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0990/80990 (100%)
造訪人次 : 43370432      線上人數 : 1329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680


    題名: 黨團、軍事與教育-一九五○年代學生軍訓進入校園之研究
    作者: 李泰翰;Tai-Han Li
    貢獻者: 歷史研究所
    關鍵詞: 教育;軍事;黨團;軍訓
    日期: 2002-06-28
    上傳時間: 2009-09-22 09:30:00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在解嚴之後,學生軍訓所曾引起的正反兩方辯證,堪稱是戰後臺灣教育中的大事之一,兩造學者對於學生軍訓的存廢,以及是否應該繼續存在於校園抑或退出,則有不同的見解。然而,令人好奇的是,學生軍訓為何會進入校園之中,並成為台灣戰後教育的一部份。換言之,學生軍訓是在何種需求及規劃之下,進入台灣的校園。同時在救國團的主導之下的學生軍訓,何以在一九五0年代掀起波瀾,則為本文論述之主軸。 本文擬從三個主要的脈絡之下觀察學生軍訓進入校園之課題,其分別為黨團、軍事與教育。從這三個脈絡探索下可知,在教育方面,隨著政府遷台有感教育必須徹底改造,以符合時代需求,同時認為必須建構穩定的校園思維之下,則覺得有實施學生軍訓之必要性。但是學生軍訓在台灣的規劃,卻是基於軍事脈絡之下的考量。在軍方力圖在台灣建立後備動員兵制之下,將學生軍訓作為預備軍士官之規劃,則為台灣學生軍訓的初期規劃型態。但這套制度亦在國民黨決議成立救國團的考量之下,認為學生軍訓應擔負起組訓青年之工作,而造成學生軍訓與救國團的結合,並造成其性質上的更動。 在救國團所主導的學生軍訓,主要以精神、生活、體能、戰鬥、技能五大訓練作為學生軍訓的實施主軸。但是可知,在武器、器材與師資的嚴重缺乏之下,主要則以生活與精神訓練作為軍訓主要推行之重點。而在學生軍訓進入校園之後,以《自由中國》對其之批評最厲,但由其對於救國團所主導之學生軍訓的批評中,則可看出其主要反對的是校園中黨化的現象,然而對於校園中軍事化的現象,則可以接受。
    顯示於類別:[歷史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