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175602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2 、訪客IP:18.118.2.15
姓名 古美瑤(Mei-yao K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客家族群教養觀之世代差異:生態系統理論觀點
相關論文
★ 客家文化產業發展環境分析之研究-以關西仙草產業為例★ 節慶活動與客家文化創新之研究─以苗栗火旁龍為例
★ 客語無障礙環境政策回應性評估之研究-以聖德老人服務中心為例★ 女性村長在推動客家社區事務領導特質之研究
★ 客家族群在臺灣播遷之研究—以苗栗何子報家族為例★ 地方休閒產業發展的回應性評估之研究:以苗栗舊山線為例
★ 非營利組織產業化與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兩個社區為例★ 地方特色產業競爭力之研究-以新埔柿餅為例
★ 客家社團成員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觀點★ 客家產業政策成效評估之研究
★ 發展客庄聚落文化與生態觀光策略之研擬 以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水社區為例★ 年輕世代客家飲食意象調查研究-以中壢地區大學院校學生為例
★ 地方文史工作者與客家學術機構之對話-以新竹縣為例★ 民眾對客家創作音樂認知之研究-文化迴圈的觀點
★ 桃園縣平鎮市三官信仰與聚落發展之研究★ 客家特色產業政策網絡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瞭解台灣客家族群教養觀之世代差異,以生態系統理論為研究架構,針對居住新竹地區客家族群的父母,年齡以1961年為分界(即50歲以上及50歲以下),十二對廿四位父母,採用半結構的訪談之質性研究方式進行,研究者瞭解在不同背景出生的父母,對教養子女之差異情形,然而所謂客家父母如何在有意無意間傳遞父母內在的情感、認知與價值觀念等,透過子女的互動,把這些訊息給傳給子女。因父母教養方式的影響是多層次互相的影響,Bronfenbrenner(1979),所提出的生態系統理論,這個理論用來說明個體發展的生態環境。強調個人的發展來自個體與環境的互動,其互動模式不只介於同一層環境系統中,而是多層環境系統中的交互作用,因此在探究個體行為模式時,必須由個體、家庭、環境等各個層面來探討,不僅可得到較多的線索並能獲取更深度的資料。

本研究發現主要差異:一、 家庭(小系統)等相關因素之差異: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由打罵到朋友關係、由重男輕女到平等對待、教養衝突影響及因應之道:由自行解決到專業協助、教養目標方面的差異:不學壞到適性發展、教育期望的差異:由多讀書到學才藝。二、家庭與學校(中間系統)等相關因素之差異:由男主外女主內到雙薪家庭及重視親子關係、父母與子女老師的影響則由被動到主動、家庭與社區、鄰居的影響式微。三、大眾傳播媒體(外系統)等相關因素之差異:父母工作方面的影響:主要照顧者影響大。四、文化、次文化(大系統)等相關因素之差異:重視家族、族群融合、在客家文化特質方面:重視教育由只有課業到多才多藝、勤勞節儉則由一昧節省到當省才省、客家話則逐漸消失。
摘要(英)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the generation differences in educate concepts of Hakka group in Taiwan. The 12 couples of parents (total 24 people) are divided with the year 1961 (below and above 50 year-old) and parents who are Hakka people and live in Hsinchu based on the frame of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This i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of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hat the researcher knows the differences of educating their children when their parents are in different backgrounds. However, how do Hakka parents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deliver their messages of internal emotions, cognitions and values to their children through the interactions with their children? The education ways from the parents can have multiple level effects for both the children and parents.

An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was given out by Bronfenbrenner in 1979 which explain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d empathizes that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environments are where the individual development come from. Its interaction model not only does lie in between same levels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t also lie in multiple levels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us, not only does acquire more clues by discussing individuals, families, environments and other levels but also earn deeper information when discussing individual behavioral models.
The primary differences that were found out in this research are that:
1. Differences of related factors of families (small system) a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are becoming from beating their children to being friends with them; from patriarchy to equal treatment; the conflicts and effects of education and their solution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are becoming from self-problem solving to professional help; the differences of education targets; the children are becoming from only being good to adaptive development; differences of education expectations from parents, and children are learning from reading books to being talented and skilled by itself.
2. Differences of related factors of families and schools (medium system) are: From having more of an outdoor by men and having more of an indoor life by women to dual-earner household; taking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seriously; the effects between parents and the children’s teachers are becoming from passive to active; effect of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and neighbors is decreasing.
3. Differences of related factors of mass media (outer system) are: The parents having jobs has huge effect to the primary caregivers.
4. Differences of related factors of cultures and subcultures (big system) are : On the characteristic aspect of Hakka culture, take seriously on families and blending the groups; take education seriously from homework to being more talented and skilled;
hard-working and thrifty character is changing from stingy to being thrifty when it’s necessary; the Hakka languages is gradually disappearing.
關鍵字(中) ★ 教養觀
★ 生態系統理論
★ 世代差異
關鍵字(英) ★ educate concepts
★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 generation differ
論文目次 目錄
摘要……………………………………………………………………………… …… i
Abstract………………………………………………………………………… …ii
誌謝…………………………………………………………………………………… iv
目錄…………………………………………………………………………………… vi
圖目錄…………………………………………………………………………………vii
表目錄………………………………………………………………………………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客家人文性格及客家傳統文化 9
第二節 教養觀的定義與內涵 15
第三節 生態系統理論之探討 2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0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0
第二節 研究人員與工具 32
第三節 資料蒐集程序與實施 33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0
第四章 客家教養觀世代差異之生態系統解析 44
第一節 家庭(小系統)等相關因素之分析 46
第二節 家庭與學校(中間系統)等相關因素之分析 66
第三節 大眾傳播媒體(外系統)等相關因素之分析 77
第四節 文化、次文化(大系統)等相關因素之分析 83
第五章 結論 10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07
第二節 建議 116
參考文獻 119
壹、 中文部分 119
貳、 英文部份 125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127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28
附錄三 個人基本資料表 131
附錄四 訪談日誌記錄表 132
附錄五 訪談逐字稿 133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書籍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一版)。台北:群學出版社。
王明珂(2005)。華夏邊緣。臺北:允晨文化。
王東(1998)。客家學導論。臺北市:南天。
王雅各婷(2004)。質性研究導論。載於謝臥龍婷(編)。質性研究。臺北市:心理。
江運貴著,徐漢斌譯(1996)。客家與台灣。台北:常民。
尤里‧布朗芬布烈納著,曾淑賢、劉凱、陳淑芳譯(2010)。人類發展生態學。台北:心理。
李亦園(1996)。文化與修養。台北:幼獅。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Uwe Flick(2007)。質性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李政賢譯,Irving Seidman著(2009)。訪談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李秀美(2007)。陪孩子善用媒體:數位媒體下的兒童教育。台北縣:聯經。
沈清松(1998)。解除世界魔咒。(初版一刷)。臺北:商務印書館。
林浩(2007)。客家文化人類學視野。台北縣:愛華。
周月清(2001)。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市:五南。
周念縈譯(2005)。James W. Vander Zanden著。人類發展學-兒童發展。台北:巨流。
周新富(2006)。家庭教育學—社會學取向。台北市:五南。
周麗端、黃明月、杜政榮、唐先梅(2007)。家庭、社區與環境。台北縣:空大。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載於謝臥龍(編)。質性研究。臺北市:心理。
高木桂藏(1996)。硬頸的客家人。台北:長紅。
高宗熹(2003)。客家人東方的猶太人。台北市:武陵。
郭靜晃(2006)。兒童心理學。台北市:洪葉文化。
曹常仁(2010)。親職教育—理念與實踐--。台北縣中和市:新文京開發。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10全見版。台北縣:小畢空間出版社。
陳育含譯,Steinar Kvale(2010)。訪談研究法。台北縣:韋伯文化。
陳運棟(1998)。客家人的掃墓。收錄於新个客家人。台北市:台原藝術文化。
普汶著,鄭慧玲譯,楊國樞校閱(1990)。人格心理學。台北市:桂冠。
曾文星(1989)。從人格發展看中國人性格。載於李亦園、楊國樞(編)。中國人的性格。台北市:桂冠。
曾逸昌(2010)。客家總論。台北市:曾逸昌。
黃瑞琴(200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迺毓、林如萍、唐先梅、陳芳茹(2001)。家庭概論。台北縣:空大。
黃迺毓、黃馨慧、蘇雪玉、唐先梅、李淑娟(1995)。家庭概論。台北縣:空大。
賈馥茗主編,John Dewey著(1992)。我們如何思維。台北市:五南。
劉阿榮(2006)。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台灣的抉擇。載於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21頁)。台北:揚智。
劉錦雲(1998)。客家民俗文化漫談。台北:武陵。
賴淑娟(2011)。書評台海兩地華人家庭圖像的變奏—評Understanding Chinese Family:A Comparative Study of Taiwan andSoutheast China。台灣社會學(199-210)。
鍾肇政(1998)。硬頸子弟,邁步向前。載於新个客家人。台北市:台原。
瞿海源(1989)。社會心理學新論。台北市:巨流。
羅香林(1992)。客家研究導論(台灣一版)。台北市:南天。
羅肇錦(1998)。客家話的自保自救。載於新个客家人。台北市:台原。

期刋
王雯君(2005)。客家邊界:客家意象的詮釋與重建。東吳社會學報,18,117-156。
吳振賢、陳嘉甄(2004)。客冢人的教養觀一以美濃地區為例。收錄於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台北:客家委員會。
吳慧瑛(2007)。家庭背景與教育成就:五個出生世代的比較分析。人口學刊,34,109-143。
李美枝(1998)。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9,3-52。
李慶芳(2009)。我對質性研究的反思:兩個三角形與兩個問題。組織與管理,2,21-27。
周新富、賴鑫城(2004)。父母教育期望的理論與影響。正修通誠教育學報,1,301-326。
周裕欽、廖品蘭(1997)。出身背景、教育程度及對子女教育期望之關連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20,313-330。
邱芳珊、李城忠(2008)。X世代與Y世代休閒態度與休閒偏好差異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5(2),73-92。
林文瑛、王震武(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3,2-92。
林文瑛(2003)。教養觀背後的人性觀:以能力觀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20,253-293。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13(2),122-136。
林清江(1986)。親職教育的功能與實施方法。師友,228,6-10。
林惠雅(1989)。母親信念、教育目標、教養行為和兒童發展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7-2413-H-031-002。
林惠雅(1999)。母親信念、教育目標與教養行為(一):內涵意義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2,143-180。
林俊瑩(2006)。國小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態度─及參與行為之關聯性。教育政策論壇,9(1),177-210。
姜惠文、陳銀螢(2008)。台灣客家父親的父職認知及子女教養信念一以育有學齡子女的父親為例。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5,61-80。
胡祖櫻(2006)。親子關係及其改善之道。佛學與科學評論親子關係,54-56。
孫清山、黃毅志(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台灣社會期刊,19,93-125。
涂妙如(2003)。影響家庭嬰幼兒照顧方式決策之相關因素研究。家政教育學報,2003:5:95-120。
涂忠信、陳俐潔(2011)。從家庭復原力與家庭生態觀點探討夜光天使點燈專案:以台南縣為例。家庭教育雙月刋,31,44-57。
高淑貴(1990)。影響青少年社會行為的家庭因素。婦女與兩性學刋,1,49-86。
翁雅雲(2004)。如何建構「健全親職」的健康家庭--以生態理論探討。學生輔導,61-69。
張光宇(2002)。客家話是大家共同的財富。載於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賴澤涵(編)。台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張高賓(2004)。家庭心理環境、親子關係與兒童情緒經驗之關係探究。中華輔導學報,16,119-148。
張翠娥、鄭美珍(2010)。跨文化背景對幼兒學習經驗的衝擊及反思。專題文章,299,22-37。
張翰璧、張維安(2005)。東南亞客家族群認同與族群關係:以中央大學馬來西亞客籍僑生為例。台灣東南亞學刊,2(1),149-182。
張靜文(2004)。台灣近二十年來幼兒階段親子教養研究歸與分析--生態系統論的觀點。兒童發展與教育創刋號,49-68。
張春興(1981)。高中生的自我知覺與對父母期待知覺的差距與其學業成績的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4,31-40。
許素彬(2002)。從生態系統觀點探討保育機構於融合教育實施過程之困境。特殊育學報,23,85-104。
許詩淇、黃囇莉(2009)。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華人父母角色義務對親子衝突與親子關係的影響。中華心理學刋,3,295-317。
郭李宗文(2011)。原住民隔代教養家庭中順利成長之重要元素探討。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71-106。
郭佳慧、林惠賢、李碧玉,(2012)。生態系統理論於社區健康評估之運用。護理雜誌, 59(2),99-105。
陳文華(2007)。影響原漢族裔族群認同的因素探討--從生態系統理論觀點。玉山神學院學報,14,115-132。
陳金貴(1998)。公務人員世代差異管理的探討。公務人員月刊,19,10-19。
陳玲婉(2007)。Bronfenbrenner生態系統理論對兒童社會發展的啟示。教育研究學會,15,3-23。
陳若琳(2004)。客家婦女的代問教養及傳承一以苗栗客家為例。收錄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台北:客家委員會。
陳婉琪(2005)。族群、性別與階級:再探教育成就的省籍差異。台灣社會學,10,1-40。
黃迺毓(1998)。由生態系統理論探討父母教養方式之影響因素。全國家庭教育研討會,73-88。
黃雅玲(2006)。從生態系統理論看父母對孩子創造力形成之影響。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創造思考暨資賦優異教育研究,學術短論。
黃雅琴(2002)。臺灣客家族群婚姻觀與家庭之探討:以客家女性為例。中華家政學刊, 32,123-134。
黃韞臻、林淑惠(2012)。父母婚姻關係、教養方式、個體休閒滿意度與大學生幸福感之相關探討─以台中市六所大專院校為例。台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6,99-122。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 28(1),7-28。
楊菊華(2007)。中國生育政策的地區差異與青少年教育機會關係研究。人口學刋,34,37-68。
楊懋春(1981b)。中國家庭與倫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92-97。
楊舜云、鄭靜宜、張維安(2011)。臺灣客家傳統服飾文化特質之再發現。輔仁民生學誌,17(2),139-153。
葛惠、陳若琳(2011)。祖母和幼兒母親的教養參與及兩代共教養之相關研究。輔仁民生學誌,17(1),131-147。
蒙光俊(2009)。從生態理論與友善校園之反思建構學校諮商專業團隊主體性之合作與分工。諮商與輔導,277,15-18。
劉于綺(2006)。以生態系統理論觀點探討新移民家庭及其子女教育。教師之友,47(4)。
劉慈惠(1999)。幼兒母親對中國傳統教養與現代教養的認知。新竹師院學報,12,311-345。
劉文通(2010)。建構學校本位教學視導制度─協助教師專業成長。學校行政雙月刊,69,107-122。
鄭其嘉(2011)。行動研究成果報告撰寫注意事項。輔仁大學。
謝小芩(1998)。性別與教育期望。婦女與兩性學刋,9,205-231。
謝秀芬(1998)。台灣女性的家庭角色觀與工作觀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報,4,1-34。
謝重光(2008)。客家人人文性格芻議。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83-91。
魏世台(2005)。家庭研究中生態理論之概念建構及其對父母教養研究之影響。東南學報,28,379-392。
魏美惠、楊騏嘉(2010)。中部地區父母教養態度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8,63-91。


學位論文
林俊瑩(2001)。國小學生家長的子女教育期望、民主參與態度與參與學校教育行為關連性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吳國弘(2002)。中國大陸客家文化特質之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侯世昌(2002)。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姜惠文、陳銀螢(2007)。台灣客家父親的父職認知及子女教養信念一以育有學齡子女的父親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兒童發展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唐厚婷(2007)。台北市家庭教育中心之發展與轉變—以生態系統理論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玉芳(2007)。幼稚園所人員對幼托整合政策覺知之研究—生態系統理論之分析觀點,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怡年(2009)。國小藝術才能班與普通班學童父母教養方式、學習壓力與幸福感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亮吟(2009)。母親教養方式與幼兒欺騙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育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冠貝(1999)。重要他人期望對國小資優學生學習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雅鈴(2009)。不同社會階級家長對家長參與看法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黃懷萱(2006)。父母的社經地位、管教方式及親子關係與兒童學業成就關係之探討,台南女子技術學院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楊瑛慧(2006)。父母教養態度對幼兒解決問題能力之影響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幼兒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婉玲(2007)。幼兒氣質、社會能力及其家庭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恆翠(2003)。國中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杏慧(1999)。公務人員世代差異對政府再造計畫之認知研究:以台北市及高雄市政府為例,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簡志娟(1996)。影響父母教養方式之因素—生態系統理論之研究,國立台灣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魏秀珍(2004)。軍職父親之父職意涵研究,國立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羅美紅(2005)。東南亞外籍母親對子女教養信念之探討一以大台北地區為例,國立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羅栩淳(2009)。六堆客家地區婦女對國中子女教養方式與教育期望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蘇慧玲(2006)。東南亞籍母親教育價值觀及對子女教育期望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網路資料
李慶芳,2013,〈在跨域研究與個人質性修煉的反思〉,2014年2月1日, 取自
http://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tw/2012/09/blog-post.html ,不用數字的研究,質性資料分析五步曲 。
客家委員會數位台灣客家庄,2013年12月20日,取自〈http://archives.hakka.gov.tw〉。
游乾桂、汪培珽,〈掌握十年陪伴黃金期,大量對話〉,2014年6月12日,取自
http://www.sfhs.ntpc.edu.tw/mediafile/452/news/280/2013-9/212013-9-13-12-54-12-nf1.pdf 。
侯文詠(2009),〈和孩子做「見景生情」的陪伴〉《親子天下雜誌》,2009年第6期

貳、 英文部份
Behrman,J.R.(1988). "Intrahousehold Allocation of Nutrients in Rural India:Are Boy Favored? Do Parents Exhibit Inequality Aversion?" OxfordEconomic Papers 40: 32-54.
Bubolz,M.,& Sontag, S.(1993).Human ecology theory.In Boss,P.Doherty,W.,LaRossa,R.,Schumm,W.,& Steinmetz, S.(Eds.),Sourcebook of family theories and methods:A contextual approach (pp. 419-448).New York:plenum.
Solomon,M.R.(1995).Consumer behavior.(4th ed.). New Jersey:Prentice-Hall,469-489.
Seginer,R.(1983).Parent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chidren s academic achievements:A literatrue review.Memill-Palmer arterly,29(1),1-23.
Strauss, J. and D. Thomas.( 1995). "Human Resources: Empirical Modeling of Household and Family Decisions." Pp. 1883-2023 in Handbook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edited by J. Behrman and T. N. Srinivasan. Am.142.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Holland.
Voydanoff,P.,& Rodman,H.(1978).Social class and parents’ range of aspirations for their children.Social Problem,25(3),333-334.
Weinstein, M., Ming-Cheng Chang, J. Cornman, R. Hassan, and M. Stark.
(2004). "Did Taiwanese Sisters Subsidize the Education of Their Brothers?"Journal of Population Studies 29:1-34.
指導教授 陳欽春、周錦宏 審核日期 2014-7-1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