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0990/80990 (100%)
造訪人次 : 43365724      線上人數 : 974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11685


    題名: 指數變動及星期效應對隱含波動度變化之影響-以台指選擇權為例
    作者: 謝志輝;Hsieh-Chih Hui
    貢獻者: 企業管理研究所
    關鍵詞: 時間變異風險溢酬理論;星期效應;隱含波動度;反向及不對稱關係;槓桿效應理論;weekday effect;Implied volatiliy;inverse and asymmetric relation;The Time-varying Risk Premium Theory;The Leverage Effect Theor
    日期: 2005-06-02
    上傳時間: 2009-09-22 14:28:45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波動度對於財務市場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變數,而對於未來波動度的預測上,隱含波動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國外的文獻中,一般認為,隱含波動度變化與同時期的價格變化具有反向及不對稱的關係存在,且具有明顯的星期效應。台指選擇權從2001年底開始交易至今,僅短短三年多之時間,有別於國外各成熟市場,本文的用意即在檢驗是否在台指選擇權市場上會有相同的現象發現,本文將台指買權及賣權之日資料,以到期月份和各個價性分類,首先檢驗台指選擇權隱含波動度變化與同時期大盤指數變化的關係,還有觀察隱含波動度改變的週內形態,結果發現,台指選擇權契約的隱含波動度變化與大盤指數變化普遍存在反向及不對稱關係,而且在近月到期契約中較為顯著,在探索其原因時,則發現兩個不一樣的結果,在近月到期契約中,槓桿效應理論較能解釋其反向及不對稱關係,而時間變異風險溢酬理論則是遠月到期契約的較佳解釋。在星期效應檢驗中,則發現日期對台指選擇權隱含波動度變化的解釋能力不高,沒有明顯之星期效應。
    顯示於類別:[企業管理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