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有利(2009)。碳標籤於消費品市場之潛在求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王海明(2001)。利他主義與利己主義。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二十八卷第一期,19-26。
王道行、張東生(2006)。網路購物電子履約過程的消費者偏好分析。電子商務研究。第四卷第三期,345-370。
吳國卿譯(2008),碳交易,台北:財訊。
呂惠淑(2004)。從利己與利他觀探究小學已婚女教師婚姻衝突的暴力傾向。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德威(1997)。綠色消費時代來臨。環耕。第九卷,76-78。
周月英(1992)。權利與義務齊飛。廣告雜誌。第十三期,67-74。
林美吟(2009)。利他、利己綠色廣告訴求之廣告效果研究。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國際企業學碩士論文。
林建煌(2009)。行銷管理。台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柴松林(2001)。綠色消費主義。環保標章簡訊。第二十五期,4-5。
真誠知己(2006)。聯合分析的SPSS使用手冊。
台北: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仁(1992)。什麼是綠色行銷。廣告雜誌。第十七期,56-58。
張隆盛(1996)。開創21世紀新動脈?鼓勵綠色消費。環境教育季刊。
第三十三期,2-6。
莫兆鳳(1989)。利已與利他概念的分析。中央研究院三民所:第四次社會科學研討會論文集。353-361。
陳永仁(1996)。讓綠色消費領先潮流。環保標章簡訊。第三期,2。
陳永南(2008)。消費者於有機棉產品的認知、動機對購買意願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佩紋(2010) 。產品碳標籤對消費者購買決策之影響。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義興(2001)。不同環保態度的消費者對綠色行銷的反應。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碩士論文。
黃俊英 (1994)。綠色管理---企業因應環保壓力的對策。中國行政。
第五十五期,1-16。
黃俊英 (1995)。多變量分析。台北:中國經濟研究所。
黃俊英(2008)。綠色行銷,商機無限。高雄:97綠色行銷趨勢講座暨計畫徵選說明會。
楊維忠,張甜(2012)。SPSS統計分析與應用學習實務。台北:上奇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董德波(1999)。我國環保標章執行成果與綠色消費。環保標章簡訊。
第十五期,1-13。
廖家新(2003)。台灣地區消費者對綠色行銷產品的認知與購買行為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小茜(2008)。員工對非財務激勵報酬之偏好分析。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峰(2011)。環保標章資訊對消費者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駱尚廉(2000)。綠色生活實踐環保。消費者報導。第二百三十六期,25-29。
鍾佩珊(2011)。碳標籤飲料之綠色消費行為研究。
長榮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Barr,S. and Gilg,A. (2006), Sustainable lifestyles: Framing environmental action in and around the home Geoforum, 37(6), 906-920.
Berry, T., Crossley, D., and Jewell, J.( 2008), Check-out carbon: The role of carbon labelling in delivering a low-carbon shopping basket, London: Forum for the Future.
Cattin, P. and Wittink, D.R. (1982), “Commercial use of conjoint analysis: a survey,” Journal of Marketing, 46(3), 44-53.
Cattin, P., & Wittink, D.R.(1982), “Commercial use of conjoint analysis: a survey”, Journal of Marketing, 46, 44-53.
Charter, M. (1992), Greener Marketing: A Responsible Approach to Business,Greenleaf: Sheffield.
Green, P.E. and Srinivasan, V. (1978), “Conjoint analysis in consumer research: issues and outlook,”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5(2), 103-123.
Green, P.E., & Srinvasan, V.(1990), “Conjoint analysis in marketing: new developments with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Marketing, 54(4), 3-19.
Green, P.E., Krieger, A.M., and Wind, Y. (2001), “Thirty years of conjoint analysis: reflections and prospects,” Interfaces, 31( 3), 56-73.
Green, P.G., & DeSarbo, W.S.(1978), “Additive decomposition of perceptions data via conjoint analysi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5, 58-65.
Huber, J., & Moore, W. (1979), “A Comparison of Alternative Ways to Aggregate Individual Conjoint Analyses”, 1979 Educator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44, 64-68.
Hűlya, B., & Aslıhan, A. (2002), “On the construction of 2-symbol orthogonal arrays”, Hacettepe Journa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31, 57-62.
Martin, M. W. (1994), ”Virtuous Giving: Philanthropy, Voluntary Service, and Caring,”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Ottman, J. A. (1999), “Developing New Green Business Opportunities... Systematically,” In Business, 21(3), 36.
Peattie, K. (1992), Green Marketing, The M and E Handbook Series, Longman, London.
SPSS conjoint manual, “SPSS 17.0 documentation manuals online”, accessed on 7 July 2011, https:// www.washington.edu/uware/spss, 2011.
Staub, E. (1978), Positive Social Behavior and Morality: Social and Personal Influences, Vol. 1,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Wilson, E. O. (1975), ”Sociobiology: The New Synthesis,”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inter, G. (1988), Business and the Environment, Hamburg: McGraw-Hill.
網路資源:
碳信託網站http://www.carbontrust.co.uk/carbon/briefing/pre-measurement.htm//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台灣碳足跡標示資訊網http://cfp.epa.gov.tw/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http://www.epa.gov.tw/
台灣食品GMP發展協會http://www.gmp.org.tw/
IT IS 智網網站http://www2.itis.org.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