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機構典藏-N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提供博碩士論文、考古題、期刊論文、研究計畫等下載:Item 987654321/448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80990/80990 (100%)
造访人次 : 41641138      在线人数 : 1401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480


    题名: 從羅蘭.巴特符號學觀點論普普藝術︰以安迪.沃荷作品為例 .
    作者: 周寶玲;Pau-line Jou
    贡献者: 哲學研究所
    关键词: 安迪?沃荷;羅蘭?巴特;普普藝術;符號學;美學;Roland Barthes;Semiology;Aesthetics;Andy Warhol;Pop Art
    日期: 2002-06-13
    上传时间: 2009-09-22 09:20:26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 摘 要 〉 本文嘗試從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的符號學(Semiology)觀點,探討普普藝術(Pop Art)的特質。筆者主要依據羅蘭.巴特早期著作《符號學原理》,並以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作品作為例示,以符號學的角度,說明作品如何構成一個意指系統、其運作方式為何,藉以深入於普普藝術與通俗文化的交互關係。在《符號學原理》的基礎上,筆者參照巴特晚期的符號學思想,以及幾篇談論攝影及普普藝術的文章,重新思索此一藝術現象背後隱含的意義與影響。 他將藝術作品視為整個社會文化的一部份,意義是從整體文化中藉由觀者的主動參與才能汲取出來的。安迪.沃荷的作品藉著流行的元素呈顯出我們這個文化叢林的面貌,在他的作品中沒有太多的「隱喻」(metaphor)與「轉喻」(metonymy),僅以壓縮、簡化的方式將影像原本的面貌重新呈現出來。這種不加註解的態度反而凸顯出其他藝術家沒有的內涵——這個社會無所謂本質、因而也不需要過多的說明與註解。 羅蘭?巴特從不給分析對象下一個最終的答案,因此,文中所謂的分析只是操作性質、描述性質的,而不是為普普藝術或安迪?沃荷作一本質上的定義。這種態度也反應了一種普遍的當代思潮—崇尚意義的多元性、可能性,在這種開放性的討論中,為作品保留了更多的詮釋空間,更能展現出普普藝術背後隱含的意義與影響。這篇論文不是藝術批評的文章,筆者所關心的,是透過羅蘭?巴特以及安迪.沃荷兩者間的激盪,為藝術的詮釋方式或理論研究尋求更多的可能性。 .
    显示于类别:[哲學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在NCU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