整體開發方式評選-多屬性決策方法之應用,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4. 陳雲蘭,2008,由極端氣候指標看台灣氣候變化,台灣氣候變遷研討會。
35. 陳憲宗,游保杉,2009,氣候變遷與台灣極端降雨變異趨勢,水資源管理會刊,12月號。
36. 曾玉津,2000,掩埋場模糊多準則決策選址法之研究,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系碩士論文。
37. 曾勝雄,1991,ELECTRE 多評準決策評估方法之應用比較—以停車場闢建優先順序之評估為例,運輸 14:1-20。
38. 游保杉,2007,「台灣地區乾旱變異趨勢與辨識研究(I)」,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報告。
39. 馮正民、李穗玲,2000,「由決策習慣探討AHP之評估方法」,中華管理學報,第1卷,第1期,P21-P26。
40. 詹貴裕,2010,以多評準決策辦理整體開發地區開發順序之研究-以台南縣為例,逢甲大學環境資訊科技學系碩士論文。
41. 廖宗慶,2006,運用多評準決策方法於養殖場設置區位順位評選之研究-以臺灣櫻花鉤吻鮭完全養殖場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42. 劉英英,2010,超大豪雨量對橋墩沖刷影響之研究,中華科技大學土木防災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43. 劉瑋廷,2001,事業廢棄物處理場優選場址之決策支援系統,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系碩士論文。
44. 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第27 卷,第6 期,P5-P22。
45. 盧孟明、卓盈旻、徐堂家、李清縢、林昀靜、李思瑩,2011,台灣過去百年的氣候變化特性,中央氣象局氣象科技研究中心。
46. 蕭代基、楊智凱、黃德秀、張瓊婷、王京明,2008,台灣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要架構與未來發展重點簡報,中華經濟研究院http://www.ctci.org.tw/public/Attachment/911914858434.pdf
47. 蕭正凱,2009,區域降雨時空分布變遷特性,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48. 顧洋,2009,各國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簡介簡報,http://unfccc.epa.gov.tw/UNFCCC/chinese/_upload/p_01.pdf
49. 顧洋,2009,氣候變遷下調適策略之建立與推動簡報,http://www.ier.org.tw/SD/files/990928_whole.pdf
二、 英文文獻
1. Churchman, C. W.; Ackoff, R. L.1954. An Approximate Measure of Value,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s Research Society of America 2 2:172-187.
2. Hwang, C. L.; Yoon, K.1981.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Springer-Verlag.
3. King, G.; Keohane, R.O.;Verba, S. 1994.Designing Social Inquiry: Scientific Inference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 Mahdi, I. M.; Alreshaid, K. 2005.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selecting the proper project delivery method using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3 (7): 564-572.
5. Tseng, Y.H.; Breaker, L.C.; Chang, Emmy T.-Y.2009.Sea Level Variations in the Regional Seas around Taiwan, Journal of Oceanography. In press.
6. Gorsuch, R. L.1983. Factor analysi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7. IPCC, 2007. Climate Change 2007: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8. Klee, A. J.1971. The Role of Decision Models in the Evaluation of Competing Environmental Heath Alternatives, Management Science 182:B52-B67.
9. Saaty, T.L.; Vargas, L.G. 1991. Prediction, projection and forecasting. Boston, U.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0. Saaty, T.L.1980.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New York, U.S.: McGraw-Hill.
11. Tseng, M.; Lin, R.; Chen, H. 2011.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learning system in uncertainty,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111(6): 869-889.
12. Vidal, L.; Marle, F.; Bocquet, J. 2011. Measuring project complexity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9(6): 718-727.
13. Wang, C. H.; L, A. Li.; W, C. Liu. 1994.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cipitation in Taiwan., Biodiversity 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 Institute of Botany, Academia Sinica Monograph Series No. 14, 343-3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