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gut and Zander (1996, p. 503)主張,「組織就像是一個專精於快速及有效創造與傳遞知識」的社會群體(social community)」。組織內部員工彼此所建構的心理認同感,使得他們之間透過協調、溝通及學習的機制,在組織的範圍內能夠以較有效率且及頻繁的方式分享知識。在某些以專案或團隊為運作基礎的組織當中(例如軟體公司),知識交換大多發生在團隊內而非跨團隊之間。然而,專案團隊情境下的知識取得與分享相關議題卻未被充分的探討與瞭解(Koskinen et al., 2003)。團隊中的知識可區分為「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及「外顯知識」(explicit knowledge)。內隱知識根植於個人的行動、經驗及思緒當中,通常只能夠透過人際間的社會互動才能分享與傳遞(Becerra-Fernandez and Sabherwal, 2001; Osterloh and Frey, 2000)。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研究人員開始對於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的累積所引發的相關研究議題感到興趣(e.g. Adler and Kwon, 2002; Baker, 1990; Bolino et al., 2002; Burt, 1997; Coleman, 1988; Fukuyama, 1995; Leana and Van Buren, 1999; Nahapiet and Ghoshal, 1998; Putnam, 1993; Tsai and Ghoshal, 1998)。本研究以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情感式性任(affective-based trust)及共同價值觀(shared values)分別代表由Nahapiet and Ghoshal (1998)所提出社會資本的三個構面:結構面(structural)、關係面(relational)、認知面(cognitive)。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專案團隊的情境當中,個人社會資本的累積與其透過內隱導向的方式取得知識行為之間的關係。除此之外,並希望瞭解個人的特質與感受,包含一般性的自我效能(generalized self-efficacy)、對工作的涉入程度(job involvement)及成長需求(growth need strength),對於上述關係的影響。為了檢驗研究中所提出來的假說,我們以軟體專案開發團隊成員為樣本,以發放問卷的方式來蒐集研究所需的數據。根據Huber and Power (1985)的建議,在問卷填答過程中,個人社會資本的程度將由其他成員來進行衡量,以便獲得正確的資訊。研究結果將使我們能夠深入瞭解社會互動、情感式信任及共同價值觀對於知識分享行為的影響程度。 研究期間:9308 ~ 9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