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0990/80990 (100%)
造訪人次 : 41634022      線上人數 : 3458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78506


    題名: 「客家族群產業」與在地知識:以大溪為例
    作者: 張翰璧
    貢獻者: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關鍵詞: 客家族群產業;在地知識;台三線;大溪
    日期: 2018-12-19
    上傳時間: 2018-12-20 11:53:57 (UTC+8)
    出版者: 客家委員會
    摘要: 「客家」族群的出現,有其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背景,以及面對的特殊問題。過去談到客家族群的社會與文化特質,有相當多的研究多是以大陸原鄉、台灣區域為研究範圍,較少以台灣內部不同區域的比較為研究基礎,探究「客家族群」特質的多元性、差異性與同質性,找出客家族群差異性的符碼。不同客家區域的比較研究,其重要性在於深度掌握特定環境下的「在地知識」與社會事實,透過對於社會行動之意義詮釋,與通則性知識產生循環回饋的過程,對「現存知識」保持敏感的對話,發展出多元、具啟發性的社會發展邏輯。因此,本計畫希望以台三線的大溪客家聚落為研究對象,回答上述的相關議題。 藉由分析台三線的「客家族群產業」發展與在地知識的累積,本計畫希望在三個層次:台三線區域經濟的發展(茶葉、木業、農業等)與政治經濟架構(上述產業的中心的轉移)、台三線的城鄉差異(台三線在此架構下的經濟分工與地位)、客家的聚落特性,分析在地複雜性(local complexity)-包括移民的過程、人群的流動和現今居民社群的特性,以勾勒出台三線「地方客家」的組織特性與文化內涵(地方性的再重構)、經濟生活的在地實踐與知識積累(生產關係的改變與適應在地環境的生產過程)。讓「空間內部的行動者」(不同族群)在區域中對話,並觀察與分析所產生的「客家」文化特質以及地方社會空間與族的在結構化過程。
    關聯: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顯示於類別:[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473檢視/開啟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