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78937/78937 (100%)
造訪人次 : 39423747      線上人數 : 572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10960


    題名: 在具製程與途程彈性的製造環境下之單元成型法的比較
    作者: 曾照元;Tim Tzeng
    貢獻者: 工業管理研究所
    關鍵詞: 單元式製造;單元成型;類似係數;Fuzzy ART;Fuzzy c-means;彈性製程;彈性途程
    日期: 2001-07-11
    上傳時間: 2009-09-22 14:10:46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根據研究指出,若一製造系統兼具彈性製程(flexible processing)與彈性途程(flexible routing)兩種特性,將會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及機器使用率等優點。陸續有許多的學者研究此一環境下的生產控制問題,但在系統設計的單元成型(cell formation)問題尚在起步階段,對單元成型的方法也缺乏整體的評比,故本研究則找出幾篇此一環境下的單元成型法,比較每個單元成型法的優劣,給後續研究建議與參考。 在文獻中僅有三篇討論關於此一環境下的單元成型問題:Ho and Moodie(1996)提出了以操作相似係數為基礎,並以工件兩兩併群的聚群(clustering)方式,完成單元成型;何與林(1998)是建構在Ho and Moodie(1996)的操作相似係數,並加入刀具資訊及製造程序的相似係數為基礎,以啟發式(heuristic)的方法求得初使解,並以模擬退火法(simulated annealing)最佳化分群結果,單元成型之後並以系統彈性的調整方式,提供系統設計者在系統彈性與成本之間作取捨;何與楊(1999)提出以機器使用機率為基礎的相似係數法,並以模糊自適共振理論(Fuzzy ART)聚群,單元成型之後再調整系統彈性與成本。以上三篇文獻提供了相當完整的單元聚群資訊,然缺乏了整體單元成型法的比較。本研究則繼承了以上的研究,以何與林(1998)及何與楊(1999)兩篇文獻所提出的工件相似係數及單元成型法,加入單元成型法Fuzzy c-means,以例子交叉測試兩種工件相似係數、及三種單元成型法,期能找出在此一生產環境下最佳的單元成型法。
    顯示於類別:[工業管理研究所 ]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