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5720301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7 、訪客IP:18.191.223.123
姓名 陳彥蓉(Yen-jung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香港樂施會與中國非政府組織資源依賴關係之研究─兼論正當性觀點
(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ource Dependence and Legitimacy viewpoint of Oxfam Hong Kong and China NGOs)
相關論文
★ 客家特色產業發展之回應性評估★ 休閒生態園區體驗行銷之研究—以新竹老頭擺客家美食休閒生態園區為例
★ 屏東六堆地區邱氏家族變遷之研究:政治菁英觀點★ 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
★ 客家社團成員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觀點★ 紫金礦業與上杭縣之發展
★ 新北市客家文創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 泰國客家女性與客家文化推動之研究: 以泰國客家之音啟芳論壇為例
★ 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產業推動之研究-以桃園蓮花季為例★ 文化創意產業網站品質評估之研究
★ 文化創意產業感性行銷之研究-以苗栗三義木雕為例★ 桃園縣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研究
★ 南桃園國小客家新移民子女教育之研究--多元文化教育與文化再製理論★ 兩蔣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兼論其對客家文化園區的啟示
★ 桃園縣國民小學實施客語教學執行成效之研究-以學校支持系統觀點★ 寶島客家電台志工人力資源發展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香港樂施會以「對抗貧窮」之宗旨,透過項目補助與中國非政府組織合作,協助中國的社區發展、扶貧、農民工、婦女、環保等議題之推動。本研究採紮根理論方法,藉由南北半球非政府組織互動關係、資源依賴理論,以及國際非政府組織正當性理論,透過立意抽樣,針對多年來與香港樂施會從事項目合作,且執行成效良好的中國非政府組織,進行深度訪談,同時亦訪談香港樂施會的相關決策與執行人員,期望藉由三角交叉檢證,析探香港樂施會與中國非政府組織方案合作演進過程、成效與影響。
研究發現,香港樂施會與中國非政府組織方案合作,由原先的資源依賴關係趨向資源合夥發展,甚至產生跨部門合作與社會企業的效益。此外,兩者在方案合作方面,無論是組織的人力或財務治理,皆強調要以效率和效能為依歸,同時搭配因地制宜的組織策略,以及強調透明度和影響力的組織課責。但是在上述合作過程中,仍受到中國法規之限制,未能在中國註冊立案,未來希望藉由與中國草根非政府組織合作的策略,讓樂施會影響面擴大,發揮更大公益的成效。最後,研究者認為相關研究有無限延伸的可能性,期望本研究僅是一個開端,之後能夠有更多嶄新的研究發現。
摘要(英) Oxfam Hong Kong can with aim that working with people against poverty, subsidize cooperating with Chinese NGO through events, assist the pushing of topics such as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poverty alleviation, rural worker, wom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China, etc. This research adopts and takes grounded theory method, concerning inter dynamically with the hemisphere Southern NGOs & Northern NGOs,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and INGO legitimacy theory, sampleing through purpose to Oxfam Hong Kong can engaged in event cooperate in with Hong Kong for many years, and carry out the Chinese NGO with good effect, carry on In- depth interview, also relevant decision and operational staff of Oxfam Hong Kong of interview, expect to examine the card alternately with trigonometries at the same time, analyse, visit Oxfam Hong Kong to programs cooperative gradual progress course, effect, NGO of Chinese, and influence.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Oxfam Hong Kong will cooperate with the Chinese NGO program to construct, tended to resources to develop in partnership by original resources dependence, even produce benefit of cross sectoral collaboration and social enterprise. In addition, the two are in program cooperation, no matter the manpower or financial affairs organized are governance, all put emphasis on regarding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as it in accordance with returning, match the organization tactics of sui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at the same time, and emphasize the organization lesson responsibilities of transparency and influence. But in the described above and cooperative course, still receive the restriction of China’’s regulation, fail to register to place in China on file, tactics that hope by cooperating with Chinese grass root NGO in the future, let Oxfam Hong Kong can influence surface expand, give play to great effect of public service. Finally, the researcher thinks relevant research have possibility to extend limitlessly, expect this research is only a beginning. There later can be more brand-new findings.
關鍵字(中) ★ 中國非政府組織
★ 資源依賴理論
★ 正當性理論
★ 香港樂施會
★ 國際非政府組織
關鍵字(英) ★ INGO
★ Legitimacy Theory
★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 Chinese NGO
★ Oxfam Hong Kong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 6 -
第三節 概念界定 - 8 -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實施 - 23 -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29 -
第六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 31 -
第二章 理論探討 - 33 -
第一節 相關文獻檢閱 - 33 -
第二節 非政府組織之相關理論 - 44 -
第三節 非政府組織之資源依賴理論 - 51 -
第四節 國際非政府組織的正當性理論 - 57 -
第三章 個案析探 - 63 -
第一節 樂施會的源起、宗旨與架構 - 63 -
第二節 樂施會之運作析探 - 72 -
第三節 中國非政府組織析探 - 81 -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91 -
第一節 組織資源依賴關係析探 - 94 -
第二節 組織結構與治理面向 - 106 -
第三節 組織策略面向 - 117 -
第四節 組織課責與展望面向 - 127 -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 133 -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133 -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138 -
參考書目 - 143 -
附錄 - 163 -
附錄一 編號IN1之訪談逐字稿 - 163 -
附錄二 編號GN1之演講逐字稿 - 167 -
附錄三 編號IN2之訪談逐字稿 - 172 -
附錄四 編號IN3之訪談逐字稿 - 176 -
附錄五 編號GN2之訪談逐字稿 - 178 -
附錄六 編號GN3之訪談逐字稿 - 197 -
附錄七 編號IN4之訪談逐字稿 - 205 -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NGO發展交流網(2006)。NGO發展交流網2005年度工作報告。最後檢索日期:2008年12月12日,取自網址:http://www.ngocn.org/?action-viewnews-itemid-1439
NGO發展交流網(2007a)。NGOCN 2006年度簡要工作年報。最後檢索日期:2008年12月12日,取自網址:http://www.ngocn.org/?action-viewnews-itemid-3206
NGO發展交流網(2007b)。2007雲南本土NGO發展報告。最後檢索日期:2008年12月12日,取自網址:http://www.ngocn.org/download_channel/others/map/yunnanngo.htm
NGO發展交流網(2008a)。香港樂施會中國部項目申請指引及項目管理概述。最後檢索日期:2009年1月8日,取自網址:http://www.ngocn.org/?action-viewnews-itemid-32862。
NGO發展交流網(2008b)。NGOCN 2007-2008年度工作報告(含項目資金審計報告)。最後檢索日期:2008年12月12日,取自網址:http://www.ngocn.org/?action-viewnews-itemid-27083
NGO發展交流網(2008c)。NGO發展交流網公益/志願行動小額資助及相關規則。最後檢索日期:2008年12月12日,取自網址:http://www.ngocn.org/?action-viewnews-itemid-35514
NPO信息諮詢中心(2008)。NPO信息諮詢中心DM。北京:NPO信息諮詢中心。
NPO信息諮詢中心(2008)。中國公益性非營利組織自律行動手冊。北京:NPO信息諮詢中心。
Young, N. (2005)。國際NGO:不同的起源、變化著性質和全球化趨勢。載於中國發展簡報編。200國際NGO在中國。212-225。北京:北京公民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中國公民社會應對氣候變化:共識與策略項目主編(2007)。公民社會看氣候:中國公民社會應對氣候變化可行性研究報告。北京:自然之友、樂施會。
毛剛強(2007年6月24日)。全面建設鄉村生活:中國的新農村建設的民間視角。雲南省昆明市舉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社區總體營造交流會議。雲南:昆明市。
王仕圖(2004)。地方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資源網絡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3,25-44。
王光旭(2005)。政策網絡在公共行政領域中的核心地位與方法錯位。政策研究學報,5,61-102。
王名(2001)。中國的非政府公共部門(上)。中國行政管理,5。
王名(2002)。非營利組織管理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王名(2007)。中國NGO的發展現狀及其政策分析。2007年亞太非營利部門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三部門與政府跨域比較。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舉辦。2007年11月16-17日。
王名、劉求實(2007)。中國非政府組織發展的制度分析。中國非營利評論,第一卷,92-145。
王名主編(2000)。中國NGO研究:以個案為中心。北京:聯合國區域發展中心、清華大學NGO研究中心。
王杰、張海濱、張志洲主編(2004)。全球治理中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振軒(2002)。人道救援行動中「軍事部門」與「非政府組織」(NGO)關係之研究。國防雜誌,17(12),53-68。
王振軒(2003a)。人道救援的理論與實務。台北,鼎茂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王振軒(2003b)。非政府組織概論。台中:必中出版社。
丘昌泰(2000)。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丘昌泰(2007)。非營利中介組織治理之研究:兩岸三地六個個案的跨域觀察。載於丘昌泰主編。非營利部門研究:治理、部門互動與社會創新。21-70。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代兵(2007)。冷戰後國際非政府組織的發展狀況。國際資料信息,7,7-10。
北京公民社會發展研究中心(2005)。200國際NGO在中國。北京:公民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史美強、蔡武軒(2000)。網絡社會與治理概念初討。中國行政評論,10(1),33-74。
田凱(2007)。中國大陸慈善組織的生成機制與運作邏輯:一個組織理論視角的分析。亞洲研究,3,3-30。
申宏磊等(2006)。國際扶貧援助項目在中國。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任進(2001)。中國非政府組織的若干法律問題。國家行政學院學報,5。
任進(2003)。政府組織與非政府組織─法律實證和比較分析的視角。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安瑞娟、屈巍(2004)。中國非政府組織發展中現存問題分析。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板),75,78-80。
朱健剛(2006)。文化嵌入:國際NGO與中國大陸地方治理的關係研究─以珠江三角為例。2006年兩岸非政府組織學術計實務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舉辦。2006年2月23日、2006年2月25日。
朱健剛(2007)。社會轉型過程中的政府與NGO關係:三個案例的分析。2007年亞太非營利部門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三部門與政府跨域比較。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舉辦。2007年11月16-17日。
江岷欽、孫本初、劉坤億(2004)。地方政府間建立策略性夥伴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及其鄰近縣市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38,1-30。
江明修(1997)。公共行政學研究方法論。台北:政大書城總經銷。
江明修主編(2000)。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文化。
江明修審定(2003)。Ann C. Hudock著。非營利組織。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何道峰(2001)。中國NGO扶貧的歷史使命。中國NGO扶貧國際會議。北京。2001年10月28-30日。
吳文貴(2002)。從組織理論的觀點看醫院的社區導向。醫院管理,35,23-33。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6)。Anselms & Juliet C. 著。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台北: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英明、林德昌(2001)。非政府組織。台北:商鼎文化。
吳新葉(2006)。農村基層非政府公共組織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呂星(2007年6月24日)。雲南省昆明市舉辦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社區總體營造」交流會議。以「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發表演講主題。雲南:昆明市。
呂炳寬(2007)。台灣「第三部門基本法」之擬訂。2007年亞太非營利部門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三部門與政府跨域比較。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舉辦。2007年11月16-17日。
李政賢譯(2006)。Catherine M. &Gretchen B.著。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台北:五南。
李振福(1993)。建築業與金融業組織關係之研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邢瑜(2006)。台灣表演藝術非營利組織之行銷關係研究。行政暨政策學報,42,183-234。
周弘、張浚、張敏(2007)。外援在中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孟延春(2000)。中國非營利組織發展的社會資本研究。清華大學管理與工程研究所博士後出站報告,未出版,北京。
尚曉援(2007)。衝擊與變革:對外開放中的中國公民社會組織。北京:中國科學社會出版社。
林怡伶(2004)。非營利組織國際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淑馨(2007)。日本NPO法的實施對非營利組織發展之影響分析。2007年亞太非營利部門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三部門與政府跨域比較。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舉辦。2007年11月16-17日。
林綺雲(1993)。組織變遷與轉型─社會變遷中組織興衰的個案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德昌(2006)。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演變模式:一項理論上的探索。遠景基金會季刊,7(4),1-41。
林曉山(1995)。國外的扶貧實踐─亞洲地區扶貧組織及模式簡介。國際經濟,11。
邱顯仁、朱寶青、游婷熙(2003)。非營利組織與其義工溝通品質影響因素之研究─以紮根理論分析。大業學報,12(2),55-71。
俞禮祥主編(2004)。從一座城市看中國社會階層結構的變遷。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姜家雄、蔡育岱(2007)。國際關係與非政府組織研究。國際關係學報,24,115-144。
姜家維(2003)。國際非政府組織與資訊科技。民主鞏固的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中國政治學會舉辦。
柯義龍、王光旭(2008)。非營利組織的監督與課責:廣電基金的運作經驗與其意涵。TASPPA夥伴關係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私立東海大學舉辦。2008年5月24-25日。
洪新民(1997)。從資源依賴理論探討資源與加速創新策略之關係。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1-158。台北:巨流。
胡志強(1993)。我國與國際非政府組織發展關係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香港樂施會(2006)。香港樂施會貴州項目工作概況。1-28。
香港樂施會上海工作介紹。最後檢索日期:2008.04.15,取自網址:http://chinainfo.oxfam.org.hk/view.php?cid。
香港樂施會北京辦公室(2006)。香港樂施會上海工作介紹。1-9。
唐士其(2008)。NPO與公民社會:概念、發展及其影響。陽光文化基金會、北京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哈佛大學豪瑟非營利組織研究中心主辦。北大─陽光慈善/公益組織事業發展高級研討項目2008年綜合研討會。16-141。北京:北京大學廖凱原樓126室。
唐興霖(2007)。政府轉型、公民社會與仲介組織功能定位。2007年亞太非營利部門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三部門與政府跨域比較。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舉辦。2007年11月16-17日。
孫煒(2004)。全球化對於非政府組織的影響及其回應。理論與政策,17(3),103-117。
孫煒(2007a)。台灣第三部門與政府互動的政策分析:新治理觀點。載於邱昌泰主編。非營利部門研究:治理、部門互動與社會創新。157-203。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孫煒(2007b)。第三部門的治理研究。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徐永光(2007)。關於解決民間組織登記難的建設。自然之友通訊,2,1-3。
徐宗國(1994)。紮根理論研究方法:淵源、原則、技術與涵義。香港社會學報,4,194-221。
徐宗國(1996)。紮根理論研究方法:淵源、原則、技術與涵義。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47-73。台北:巨流。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馬秋莎(2006)。全球化、國際非政府組織與中國民間組織的發展。。開放時代,2,120-140。
馬財專(2007)。結構網絡的分析及其脈絡。政治科學論叢,33,1-42。
高小賢(2008)。中國民間組織問責的實踐與思考─以陝西婦女研究會為例。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非營利組織研究所、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北京富平學校主辦。民間組織問責國際會議。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議中心。2008年4月26-27日。
高麗芬(1998)。第三部門功能之界定與評估。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商玉生(2003)。中國NGO概況。載於NPO信息諮詢中心主編。NPO能力建設與國際經驗。1-16。北京:華夏出版社。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08)。災害防救科技與知識專欄─512四川汶川地震分析評估摘要報告。災害防救電子報。1-6。最後檢索日期:2008年12月12日,取自網址:http://ncdr.nat.gov.tw/news/newsletter2/036/036.pdf。
國際樂施會網站(2008)。最後檢索日期:2008年12月8日,取自網址:http://www.oxfaminternational.org。
崔玉主編(2007)。NPO縱橫二零零七年八月第四期。北京:NPO信息諮詢中心。
崔玉主編(2007)。NPO縱橫二零零七年十二月第六期。北京:NPO信息諮詢中心。
崔玉主編(2007)。NPO縱橫二零零七年六月第三期。北京:NPO信息諮詢中心。
康曉光(1999)。轉型時期的中國社團。中國社會科學季刊,冬季號,4-6。
康曉光(2001)。NGO扶貧行為研究。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康曉光(2006)。關於非政府組織與政府合作能力的思考。2006年兩岸非政府組織學術計實務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舉辦。2006年2月23日、2006年2月25日。
康曉光等譯(2008)。Lisa Jordan & Peter Van Tuijl主編。非政府組織問責:政治、原則與創新。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張弘遠(2007)。「發展型國家」理論的回顧及其在中國研究適用性之探討。東亞研究,38(2),85-121。
張盛華(2006)。非營利事業推廣之研究以景文技術學院圖書館為例。景文學報,17(1),21-32。
張群卿主編(2008)。苗圃行動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年報。香港:苗圃行動。
張碩毅、何晉滄、馬嘉蓉(2007)。以紮根理論探討中小企業資訊系統委外相關議題。中小企業發展季刊,5,113-152。
張曉文(2004)。從全球治理探討非政府組織之角色:一個人權與人道救援之觀點。中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莊文忠(2008)。NPO與政府部門的網絡連結與政策倡議:質性對話的分析。夥伴關係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私立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主辦。2008年5月24-25日。
許台瀅(2007)。中國的扶貧政策:發展理論的觀點。非政府組織學刊,3,47-68。
郭慧玲(2007)。影響政府行為─香港樂施會在中國大陸的農村扶貧工作20年。2007年亞太非營利部門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三部門與政府跨域比較。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舉辦。2007年11月16-17日。
陳光耀(2001)。中國民間組織的現狀與發展。載於趙黎青主編。非營利部門與中國發展。香港: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向明(2007)。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定銘(2007)。非營利組織與政府公私合夥關係之研究─以新移民政策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九十六年度專題研究計畫申請書,未出版,台北。
陳明鈺(2008)。在社會公共服務中政府與民間組織的區別和聯繫。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非營利組織研究所、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北京富平學校主辦。民間組織問責國際會議。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議中心。2008年4月26-27日。
陳俊廷(2005)。從「資源依賴理論」談社會組織發展─以一貫道「基礎忠恕」道場學界班為例。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系社會科學學報,13,63-94。
陳淑惠主編(2008)。心希望2008冬季刊。北京: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陳隆志(2002)。台灣非政府組織國際參與策略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陳慶立(2002)。中國農民素質論。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
陳燕禎(2005)。社會資源V.S.國家權力:台北仁濟院的歷史研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9(2),95-138。
陳麗瑛(2003)。台灣參與聯合國具諮詢地位之INGO之策略。新世紀智庫論壇,23,32-53。
陸非(2008)。以互動網推動NGO的發展。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非營利組織研究所、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北京富平學校主辦。民間組織問責國際會議。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議中心。2008年4月26-27日。
陸德泉、王云仙(2008)。支持公民社會的發展和問責的反思。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非營利組織研究所、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北京富平學校主辦。民間組織問責國際會議。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議中心。2008年4月26-27日。
傅正良(2004)。中國大陸非營利組織發展之研究:以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彭文賢(1991)。組織原理。台北:三民書局。
游清富(2003)。我國非營利組織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0(2),19-20.
游雅文(2004)。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行動及角色─國際非政府組織對國際政府間組織的干預。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游雅雯(2006)。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PECC)對亞太經毅合作會議(APEC)的影響:國際非政府組織(NGOS)在亞太區域的角色與地位。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14(2),65-98。
馮瑞麒譯(2007)。David Lewis著。非政府組織管理初探。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黃浩明(2006)。非政府組織與國際合作。2006年兩岸非政府組織學術計實務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舉辦。2006年2月23日、2006年2月25日。
黃營杉、梁富梅(2007)。董監事結構、董監事連結與經營績效之關係研究。商管科技季刊,8(2),175-198。
黃曬莉(1996)。中國人的人際和諧與衝突:理論建構及實徵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博士論文。
楊東平主編(2007)。公民社會在行動:氣候變化對中國的影響及中國公民的思與行。北京:自然之友、樂施會。
董紫筠編(2008)。無窮第16期。香港:香港樂施會。
賈西津、王名(2004)。兩岸NGO發展與現狀比較。第三部門學刊,1,169-187。
趙忠傑(2003)。軍事組織與非政府組織團體在災變人權維護事件中統合機制的研究範圍與方法─以美國為例。海軍學術月刊,37(7),110-114。
趙甦成(2007)。中國大陸農民工非政府組織的發展:資源網絡的觀點。非政府組織學刊,2,25-44。
劉永莉主編(2008)。富平家政通訊2008年2-3月號。北京:北京富平職業技能培訓學校。
劉俊月、鄧集文(2004)。現階段中國非政府組織發展中的政府角色研究。株洲工學院學報,18(1),25-27。
劉純之、游慧光、林恭正譯(1997)。Robert S. Pindyck &Daniel L. Rubinfeld著。個體經濟學。台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樂施會(2006)。無窮的可能:扶貧路上30個故事。香港:進一部多媒體有限公司。
樂施會(2006a)。2005-2006樂施會年報。香港:樂施會。
樂施會(2007)。2006-2007樂施會年報。香港:樂施會。
樂施會(2007)。中國實施千年發展目標進展民間組織報告。1-31。
樂施會(2007)。樂施會與雲南省扶貧辦簽屬第三個三年合作框架繼續共同推動雲南扶貧事業。樂施會新聞稿。
樂施會(2008a)。2007-2008樂施會年報。香港:樂施會。
樂施會(2008c)。香港樂施會5.12地震六個月工作報告摘要。最後檢索日期:2008年12月12日,取自網址:http://www.oxfam.org.hk/public/contents/press?ha=&wc=0&hb=&hc=&revision_id=46355&item_id=43725。
樂施會(2008d)。香港樂施會5.12地震六個月工作報告。最後檢索日期:2008年12月12日,取自網址:http://www.oxfam.org.hk/fs/view/downloadables/pdf/report/6_month_on_report_tc.pdf
樂施會中國部(2006)。樂施會中國部社會性別主題六年工作重點計畫2006-2011。1-16。
樂施會中國部(2008b)。香港樂施會上海工作介紹。
樂施會網站(2008)。最後瀏覽日期:2008年2月19日。網址:http://www.oxfam.org.hk/public/contents/press?ha=&wc=0&hb=&hc=&revision%5fid=69812&item%5fid=68260。
潘慧玲(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市:高等教育。
蔡政文(1977)。國際民間組織的理論。政治學刊,20。
鄭青霞(1993)。自願性福利資源與稅式支出─以嘉義市財產稅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鄭勝分(2006)。非營利組織與企業夥伴關係類型及其風險之探討:以社福類基金會為例。第三部門學刊,6,1-34。
盧偉斯(2007)。行政網絡的管理─台北市區公所的經驗。警察行政管理學報,3,87-102。
蕭瑞麟(2006)。不用數字的研究。台北:台灣培生教育。
韓俊魁(2007)。境外在華NGO對草根組織的培育:基於個案的資源依賴理論解釋。載於丘昌泰主編。非營利部門研究:治理、部門互動與社會創新。205-223。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魏婉婷(1996)。資源依賴、制度環境與組織自主性─企業捐資成立之社會福利基金會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游雅文(2004)。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行動及角色─國際非政府組織對國際政府間組織的干預。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青霞(1993)。自願性福利資源與稅式支出─以嘉義市財產稅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高麗芬(1998)。第三部門功能之界定與評估。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貳、西文部分
Anderson, M. B. (2007). To Work, or Not to Work, in “Tainted” Circumstances: Difficult Choices for Humanitarians. Social Research, 74(1), 201-222.
Anselm, S., and Juliet, C. (1998) .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Second Edition》. Thous &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s.
Archer, C. (1983).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Ash, T. G. (2006).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 Hoover Digest, 2, 111-115.
Atack, I. (1999). Four criteria of development NGO legitimacy. World Development World Development, 5, 855-864.
Beigbeder, Y. (1991). The Role and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Volunteers and Organization. The Right and Duty to Humanitarian Assistance. Dordrecdht: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s.
Bernard, H. R. (1988). Unstructured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ing. Research Methods in Cultrual Anthropology. Newbury Park: Sage.
Biggs, S., and Neame A. (1996). Negotiating room for manoeuvre: reflections concerning NGO autonomy and accountability within the new policy agenda. In Magic Bullet, Edwards M. Hulme D(eds), Non Government Organisation: Performance and Accontability. (pp. 31-40). London: Earthscan Publications/Save the Children.
Biological & Agricultural Index Plus網。最後閱覽日:2008年1月20日。網址:http://vnweb.hwwilsonweb.com/hww/advancedsearch/advanced_search.jhtml;hwwilsonid=MURCXZGAZEXJHQA3DILSFGGADUNGIIV0?prod=。
Bratton, M. (1994).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ransitions in Africa. in J. W. Harbeson, D. Rothchild, and N. Chazan (eds). Civil Society and the State in Africa. Boulder: Lynne Reinner.
Carla, J. M., Choi, C. J., and Chen, S. (2004). Global Strategic Partnerships between MNEs and NGOS: Drivers of Change and Ethical Issues. Business and Society Review, 109(4), 395-414.
Clark, G. (1998).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NGOS) and politic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Political Studies, XLVI,36-52.
Cohen, J. (2004). Whose sovereignty? Empire versis international law. Ethics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18(3),1-24.
Coicaud, J. (2002). Legitimacy and Politics: A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f Political Right and Political Responsibility. Cambridge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acon, B. (1997). Global Social Polic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Future of Welfar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Denzin, N. K. (1970).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New York: McGraw_Hill.
Dichter, T. W. (1999). Globalization and Its Effects on NGOS: Efflorescence or a Blurring of Roles and Relevance?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8(4) Supplement, 38-58.
Dimaggio, P. J., and Anheier H. K. (1990). The sociology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sector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6,137-159.
Douglas, J. (1987). Political Theorie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n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rch Handbook. New Haven: Yale Universuty Press.
Ebrahim, A. (2003). NGOS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Discourse, Reporting, and Learn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dwards, M., and Hulme D.(eds)(1995).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Perfornance and Accountability: Beyond the Magic Buller. London: Earthscan.
Emerson, R. (1962). Power-Dependence Rel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7, 31-41.
Ephraim, Y., and Stanley, E. (1967). A System Resource Approach to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2(6), 901.
Fetterman, D. M. (1982). Ethnography in Education Research: The Dynamics of Diffusion. Educational Research(March), 17-29.
Fisher, W. F. (1997). Doing good? The politics and antipolitics fo NGO practices.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6, 439-464.
Fontana, A., and Frey J. H. (1994). Interviewing: The Art of Science. In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Thousand Oaks: Sage.
Fowler A. (1996). Assessing NGO performance: difficulties, dilemmas and a way ahead. In Magic Bullet, Edwards M. Hulme D(eds), Non Government Organisation: Performance and Accontability. (pp. 143-156). London: Earthscan Publications/Save the Children.
Fowler, A. (1988).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Africa: Achieving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Relief and Micro-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8, 249 (Discussion Paper).
Glaser, B., and Strauss, A. (1965). Awareness of Dying. Chicago: Aldine.
Glaser, B., and Strauss, A. (1967).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Chicago: Aldine.
Gordenker, L., and Weiss, T. G. (1997). Devolving responsibilities: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NGOS and services. Third World, 3, 443-455.
Habermas, J. (1997). Legitimation Crisi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agen, J. (2005). The Next Generation of UN Partnerships, 42(3), 48.
Hall, P. D., and Taylor, R.C.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ere New Institutional Change. Political Studies, 44, 36-57.
Hall, R. H. (1991). Organizations: Structures, Processes, and Outcome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Hansmann, H. (1980). Economic Theories of Nonprofit Organozation. In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Hatch, M. J. (1997). Organization Theory: Modern, Symbolic, and Postmodern Perspectiv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Hilhorst, D. (2002). Being good at doing good? Quality and accountability of humanitarian NGOS. Disasters, 26(3), 193-212.
Hudock, A. C. (1999). NGOs and Civil Society: Democracy by Proxy? Oxford: Polity Press.
Jick, T. D. (1983). Mix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Triangulation in Action. In Maanen, J. V.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Newbury Park,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
Kahn, R., and Cannell, C. (1957). The dynamics of interviewing. New York: John Wiley.
Kanter, R. M. (1995). World Class: Thriving Locally in the Global Economy. London: Simon and Schuster.
Keane, J. (2003). Global Civil Socie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ovach, H., Neligan, C., and Burall S. (2003). The Global Accountability Report. One World Trust: UK.
Kovacs, R. (2006). Interdisciplinary bar for the public interest: What CSR and NGO frameworks contribute to the public relations of British and European activist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32, 429-431.
Kuhnle, S., and Selle P. (1992). Government and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USA: Avebury.
Levine, S., and White P. (1961). Exchange a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5, 583-601.
Lewis, D. (1998). Development NGOS and the challenge of partnership: changing relations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32(5), 501-512.
Lister, S. (2003). NGO legitimacy: technical issue or social construct? Critique of Anthropology, 2, 175-191.
Marija, S. (2006). NGOS in Trad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Players. International Trade Forum, 2, 22-24.
Marshall, C., and Rossman G. B. (2006).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Sage.
Martyn, H. (1989). The Dilemma of Qualitative Method: Herbert Blumer and the Chicago Tradition. Routledge.
Meynaud, J.( 1960). Les groupes de pression en France.Paris: PUF.
Morrison, J. B., and Salipante, P. (2007). Governance for Broadened Accountability: Blending Deliberate and Emergent Strategizing.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36(2), 195-217.
Neyer, J. W. (1983). Conclusion: Institutionslization and the Rationality of Formal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n John W. Mayer, and Richard W. Scott (ed.).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Ritual and Rationality. Califsage Publication. 199-215.
NPO (2005). Power Beyond Politics. As The World Turns, 46-49.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CA: Sage.
Pfeffer, J., and Salancik, G. R. (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Pfeffer, J., and Salancik, G. R. (1987).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 New York: Harper & Row.
Preffer, J. (1982). Organizations and Organization theory. Ballinger: Massachusetts
Ringo, O., Andre, N., and Liesbet, H. (2008). Dynamics of NGO Legitimacy: How Organising Betrays Core Missions of INGOS.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 28, 42-53.
Ruef, M., and Scot W. R. (1998). A multidimensional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 hospital survival in changing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3(4), 877-904.
Saidel, J. R. (1991). Resource Interdepend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gencies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1(6), 543-553.
Salamon,L. M. (1992). America’s Nonprofit Sector: A Primer. New York: The Foundation Center.
Scholte, J. A. (2004). Civil society and democratically accountable global governance.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39(2), 211-233.
Selemogo, M. (2006). African AIDS Crisis and International Indifference. The Humanisy, 66(1), 24-28.
Short, N. (1999). The Role of NGOS in the Ottawa Process to Ban Landmines.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 4(3), 483-502.
Smith, B. H. (1995). More than altruism: the politics of European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In Magic Bullet, Edwards M, Hulme D(eds), Non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Performance and Accountability. (pp. 319-338). London: Earthscan Publications/Save the Children.
Strauss, A. (1987). 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s.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rauss, A., and Corbin, J. (1990). Basic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 technologies. Thousand & Oaks, CA: Sage.
Thompson, J. D. (1967). Organizations in Action. New York : McGraw-Hill.
Townley, B., Cooper D. J., and Oakes L. (2003). Perfornance measures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organizations. Organization Studies, 24(7), 1045-1071.
Van, T. J. (2000). Growing Civil Society: From Nonprofit Sector to Third Space. Bloomington,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Weisbrod, B. A. (1986). Toward of the Voluntary Nonprofit Sector in a Three - Sector Economy . In Rose—Ackerman S. (ed.), The Economic of Nonprofit Institutions.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William, W. C. (2004). Interrogating Human Rights: What Purpose? Whose Duty? Business and Society Review, 109(1), 43-65.
Wills, F. (1996). Scaling-up, mainstreaming and accountability: the challenge for NGOS. In Magic Bullet, Edwards M. Hulme D(eds), Non Government Organisation: Performance and Accontability. (pp. 53-62). London: Earthscan Publications/Save the Children.
Word Bank (2000). Consultation with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 General Guidelines for World Bank Staff. Washington D.C.
指導教授 陳定銘(Ting - ming Chen) 審核日期 2009-2-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